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浙江鼎力 - 中国高空作业平台销量同比与鼎力股价对比
摩根· 2025-04-22 13: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 - Line”(符合预期)[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中国高空作业平台(AWP)销售降幅收窄,同比下降10%至1.82万台,而2025年前三个月降幅为20% 国内销售同比下降22%至0.88万台,出口转为正增长,同比增长6%至0.94万台 浙江鼎力在加征关税后暂停向美国发货,但预计在非美国地区实现扩张[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4月18日收盘价为39.48元,目标价70元,较目标价有77%的上涨空间 市值199.91亿元,企业价值156.47亿元,日均交易额3.54亿元[6] - 2023 - 2026财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3.69元、4.07元、5.19元、5.75元;净收入分别为63.12亿元、84.5亿元、100.2亿元、114.87亿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分别为19.3亿元、25.29亿元、30.83亿元、34.02亿元等[6] 估值方法 - 对2025年预期每股账面价值采用2.8倍市净率倍数进行估值,这与过去三年平均2.8倍市净率相符,考虑到类似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和盈利增长[8]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对中国工业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如中国中铁(601390.SS)评级为“E”(Equal - weight,持股观望),中国中铁(0390.HK)评级为“O”(Overweight,增持)等[62]
高盛:上调寒武纪目标价至1223元
高盛· 2025-04-22 12: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寒武纪(688256.SS)的评级为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云资本支出将推动寒武纪增长,预计其2025 - 27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111%,2025年有望实现盈利,到2030年息税前利润率将提高到26% [1][2] - 基于公司基本面改善、云芯片业务增长潜力以及估值分析,将寒武纪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目标价为1223元 [2][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2%,云芯片业务贡献99%的2024年营收,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 [1] - 2025年第一季度库存增至28亿元,原材料同比增长1400%,成品同比下降23%,反映云芯片需求强劲 [1] - 合同负债在2025年第一季度增至140万元,预示未来增长积极 [1] - 研发工程师数量在2024年上半年触底后有所增加,2024年每位研发工程师的营收达61.9万元 [1] 财务预测 |指标|2024年|2025年E|2026年E|2027年E| |----|----|----|----|----| |营收(百万元)|1174.5|5531.1|12047.9|24703.5|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百万元)|(632.4)|895.6|2361.2|5046.9| |每股收益(元)|(1.09)|2.27|5.67|12.01| |市盈率(倍)|NM|NM|122.5|57.9| |市净率(倍)|20.3|45.5|33.1|21.1| |股息收益率(%)|0.0|0.0|0.0|0.0| |现金投资回报率(%)|(8.7)|15.2|27.8|39.9| [4][10] 估值分析 - 采用折现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法得出12个月目标价为1223元,对应2026年企业价值/销售额为42倍,与公司5年平均水平相符 [35][37] - 目标价隐含2030年企业价值/销售额为8.0倍,与全球同行平均水平一致 [37] 风险因素 - 晶圆供应受限:寒武纪于2022年12月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若先进节点晶圆供应进一步受限或本地代工厂供应低于预期,将对云芯片出货量产生下行风险 [43] - 云芯片开发进度慢于预期:若无法持续开发有竞争力的云芯片或相关软件,可能影响云芯片出货量 [44] - 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推理人工智能服务器领域进入门槛较低,可能带来更激烈的竞争,影响云芯片出货量、平均销售价格和毛利率 [44]
中金公司 是“抄底”的好时机吗?
中金· 2025-04-22 12: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处于等待和焦灼状态,短期内流动性冲击风险降低,但需关注各市场流动性变化,美联储对股市下跌反应谨慎,对融资市场风险保持警惕 [1] - 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政府可能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应对贸易摩擦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面临压力,科技硬件行业受关税影响显著,需关注贸易谈判结果 [1][4] - 关税豁免可能持续更久甚至固化为 10%关税,拖累美国经济增长约 1 个百分点,美联储宽松空间受限,美债利率下行受阻 [1][5] - 短期内美债受供给侧因素影响,名义利率上升,当前美股估值相对合理,若风险未升级可适度抄底,控制仓位,关注内需型中小盘股票 [1][7] - 美国减税政策进展较快,若通过可对冲部分关税负面影响,近期美元偏弱,黄金受追捧,建议定投并控制仓位 [1][11] - 关税问题影响港股和 A 股,外需敞口大的板块受扰动增加,内需板块成避险选择,若投资者仓位低且成本不高,目前是抄底港股相对合适时机,分红和科技是主线 [2][14] 各部分总结 市场抄底时机 - 当前是否是抄底时机取决于关税谈判进展、政策应对措施及各类资产当前位置和未来走势,美股、A 股、港股处于等待焦灼状态,市场情绪趋于平稳,流动性指标缓和,需关注中概股潜在金融风险 [2][3] - 若投资者仓位低且成本不高,目前是抄底港股相对合适时机,分红和科技是主线,内需等待政策发力,低迷时介入风险小,亢奋时略减仓 [2][17] 政策走向 - 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政府可能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应对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关注政治局会议、谈判进展及增量信息,政策通过内需和财政手段对冲盈利下调压力,目前两会额外提供 2.1 万亿增量,仍需 2 - 3 万亿额外缺口 [4][15] 关税豁免影响 - 关税豁免可能持续更久甚至固化为 10%关税,有效税率下降,拖累美国经济增长约 1 个百分点,今年美股盈利预计拖累 5 - 10 个百分点 [5] 关税对美国通胀和政策影响 - 即便 10%极限关税,年底美国通胀预计 3 - 4%,高于无关税情景,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受限,美债利率下行受阻,今年若无降息,美债中枢利率在 4.2 - 4.5 之间 [6] 美债市场走势 - 短期内美债受供给侧因素影响,期限溢价推动名义利率上升,关注五六月份供给侧压力,若美债冲高至 5%,建议技术性做多再择机退出 [7][8] 美国股市估值及机会 - 当前美国股市估值相对合理,若风险未升级可适度抄底,控制仓位,关注内需型中小盘股票,美国减税政策进展快,若通过可对冲部分关税负面影响 [1][9] 美元和黄金表现 - 近期美元表现偏弱,黄金作为替代安全资产受追捧,亚太资金驱动黄金上涨,建议定投策略并控制仓位 [13] 关税对港股和 A 股影响 - 关税问题影响港股和 A 股,外需敞口大的板块受扰动增加,内需板块成避险选择,极限测算出口量萎缩拖累 GDP,对港股盈利造成 4 - 5 个百分点至 - 10%负面影响,取决于关税谈判进展及政策对冲力度 [14] 中概股风险及应对 - 中概股在美上市面临流动性敞口及法律因素导致的资金转移问题,部分公司已在香港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港股流动性少,部分公司面临流动性折价冲击,符合条件未上市的公司应做好二次上市准备 [19] 港交所放宽上市条件影响 - 港交所放宽上市条件有助于缓解中小市值公司压力,目前符合条件公司约 28 家,已上市回归 34 家,剩余 300 多家主要是中小市值公司 [20] 2025 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 - 2025 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表现较好,受政策前置和抢出口影响,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 5.4%,季调环比增长 1.2%,二产表现最好,3 月份工业增加值、社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升,信贷方面新增贷款和社融同比多增 [21] 中美贸易关税加征影响 - 中美贸易关税加征使实际税率上升,中国平均租船价格走弱,对美集装箱运价先升后降,全球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下滑,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标箱环比下降,韩国对美日均出口和从中国日均进口下降 [22][23] 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意图 - 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意图解决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提升美国竞争力,支持减税政策,但短期可能导致实体经济停滞和金融动荡,美国制造业回流困难,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征高额关税也有困难 [24] 中国制造业优势 -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优势显著,产品替代性低,对东南亚 FDI 贡献大,使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实施高额关税更复杂 [25]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谈判影响 - 特朗普关税政策短期内难达预期目标,中国在谈判中有优势,可通过内需对冲关税壁垒,财政赤字问题不大,认为应在多边框架下谈判 [27]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和政策影响 -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影响类似 2008 年金融危机,中国将提升消费内需潜力,政策方向从重供给转向重需求,从重投资转向重消费等,预计 6 月份启动市场资金 [28][29] 美元汇率走势 - 自 4 月 2 日以来,美元总体回落,与股市呈现正相关,与美债收益率负相关,传统避险资产性质削弱,未来可能在 90 - 100 之间波动,反弹空间小,需关注贸易谈判进展和非美经济体需求刺激政策 [30][36] 人民币汇率波动 - 今年人民币汇率受关税和美元走势影响,关税加征后先贬值后趋于稳定,对美元震荡,对一篮子货币贬值,有利于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等,几种情形可能导致人民币意外升值 [38][39] 关税对科技硬件行业影响 - 关税政策变化对科技硬件行业尤其是消费电子造成重大影响,短期投资受影响,但长期带来机遇,消费电子股价消化后龙头公司估值有吸引力,半导体促进国产替代和科技自立 [40][46]
中金公司 AI产业动态更新:Agent密集发布、MCP生态快速繁荣
中金· 2025-04-22 12: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主要厂商在AI模型和应用方面多次更新,MCP可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视频理解和推理技术取得进展,AI代理竞争集中在基础模型和工具调用能力 [1][2][4] - 投资者可关注MCP或AI代理的调用方和技术供应商领域,MCP架构对企业级平台选型重要,未来AI应用需支持该架构 [47][51] 各部分总结 主要厂商模型和应用更新 - OpenAI发布4.5版本、O3和O4 mini系列模型,Sora更新文生图功能,结合图片推理能力,内置联网搜索等功能 [1][2][7] - 谷歌在Google Cloud Next大会推出Gemini 2.5系列推理模型,有Hybrid reasoning能力,推出agent - to - agent协议,更新视频等生成及图片编辑功能,与Google Workspace深度集成 [1][2][8] - Meta发布LLAMA4,有三个版本,Maverick版本表现不错但有争议,具强大工具调用能力、高速度及性价比 [1][3][10] - 商汤科技发布SenseNova V6系列模型,有超长思维链,支持图文多模态推理能力,与多家公司形成竞争 [1][3][11] - 字节跳动低调发布V1.5模型,补齐长推理模型短板,开源agent类模型,有自动化操作网页任务能力 [13] - 智谱科技产品GL牛牛融合代码执行与网页操作能力,与三星、OPPO合作 [14] - 百度更新云擎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发布新推理模型,计划下半年加强;接阅科技全面升级多个模型;Minimax开源Minimax 01模型,采用现代化架构 [15] - 快手更新多模态模型权限;腾讯发布Hybrid Llama亚洲语言模型会员Turbo S模型和常思考的T1模型,推出知识广场IMA [18] MCP相关情况 - MCP是多代理协作平台,强调代理间高效合作与信息共享,可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2][4] - MCP产业链包含客户端、服务器端和Marketplace聚合平台,Marketplace有商业化潜力 [21] - MCP协议是大模型与外部应用桥梁,降低开发成本,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化通过MCP Server开发 [19][20][23] - MCP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交互流程为客户端请求工具列表,服务器端返回信息,客户端匹配需求并让服务器执行命令,最终结果返回给用户 [25] - MCP未来格局:客户端是流量入口;服务器端短期内百花齐放,长期可能集中;Marketplace商业化潜力高,会衍生更多商业化思路 [27][28] Agent相关情况 - 主要Agent产品有Menas、Jinspark、Oracle Flowis等,可完成复杂任务,GUI Agent在企业级客户场景准确率高,阿里巴巴计划推出Visual Agent [32] - Agent技术有潜力但距广泛可用有距离,结合多模态模型与GUI agent有望有更好效果,大厂开发面向C端通用agent [33] - AI agent发展历程可追溯到cloud,现阶段模型产品形态趋同,未来沿用类似思路 [35] - 字节跳动技术路线依赖代码,对CPU使用不多,与Manas有区别 [36] - AI agent支持调用私域和公域工具,探索模式比规划模式更适合使用 [37][38] - AI agent制作PPT流程包括找材料等,但排版和美观度不如专业应用,且有幻觉问题;通过调用代码生成Markdown文件展示研究结果 [39][40] - AI代理核心组成部分有基础模型、记忆、规划能力和工具,未来竞争集中在基础模型和工具调用能力 [44][46] 应用场景及效果 - 视频理解和推理技术实现10分钟超长视频理解和推理,预计未来6 - 12个月能处理一小时视频,应用于电竞、体育等多领域 [12] - MCP工具可安排行程,平台在任务规划和执行方面表现出色,但代码类任务表现不佳 [41][42][43] - 初创公司Kyligence展示数据分析应用案例,逐层分析销售数据可定位问题并采取措施 [53][54] - 某上市公司用AI助手提升合规税优服务效率,完成服务时长降低72%,业务几何级增长 [55][56] - AI技术在跨境物流定价、法律文件发送、劳务仲裁等细分场景有商业价值 [57] 其他情况 - ToC的agent通常指大型企业,ToB的agent包括鼎捷等公司,未来会调用其他公司能力 [48] - 被调用方将公有API能力分装,短期内难通过MCP盈利,未来变现方式待讨论 [50] - 通用agent可自主拆解任务但稳定性差,workflow agent按预定步骤执行任务,稳定性高,2025 - 2026年应关注workflow agent [52] - MCP平台ranking机制通过手动操作实现,已形成商业化路径 [58]
中金公司 这次“领先”了?
中金· 2025-04-22 12: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转债估值与股市未来走势无直接关联,更多反映投资者情绪,不应作为预测工具 [1][3] - 近期转债市场提前调整估值受时间差效应和短期资金回收压力影响,非对未来走势的明确预见 [1][4][5] - 当前换手率下降表明市场进入恢复阶段,投资者情绪趋于稳定 [1][6] - 转债溢价率回调属正常波动,不代表对未来股市预期不好,应理性看待 [1][7] - 近期股市表现平淡,海外市场波动及交易制度差异致日内交易需求增加,转债估值调整后可接受水平提升至 40 [1][8][9] - 当前市场未现极端情绪冲击,择时节点模糊,中低价策略值得关注,可考虑评价水平低于 80 的转债并逐步投资 [1][10] - 选择低价类策略需注意动量指标,避免选择过去 120 天内股票仍在下跌的品种,关注估值提升和波动率下滑带来的风险 [1][11][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今年 4 月 7 日清明节后转债市场表现出领先性,4 月 7 日收盘见低点、4 月 9 日收盘附近见高点均早于股票市场,溢价率从高点 25 回调至 22 - 23 左右 [2] - 近期股市表现平淡,海外市场波动大,关税讨论等信息频繁,股票 T + 1 与转债 T + 0 交易制度差异致日内交易需求增加,自 4 月 9 日高点以来转债跌幅与股票相近,可接受估值水平提升至 40 [1][8][9] 估值与走势关系 - 长期历史数据和逻辑分析表明转债估值与未来股市走势无直接关系,不能反映机构投资者预期,更多反映投资者情绪,不应作为股市未来预测工具 [1][3] 估值调整原因 - 近期转债市场提前调整估值主要因时间差效应和短期资金回收压力,是情绪和资金管理因素驱动,非对未来走势有明确预见 [1][4][5] 换手率与市场阶段 - 当前换手率下降表明市场进入正常有序恢复阶段,投资者情绪趋于稳定,恢复正常交易活动,是市场从剧烈波动中恢复的积极信号 [1][6] 溢价率与投资者预期 - 转债溢价率从 25 回调至 22 - 23 属正常波动,短期内溢价率高低与未来走势无直接关联,不代表对未来股市预期不好,应理性看待 [1][7] 投资策略与择时 - 当前市场未现极端情绪冲击,择时节点模糊,中低价策略值得关注,可考虑评价水平低于 80 的转债,其 YTM 中位数恢复良好,可逐步投资,该策略对择时要求不高 [1][10] 低价类策略注意因素 - 选择低价类策略需注意动量指标,降低回撤风险,避免选择过去 120 天内股票仍在下跌的品种,确保适配度 [1][11] 跌幅较大品种处理 - 光伏板块及其他近期跌幅较大的品种并非完全不可碰,但需谨慎对待,结合动量指标和估值水平综合评估 [12] 高频交易适合投资者 - 高频交易适合操作灵活且对相关领域有深刻理解、技术水平高的投资者,无特殊研究或高频交易技术的投资者不适合 [13] 小盘股和红利股表现 - 最近小盘股表现较弱,红利股相对强势,小盘股未达均值回归策略买入时机,红利股未达极端情况,不建议提前加码小盘股 [14] 市场风险点 - 当前市场需关注估值提升和波动率下滑两个风险点,估值提升通常是积极信号,波动率下滑可能导致期权价值下降 [15] 仓位调整时机 - 目前不是调整仓位的最佳时机,低估值、高动能品种数量有限,不宜急于将仓位提到半数以上或中型以上水平,建议继续观察市场变化 [16]
摩根士丹利:福耀玻璃-一季度业绩稳固,受益于外汇顺风;关税后中美需求备受关注
摩根· 2025-04-21 1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Equal - weight(等权重),行业观点为In - Line(与基准表现一致)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福耀玻璃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1%,达203亿人民币,高于市场预期,得益于美元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较高财务收入 [1] - 第一季度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9%,达99亿人民币,优于全球轻型汽车生产趋势;毛利率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2个百分点,至34.6%;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8%,达20亿人民币 [2] - 在较高的美国关税和全球衰退风险下,中国国内需求仍将是关键,而阿尔法收益将取决于美国关税上调后的汽车需求;其他关键关注领域包括第二季度汽车生产前景、平均销售价格压力和高价值产品的采用、毛利率轨迹、产能利用率和海外市场份额扩张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1%,达203亿人民币,财务收入3.5亿人民币,而2024年第一季度为6900万人民币 [1] - 第一季度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9%,达99亿人民币,优于全球轻型汽车生产趋势(同比增长1.3%,环比下降10.9%) [2] - 毛利率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2个百分点,至34.6%;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8%,达20亿人民币,EBIT利润率为20.4%,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2] 未来关注点 - 4月18日上午11点举行财报电话会议,关注中国国内需求、美国关税上调后的汽车需求、第二季度汽车生产前景、平均销售价格压力和高价值产品的采用、毛利率轨迹、产能利用率和海外市场份额扩张 [3] 估值与假设 - 采用1.15港元/人民币的汇率假设,A股基本情况目标价格加上20%的估值折扣(略高于五年平均的18%),关键假设包括10%的股权成本和3.5%的稳态收入增长 [7]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了中国汽车及共享出行行业多家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安徽江淮汽车评级为E(等权重),价格为33.32人民币;北汽蓝谷新能源评级为U(低配),价格为7.71人民币等 [65][67]
摩根士丹利:紫金矿业 - 风险回报最新情况
摩根· 2025-04-21 1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超配 [4] - 行业观点:有吸引力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紫金矿业风险回报更新,因金属价格变化、产量调整和资本支出假设上调,下调2025和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引入2027年预测,并下调基于贴现现金流的目标价至24元人民币 [2][3] - 看好紫金矿业,因其超50%毛利来自铜,对供应中断和中国强劲铜需求敏感,预计2024 - 2026年铜产量有3%复合年增长率,近期并购为黄金产量增长和进入锂、钼等新领域奠定基础 [13][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风险回报更新 - 目标价从25.47元人民币下调至24元人民币,牛市情景从39.75元人民币下调至36.90元人民币,基础情景从25.47元人民币下调至24元人民币,熊市情景从10.05元人民币下调至9.40元人民币 [2] - 2025和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下调3%和2%至1.53元和1.63元人民币,引入2027年预测为1.57元人民币 [3] 投资驱动因素 - 全球营收方面,亚太(除日本、中国大陆和印度)和欧洲(除英国)占比0 - 10%,北美占比0 - 10%,中国大陆占比90 - 100% [20][22] - 机构投资者活跃占比98.1% [20] 盈利关键输入 | 驱动因素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矿山产金(千克) | - | 68,276.0 | 78,597.0 | 84,301.3 | | 混合黄金平均销售价格(元/克) | 542.8 | 733.9 | 688.9 | - | | 铜精矿产量(吨) | - | 2,631.1 | 2,624.4 | - | | 开采铜平均销售价格(元/吨) | - | 269.9 | 278.0 | - | | 铜加工费/精炼费(美元/吨) | - | 844,993.8 | 924,777.9 | - | [19] 不同情景假设 - 牛市情景:2025年黄金和铜价分别为3,945美元/盎司和5.03美元/磅,黄金产量84.9吨,铜产量938.9千吨 [11] - 基础情景:2025年黄金和铜价分别为3,289美元/盎司和4.19美元/磅,黄金产量78.6吨,铜产量853.5千吨 [12] - 熊市情景:2025年黄金和铜价分别为2,631美元/盎司和3.14美元/磅,黄金产量71吨,铜产量845千吨 [17]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了大中华区材料行业多家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安徽鸿路钢构(002541.SZ)评级为超配,价格19.73元人民币;中国铝业(601600.SS)评级为超配,价格6.41元人民币等 [77][79]
摩根大通:华勤技术 - 对H20受限的反应有些过度;由多元化业务布局支撑的前景完好;重申“增持”评级. Wed Apr 16 2025
摩根· 2025-04-21 1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重申对华勤技术的“增持”评级,截至2025年12月的目标价为95元 [1][3][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投资者对华勤技术H20受限反应过度,预计该限制对公司增长影响有限,2025年盈利将同比增长33%,此次股价下跌是良好切入点 [1] - 华勤技术多元化业务布局支撑前景完好,核心业务将稳健增长,战略业务支撑长期增长,看好其可持续增长前景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H20受限影响 - 对H20人工智能GPU的许可证要求引发投资者对华勤数据中心业务增长担忧,但供应链早有预期,2025年1季度增加库存,上半年人工智能服务器生产将得到良好支持 [3] - 2025年下半年及未来影响也有限,华勤与客户在多个国产GPU平台进行适配测试,国内GPU性能和产能支持改善,基于国产GPU的人工智能服务器出货量提升或推动数据中心业务增长,预计2025年收入同比增长约50% [3] 智能手机和PC业务 - 智能手机业务(约占30%)和PC业务(约占30%)将强劲增长,预计2025年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PC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驱动因素为市场份额提升 [3] - 盈利能力改善将推动盈利增长保持韧性,华勤从2024年年底开始将易路达并表会在2025年带来额外盈利,预计2025年收入/盈利同比分别增长28%/33% [3] 投资理据 - 华勤是ODM厂商,多元化业务涵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预计核心业务将实现稳健增长,推动2025/26年公司盈利增长 [5] - 汽车电子、软件和机器人业务作为战略业务将支撑公司的长期增长,预计2025/26年公司盈利将分别同比增长33%/20% [5] 估值 - 根据摩根大通估算和万得一致预期估算,基于21倍的一年动态市盈率(与同业均值持平),得出截至2025年12月的目标价为95元 [6]
花旗:中微公司 - 2024 年业绩符合初步预期,刻蚀机收入同比增长 55%
花旗· 2025-04-21 1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Advanced Micro - Fabrication Eq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20元人民币,预计股价回报14.9%,股息收益率0.2%,总回报15.1% [2] - 认为在半导体蚀刻机领域更偏好NAURA Technology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dvanced Micro - Fabrication Eq 2024年营收和毛利同比分别增长45%和36%,与初步结果一致,但净利润因投资收益降低同比下降9%至16.1亿元人民币,毛利率收缩2.8个百分点至41.1%,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 [1] - 基于Advanced Micro - Fabrication Eq乐观的2025年前景和快速的产品扩张维持买入评级,但因NAURA潜在的并购故事和更低的市销率估值,更偏好NAURA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dvanced Micro - Fabrication Eq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和毛利同比分别增长45%和36%,净利润同比下降9%至16.1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2023年的43.8%降至41.1%,经营现金流从2023年的9.77亿元人民币流出转为2024年的14.6亿元人民币流入 [1] - 蚀刻机收入同比增长55% [1] 盈利预测 |年份|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摊薄后每股收益(人民币)|每股收益增长(%)|市盈率(x)|市净率(x)|净资产收益率(%)|股息收益率(%)| | ---- | ---- | ---- | ---- | ---- | ---- | ---- | ---- | |2022A|1170|1.900|8.0|100.8|7.6|8.0|na| |2023A|1786|2.880|51.6|66.5|6.7|10.7|0.3| |2024E|1626|2.626|-8.8|72.9|6.2|8.8|0.2| |2025E|2391|3.862|47.1|49.6|5.6|11.8|0.3| |2026E|3282|5.302|37.3|36.1|4.9|14.5|0.5|[4] 估值情况 - Advanced Micro - Fabrication Eq 12个月目标价220元人民币基于约11倍的2025年预期销售额,采用市销率估值法是因其盈利能力可能波动 [15] - NAURA Technology目标价495元人民币基于约7倍的2025年预期市销率,采用市销率估值是因其超70%的营收和订单来自半导体设备业务 [17]
摩根士丹利:贵州茅台 - 风险回报最新情况
摩根· 2025-04-21 1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Line”(与大盘表现一致)[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茅台2025年9%的销售增长目标,上调2025年EPS估计不到1%,下调2026 - 2027年EPS约1% [3] - 上调基础情景价值/目标价4%,从1742元升至1810元,上调牛市情景价值至2262元,下调熊市情景价值至1045元 [3] - 公司渠道结构健康,品牌定位强,2025年预期市盈率21倍,2024 - 2026年预期盈利复合年增长率9%,有估值上升空间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价格目标及情景分析 - 价格目标从1742元上调至1810元,牛市情景从2177元升至2262元,熊市情景从1005元降至1045元 [1][3] - 牛市情景下,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12%,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13% [13] - 基础情景下,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10%,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9% [14] - 熊市情景下,预计2024 - 2026年销售复合年增长率5%,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5% [18] 盈利预测调整因素 - 2025年销售估计变化1%,2026和2027年销售估计基本不变 [8] - 因低度数茅台比例增加,下调毛利率假设0.4、0.8和0.9个百分点 [8] - 因管理费用节省,下调2025 - 2027年运营费用率估计0.7个百分点 [8] 关键盈利输入及催化剂日历 | 驱动因素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茅台销量增长率(%) | 10.2 | 2.2 | 2.1 | 3.7 | | 茅台平均售价增长率(%) | 4.6 | 4.2 | 4.9 | 6.5 | | 总酒类销量增长率(%) | 13.7 | 8.7 | 6.8 | 5.9 | | 总酒类平均售价增长率(%) | 1.9 | 0.8 | 2.5 | 5.5 | [20] 投资驱动因素 - 全球营收分布:亚太(除日本、中国大陆和印度)、北美、英国占比0 - 10%,中国大陆占比90 - 100% [22] - 机构投资者活跃持股比例94.8% [22] 摩根士丹利估计与市场共识对比 | FY Dec 2025e | 摩根士丹利估计 | 市场共识 | | --- | --- | --- | | 销售/营收(百万元人民币) | 187,048.3、184,791.3、190,720.2 | 206,526.0 | | EBITDA(百万元人民币) | 127,488、125,687.5、131,128.2 | 138,077.0 | | 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 | 94,045、91,998.0、95,172.2 | 103,955.0 | | EPS(人民币) | 74.9、73.2、75.6 | 79.8 | [23]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了中国/香港消费行业多家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安琪酵母、波司登等 [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