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交付

搜索文档
碧桂园有望年内完成境外债务重组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30 08:2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约725.7亿元 净亏损约196.5亿元 主要因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下降 毛利率低位及物业项目资产减值增加所致 [1] - 集团总资产约9093.28亿元 高于总负债金额 [1] - 自2022年以来处置各类资产回笼超650亿元 [2] 债务重组进展 - 持有现有公开票据本金总额逾77%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协议 与代表组别一银团贷款本金49%的协调委员会订立重组支持协议 [1] - 预计年内完成境外债务整体重组 在五种选项足额认购情况下降债规模约117亿美元(约840亿元有息债务) [1] - 完成境外债务重组后预计最多增加净资产约700亿元 [1] 行业债务重组态势 - 截至2025年8月共20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或重整计划获批准 化债总规模突破1.2万亿元 [2] - 完成境内及境外债重组的企业包括融创、富力、奥园等 境外债重组获批企业包括旭辉、佳兆业、禹洲地产、世茂、碧桂园等 [2] 经营与交付情况 - 上半年累计交付房屋约7.4万套 近三年累计交付超170万套房屋 [2] - 公司持续围绕"保交房、稳资债、保经营"战略开展工作 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促进销售与资产盘活 [2] 市场信心与流动性 - 碧桂园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标志着阶段性达标港股通门槛 释放市场信心修复与流动性改善的积极信号 [2]
解读融创中期业绩:化债、交付、项目盘活三端发力 提振市场信心
新浪证券· 2025-08-27 22:49
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房地产行业呈现"止跌回稳"态势 中央到地方持续释放稳楼市积极信号 [1] - 7月70城新房价格仅6城上涨 市场仍处深度筑底期 信心修复需时间 [1] - 超60家出险房企公布债务重组或破产重整进展 债务问题成为企业脱困核心任务 [3] - 上半年55家房企累计交付房屋超50万套 但交付量普遍下滑 多家房企交付量降幅超50% [5] 公司债务重组突破 - 公司成为行业首个实现境内债整体重组并落地执行的企业 采用现金要约收购/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以资抵债/留债展期四大创新方案 [3] - 境内债重组预计削减近70%公开债务 境外债重组获超75%债权人支持 采用全额债权转股权方式 [3] - 有息负债降至2548.2亿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226.1亿元 较去年底减少约48.5亿元 [1][3] - 债务重组方案被行业广泛借鉴 2025年新公布房企境内外债重组基本参考公司模板 [4] 保交付成果与计划 - 上半年全国交付1.49万套品质新居 近三年累计交付量达68.3万套 [5] - 多个项目成为当地人居标杆 包括重庆长乐雅颂/西安揽月府/重庆望江府/武汉国博城等 [5] - 2025年计划冲刺超5万套交付 年底基本完成保交付工作 [6] - 2022年后销售新房严格执行预售资金封闭管理 保障交付品质 [6] 资产与经营状况 - 上半年实现收入199.9亿元 净资产448.8亿元 [1] - 总土地储备面积约1.24亿平方米 权益土地储备约8624万平方米 主要分布在核心一二线城市 [7] - 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235.5亿元 位列行业民企销售榜第三 [7] - 上海壹号院累计销售额突破220亿元 登顶全国单盘销售冠军 [1][7] 业务板块表现 - 物管与文旅业务上半年合计收入超56亿元 占比提升至28.3% [8] - 融创服务收入35.5亿元 归母净利润1.2亿元实现扭亏 可用资金30.4亿元 在管规模2.9亿平方米 [8] - 文旅板块打造梦回系列IP演艺 正定热雪奇迹/崇左ins park/天拖·巷往1956等项目顺利开业 [8] 未来发展布局 - 下半年将推出上海壹号院/上海外滩壹号院风貌别墅/天津梅江壹号院二期/武汉桃花源等重磅产品 [7] - 债务化解/保交付兑现/经营恢复三大指标共同构成公司脱困原动力 [8] - 保交付收官后将回归项目开发-销售-交付正循环模式 加速回归正常经营轨道 [6]
孙宏斌:市场恢复需要时间
第一财经· 2025-08-27 17:48
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约199.9亿元,同比减少41.7% [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8.1亿元,亏损同比减少14.4% [2] - 物业销售收入约140亿元,同比下降50.1% [2] - 文旅城建设及运营收入21.7亿元,物业管理收入34.7亿元 [2] - 确认其他亏损总规模达75.4亿元,包括出售附属公司亏损约29.9亿元、诉讼拨备约20.0亿元、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损失约7.9亿元 [4] - 对应收款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拨备约12.5亿元 [4] 销售与运营 - 上半年实现销售金额约235.5亿元 [3] - 总土储面积约1.24亿平方米,权益土储约8624万平方米,其中未售权益土储约6306万平方米 [3] - 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达10.9亿元,较上年同期仅减少0.2亿元 [3] - 行政开支约16.9亿元,同比仅减少0.9亿元 [3] - 上半年在23个城市完成约1.49万套房屋交付,近三年多累计交付68.3万套 [7] - 2025年下半年预计交付3.91万套房屋,将基本完成保交付工作 [7] 财务状况 - 现金余额(包括受限制现金)从年初197.5亿元减少至186.3亿元,其中非受限制现金约44.0亿元 [5] - 期末权益总额约448.8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308.5亿元 [5] - 有息负债为2548.2亿元,同比减少226.1亿元 [7] - 单笔金额超5000万的诉讼约455宗,起诉金额合计约1663.8亿元 [7] 债务重组进展 - 境内债重组方案通过,针对154亿元境内债,削债比例达70% [6] - 用8亿元购回约40亿元境内债券,配发及发行约7.54亿股股份对应注销或偿付约55.9亿元境内债券 [6] - 境内债重组产生收益40.2亿元,计入其他收入及收益 [6] - 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境内债重组方案下其他选项的执行 [6] - 境外债务95.5亿美元推出全面债转股方案,超75%债权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9月15日举行香港高等法院召集聆讯 [6] 行业与公司展望 - 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恢复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和较长时间 [2] - 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将逐步企稳 [2] - 公司将集中资源解决保交付和债务问题 [3] - 推动与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化解项目债务风险、盘活优质项目 [7] - 以提升项目权益净资产为基本目标,为回到健康发展轨道奠定基础 [7]
融创中报净亏128亿元,孙宏斌称“市场恢复需要时间”
第一财经· 2025-08-27 16:33
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约199.9亿元,同比减少41.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8.1亿元,亏损同比减少14.4% [1] - 近四年中期亏损分别为-187.60亿元、-153.67亿元、-149.57亿元、-128.1亿元 [1] - 物业销售收入约140亿元,同比下降50.1% [2] - 文旅板块收入21.7亿元,物业管理收入34.7亿元 [2] - 其他亏损总规模达75.4亿元,包括出售附属公司亏损约29.9亿元、诉讼拨备约20.0亿元、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损失约7.9亿元 [3] - 对应收款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拨备约12.5亿元 [3] 销售与运营 - 上半年实现销售金额约235.5亿元 [2] - 总土储面积约1.24亿平方米,权益土储约8624万平方米,其中未售权益土储约6306万平方米 [2] - 2025年上半年在23个城市完成约1.49万套房屋交付,近三年多累计交付68.3万套 [6] - 2025年下半年预计交付3.91万套房屋,将基本完成保交付工作 [6] 成本与费用 - 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达10.9亿元,较上年同期仅减少0.2亿元 [2] - 行政开支约16.9亿元,同比仅减少0.9亿元 [2] 现金流与负债 - 现金余额(包括受限制现金)从年初197.5亿元减少至186.3亿元,其中非受限制现金约44.0亿元 [4] - 权益总额约448.8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308.5亿元 [4] - 有息负债为2548.2亿元,同比减少226.1亿元 [6] - 单笔金额超5000万的诉讼约455宗,起诉金额合计约1663.8亿元 [6] 债务重组进展 - 境内债重组方案通过,针对154亿元境内债削债比例达70% [5] - 用8亿元购回约40亿元境内债券,配发及发行约7.54亿股股份对应注销或偿付约55.9亿元境内债券 [5] - 境内债重组产生收益40.2亿元,计入其他收入及收益 [5] - 2025年底前预计完成境内债重组方案下其他选项的执行 [5] - 境外债务95.5亿美元推出全面债转股方案,超75%债权人签署重组支持协议,9月15日举行召集聆讯 [5] 行业与公司展望 - 核心城市及核心地段将逐步企稳,但房地产市场整体恢复仍需较长时间 [1] - 房地产市场大幅收缩,购房者对期房信心不足加剧新房销售困难 [2] - 公司处于集中资源解决保交付和债务问题阶段,制约项目推售节奏 [2] - 公司将与债权人协商解决诉讼,推动与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化解项目债务风险 [6] - 公司以提升项目权益净资产为基本目标,为回归健康发展轨道奠定基础 [6]
融创中国上半年亏损收窄 物管、文旅收入超56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8-27 16:26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8.1亿元 较去年同期减少14.4% [2] - 有息负债降至2548.2亿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226.1亿元 [2][4] - 融创服务归母净利润1.2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8] 债务重组进展 - 完成154亿元境内债重组 预计削减近70%境内公开债 [3] - 境外债重组采用全额债权转股权方式化解90.48亿美元债务 [3] - 约75%持有人已加入境外债重组支持协议 [3] - 债务重组方案成为行业模板 [4] 项目交付情况 - 上半年完成1.49万套房源交付 [7] - 2022-2024年累计交付达66.8万套 连续两年行业前三 [7] - 计划2024年冲刺超5万套交付 年底基本完成保交付工作 [6] - 未售土储货值约1.14万亿元 一、二线城市占比约七成 [7] 销售与业务恢复 - 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35.5亿元 位列民企销售榜第三 [8] - 上海壹号院累计销售额突破220亿元 稳居全国单盘销售冠军 [8] - 物管和文旅业务收入超56亿元 占比提升至28.3% [8] - 融创服务在管规模达2.9亿平方米 市场拓展签约额约1.8亿元同比增长8% [8] 行业背景 - 上半年55家房企累计交付房屋超50万套 多家企业交付量下降超50% [5] - 60家出险房企公布债务重组和破产重整进展 [3] - 高端改善型产品在市场分化中获得热销 [8]
透视融创中期业绩:化债、交付、项目盘活三端发力 筑牢经营恢复根基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11:12
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房地产行业呈现"止跌回稳"态势 但7月70城新房价格仅6城上涨 市场仍处深度筑底期 [1] - 行业风险出清加速 已有60家出险房企公布债务重组或破产重整进展 [2] - 上半年55家房企累计交付房屋超50万套 但交付量普遍下滑 行业集中交付高峰期已过 [4]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199.9亿元 净资产448.8亿元 归母净亏损128.1亿元 同比减少14.4% [1] - 有息负债2548.2亿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226.1亿元 较去年底减少48.5亿元 [1][2] - 物管和文旅业务合计收入超56亿元 占比提升至28.3% [6] 债务重组突破 - 境内债采用创新整体重组方案 提供现金要约收购等四大选项 预计削减近70%境内公开债 [2] - 境外债采用全额债权转股权方式 未占用境内资金资源 获超75%债权人支持仅用两个月 [2] - 债务重组方案成为行业范本 2025年新公布房企境内外债重组基本借鉴融创模板 [3] 保交付进展 - 上半年全国交付1.49万户 近三年累计交付达68.3万套 [4] - 2025年计划交付超5万套 年底基本完成保交付工作 [4] - 重庆长乐雅颂等多个项目成为当地人居标杆 交付品质持续提升 [4] 土地储备优势 - 总土地储备面积约1.24亿平方米 权益土地储备约8624万平方米 主要分布在核心一二线城市 [6] - 货值充裕且结构健康 为经营恢复奠定基础 [6] 销售业绩表现 - 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235.5亿元 位列民营房企第三 [6] - 上海壹号院累计销售额突破220亿元 稳居全国单盘销售冠军 [6] - 北京上海壹号院项目成为热销标杆 [6] 业务多元化发展 - 融创服务上半年收入35.5亿元 归母净利润1.2亿元实现扭亏 在管规模达2.9亿平方米 [7] - 文旅板块打造梦回系列IP演艺 正定热雪奇迹等项目开业为当地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 [7] - 下半年将推出上海外滩壹号院风貌别墅等重磅产品 [6] 经营恢复前景 - 公开债务重组全面完成 优质资产加速盘活 品牌公信力持续修复 [1] - 保交付收官后将回归项目开发-销售-交付正循环模式 [4] - 债务化解 保交付兑现与经营恢复共同构成公司脱困核心动力 [7]
融创2025中期业绩:亏损收窄 文旅服务半年收入超56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9:52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收入199.9亿元,净资产448.8亿元,归母净亏损128.1亿元,同比减少14.4% [1] - 有息负债2548.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6.1亿元 [1] - 总土储面积约1.24亿平方米 [1] 债务重组进展 - 境内债重组采用现金要约收购、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以资抵债、留债展期四大创新方案,预计削减近70%境内公开债 [1] - 境外债采用全额债权转股权方式,未占用境内资金和资源,获超75%债权人支持 [1] - 行业已有60家出险房企公布债务重组或破产重整进展 [1] 业务运营 - 上半年全国交付1.49万户家庭,近三年累计交付68.3万套,2025年计划冲刺超5万套交付 [2] - 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235.5亿元,上海壹号院累计销售额突破220亿元,居全国单盘销售冠军 [2] - 物管与文旅业务合计收入超56亿元,占比提升至28.3%,融创服务收入35.5亿元,归母净利润1.2亿元扭亏为盈,可用资金30.4亿元,在管规模2.9亿平方米 [2]
融创中国亏损收窄 下半年稳步推进化债、保交付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3:4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99.9亿元,净资产448.8亿元 [1] - 归母净亏损128.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4.4% [1] - 有息负债2548.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6.1亿元 [1] 销售表现 - 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35.5亿元 [1] - 上海壹号院累计销售额超220亿元,位居全国单盘销售冠军 [1] 债务重组进展 - 境内债重组方案进入落地执行阶段,预计削减近70%境内公开债 [1] - 境外债采用全额债权转股权方式,彻底解决境外债风险 [1] - 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境内债务重组方案执行及境外债务重组所有法庭程序 [1] 土地储备状况 - 总土地储备面积约1.24亿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面积约8624万平方米 [1][2] - 土地储备大量分布在核心一二线城市 [2] 交付计划与进展 - 2025年计划冲刺超5万套交付,年底基本完成保交付工作 [2] - 上半年为1.49万户家庭完成交付 [2] - 2022年后销售的新房因预售资金封闭管理,品质交付有保障 [2] 项目开发与销售策略 - 保交付战役收官后将回归项目开发—销售—交付正循环模式 [2] - 下半年推出上海外滩壹号院风貌别墅、天津梅江壹号院二期及武汉桃花源等新产品 [2]
楼市“半年考”| 55家房企上半年交房超50万套背后:交付高峰期已过,企业“保交付”压力持续减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17:27
行业交付现状 - 2025年上半年55家房企累计交付房屋超50万套,其中15家交付超万套[1] - 交付量普遍回落,绿地集团、融创中国、建业集团等房企交付套数同比降幅超50%[1][3] - 碧桂园、保利发展、中海地产位列交付榜前三,分别交付75000套、65000套、42155套[1][2] 头部房企交付表现 - 碧桂园按"一楼一策"推进剩余交付任务收官,三季度重点前置资源配置[3] - 融创中国2022-2024年累计交付66.8万套,2025年计划交付6万套完成保交付收尾[3][4] - 龙湖集团上半年在36城交付108个项目近4万套,交付满意度达90%[2] 行业趋势变化 - 2023年房屋竣工面积反弹至10亿平方米高峰,2024年起交付高峰期已过[9] - 前十房企交付量占50家总交付量的56.46%,行业集中度显著[1] - 房企战略分化:国央企聚焦中高端市场,部分转向轻资产代建或商业运营[11] 交付模式创新 - 武汉城建·江山云晓项目提前3个月交付并实现"交付即办证"[10] - 中海宏洋丹阳臻如府580户均提前交付,交房当天完成不动产出证[10] - 新希望地产推出金钥匙管家、定制化看房团队等高端交付服务[10] 房企战略转型 - 保交付完成后房企将释放沉淀资金,缓解项目债务压力[4] - 行业进入产品力竞争阶段,交付力成为房企信用重建关键[5][12] - 房企通过工地开放日、施工直播等方式强化业主信任[10]
上半年55家房企累计交付规模超50万套 “保交付”进入新阶段
证券日报· 2025-07-22 00:43
行业交付情况 - 2025年上半年55家房地产企业累计交付规模超50万套 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交付高峰已过 "保交付"压力持续减轻 [1] - 交付量排名前五的房企合计交付约23万套 占比较大 其中保利发展交付6.5万套位列榜首 万科交付4.5万套 中海地产交付4.21万套 [1] - 上半年有1家企业交付套数超五万套 15家企业交付套数超万套 企业交付套数普遍同比下降 [2] 企业动态 - 保利发展 万科 中海地产位列上半年交付量前三甲 [1] - 融创中国2022至2024年累计交付超66.8万套 2025年计划冲刺全年超5万套交付 预计年底基本完成全部"保交付"工作 [2] - 碧桂园表示将按"一楼一策"推进剩余房屋建设 做好保交房任务收官工作 同时制定新展期计划匹配当前市场周期 [2] 交付模式创新 - 武汉城建·江山云晓项目提前3个月交付 同步推行"交付即办证"模式 实现收房与产权办理无缝衔接 [1] 行业趋势 - 随着前期销售高峰期项目陆续交付 "保交付"进入新阶段 交付工作仍是房企履行主体责任的核心内容 但行业交付高峰已过 下一步谋求发展是企业经营新重心 [1] - 中指研究院表示伴随交付压力减轻 企业或将重启经营活动 [2] - 率先完成"保交付"收官的企业有望加速回归可持续经营发展轨道 这是房企重塑信用 恢复融资能力 提升市场份额的必经路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