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生产

搜索文档
又是一年好“丰”景 银行业护航“三夏”保障全年稳产增收
金融时报· 2025-07-08 11:18
农业金融服务支持"三夏"生产 - 农业银行江苏南通如东支行通过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为农场主蔡立新提供100万元信贷支持,较原50万元额度提升100%,资金3天到账助力小麦亩产达500公斤并扩大收购规模[1][2] - 农业银行江苏分行建立信用审查优先办结机制,运用"惠农e贷""粮农e贷"等产品,通过"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模式批量满足夏粮收购资金需求[3] - 邮储银行辽宁北镇市支行为农户提供超1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购置高速插秧机和无人机植保设备,提升种植效率[4] 农机设备金融创新 - 光大银行推出"万台农机更新计划",构建"金融+农机"生态,在安徽推出"皖美农机更新贷",为经销商提供灵活贷款并协助落实政府补贴政策[4] - 邮储银行通过田间调研精准对接农户需求,信贷资金直接用于种子采购和智能农机购置,推动农业机械化升级[4] 高标准农田建设金融赋能 - 农发行四川眉山市分行投放2.4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永丰村高标准农田改造,实现"田成方、渠成网"布局,新建农田亩均增产100公斤,改造农田增产80公斤[6] - 农业银行在河南兰考县创新"高标准农田贷",对21万亩项目授信5亿元,配套5G智慧农业系统实现种植数据化管理[6][7]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 兰考县5G+智慧农业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农田管理,降低农户劳动强度,形成"数据多跑路、农民少跑腿"的新型耕作模式[7]
推动金融服务下沉 邮储银行确保夏粮归仓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30 08:17
邮储银行金融服务助力"三夏"生产 - 公司针对"三夏"生产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推出多样化金融服务[2] - 在安徽省五河县为粮食收购个体户提供200万元产业贷解决旺季资金周转难题[2] - 在河北省魏县双井镇为农户提供100万元贷款填补收粮资金缺口[3] -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推出最高500万元、期限3年的"产业贷"支持小麦收购[3] 金融服务创新与效率提升 - 开辟"夏收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实现贷款投放"早启动、早部署、早服务、早授信"[3] - 建立粮食收购行业数据库制定精准服务计划[3] - 采用绿色审批通道快速完成尽调、审批、放款全流程[2][3] 基层服务与实地支持 - 信贷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2][3] - 在陕西汉中市驻村工作队协助农户抗旱抢收[4] - 工作人员参与田间劳作组建"麦收护航队"确保颗粒归仓[4]
金融精准支持“三夏”生产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6
金融机构支持"三夏"生产 -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安排专项信贷投放计划,建立绿色审批通道优化办贷流程,确保"钱等粮"[2] - 江苏省银行机构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达1.26万亿元,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4543.45亿元[2] - 农行山东省分行县域贷款余额5733亿元(较年初增25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4516.7亿元(较年初增410亿元)[3] 农机产业链金融创新 - 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超80万台(跨区作业2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4] - 建设银行驻马店分行通过"线上收单授信+线下抵押"模式为农机企业授信500万元,累计投放农机贷款1.25亿元[5][6] - 政策鼓励加大对农机装备领域的金融投入,但行业面临生产垫资高、回款慢等融资难题[4][5] 数字金融服务升级 - 银行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提供线上农事服务,通过APP即时放款等工具提升效率[6] - 涉农信贷数字化转型需完善乡村金融APP、小程序等移动渠道,建立农业信用画像系统[7] - 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制约服务推广,居民对新技术掌握度不足影响普及[6][7] 区域信贷实践案例 - 山东省东阿县粮食收购贷累计授信90户共7262万元,单户最高获贷100万元[3] - 河南省银行机构成立夏粮收购专班,开辟绿色通道对接国有粮库和收购企业[2]
夏收连夏种 夏管正当时(三夏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21
农业科技与机械化 - 种粮大户采用宽窄行密植播种技术,智能精量播种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实现播种、施底肥、铺滴灌带一次完成,每亩密植6000多株玉米 [2] - 全国夏收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其中跨区作业超20万台,单机日均收获面积80亩,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麦收进度比常年快2至3天 [2] - 农机智能化显著提升效率,如"不到4分钟收割一亩地"、"自动规划最优路线"等技术应用广泛 [3] 金融服务与政策支持 - 中国农业银行聚焦13个粮食主产省份,制定粮食金融服务方案,支持购买智能化高端农机,夏收以来累计投放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领域贷款超700亿元 [3] - 农业农村部联合多部门加强农机作业服务保障,提前做好跨区通行、用油保供等准备工作 [3] - 全国建立3900多家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2000多家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6900多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确保应急调度即时响应 [3] 粮食生产与灌溉管理 - 全国夏粮收获过九成,冬小麦大面积收获基本结束,夏播粮食进度近八成,其中夏玉米、中稻播栽九成半,夏大豆播种过七成 [2] - 东雷抽黄灌区从6月1日开机引水,已浇灌农田28万亩次,夏玉米浇灌过半 [4] - 水利部强化水源统一调度管理,加快补齐灌排设施短板,做好科学灌溉和农田排涝工作 [4] 病虫害防治与农田管理 - 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农村局通过虫情测报系统向农户推送病虫害预警信息,如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 [4] - 种粮大户采用手机智能化灌溉系统,实现400多亩稻田精准上水,增强管护效果 [4] - 各小麦主产区机收损失率连年走低,预计今年全国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3]
“三夏”生产一线观察丨满满“科技范” 夏种生产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 2025-06-22 14:30
现代农业科技应用 - 全国"三夏"小麦机收基本结束 夏种夏管同步推进 现代农业高效运转 科技赋能显著[2] - 江苏淮阴区扩大高粱种植面积至500亩 政策扶持+技术指导提升农户信心[3] - 河南封丘县采用种肥同播+宽窄行种植技术 玉米亩均株数达5000株 比传统多500株[5] - 河北衡水市推广滴灌带宽窄结合铺设技术 实现节水节肥+产量提升[5] 智能农机装备 - 河南滑县应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机 日作业量达200-300亩 精准度提升[7] - 商丘市梁园区部署1150台精量播种机 满足38万亩播种需求 实现种肥同播[7] - 全国预计投入农机具超1700万台(套) 推进三夏机械化作业[8] - 重庆永川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降低生产成本15%[11] 农业管理优化 - 黑龙江应用智能灌排设施 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作业时间成本[14] - 重庆永川脚盆井村农机合作社配备60余台农机 显著降低生产成本[11] - 河南原阳县17万亩水稻全部引用黄河水 干渠供水流量达30立方米/秒[13] 种植技术创新 - 中国农大建议夏季轮作模式 改善土壤肥力+增强可持续性[16] - 寒地水稻秸秆全量原位还田技术展示显著长势优势[16] - 湖南龙山县机械化插秧提升播种效率[19]
山西绛县农商银行“贷”动夏收粮满仓
证券日报· 2025-06-20 16:44
农业金融服务 - 绛县农商银行创新服务模式 开辟绿色通道 提高办贷效率 确保农户在"三夏"期间得到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1] - 该行实行网格化管理 开展"行业批量授信" 推出"晋享贷"等金融产品 满足农户多元化金融需求 [2] - 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将审批时限压缩至1天 推广"晋享贷"线上服务实现"指尖申贷 秒速到账" [3] - 组织金融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 全面摸排辖内收购主体情况 建立"白名单"并实现100%对接 [3] - 对符合条件 用途真实的夏粮收购贷款申请开通"夏收信贷绿色通道" 实行"快调查 快审批 快放款" [3] 农业企业支持 - 山西绛山种业科技是集科研育种 生产繁育 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 - 公司致力于新品种培育 投入大量科研经费 面临资金短缺困境时获绛县农商银行190万元贷款支持 [2] - 绛县农商银行提前掌握农户资金需求 确保信贷资金及时精准投放到农业生产中 [2] - 开展"整村授信" 将部分产品额度提升至100万元 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等网上申贷渠道 [3]
连云港市:多举措护航“三夏”保丰收
新华日报· 2025-06-19 08:18
农业机械化与夏粮生产保障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投入大型农机设备规模显著,包括1.5万余台大型拖拉机、2.53万余台联合收割机、1.6万余台插秧机及1615台粮食烘干机,烘干能力达4.44万吨/批次[1] - 技术培训与设备维护力度大,累计培训机手和修理工4314人,检修保养机具装备2.9万台,实现从收割到播种的全流程服务[1] - 智能化农机应用取得突破,赣榆区班庄镇和东辛农场采用北斗导航系统的小麦收割机实现自动路径规划和智能避障,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机收损失率[1] 跨区作业支持体系 - 设立34个跨区作业接待站,发放8190张免费跨区作业证,部署200余个维修点,构建完善的跨区作业服务体系[1] - 组建24小时应急保障队伍,确保农机作业突发问题得到快速响应[1] 监督与协同保障机制 - 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建立贯通协调机制,重点监督农机安全生产、技术指导和调度等关键环节[2] - 推动多部门联动响应,包括气象灾害预警、电力设施排查和夏收用电安全保障[2] - 严查粮食收购环节违规行为,保障农民售粮款及时到账[2] 未来工作方向 - 农业农村局与纪检监察组将持续协同推进"三夏"生产工作,巩固粮食丰产基础[2]
海淀区发布2025年“三夏”生产工作提示
新京报· 2025-06-18 19:18
海淀区农业生产情况 - 海淀区小麦在田面积1100余亩,春播玉米在田面积5100余亩 [1] - 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小麦、玉米生产开展实地走访调研 [1] 小麦生产管理要点 - 提早谋划抢收小麦,确保颗粒归仓,避免降雨影响 [1] - 成熟一块收获一块,保证小麦收获在适收期(蜡熟末期-完熟初期) [1] - 提前调试收割机等农机具,采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小麦收获作业 [1] - 提前准备运输车辆、晾晒场、烘干设备和贮藏库等设施设备 [1] - 与收购商提前联系沟通,落实运输车辆,争取收获后及时销售 [1] 玉米生产管理要点 - 春玉米近期重点抓好除草防虫和化控,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喷施苗后除草剂 [2] - 可添加杀虫剂防治田间害虫,在玉米6~8展叶喷施玉米化控剂,降低倒伏发生风险 [2] - 前期受低温影响长势较弱地块,可通过植株喷施叶面肥等措施促进生长发育 [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区农技中心将持续关注海淀区粮食生产动态,抓好"三夏"生产工作 [2] - 努力夺取夏粮丰收,夯实秋粮丰产基础,确保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2] - 高标准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 [2]
山东岱岳农商银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
证券日报· 2025-06-18 15:31
公司业务发展 - 山东岱岳农商银行聚焦粮食生产、收购、加工、仓储、流通等重要环节,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截至5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28.5亿元,较年初增加3.1亿元 [1] - 公司积极推广"泰易贷""信e贷"等特色产品,依托数字化转型成果实现贷款业务全流程线上操作,截至5月末累计发放"三夏"生产贷款315笔、金额1.8亿元 [2][3] - 公司组织"红马甲"移动金融服务队深入粮食主产区开展错峰服务,截至5月末已为102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资金4500万元 [4][5] 客户案例 - 为善云家庭农场主杨云云办理"泰易贷"20万元,解决其扩大种植规模后的资金短缺问题 [2] - 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王善强提供5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其添置新型收割机 [4] - 为粮食收购商苏春兰授信135万元,解决其收粮资金短缺问题 [6][7] 服务模式创新 - 建立信贷支农"绿色通道",对粮食相关领域贷款实行"优先调查、优先审批、优先放款" [7] - 发挥"党建+金融"服务优势,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对接,及时了解市场动态 [7] - 采取"早七晚八"错峰服务和现场办贷模式,确保资金快速直达农业生产一线 [2][4] 业务成果 - 截至5月末已对接走访收粮大户170户,累计投放夏粮收购类贷款235笔、金额8835万元 [8] - 服务覆盖粮食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全产业链 [5] - 通过"一户一策一方案"原则,精准满足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 [7]
智慧农机驰骋齐鲁大地 刷新“三夏”生产进度条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00:30
农业机械化应用 - 山东6000多万亩小麦成熟期广泛采用北斗导航、智能灌溉、智能烘干、水肥一体化等技术[1] - 新泰市宫北村1000多亩麦田实现收割脱粒、秸秆打捆回收、玉米播种机械化流水作业[1] - 聊城市茌平区北斗导航收割机作业效率提升近40%[2] - 宁阳县"三机协同"模式使单台农机日均作业面积从30亩提升至120亩[4] 智能农业技术成效 - 茌平区冯官屯镇水肥一体化系统节水30%以上,肥料利用率超60%,每亩增产100余斤小麦[2] - 阳谷县智能化烘干塔年处理粮食5000吨,精准调控温湿度避免霉变风险[2] - 郯城县泉源镇北斗导航播种机实现自主作业,效率高于人工播种[3] 政府支持措施 - 新泰市设立2个高速路口接机服务站,落实农机用油5%优惠政策,设立45处维修网点[1] - 阳谷县投入3000万元财政资金实施玉米单产提升项目,推广耐密良种、滴灌等技术[3] - 郯城县培育10家区域农机服务中心,推广整村联片作业模式,合作社每亩让利10元[3] 种植规模与结构 - 阳谷县计划夏播玉米80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2.5万亩、纯大豆1.2万亩[3] - 临沂市郯城县68.2万亩小麦进入机收期[3] - 泰安市宁阳县69万亩麦田采用"农机服务套餐"实现快速收割[4] 农户经济效益 - 宫北村农户50多亩小麦通过专业秸秆清运节省人工和用药成本[1] - 东庄村"三机协同"模式使120亩地作业时间从15天缩短至3-4天,节省人工成本4000多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