香港VS新加坡:港股上半年IPO全球第一,亚洲金融中心之争悬念再起
华夏时报· 2025-07-12 15:30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迎来43只新股IPO,较2024年同期的30家增长43.3% [2] - 新股融资金额累计1067亿港元,超越纳斯达克成为全球交易所IPO融资规模首位 [2] - 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潮持续升温 [5] - 2025年6月港交所出现单日16家内地企业递表纪录,当月共74家企业递表创月度新高 [5] 香港与新加坡金融中心竞争 - 英国Z/Yen集团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香港整体评分上升11分,维持全球第三、亚太第一,对新加坡领先优势扩大至10分 [2][4] - 2023年3月新加坡曾以1分优势超越香港,2024年9月香港重新领先1分,最新差距拉大 [4] - 香港资产管理规模增速长期低于5%,新加坡保持10%复合年增长率,去年两城规模已接近 [2] - 香港股市2024年上涨约18%,上半年中美摩擦期间仍上涨超过15% [7] 两地发展策略差异 - 香港重点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背靠中国高科技发展,推动科技产业化金融服务 [6] - 新加坡在电子、高科技、能源等产业多元化发展,经济结构更为丰富 [6] - 香港发挥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作用,新加坡侧重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 [8] - 香港美国商会调查显示70%美企对港持积极态度,超60%认为投资规模将继续增加 [7] 区域金融合作前景 - 香港正发挥"双重角色":助力内地企业全球化与引进国际资本 [5] - 新加坡总理表示将保持中立立场,与中国和美国均维持良好关系 [7] - 专家建议两地加强合作,共同探讨新金融业态和国际金融合作可行性 [8]
泡泡玛特 潮玩之外

经济观察网· 2025-07-12 12:04
品牌定位与战略 - 泡泡玛特推出全新独立珠宝品牌popop,采用极简风格设计,门店内外无明显IP元素,与主品牌POPMART形成显著区隔[2] - popop定位中高端珠宝市场,产品材质包括18K金、天然珍珠、S925银等,价格区间为300元至1.98万元[3] - 品牌名称、会员体系、小程序等均独立运营,与POPMART不互通,LOGO设计采用绿底黑字圆润字体[4] 产品与IP策略 - popop产品分为两类:完全独立设计的高端系列(如四叶草系列)和基于泡泡玛特IP开发的饰品(如LABUBU、MOLLY头像吊坠)[3] - 部分产品采用"弱IP化"设计策略,仅保留IP标志性元素,如SKULLPANDA"进退之门"系列衍生饰品[3] - 泡泡玛特此前已通过联名方式试水珠宝市场,如与周生生合作推出MOLLY和DIMOO系列黄金饰品(0.8-1.3克足金,售价1700-2400元)[6] 渠道布局 - popop首店选址上海港汇恒隆广场,第二店落户北京国贸商城,均位于城市核心高端商圈[5] - 开店前已在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地通过快闪店形式测试市场反应[5] 公司战略方向 - 泡泡玛特将饰品业务写入2024年报战略规划,视为IP商业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6] - 公司收入结构多元化趋势明显,手办收入占比首次低于60%,衍生品及其他业务占比提升[6] - 管理层提出"IP载体外扩"战略,从占领办公桌、客厅柜子到占领用户随身饰品,未来还将推出动画短片等多元IP载体[6][7] 商业模式创新 - popop代表泡泡玛特对IP延展性的新探索,不同于此前具有强烈IP属性的积木和乐园业务[2][4] - 公司提出"以IP为核心的商业生态系统"概念,通过品类创新证明产品开发能力[6]


中广核矿业股价重启上行 近年来产量稳步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7-12 08:23
铀价与市场动态 - 受全球核能政策力度增强影响,铀价持续修复,中广核矿业股价从4月9日低点1.19港元上涨至7月11日的2.32港元,涨幅接近95% [1] - 天然铀实物投资基金SPUT修订协议,Canaccord将以17.25美元/单位购买1160万单位信托份额,募集2亿美元用于铀采购,可购买1012吨铀,融资规模为原计划两倍 [1] - Numerco现货价格受SPUT融资消息影响显著上涨 [1] 全球核能政策动向 - 美国核电政策大幅转向,特朗普签署四项行政命令,包括加速反应堆测试、允许联邦土地建造核反应堆、改革核管理委员会(NRC)、推动铀矿开采与浓缩能力提升 [2] - 德国、比利时、日本等多国近期对核电发展持积极态度,推动全球核电远期需求增长 [2] - 铀矿重启困难叠加小型生产商供应缺口,天然铀供需偏紧格局进一步强化 [2] 中广核矿业业务动态 - 公司与中广核铀业签署新销售框架协议,基准价格从61.78美元/磅上调至94.22美元/磅U3O8,年度递增系数由3.5%调至4.1%,现货价占比由60%提升至70% [2] - 上半年中广核国际销售公司天然铀销售成本为68-74美元/磅U3O8,合同售价为58-61美元/磅U3O8,毛利受会计记账方式(加权平均成本法)负面影响 [3] - 公司采用两端锁定贸易模式,业务端利润稳定,哈萨克斯坦四座铀矿销售经营保持稳定 [3] 机构观点 - 中金公司指出新销售框架协议基价超预期,现货价格比例提升使定价机制更具弹性,铀矿权益有望逐步增长 [3] - 民生证券认为公司受益于铀价上行及销售定价机制调整,业绩与估值有望形成共振 [3]
康方生物(9926.HK):依沃西多项适应症全面推进 I/O+ADC布局差异化显著;上调目标价
格隆汇· 2025-07-12 06:46
依沃西单抗海外注册和适应症拓展 - 合作伙伴Summit Therapeutics将基于III期HARMONi研究数据向FDA递交依沃西单抗治疗2L+ EGFRm NSCLC的上市申请[1] - HARMONi研究中依沃西疗效明显优于现行化疗方案[1] - 中国内地启动多项III期研究包括一线结直肠癌、一线胰腺癌、PD-(L)1耐药NSCLC等大患者群体适应症[1] - 上调依沃西中国经PoS调整销售峰值至71亿元人民币[1] 卡度尼利单抗开发进展 - 获批第三项适应症用于一线宫颈癌全人群[2] - 有机会参与下半年医保谈判[2] - 海外启动卡度尼利联合仑伐替尼II期研究针对阿替利珠+贝伐治疗失败的二线肝癌[2] 差异化ADC开发战略 - 首个ADC(HER3)进入临床[2] - 首个双抗ADC AK146D1(全球首款TROP2/Nectin4 ADC)完成首例患者入组[2] - 公司打造"I/O + ADC 2.0"战略把握蓝海市场新机遇[2] 目标价调整 - DCF模型向前滚动一年[2] - 结合更高AK112长期销售预测[2] - 上调目标价至140港元(原115港元)[2] 短期重点催化剂 - HARMONi研究海外申报及完整数据公布[3] - AK112-306研究(头对头替雷利珠治疗1L鳞状NSCLC)在ESMO 2025上发表[3] - 4Q25多款产品/适应症医保谈判包括卡度尼利一线胃癌和一线宫颈癌、依沃西一线PD-L1+ NSCLC、AK101和AK102[3] - ADC等早期项目推进[3]
重要股东减持+新股配售 众安在线面临发展关键点
中国经营报· 2025-07-12 03:12
公司股价表现与资本运作 - 公司股价在5月22日—29日5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超过74%,近一个月涨幅接近一倍 [1] - 公司启动H股配售融资,配售2.15亿股H股,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数目的约13.15%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12.76% [2]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为39.24亿港元,扣除佣金及估计开支后为38.96亿港元,配售价为每股18.25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折让约8.5% [2] - 配售完成后公司股价持续下跌,截至7月4日收跌16.66港元,相比配售价跌去8.7% [3] 股东结构变化 - 配售新股后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均被稀释:中国平安从10.21%降至8.90%,加德信投资从9.09%降至7.93%,蚂蚁集团从7.37%降至6.43%,腾讯从7.34%降至6.40%,日讯网络科技从5.51%降至4.81% [3] - 蚂蚁集团在6月24日卖出约3375.48万股H股股票,总成交价约6.54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7.63%,退出第一大股东之位 [4] - 优孚控股在5月28日和6月9日分别卖出约1300万股和451.02万股股份,持股占比降至4.58% [5] - 蚂蚁集团表示减持是正常的投资决策,不会影响与众安在线的业务合作 [5] 金融业务布局 - 公司布局多元金融业务,包括众安银行、众安人寿、众安小贷等 [6] - 众安国际作为公司国际发展平台,用于发掘海外市场金融科技及保险科技业务 [6] - 众安银行2024年净收入5.48亿港元,同比增长52.6%,净亏损2.32亿港元,同比收窄42% [8] - 公司通过将众安国际从附属公司变为合营公司,确认一次性投资收益37.84亿元 [8] 业务合作与业绩表现 - 公司与蚂蚁集团、中国平安合作金额持续增长,2024年与两者的保险业务交易年度金额上限合计超过50亿元 [9] - 公司与蚂蚁集团2025年交易上限较2024年上调约17% [11] - 2023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0.78亿元,相较于2022年净亏损11.12亿元改善51.90亿元 [8] - 2024年公司净利润6.03亿元,同比上涨主要来源于境内保险资产总投资收益较2023年提升85.4%至13.35亿元 [10] 公司治理与发展战略 - 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三年发展规划"等议案 [4] - 公司表示股权变化是正常经营行为,有利于聚焦主业、更好发展 [8] - 公司依托股东资源建立了健康、数字生活、消费金融、汽车四大业务生态 [8]
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2 02:12
董事会决议公告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临时会议于2025年7月11日通过通讯方式召开,应到董事9名,实到9名,会议由董事长曹欣主持,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 [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向新天绿色能源围场有限公司增资的议案》,表决结果为4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关联董事曹欣等5人回避表决 [2] - 独立董事认为本次关联交易履行了法定程序,符合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和全体股东利益,一致同意该议案 [2] 关联交易增资方案 - 公司全资子公司建投新能源与控股股东河北建投拟同比例向新天围场增资共计9,000万元,其中建投新能源出资8,755.20万元(持股比例保持97.28%),河北建投出资244.80万元(持股比例保持2.72%) [5][8] - 增资完成后新天围场注册资本从83,740万元增至92,740万元,股权结构不变 [8] - 双方需在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新增出资缴付 [13] 交易背景与影响 - 新天围场增资前注册资本83,740万元,建投新能源原出资81,462.272万元,河北建投原出资2,277.728万元 [8] - 本次交易基于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旨在提高市场竞争力,不会对当前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影响 [13] - 交易金额未达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5%,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6][9] 关联方信息 - 河北建投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48.95% [10] - 过去12个月内公司与河北建投的关联交易累计金额已达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5%,但未超过5% [6][9] 交易程序履行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13]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认为交易条款符合商业惯例,未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14] - 交易依据《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执行,无需评估,按审计报告确定股权比例 [11]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7.44亿港元,美团-W净买入7.15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23:11
市场表现 - 7月11日恒生指数上涨0.46% [2] -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819.91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918.67亿港元,卖出成交901.24亿港元,合计净买入金额17.44亿港元 [2] - 港股通(深)累计成交金额633.23亿港元,净买入39.41亿港元;港股通(沪)累计成交金额1186.68亿港元,净卖出21.97亿港元 [2] 个股成交活跃度 - 中州证券成交金额最高,达116.89亿港元,其次是国泰君安国际(115.07亿港元)和巨星传奇(67.40亿港元) [2] - 美团-W净买入额居首,达7.15亿港元,收盘股价上涨1.18%;中国平安净买入5.24亿港元,香港交易所净买入2.55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净卖出金额最多,达7.38亿港元,收盘股价上涨0.79%;泡泡玛特、阿里巴巴-W分别遭净卖出3.51亿港元和1.84亿港元 [2] 连续净买入情况 - 中芯国际、美团-W、巨星传奇获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连续净买入天数分别为16天、5天、3天 [3] - 中芯国际合计净买入金额最高,达81.55亿港元,其次是美团-W(38.82亿港元)和巨星传奇(4.16亿港元) [3] 成交活跃股数据 - 美团-W成交额35.03亿港元,净买入7.15亿港元;中州证券成交额116.89亿港元,净买入1.84亿港元 [3] - 小米集团-W成交额30.51亿港元,净卖出7.38亿港元;阿里巴巴-W成交额59.93亿港元,净卖出1.84亿港元 [3] - 中国平安成交额11.70亿港元,净买入5.24亿港元,收盘上涨2.32%;香港交易所成交额9.78亿港元,净买入2.55亿港元,收盘上涨2.95% [3][4] - 中州证券收盘股价涨幅最大,达47.47%;国泰海通涨幅10.50%,巨星传奇涨幅9.92% [3][4]
蒙牛乳业(02319.HK)连续2日回购,累计回购60.0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23:07
蒙牛乳业回购动态 - 7月11日以每股16.260港元至16.460港元回购20.00万股,金额327.72万港元,当日收盘价16.240港元,上涨2.01%,成交额5.80亿港元 [2] - 7月10日以来连续2日回购合计60.00万股,累计金额963.66万港元,期间股价累计上涨2.78% [2] - 今年以来累计回购54次,合计1210.20万股,总金额2.10亿港元 [3] 近期回购明细 - 7月10日回购40.00万股,价格区间15.840港元至15.940港元,金额635.94万港元 [3] - 7月2日回购20.00万股,价格区间16.360港元至16.380港元,金额327.30万港元 [3] - 6月30日回购25.00万股,价格区间16.100港元至16.140港元,金额403.08万港元 [3] - 6月27日回购30.00万股,价格区间16.260港元至16.300港元,金额488.72万港元 [3] - 6月26日回购25.00万股,价格区间16.460港元至16.500港元,金额411.94万港元 [3] 历史回购数据 - 6月11日回购8.00万股,价格区间17.980港元至18.120港元,金额144.33万港元 [3] - 5月7日回购30.00万股,价格区间19.260港元至19.660港元,金额582.53万港元 [4] - 4月7日回购80.00万股,价格区间17.640港元至17.980港元,金额1428.82万港元 [4] - 1月16日回购46.00万股,价格区间14.860港元至14.980港元,金额687.67万港元 [4]
友邦保险(01299.HK)连续46日回购,累计回购1.46亿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23:06
友邦保险回购动态 - 7月11日以每股68.250港元至70.600港元回购400万股,金额达2.80亿港元,当日收盘价69.650港元,上涨2.28%,成交额27.26亿港元[2] - 自5月8日起连续46日回购,累计回购1.46亿股,金额98.35亿港元,期间股价累计上涨15.11%[2] - 今年以来共进行83次回购,合计回购2.89亿股,累计金额达175.21亿港元[3] 近期回购明细 - 7月11日回购400万股,金额2.80亿港元,价格区间68.250-70.600港元[3] - 7月10日回购450万股,金额3.07亿港元,价格区间67.850-69.000港元[3] - 7月9日回购400万股,金额2.74亿港元,价格区间68.050-68.950港元[3] - 7月8日回购450万股,金额3.09亿港元,价格区间68.200-68.900港元[3] - 7月7日回购550万股,金额3.77亿港元,价格区间68.050-69.150港元[3] 历史回购数据 - 6月单月回购量显著增加,6月30日回购250万股,金额1.77亿港元[3] - 5月回购频率和规模逐步提升,5月8日启动大规模回购,当日回购500万股,金额3.06亿港元[4] - 4月回购价格区间为51.200-56.700港元,单次回购金额多在2.5亿港元左右[4] - 1-2月回购价格区间50.950-56.100港元,单日最大回购量达721.42万股[5]
宝胜国际一季度营收51.07亿元下滑5.4%:线上增长难掩线下疲软
金融界· 2025-07-11 23:0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1.07亿元,同比减少5.4% [1]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38亿元,同比减少18.2% [1] - 毛利率32.74%,净利率2.91%,盈利能力有限 [6]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20.65%,降幅超过营收降幅 [6] 线上线下销售对比 - 线上销售动能持续超越线下零售,成为业绩重要支撑 [4] - 线下零售业务疲软,实体店客流量波动明显 [3][4] - 门店数量从2019年底5883家缩减至2024年底3448家,五年净减少2435家 [4] 行业挑战与竞争 - 传统零售模式面临电商平台、品牌直营等多重压力 [4] - DTC趋势下,Nike、Adidas等品牌商将资源倾斜向自营业务,冲击传统代理商 [4] - 品牌方在核心商圈加速开设大型旗舰店,分流代理商客源并挤压利润空间 [5] 财务状况与风险 - 存货规模49.46亿元,占流动资产52.6%,高库存增加经营风险 [6] - 应收账款21.25亿元,周转率8.73次,回收风险需关注 [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4.19亿元,短期存款8.47亿元,流动性相对充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