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通用智能(AGI)
icon
搜索文档
早报 | 特朗普称取消与普京在布达佩斯会面;马斯克回应AI将取代人类工作;张雪峰账号已解封;欧盟再次盯上苹果
虎嗅APP· 2025-10-23 07:54
特斯拉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收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超出预估263.6亿美元 [5] - 第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7.7亿美元,同比下降29%,二季度同比下降23% [5] 美国国债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总额首次超过38万亿美元 [6] - 距离8月中旬债务总额达到37万亿美元仅过去两个多月 [7] 苹果公司监管风险 - 两家民权组织向欧盟委员会申诉苹果App Store条款违反《数字市场法》 [8] - 申诉要求对苹果处以罚款,最高可达公司全球年收入的10% [8] - 此前苹果因违反DMA被处以5亿欧元(约合5.83亿美元)罚款 [8] 亚马逊自动化计划 - 计划实现75%运营流程自动化,到2033年机器人取代美国超过60万个岗位 [9][10] - 到2027年自动化可避免招聘超过16万名员工 [9] - 自动化预计从2025年到2027年节省126亿美元,每件商品成本节省约30美分 [9] 阿里巴巴小额贷款 - 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17日正式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16] - 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25日,曾运营"淘宝贷款"等商户融资产品 [16][17] - 2015年网商银行成立后逐步承接全部业务,2022年11月已无实际运营 [18] 宇树科技发展 - 公司决定更名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办理工商登记变更 [20] - 辅导机构协助公司对计划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论证分析 [20] 梅赛德斯-奔驰裁员 - 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计划,截至10月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 [21] - 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50万欧元补偿,补偿金采用梯度设计与职级、工龄挂钩 [21] - 目标到2027年通过外包、不填补缺及遣散费等方式每年节省50亿欧元 [21] 荣耀开发者大会 - 荣耀2025全球开发者大会暨AI终端生态大会10月23日在深圳举行 [33] - 发布HONOR AI Connect平台及八大AI解决方案 [33] 比亚迪新车上市 - 比亚迪2026款宋L DM-i 10月23日上市,搭载第五代DM-i技术 [33] - 高配纯电续航200km,全系标配云辇-C系统,售价13.58万起 [33]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趋势 - 马斯克表示AI和机器人将取代所有工作,工作将是可选的,未来将会有普遍的高收入 [34]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认为具身智能的实现可能是通往人工通用智能(AGI)的关键一步 [34]
当AI抢走所有工作,人类还剩下什么?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10-21 14:55
AI对就业市场的颠覆性影响 - AI发展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实现人工通用智能(AGI),到2030年可能替代几乎所有职业,失业率或高达99% [3] - 当前AI已能完成写作、编程、绘画等任务,并开始渗透会计、法务、医疗等专业领域,例如ChatGPT生成的商业报告质量超过MBA学生 [3] - 此次技术革命与历史模式不同,AI能自我迭代(如自动编写prompt),导致"prompt工程师"等新兴职位也可能在两年内消失,形成"最后一轮替代" [3][5] 经济结构与分配机制的根本变革 - AI带来"无用的繁荣",通过近乎零成本的劳动力与知识生产,创造"免费劳动力"和"无限财富",但会导致经济增长与就业脱钩 [4] - 资本收益将彻底脱离劳动收益,形成"资本对劳动的最终胜利",未来人类主要角色将转变为被算法操纵的消费者 [5] - 传统解决方案如职业再培训失效,因AI能替代所有工作(包括编程等技能),教育系统滞后于技术迭代速度 [5] 社会形态与投资逻辑的重构 - 全民基本收入(UBI)可保障生存,但无法解决社会价值定义、税收体系及个人身份认同等深层问题 [6] - 后AI时代投资需重新定价"意义",情感陪伴、真实体验、人际连接相关产业(如心理咨询、旅游、艺术)或成为稀缺资源 [7] - AI普及后,"人味"可能成为新奢侈品,因机器无法替代人性中的贪婪、恐惧等特质 [7] 技术演进的终极方向 - AGI被视为人类的"终极发明",其诞生将接管科学、艺术、伦理等所有领域的创新,人类角色从创造者转变为智能的缔造者 [6] - 技术进化与人性进化不匹配,机器可自我升级,但人类心理机制仍保持原始状态,构成潜在社会风险 [7]
GPT-5 核心成员详解 RL:Pre-training 只有和 RL 结合才能走向 AGI
海外独角兽· 2025-10-18 20:03
文章核心观点 - 强化学习与预训练的结合是当前AI发展的核心路径,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推动模型能力的提升[16][50] - 推理能力是AI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其本质是模型寻找未知答案的思考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搜索[7][9] - 公司通过持续迭代其模型架构和训练方法,实现了从技术展示到实用产品的跨越,并确立了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13][15][62] 强化学习与预训练的结合 - 预训练是基础,为强化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没有预训练,强化学习难以奏效[16][22] - 强化学习必须建立在强大的预训练之上,而预训练同样需要强化学习的强化与闭环才能成功[3][50] - 公司自2019年就确立了“在大量数据上训练大型生成模型,然后进行强化学习”的战略路线,并延续至今[17] - 强化学习被比喻为训练狗的过程,通过奖励期望行为和惩罚不期望行为来优化模型策略[19][20] - 与相对标准化的预训练相比,强化学习更为复杂和精细,涉及更多动态组件,大规模扩展时挑战更大[33] 推理模型的技术演进 - 推理被定义为“找到一个未知答案的过程”,这比简单的“回答问题”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复杂的工作[7][9] - 思维链是模型将内部思考过程以人类语言和概念表达出来的能力,本质上是文字编码的思考过程[10][11] - 公司在推理模型的开发上遵循逐步扩展的训练实验路径,从展示能力的o1模型,到真正有用的o3模型,再到被视为o3迭代的GPT-5模型[13][15] - 模型思考时间的权衡由用户体验驱动,公司在产品层面提供不同模式让用户在输出质量和等待时间之间进行选择[12] - 编程能力是推理模型能力的一个自然副产品,研究人员常用编程问题测试新想法,使模型在该领域表现突出[43] 行业竞争与开源影响 - 公司在发布o1模型后,对许多研究实验室产生了意外冲击,而开源模型如DeepSeek的GRPO算法为其他实验室提供了快速跟进的操作说明书[30][32] - 数据标注行业必须不断自我更新,因为AI能力快速提升,几个月前需要人工标注的任务可能很快就能由AI自动完成[27] - 行业内的研究组织方式趋向于集中资源推进少数核心项目,而非进行大量分散的小赌注,以确保研究深度和效率[60] 智能体与未来发展方向 - 智能体系统的核心是让模型能够长时间自主思考,与更多系统和信息源交互,以完成复杂的长任务清单[34][35] - 目前大多数针对语言模型的强化学习仍是在线训练,但在与真实用户隔离的环境中进行,实时在线学习因安全考虑尚未大规模应用[36][38] - 对齐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一个强化学习问题,需要通过引导模型产生特定行为来实现,但这是一个持续演变的挑战[38][39] - 通向AGI的终极问题在于模型何时能在不依赖大量外部干预和人类修正的情况下实现自我改进[47] - 未来的发展路径更可能是在现有体系上持续叠加新方法,逐步淘汰旧元素,而非彻底推翻重来的转向[52]
速递|获1.34亿美元巨额种子轮,General Intuition利用电子游戏,训练智能体空间推理能力
Z Potentials· 2025-10-17 11:04
公司概况与融资 - 公司General Intuition是从视频游戏片段平台Medal分拆出的前沿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 [2] - 公司成功获得由Khosla Ventures和General Catalyst领投、Raine跟投的1.337亿美元巨额种子轮融资 [3] - 公司计划利用融资扩大其专注于训练通用智能体的研究工程师团队 [5] 核心技术与数据优势 - 公司利用Medal庞大的游戏视频库进行训练,该数据集包含每年来自数万款游戏中1000万月活用户产生的20亿条视频 [2] - 公司押注该数据集在训练智能体方面优于Twitch或YouTube等替代平台,因玩家上传片段包含训练所需的宝贵边界案例 [2] - 公司的模型能理解未经训练的环境并准确预测行为,仅通过视觉输入实现,智能体只能看到人类玩家可见的画面 [5] - 公司的核心技术是时空推理能力,即理解物体和实体如何在时空中移动的概念 [2][8]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 - 公司技术初期将应用于游戏和搜救无人机领域 [5] - 在游戏应用方面,公司专注于开发能适应任何难度级别、使玩家胜率保持在50%左右的非玩家角色,以最大化玩家参与度和留存率 [8] - 公司方法可自然迁移到机械臂、无人机和自动驾驶车辆等物理系统 [5] - 公司专注于开发搜救无人机,使其能在没有GPS的情况下导航陌生环境 [8] 战略定位与差异化 - 公司的目标不是生产与游戏开发商竞争的模型,以避免版权问题 [7] - 与构建世界模型的竞争对手不同,公司的世界模型并非最终产品,而是专注于其他应用场景 [6] - 公司下一个里程碑是生成新的模拟世界以训练其他智能体,以及自主导航完全陌生的物理环境 [6] - 公司认为时空推理能力是通往人工通用智能的关键拼图,弥补了大型语言模型所缺乏的能力 [8]
英伟达千亿美元投资OpenAI,共建10千兆瓦AI数据中心
搜狐财经· 2025-09-23 14:20
投资合作概述 - 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用于建设计算能力达10千兆瓦的巨型AI数据中心 [3] - 合作基于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意向书,OpenAI将使用数百万个英伟达GPU构建和训练下一代AI模型 [3] - 市场反应积极,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盘中一度上涨超过4%,收盘涨幅近4%,创下历史新高 [5] 合作细节与规模 - 10千兆瓦的计算能力相当于400万至500万个GPU,与英伟达今年预计的总出货量相当,是去年的两倍 [5] - 首个千兆瓦容量的系统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在英伟达即将推出的Vera Rubin平台上投入运行 [3] - 构建一个千兆瓦的数据中心容量需要耗资500亿至600亿美元,其中约350亿美元用于购买英伟达的芯片和系统 [6]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计算能力被视为未来经济的基础底座,此次合作是对AI算力作为未来经济基础的集体赌注 [1][6][10] - 合作源于两家公司长达十年相互推动的自然结果,从第一台DGX超级计算机到ChatGPT的突破 [4][5] - 分析师认为,投资凸显了英伟达前景中的"循环性",即通过支持初创公司来提振其AI芯片需求 [7] 财务与运营影响 - 据测算,英伟达每向OpenAI投入100亿美元,后者就会在英伟达芯片上花费350亿美元 [8] - 对OpenAI而言,投资相当于获得价格折扣,使其能够获得比过去便宜得多的融资渠道 [10] - OpenAI目前拥有超过7亿每周活跃用户,其ChatGPT服务需要大量计算能力才能运行 [9] 公司背景与未来展望 - OpenAI估值已达5000亿美元,新基础设施旨在维持增长态势,并向构建人工通用智能方向迈进 [10] - OpenAI首席执行官强调公司必须在研究、产品开发和扩展基础设施的挑战之间取得平衡 [6] - 该合作伙伴关系补充了与微软、甲骨文、软银和Stargate项目等正在进行的合作 [7]
于东来回应“力挺西贝”后被攻击;多地蜜雪冰城柠檬断货;迪士尼等好莱坞巨头起诉MiniMax侵权;华为三款旗舰手机降价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9-18 08:09
TikTok禁令进展 -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四次延长TikTok禁令执行宽限期至12月16日 [3] 餐饮行业事件 - 西贝餐厅因顾客用公筷喂狗事件回应称已进行全面消杀 涉事餐具全部丢弃 [3]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平台发声支持西贝品牌但反对不符合食品健康的行为 [8] 人工智能与芯片技术 - 阿里自研AI芯片平头哥PPU部分参数比肩英伟达H20并超过A800芯片 [3] - DeepSeek团队论文登上《自然》封面 DeepSeek-R1成为全球首个经同行评审的主流大语言模型 [5] - 马斯克称xAI有望通过Grok 5实现人工通用智能(AGI) [11] - OpenAI将推出针对18岁以下用户的专属ChatGPT并配备家长控制功能 [11] - 谷歌计划两年内在英国投资50亿英镑(约485.06亿元人民币)布局AI基础设施及能源、科研等领域 [15] - AI芯片初创公司Groq完成7.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投后估值达69亿美元 [16]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要求系统具备手部及视线脱离检测能力 [22] 影视与版权争议 - 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联合起诉中国公司MiniMax旗下AI产品"海螺AI"侵犯版权 指控其未经授权复制影视及漫画作品 [5] - 电影《731》首日预售票房突破1亿元 为2025年春节档后首部预售破亿影片 [20][21] 企业薪酬与人事变动 - 刘强东宣布京东2025年将实现全员平均20薪 强调行业应向上卷品牌、品质和服务 [5] - 匹克被曝全员梯度降薪(总部员工5000-10000元降10%、10000-20000元降20%、20000元以上降30%) 董事长否认称整体降幅不到10% [7][8] - 伯朗特机器人原董事长尹荣造被免职 此前曾提出月薪200万元议案引发争议 [7]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出行 - 宝马将于10月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启动iX3电动车型量产 首辆车2025年底下线 [11] - 哈啰Robotaxi获阿里巴巴战略投资 双方将共建智驾大模型及算力平台 [16] - 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7.1万辆 同比增长18.3% 1-8月累计销量808.8万辆同比增长30.1% [22] - 极氪9X豪华旗舰SUV定档9月29日上市 预售价47.99万-56.99万元 [18] - 吉利EX5纯电汽车登陆英国市场 售价3.19万英镑起 10月起交付 [16] - 理想汽车CEO李想称理想i6无小订 9月底开始交车并新增原厂拖车钩设计 [8] 消费电子与硬件 - 华为三款旗舰手机降价:Mate X6最高降2000元、Pura 80系列最高降1500元、Mate 70系列最高降1000元 [8] - 胖东来门店表示iPhone 17系列将按官网价销售不溢价 需现场开箱激活 [10] - 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达284.6万台 同比增长116.4% 其中音频类设备增长183.2% [22] 平台监管与合规 -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约谈携程旅行网 指其违反电子商务法对平台内经营者交易进行不合理限制 [8] 供应链与商品价格 - 蜜雪冰城多地门店柠檬断货 全国柠檬平均批发价达15元/公斤 较去年同期7.83元/公斤上涨近一倍 [8] 融资与投资动态 - 弘星相和完成近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 由北极光创投领投 [16] - 在线汽车交易平台Carro完成6000万美元融资 由日本Cool Japan Fund领投 [16] - 青昀新材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用于超材料研发及产能扩张 [16] - 麦麦科技完成超1亿元Pre-A轮融资 投后估值超10亿元 [16] - 清力技术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由深圳前海方舟领投 [16] - 微分智飞连续完成PreA及PreA+轮融资 总金额近两亿元人民币 [16] 安全与调查事件 - 特斯拉在美遭调查 涉及17.4万辆汽车可能存在电子门把手失灵问题 [10] - YouTube宣布近4年内向创作者支付超1000亿美元 受连网电视观众增长推动 [10]
赛道Hyper | 通义千问万亿模型的战略突围解析
华尔街见闻· 2025-09-06 09:40
模型发布与技术特性 - 阿里巴巴旗下通义千问发布Qwen3-Max-Preview模型 参数量超过1万亿 定位为Qwen3系列中最大且面向指令任务的模型 [1][2] - 模型核心优化目标为指令遵循与工具调用 并减少知识幻觉现象 提升输出可信度和企业级应用可靠性 [1][3] - 模型通过混合密集与MoE架构实现可控思考预算机制 支持模式切换和多模态兼容 使万亿参数规模下能灵活适应实际任务 [3][4] 产品化与商业化路径 - 模型通过Qwen Chat与阿里云平台开放试用及API调用 强调可用性与生态接入 推动模型即服务化 [1][2][4] - 商业价值聚焦平台长期黏性与增值服务 包括检索 定制化fine-tune 工具链托管和合规治理 而非单笔模型销售 [6] - 阿里依托电商 金融 企业服务等场景落地 通过低成本工程化支撑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 [6][7] 行业竞争与战略定位 - 国内外厂商如Moonshot DeepSeek Anthropic均推出超大规模或AI Agent模型 但在架构 激活参数及生态策略上存在差异 [4][7] - 阿里采取开源策略积累社区生态 与完全闭源竞品形成差异化 直接影响二次创新速度与开发者接入 [5][7] - 行业竞争从单一模型转向整体系统 需平衡合规 工程化 生态与成本 最终优胜者取决于企业场景稳定性与成本效益验证 [7][8]
奥尔特曼:AI投资开始有泡沫了,但仍是科技长期大势
财联社· 2025-08-18 23:58
AI市场泡沫讨论 - OpenAI首席执行官承认AI市场开始处于泡沫状态,认为投资者整体对AI过度兴奋,但同时肯定AI是长期最重要的事[2][3] - 泡沫往往源于真实趋势,但聪明投资者会过度放大潜力,导致市场过度追捧和估值膨胀[3] - 专家担忧AI投资过快,桥水创始人和阿波罗经济学家均警告当前AI泡沫可能比1990年代互联网泡沫更大[3] 行业基本面分析 - 硅谷咨询公司CEO认为AI和半导体整体投资并非泡沫,供应链基本面稳健,长期趋势支持持续投资[4] - 投机性资本追逐基本面薄弱公司可能造成局部高估现象[4] OpenAI财务与业务动态 - OpenAI年度经常性收入有望突破200亿美元,但公司仍未实现盈利[5] - 公司为付费客户恢复GPT-4访问,对GPT-5发布后的行业过度乐观预测持谨慎态度[6] - 员工寻求按5000亿美元估值出售约60亿美元股份,显示投资者信心强劲[8] 技术发展与战略布局 - OpenAI CEO认为"AGI"术语相关性减弱,淡化GPT-5与通用人工智能的直接关联[7] - 公司计划向消费硬件、脑机接口和社交媒体领域拓展,预计投入数万亿美元扩张数据中心[9] - 暗示有意收购Chrome浏览器若美国政府强制谷歌出售[9] - CEO调侃未来AI可能取代其CEO职位[10]
美国联邦法官驳回马斯克请求,OpenAI指控其“持续骚扰”案进入新阶段
搜狐财经· 2025-08-14 13:41
法律纠纷进展 - 美国加州奥克兰联邦法院驳回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试图驳回OpenAI反诉的请求 裁定案件需继续推进 [1] - 法官认为马斯克未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OpenAI转型违法 但其攻击行为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和商业诽谤 [4] - 案件预计2026年春季进入陪审团审判阶段 [4] OpenAI发展历程 - 2015年由马斯克联合创立 初衷为非营利性开源AI研究机构 承诺捐赠10亿美元资金 [3] - 2018年马斯克因与管理层发展方向分歧退出董事会 停止资金支持 [3] - 2019年因计算成本压力转型为"利润上限"营利性实体 接受微软10亿美元投资 [3] - 2022年ChatGPT爆发式成功 引发与马斯克矛盾升级 [4] 双方核心矛盾 - 马斯克指控OpenAI背离初心 从开源非营利转向闭源营利 与微软形成垄断联盟 [4] - 2024年马斯克起诉OpenAI 要求禁止技术授权微软 认定GPT-4等模型构成AGI超出授权范围 [4] - OpenAI反诉马斯克发起"长达数年骚扰运动" 包括媒体攻击 散布不实信息 干扰运营 [3] - OpenAI指控马斯克通过X平台向2亿粉丝传播虚假信息 试图以974亿美元低价收购公司 [4] 行业竞争动态 - xAI计划2026年推出带显示屏智能音箱 [4] - OpenAI正研发下一代模型Q* 能力可能接近AGI [4]
万字长文聊具身智能“成长史”:具身智能跨越了哪些山海,又将奔向哪里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10 11:31
具身智能行业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正通过构建独特计算大脑将AI能力转化为物理能力 解决AI系统在物理世界中的交互难题 [8] - 行业面临性能与通用性的关键权衡 ASI(人工专门智能)与AGI(人工通用智能)路径并行发展 [24][27][65] - 机器人基础模型(如RT-2/VLA模型)展现跨具身泛化能力 预训练模型比专用模型性能提升50% [47][48] - 物理世界对性能要求严苛 工业应用需99%以上成功率 远超其他AI领域90%的标准 [12][13] - 数据获取是核心挑战 真实物理数据仅占PI-0 5训练集的3% 但推动模型理解物理交互的关键 [57][74] 技术演进与突破 基础模型发展 - RT-2作为第一代VLA模型 将控制问题转化为问答任务 基于PaLI-X视觉语言模型构建 [46] - 第二代VLA模型(如PI-Zero)增加专用动作专家模块 采用流匹配技术处理连续动作 支持50个时间步动作块生成 [49][50] - PI-0 5实现高级推理能力 可分解"清理卧室"等复杂指令为子步骤 在未见场景完成任务 [54][55] - 跨具身数据集RTX包含34个实验室/22类机器人数据 验证通用模型性能优于专用模型50% [47][48] 关键技术融合 - 多速率系统成为硬件关键 力扭矩传感器需1kHz采样率 10Hz控制会丢失99%数据 [42][43] - 强化学习(SERL系统)与基础模型互补 专用策略可实现PCB插接等复杂操作 成功率超99% [90][92] - 视觉语言模型支持草图/照片交互 自动生成代码并插入ML技能 实现工作流程智能化 [81] 商业化路径选择 应用场景聚焦 - 工业领域优先选择结构化/半结构化环境 因非结构化环境商业可行性低且回报周期长 [14] - 汽车等行业要求TRL 8-9级成熟度 拒绝浅蓝色阶段原型 对性能有严格标准 [10] - ASI路径通过专用模型实现 支持本地部署/实时控制 适合气隙计算等工业需求 [28][32] 数据飞轮构建 - 人工专门智能工作单元成为数据主要来源 需结合安全/多机器人协调等传统机器人技术 [71] - 真实物理数据占比虽小(3%)但至关重要 模拟数据无法替代物理系统交互 [57][74] - 未来数据瓶颈将从收集转向筛选 需从数万亿轨迹中识别最有价值样本 [76] 前沿研究方向 技术突破点 - 持续学习成为关键挑战 需解决大规模模型在线更新而不破坏系统的问题 [106] - 反馈学习机制待优化 强化学习效率提升是重要方向 [107] - 物理常识理解是根本挑战 需建立导航/移动/操作的统一表征框架 [104] 学术产业协同 - 产业界需将实际问题反馈给学术界 共同缩小"演示即终结"的研究应用差距 [97][98] - 选择对失败容忍度高的应用领域(如垃圾分类) 逐步提升性能而非追求完美初始表现 [99] - 操作被视为最具挑战领域 需融合复杂环境理解与精细物理交互能力 [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