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
搜索文档
 赵超:坚守临床价值 创新驱动发展
 人民网· 2025-11-03 22:32
 公司战略与实践 - 公司32年来始终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根据健康中国战略构建了从药材种植到智能生产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 [3] - 公司通过AI赋能注射剂智能分装、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系统,实现标准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 [3] - 公司创新"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帮扶模式,在保障中药材质量同时带动就业,实现健康帮扶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3]   行业研发创新 - 医药行业需要注重理论创新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3] - 建议企业建立"生产一代、储存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的梯次研发体系,在重点疾病领域布局专利网络 [3] - 行业应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中药、化药、生物药协同发展,促进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4]   行业社会责任 - 医药企业应积极参与普惠医疗建设,可通过组织专家下沉基层、开展医疗帮扶、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等方式助力优质医疗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延伸 [3] - 建议企业将社会责任纳入发展战略,建立系统化、可持续的公益机制,在服务人民健康中实现企业价值 [4]
 众惠相互2025年三季度业绩发布:健康险主业领跑,机制赋能普惠保障
 北京商报· 2025-10-31 14:09
国内首家全国性相互保险组织交出最新成绩单,在普惠金融与国家健康战略的双重指引下,以其独特的 相互保险模式开辟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径。 深入剖析增长动因,业绩增长背后是承保与投资双轮驱动的战略成果: 一是战略聚焦健康险细分市场。公司坚守"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路径,围绕医疗险、重疾险等核心 产品打造竞争壁垒,尤其在带病体保险领域形成先发优势,累计上线超100余款专属产品,覆盖"三 高"、肾病、肝病等群体,精准填补供给空白。 二是投资策略的稳健适配。在资产端采取"固收打底、权益增效"的配置策略,把握市场机会适度提升优 质权益资产比例。在严控风险前提下,公司把握住权益市场机会,投资收益贡献显著增强。 此外,众惠相互在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上愈发成熟。公司成功上线了数据仓库、产品工厂、AI机器人 等一系列数字化项目,为业务发展和服务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理赔智能化服务上,公司通 过自研模式打造了集成化的风控平台——"智惠赔",依托"机器学习模型+大数据算法+智能规则引擎"组 合拳,提升互联网健康险理赔效率。目前,线上报案率近95%,单证齐全1日结案率99%,最快结案时 效3秒。公司实现了从核保到理赔的全流程智能化 ...
 把人民至上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遵循
 环球时报· 2025-10-31 12:24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便利。个人医疗数据的确权与跨医院、跨地区数据共享将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改革内容之一。此 外,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推进分级诊疗、慢病管理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 健康养老事业发展,也将成为重要建设任务。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同富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公共服务的区域与城 乡差距。加强区域和县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动态监测,完善"监测—提供—评价"体系,有助于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针对特殊类型地区实施公共服务薄弱县提升工程,可在短期内缩小区域 差距。应优化中央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力均衡性转移支付,加大对革命老区、牧区县、陆地边境县、 民族县等薄弱地区的资金倾斜,缩小其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推广基本公共服务"一张图""一网通 办"等数字化实践,推动公共服务流程再造和用户体验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回望过去,"十三五"期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消除绝对贫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底线任务,举全国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超大规模国家消除绝对贫困的 ...
 健康能“变现”?政策市场齐发力,万亿健康险转型提速
 第一财经· 2025-10-30 12:49
 行业市场概况 - 2025年前8个月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达7599亿元,同比增长2.38%,全年规模有望突破万亿 [1][8] - 行业在"健康中国"战略和人口老龄化双重机遇下稳步发展,但面临"投保易、服务难"、数据壁垒等长期痛点 [1][8] - 传统单一经济补偿模式难以匹配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行业转型压力日益凸显 [1][4]   行业转型趋势 - 行业核心变革是从"风险补偿"转向"健康管理驱动",保险从风险工具升级为贯穿生命全程的健康服务生态 [4][5] - 健康服务成为贯穿产品设计、销售、理赔全流程的核心引擎,而非附加项 [5] - 头部险企通过量化用户健康行为并推出积分机制,形成"健康行为—积分奖励—保障升级—健康提升"的良性循环 [4][5]   政策支持导向 - "十五五"规划明确健康保障体系建设部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指导意见推动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6] - 政策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为行业转型划定方向并注入金融动能 [1][6] - 医保数据赋能、医保与商保同步结算等支持政策有望提升险企产品开发精准度和消费者购买意愿 [7]   企业创新实践 - 平安健康险作为行业排头兵,于2023年首发并于2025年焕新升级"平安乐健康"服务品牌,完成"健康保险+医健服务"战略的底层互通 [4] - 平安乐健康通过四项核心服务精准回应用户痛点:鼓励主动健康管理、提供专业就医服务、调理身心健康、提供全生命周期医疗保险产品守护 [4] - 头部险企加码服务密度与深度,举措包括打通公立医院直付通道、借助AI技术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提供"出院即赔"体验和数字化慢病管理方案 [5]   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 - 金融监管总局鼓励在健康险领域加大"可穿戴设备+大模型"等技术应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供主动健康管理建议 [9] - 行业需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覆盖健康管理、诊疗干预、理赔服务的全链条数据能力 [9] - 应促进健康保险与产业协同发展,鼓励与药企药械直接合作,将创新疗法和管理技术纳入健康解决方案 [9][10]   未来发展前景 - 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天然适配医药创新、健康养老等长期投资领域,可助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7] -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应用深化和生态布局推进,商业健康险有望在多层次保障体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10]
 健康消费新趋势:科学营养品牌悄然进驻主流连锁药房
 搜狐财经· 2025-10-28 14:32
细心的消费者或许已经发现,近期在多家全国性连锁药房的货架上,除了药品和传统保健品外,多了一类新的选择——主打科学配方的营养品牌。 以近期在部分药房亮相的"燃咔教授"品牌为例,其产品如EGCG营养饮等,被陈列在药房的健康管理专区。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国内健康消费市场与零售 渠道的深刻变革。 "我们引入品牌的标准,首要就是看其科研背景和成分的安全性。"某大型连锁药房采购负责人透露,"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配方有科学文献支撑、生产过程 规范透明的品牌。药房的渠道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对消费者负责。" 对于品牌而言,进入药房渠道意味着要经历比进入普通商超更为严格的资质审核。从生产工艺、成分溯源到外包装宣传,都必须符合药房管理体系的要求。 这本身就是一个无形的"质量认证"过程。 业内分析认为,科学营养品牌与药房渠道的结合,是"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大势所趋。它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更可信的科学营养选择,另一方面也 推动了整个行业向更加规范、专业的方向发展。 ...
 【省卫生健康委】“明眸皓齿”映初心 健康陕西建设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陕西日报· 2025-10-28 06:53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和龋齿患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困扰儿童青少年、家庭、学校、社会的 公共卫生问题。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事关亿万家庭和谐幸福,事关国家民族发展大计。 聚焦儿童青少年明亮眼睛、洁白牙齿,陕西省卫生健康委率先在全国打响儿童青少年视力与口腔健 康"保卫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推进健 康陕西建设的工作要求,陕西省卫生健康委以儿童青少年"明眸皓齿"健康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 门协作、医校联动、家庭参与"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联合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 体育局等八部门,印发了《陕西省儿童青少年"明眸皓齿"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将健康关口前 移,构建覆盖防、筛、诊、治、康全流程的服务体系。 在此基础上,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再次联合省教育厅、省疾控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印发《陕西 省中小学幼儿园健康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以制度保障推动"明眸皓齿"等健康行动实施。 通过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优势,指导学校与家庭共同落实防控措施,陕西正全力推进儿童 青少年视力与口腔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科普先行 营造爱眼护齿良好氛围 "根据中医理 ...
 2025年中国南药食养产业大会将于11月19-21日在肇庆召开
 南方农村报· 2025-10-27 14:33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年中国南药食养产业大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 [1][3] - 大会由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指导,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与肇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2][3] - 大会主题为“大食物观引领大健康潮 食药同源助推乡村振兴” [4]   大会内容与目标 - 大会聚焦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药食同源产品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现代健康消费融合等热点议题 [4][5] - 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交流平台,推动南药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5][6] - 大会设置开幕式、主旨论坛、产业对接会、南药产品展示展销、道地药材基地考察等多个环节 [7][8] - 将邀请国家部委领导、中医药领域院士专家、龙头企业代表、投资机构及媒体共同参与 [8][9]   南药行业概况 - 南药泛指我国南方地区出产的热带、亚热带药用植物资源,是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0][11] -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和消费者对天然健康产品需求增长,南药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11][12] - 通过标准化种植、数字化管理、科技创新等手段,南药产业链不断延伸,涵盖育苗、种植、加工、康养、贸易等多个环节 [12][13]   广东及肇庆产业规模 - 2023年广东省南药种植面积380多万亩,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 [14] - 肇庆市2024年南药种植总面积156.62万亩,总产量65.99万吨,总产值106.05亿元 [15][16] - 肇庆市南药种植面积在广东省占比超40%,总产量占比近四成,种植规模多年位居全省首位 [16] - 主要种植肉桂、巴戟天、何首乌、广佛手等道地药材,其中6种药材纳入《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 [17][18]   大会预期影响 - 大会将提升肇庆在全国南药版图中的地位,助力打造“中国南药食养之都”城市品牌 [20][21] - 加速南药产业与现代科技、食养理念结合,展示其在功能食品、药膳开发、康养服务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22][25][26] - 推动南药从传统药材向“药食同源”产品延伸,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升全球竞争力 [23][27][28]
 “燕麦奶健康饮食倡议”发布,多方共促燕麦健康融入消费者日常
 中国食品网· 2025-10-23 17:49
2025年10月22日,国际功能食品产业大会在上海举办。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优化膳食结构、推 动绿色消费"的号召,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上海市食品学会等机构的权威专家,与 燕麦奶企业OATLY共同发起《燕麦奶健康饮食倡议》。该倡议围绕技术创新、健康价值、科学膳食、健康消费与 政策协同五大方向,旨在推动燕麦奶的健康消费理念深入公众生活。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车会莲强调,推动燕麦奶加工技术迭代升级,围绕"提高适口性、降低食用难度"进行产品研发 创新。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倡导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摄入,优化膳食结构,拓展燕麦奶等衍生产品 应用场景,助力"三减" 行动,共促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上海市食品学会名誉理事长潘迎捷建议扩大燕麦奶品类供给渠道,开拓茶咖、餐饮、烘焙、零售等更多消费场 景,提升燕麦奶可及性与便捷性。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从顶层设计角度提出,推动制定燕麦奶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为行业生产与消费者选择提供指引,让燕麦奶产业始终与"健康中国"战略同频共振。 政策与科学双驱,燕麦奶迎发展新机 作为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新植物基饮品 ...
 数说“十四五”丨15分钟可达 家门口“健康防线”守护百姓健康梦
 央广网· 2025-10-18 09:17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成就 - 建成全球最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1] - 超90%居民可在15分钟内到达最近医疗服务点 [1][3] - 全国设置13个类别共26个国家医学中心 [1] - 建成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1]   医疗资源优化与能力提升 -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1]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展251项新技术新项目新疗法 [2] - 其中138项技术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先进水平 [2] - 国家巡回医疗覆盖西部12省和中部6省共218个县 [3]   未来发展方向 - 巡回医疗服务工作已成为全国性制度安排将持续开展 [3] - 将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三级二级医院帮扶基层 [3] - 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满足百姓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 [3]
 《电力行业健康企业建设指南》书籍及标准首次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9-25 15:33
 论坛与成果发布 - 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电力行业健康企业建设分论坛于9月22日在崇礼召开 [1] - 论坛上正式发布《电力行业健康企业建设指南》书籍及其配套标准 [1] - 该成果填补电力行业在健康企业建设方面的标准空白 [1]   行业背景与驱动力 - 行业正处于能源转型与健康中国建设的交汇期 [1]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 [1] - 电网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 [1] - 高强度作业、野外施工等场景对职工健康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1]   指南内容与意义 - 指南立足于电力行业特点,聚焦不同作业场景与员工全职业周期健康需求 [3] - 指南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团队的先进健康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 [3] - 指南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实践 [3] - 指南推动电力行业健康企业建设从“经验驱动”迈向“标准引领” [3] - 指南为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注入新动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