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器人
搜索文档
欧圣电气(301187):盈利边际触底 产能布局完善 份额提升&品类扩张驱动盈利回升
新浪财经· 2025-11-11 14:44
产能布局完善,关税扰动有望趋于平稳。公司马来西亚工厂于2025 年5月份大规模量产,设计年产值20 亿元人民币,主供美国市场,经过快速爬坡和设备优化阶段,到10 月份,已可完全满足所有美国订单 的生产需求,远期还有扩产空间(有储备土地)。此外公司还有中国苏州工厂(供应非美市场)、中国 南通新基地(建设中,未来供应非美市场)、美国仓储中心(主要功能为仓储、物流及简易维修)。经 过中美最新关税谈判,相关报复性关税政策延期,芬太尼关税实质性削减,美国对东南亚关税也趋于平 稳,今年在关税扰动下的发货、生产问题将有望在明年得到缓解,带来盈利回升。 份额提升+品类扩充,未来订单增长可期。凭借公司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头部客户将空压机、吸尘器 等现有品类的订单持续向公司集中;同时公司成功切入气动工具(如气钉枪、充气泵)、野营类户外设 备等全新赛道,该市场空间数倍于现有业务,与核心业务能力协同性较强。 养老机器人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养老机器人产品技术成熟(已迭代至第五代),并成功入选工 信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推广目录,并且是二便智能处理机器人细分品类唯一的入选企业,意味着该产 品获得国家部委的认可,后续随着国家智能养老示 ...
3亿人的养老焦虑,有救了?
新浪财经· 2025-11-01 14:22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在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以下简称"深圳市养护院"),智能洗头机器人成了"明星设备",每天都有老人排 队预约。给老年人洗头是一件看似很小却耗时费力的工作,尤其是对于长发女性老人。衣服容易打湿, 不少老人还抗拒配合,需要护工耐心安抚。 "过去给一位女性长者洗头,差不多需要半小时。"深圳市养护院院长李锡坡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 去年,他和团队接触了不少机器人企业,引入了洗头机器人。老人只需躺在特制躺椅上,机器就能自动 完成洗发和吹干的全过程。养护院还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和厂商一起微调了座椅高度,加了安全带, 还能和移位机配合使用。"现在我们8分钟就能洗好,效率大大提高了。" 越来越多的养老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走向真实生活,背后是越来越迫切的现实需求。 9月26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参观者路过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展区的海报。图/视觉中国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亿,占比超过五分之一。根据预测,到2035年,60岁及以上 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对养老护理机 器人寄予厚望,认为它能减轻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负担。 今 ...
财经聚焦|养老机器人如何加快“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浪财经· 2025-10-30 03:28
行业市场潜力 -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1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1] - 养老机器人需求集中在生活辅助、健康监测、情感陪护和康复训练,以弥补护工缺口、降低家庭照护压力 [2] - 庞大的市场需求催化养老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3] 产品应用现状 - 人形机器人“夸父”在养老院应用,可带领老人打太极、讲故事、互动对话、担任讲解员和引导员 [1] - 洗浴机器人、大小便护理机器人、辅助行走机器人等在养老院“上岗” [2] - 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帮助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进行智能化、个性化康复训练,有老人使用后从离不开护工到可独立行走10分钟 [2] - 陪伴机器人集日程提醒、陪聊解闷、紧急呼叫等功能于一身 [2] 技术与成本挑战 - 养老机器人交互设计是核心问题,存在操作复杂、反馈机制不友好导致交互困难 [3] - 技术发展受数据匮乏掣肘,存在准入机会少、收集成本高等问题 [3] - 技术水平距离完全替代人类员工还有很大差距,需在模型、硬件、场景、安全等多维度突破 [5] - 情感陪护类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生硬,助浴机器人成本高、难以普及 [5] - 助力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价格超过1万元,高端康复机器人单价大多超过10万元,超出普通家庭承受能力 [5] - 养老机器人与社区、养老机构衔接是难题,需嵌入式养老机构支持 [5] 政策与产业支持 - 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于今年2月正式发布 [5] - 工信部和民政部于5月联合部署,分阶段实施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 [5] - 北京提出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养老机构示范应用 [6] - 江苏省方案提出在养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机器人广泛应用 [6] - 广东组织开展“机器人+”行动,鼓励挖掘开放养老服务等应用场景 [6] - 建议加强风险投资,加快养老机器人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6]
养老机器人如何加快“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华社· 2025-10-29 21:55
养老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养老机器人正加速走进现实生活,从新鲜事物转变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 [1]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1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1] - 养老机器人技术持续迭代,应用场景逐渐丰富,包括洗浴、大小便护理、辅助行走、康复训练和情感陪护等 [3] 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 - 当前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辅助、健康监测、情感陪护和康复训练,以弥补护工缺口、降低家庭照护压力 [2] - 失能失智和高龄老人对如厕、洗澡、进食、穿脱衣物和出行需求较大,情感陪伴需求突出 [1] - 具体应用实例包括:乐聚机器人公司的“夸父”人形机器人可带领老人打太极、讲故事、互动对话 [1];外骨骼机器人可帮助老人进行康复训练,有使用者实现从离不开护工到独立行走10分钟的进步 [2] 技术与成本挑战 - 养老机器人规模化应用面临交互能力弱、技术成熟度较低、价格高等多道坎 [5] - 许多机器人操作复杂、反馈机制不友好,导致老人与设备交互困难,加剧“数字鸿沟” [5] - 数据匮乏是企业研发升级的一大掣肘,存在准入机会少、收集成本高等问题 [5] - 一些助力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价格超过1万元,高端康复机器人单价大多超过10万元,超出普通家庭承受能力 [6] - 技术水平距离完全替代人类员工还有很大差距,需在模型、硬件、场景、安全等多维度突破 [6] 政策支持与产业推动 - 政策持续加力:2024年2月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5月工信部和民政部联合部署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 [6] - 各地密集出台措施:北京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养老机构示范应用,江苏提升服务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广度,广东组织开展“机器人+”行动挖掘养老服务应用场景 [7] - 未来需从技术攻关、场景适配、生态构建等方面发力,加强风险投资,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8] - 研发方向应更贴近家庭使用场景,关注空间限制、操作便捷性和护理配合等细节 [8]
财经聚焦|养老机器人如何加快“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华社· 2025-10-29 21:17
养老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养老机器人技术正持续迭代,应用场景逐渐丰富,例如洗浴机器人、大小便护理机器人、辅助行走机器人已在养老院"上岗",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用于康复训练,陪伴机器人集日程提醒、陪聊解闷、紧急呼叫等功能于一身 [4] - 乐聚机器人公司专注开发人形机器人,明确目标为进入家庭和养老院服务于老年人护理,其"夸父"人形机器人可化身太极教练、讲故事、互动对话及担任讲解员 [1] - 当前对养老机器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辅助、健康监测、情感陪护和康复训练等方面,以弥补护工缺口、降低家庭照护压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2] 市场规模与需求驱动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1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是养老机器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 - 失能失智和高龄老人对如厕、洗澡、进食、穿脱衣物和出行需求较大,情感陪伴需求突出,催生庞大市场需求 [2] - 庞大的市场需求正催化养老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5] 技术与应用挑战 - 养老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受限于技术成熟度较低、交互能力弱、价格高等因素 [5] - 许多机器人操作复杂、反馈机制不友好,导致老人与设备交互困难,加剧"数字鸿沟" [5] - 技术突破面临数据匮乏问题,具身智能所需数据存在准入机会少、收集成本高等挑战 [5] - 目前技术水平距离完全替代人类员工还有很大差距,需在模型、硬件、场景、安全等多维度创新突破,例如情感陪护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生硬,助浴机器人成本高难普及 [6] - 一些助力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价格超过1万元,高端康复机器人单价大多超过10万元,超出普通家庭承受能力 [7] - 养老机器人与社区、养老机构衔接是难题,例如跌倒求救、送餐出行等功能需嵌入式养老机构及专业人员支持 [7]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 政策持续加力,2024年2月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5月工信部和民政部联合部署分阶段实施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 [7] - 各地密集出台措施,如北京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养老机构示范应用,江苏提出在养老助残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广东组织开展"机器人+"行动鼓励开放养老应用场景 [8] - 未来需从技术攻关、场景适配、生态构建等方面发力,技术突破重点在硬件端如灵巧手性能提升,并需加强风险投资以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11] - 研发方向应更贴近家庭使用场景,关注空间限制、操作便捷性和护理配合等细节,以真正在养老一线"用得上""用得好" [11]
财经聚焦丨养老机器人如何加快“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华网· 2025-10-29 21:16
行业市场潜力 -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1亿人,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2] - 庞大的市场需求正在催化养老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5] - 政策持续加力,例如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及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的部署 [6] 产品应用与功能 - 养老机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辅助、健康监测、情感陪护和康复训练等领域 [2] - 具体产品包括化身“太极教练”的“夸父”人形机器人、助力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洗浴机器人、大小便护理机器人及陪伴机器人等 [1][2][4] - 技术正持续迭代,应用场景逐渐丰富 [4] 技术发展与挑战 - 当前技术水平距离完全替代人类员工还有很大差距,需在模型、硬件、场景、安全等多个维度突破 [5] - 交互设计是核心问题,存在操作复杂、反馈机制不友好等问题,加剧了“数字鸿沟” [5] - 数据匮乏是研发升级的一大掣肘,存在准入机会少、收集成本高等问题 [5] - 技术突破重点在硬件端,尤其是灵巧手性能等方面的提升 [10] 成本与普及障碍 - 一些助力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价格超过万元,高端康复机器人单价大多超过10万元,超出普通家庭承受能力 [6] - 养老机器人与社区、养老机构的衔接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嵌入式养老机构的支持 [6] - 一些产品如助浴机器人因成本高而难以普及 [5]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各地密集出台措施,如北京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养老机构示范应用,江苏提升服务机器人应用深度,广东组织开展“机器人+”行动等 [7] - 未来需从技术攻关、场景适配、生态构建等方面发力,并加强风险投资以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9][10] - 研发方向应更贴近家庭使用场景,关注空间限制、操作便捷性和护理配合等细节 [10]
帮主郑重:5.15亿抢筹通富微电!龙虎榜揭示主力三大布局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9-25 01:13
半导体封测行业资金动向 - 通富微电龙虎榜净买入5.15亿元 机构与游资共同布局[1][3] -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7.72% 大客户AMD数据中心业务需求爆发[3] - Zen 5架构处理器销量同比激增67% 大尺寸FCBGA封装进入量产阶段[3] - CPO光电合封技术通过可靠性测试 高端工艺满足AI算力芯片需求[3] 机构与外资投资策略分化 - 汇成股份获机构净买入1.52亿元 聚焦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领域[4] - 北方华创获机构买入1.43亿元但遭北向资金净卖出4.46亿元[4] - 外资减持因短期涨幅过大(年内翻倍) 机构仍看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4] - 面板行业复苏带动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需求增长[4] 游资题材炒作特征 - 红豆股份获游资1.47亿元封板 炒作养老机器人概念[6] - 公司机器人业务投资仅100万元(持股5%) 主业仍为服装制造[6] - 凯美特气股价上涨3.86%但遭主力净卖出4.44亿元[6] - 公司中报净利润5584万元 业绩支撑与股价表现存在偏离[6] 半导体产业投资逻辑 - 半导体设备与先进封装领域具备订单与技术优势[7] - 通富微电等企业受益于AI算力芯片需求与国产替代趋势[3][7] - 高估值概念股存在业绩协同性弱风险 需关注基本面支撑[6][7] - 业绩确定性成为中长线投资核心考量因素[5][7]
“南京造”机器人入选国家级养老机器人试点!能轻扶起身、能趣味聊天
扬子晚报网· 2025-09-05 15:15
国家级养老机器人试点项目 -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牵头的智能陪护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项目入选国家级养老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 为南京市唯一入选项目[1][5] - 全国共32个项目入围试点 试点期为2025年至2027年[5] 试点项目分类及区域分布 - 情感陪护类别项目包括浙江的智能情感陪护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与试点应用 上海的基于具身智能与心理大模型的养老服务机器人协同攻关 江苏的智能陪护机器人研发与应用 北京的健康监测与情感陪伴养老机器人核心技术攻关[2] - 康复支持类别项目包括浙江的智能理疗复健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增量应用 上海的数智化老年理疗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2] - 项目覆盖江苏 浙江 上海 北京 重庆等多个省市[2] 产品技术特性 - 智能陪护机器人采用半人形轮式底盘结构 在保持亲和外观的同时确保运行稳定性[7] - 配备专业级健康监测系统 可实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并遇突发情况立即预警[7] - 内置娱乐功能模块 支持歌舞表演 趣味聊天 故事讲述等多样化互动[7] - 通过低成本遥操作平台结合多模态传感器 使机器人能观察并模仿护理人员动作 掌握喂药辅助 物品递送 轻扶起身等精细化服务技能[9] - 机器人能通过长期观察老人步态和活动习惯预测跌倒风险并主动提供支撑[9] - 根据老人情绪反馈如语音语调 表情变化动态调整聊天内容或娱乐活动[9] 参与单位构成 - 项目牵头单位包括企业如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上海归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森丽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 - 参与单位涵盖高校如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 河海大学 医疗机构如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养老服务机构如上海仁泽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安康通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2]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9月5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5 07:48
体育产业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要求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1] - 意见提出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服务 支持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 发行债券 资产证券化[1] - 鼓励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 稳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确保体育产业相关经营主体享受政策优惠[1] 基金市场动态 - 部分绩优基金选择限购 今年以来回报率超过100% 管理人平衡规模扩张与业绩稳定性[1] - 也有基金恢复大额申购 A股投资机会丰富 放开限购可能实现规模与业绩双赢[1] A股市场表现 - 9月4日三大指数全线下跌 深证成指跌近3% 创业板指跌逾4%[2] - 超2200只股票上涨 逾40只涨停 市场成交额2.58万亿元 连续17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出超670亿元 沪深300净流出超160亿元 市场中期上行逻辑未改变[2] 电子信息制造业 - 工信部等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16条举措[3] - 要求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左右[3] -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3] 低空经济产业 - 浙江设立首只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目标规模30亿元 首期到位10亿元[4] - 江苏湖南上海河南等多地设立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基金 形成东部沿海领跑发展格局[4] - 专项基金为低空经济产业注入资本动能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4] 锂电设备行业 - 锂电设备企业订单出现复苏迹象 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带来新的增长空间[4] - 增长重点由国内转向海外 海外储能业务爆发让国内企业订单猛增[4] 土地市场 - 上海土拍涉及5宗地块 总出让面积13.99万平方米 总成交金额111.16亿元[5] - 3宗溢价成交 2宗底价成交 杨浦区地块由中铁置业联合体竞得[5] - 上海加快优质土地供应 侧重重点发展板块 土拍热度将传导至区域新房价格[5] 新能源汽车 - 蔚来汽车乐道L90和新一代ES8市场表现超预期 计划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6] - 蔚来董事长表示相信四季度实现盈利的比例在上升[6] 碳酸锂市场 - 碳酸锂主力合约2511止跌回暖 收于73420元/吨 较半月前高点跌去约20%[7] - 需求端向好 磷酸铁锂9月排产预计创新高 实现连续五个月环增[7] - 供应端潜在收缩 预计短期内价格维持区间震荡[7] 标准制定 - 我国专家牵头制定脑机接口领域国际标准 包括术语和数据格式标准[8] - 我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为设计制造测试认证提供基准[8] 智能家居机器人 - 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市场出货1535.2万台 同比增长33%[9] - 全球家庭清洁产品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智能产品占比逐渐提升[9] - 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拓展产品矩阵 抢占行业增长机遇[9] 折叠屏手机 - 华为发布新一代三折叠屏旗舰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10] - 三折屏铰链复杂度远超传统折叠屏 精研科技 东睦股份等切入供应链[10] - 京东方 维信诺等推动UTG国产化 CPI薄膜 激光切割设备等环节同步受益[10]
展望银发经济的结构性机遇
华泰证券· 2025-08-15 13:03
老龄化趋势与银发经济规模 - 2023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达7万亿元(占GDP6%),预计2035年升至19万亿元(占GDP10%)[1] - 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2.2亿(占比15.6%),联合国预测2050年将超3.8亿(占比30.9%)[1] - 2023年中国抚养比约40%,老年抚养比约20%[2] 消费结构与产业机遇 - 日本1990-2005年医疗保健支出年化增长2.6%,交通通信增长1.8%,高于同期消费支出增速(-0.2%)[2] - 韩国2015-2024年药品零售额年化增速5.9%,高于总零售增速5.1%[11] - 中国分省数据显示老龄化程度与医疗保健支出占比正相关(如辽宁老龄化率20%对应医疗支出占比7.4%)[12] 银发群体资产优势 - 60/70后群体因早期购房受益于2000-2020年全国房价年均增长8%(一线城市超10%)[3] - 央行2019年调查显示46岁以上家庭净资产水平较高,负债率较低[16][17] - 2015年韩国50-59岁户主家庭净资产中位数达3.49亿韩元,为各年龄段最高[20] 家庭结构与消费意愿 - 中国家庭户均人口从2010年3.1人降至2020年2.6人[21] - 2020年55.7%老年人仅与配偶同住或独居,家庭供养比例从2010年40.7%降至32.7%[3]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2024年民政部对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抵扣比例30%-60%[32] - 中国城镇存量住房中无电梯占比近70%,9%无独立冲水厕所[23][25] - 中国每万人护士数量36.7人,仅为日本、德国的20-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