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品牌建设
搜索文档
聚焦大湾区农交会|“媒体+”见证百镇百品启动,科技助农赋能产业振兴
南方农村报· 2025-11-24 23:31
聚焦大湾区农交 会|"媒体+"见 证百镇百品启 动,科技助农赋 能产业振兴_南 方+_南方plus 粤港澳大湾区即 将迎来一场科技 与农业深度融合 的盛会。"百镇 百品科技助 农"三年行动启 动仪式将于12月 12日在2025大湾 区农产品交易会 暨土特产精品博 览会(以下简称 大湾区农交会) 开幕式同步举 行。这项由中国 农业科学院与中 国乡村发展协会 共同发起的重要 行动,将借 助"媒体+"传播 优势,为农业发 展注入全新动 能。 科技赋能 培育百个产业强 镇 创新机制 专家团队精准帮 扶 "百镇百品科技 助农"三年行动 着眼于乡镇这一 联结城乡的重要 纽带,计划通过 三年时间,在全 国范围内培育一 批主导产业突 出、科技支撑有 力、产业链条完 善、创新创业活 跃的农业产业强 镇。按照"确定 一个乡镇、派驻 一个专家团队、 扶持一个产业 链、打造一个品 牌、培育一个产 业强镇"的"五个 一"工作思路, 行动将遴选100 个乡镇给予全产 业链多元化支 持。 该行动将重点支 持具备区域特色 明显、发展基础 良好、主导产业 链完整等条件的 镇域。申报乡镇 需具备产值2亿 元以上的产业规 模,拥有地市级 以上农业 ...
“黑土优品”一线城市品牌行(无锡站)活动举办
搜狐财经· 2025-11-09 05:55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1月8日至9日举行,由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 [1] - 活动主题为“‘黑土优品’庆丰收·龙稻新米下江南”,聚焦品牌推广与五常新米惠民 [2] - 活动包含开幕式、新米发布、产品推介、现场签约、观众体验及展销等多个环节 [2] 活动成果 - 活动共吸引32家参展企业、展出126款产品、84家客商代表参与 [2] - 累计接待观众5.8万人次,现场签约金额达到3.8亿元 [2] - 活动搭建了黑龙江优质农产品与长三角市场精准对接的桥梁 [2] 合作与战略意义 - 活动是推进“黑土优品”品牌建设和深化农业区域合作的重要举措 [8] - 合作双方认为可实现资源互补与共赢发展,为农产品产销对接注入新活力 [5] - 未来将继续依托黑土地资源优势,加强市场对接,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 [8]
广东柚,梅州柚,品牌最响、销售最旺的富民柚!
南方农村报· 2025-11-08 07:33
行业地位与规模 - 梅州是广东最大的柚子产区,其柚子产业是广东省重点打造的六大特色优势水果品牌之一 [2][3][5] - 梅县区雁洋镇南福村5000多亩柚林每年金柚收入超过5700万元 [6] - 梅州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9亿元,带动10余万农户增收致富 [66] 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 - 在广东省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推动下,广东柚品牌通过央视CCTV-1《新闻联播》前黄金时段等平台进行宣传 [9][20][21] - 品牌登上广州地标建筑“小蛮腰”、广州南站LED大屏,并利用创意巴士进行城市巡游,增强曝光度 [25][27][28][31][32] - 通过“媒体+电商”联营、“社区+团购”直达、“农文旅+柚产业”融合等创新营销模式推动品牌增值 [53][54] - 在加拿大举办“柚见广东 甜蜜共享”品鉴交流活动,推动梅州柚进入国际市场 [35][36] 销售表现与市场拓展 - 广东柚金秋专题片在北京、上海区域投放,单条曝光量达到1000万人次,带动线上销售热潮 [57][58] - 销售渠道多元化,包括电商、社区团购、线下代理和传统市场 [59][60][61] - 梅州柚作为“友谊使者”跨越3000多公里销往西藏林芝,拓展国内市场 [64][65] 经济效益与农户增收 - 梅州市梅县南福金柚种植基地2024年人均年增收2.88万元,种柚收入占全部收入超过80% [67] - 柚子产业成为梅州村民致富的“金钥匙”,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7][66][69] 产品认证与产业优势 - 梅县金柚、大埔蜜柚、长坝沙田柚、汶朗蜜柚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46] - 梅州已形成全球第一大沙田柚产区 [47]
特色产业唤醒新疆沃野
人民日报· 2025-10-14 10:33
产业发展模式转变 - 新疆特色农产品产业正经历从高产量向高品质、高标准转变的深刻变革 [1] - 产业发展模式从“原字号”和“初加工”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引擎转变,旨在延长产业链并提升附加值 [1] - 突破传统“有啥卖啥”的思维,转向“要啥卖啥”,以提升产业价值 [2] 精深加工的价值提升 - 通过引进龙头加工企业进行精深加工,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例如新梅被转化为果酱、果酒等22种精深加工产品,价格翻了几番 [1] - 精深加工企业不仅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将资源“吃干榨尽”,还创造了就业岗位,增加了群众收入 [1] - 伽师县新梅产业通过精深加工,将小果、次果等原料转化为高价值产品 [1]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奇台县腰站子村通过获得国际有机认证,将产品发展为有机面粉、手工拉面等50多种产品,实现线上线下供不应求,其村办拉面企业日产手工拉面3吨,年产值突破亿元 [2] - 品牌建设使农产品从“无名商品”升级为“有身份的精品”,通过提升品质和延伸产业链满足市场对安全、健康的需求 [2] - 疏勒县“鲁疆情”食用菌生态科技示范园年产食用菌干品超300吨,并依托经销商渠道销往山东等外地市场,实现产品远销 [2] 产业链协同与基础设施支持 - 伽师县依托总库容50万吨的冷链仓储体系,将新梅销售期从20多天拓展至6个月,为市场行销留出充足时间 [2] - 在硬件提升、渠道扩展、仓储运输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产业从单纯种植向产销一体转变,实现“种得好”又“卖得远” [2] - 政府、企业、农户需协同发力,政府优化顶层设计和基础设施,企业敢于创新并精准对接市场,农户通过合作社融入产业体系 [3]
特色产业唤醒新疆沃野(现场评论·天山南北气象新)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产业发展模式转变 - 新疆特色农产品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从以高产量为导向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追求高品质和高标准 [1] - 产业发展模式突破传统思维,通过延长产业链和提升附加值,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 [1] - 产业从“有啥卖啥”转变为“要啥卖啥”,以满足市场对安全、健康和情感连接的深层需求 [2] 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 精深加工是产业价值的关键转换器,例如伽师县新梅被25家龙头企业转化为22种精深加工产品,小果和次果制成果酱和果酒后价格翻了几番 [1] - 龙头企业通过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将农产品“吃干榨尽”,例如一颗枣、一粒葡萄、一朵花的深度利用,同时创造就业岗位并增加群众收入 [1] - 疏勒县“鲁疆情”食用菌生态科技示范园年产食用菌干品超300吨,需要依靠外部市场进行消化 [2]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品牌建设是产业价值的放大器,例如奇台县腰站子村的有机面粉和手工拉面等50多种产品获得国际有机认证,线上线下供不应求 [2] - 依托品牌和优质原料,村办拉面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如日产手工拉面3吨,年产值突破1亿元 [2] - 通过硬件提升拓展销售渠道,例如伽师县利用总库容50万吨的冷链仓储体系将新梅销售期从20多天延长至6个月,实现“卖得远”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产业增值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协同发力,政府需优化顶层设计和基础设施,企业需创新并精准对接市场,农户需通过合作社融入产业体系 [3] - 推动单纯种植向产销一体转变,是实现既“种得好”又“卖得远”的关键路径 [2] - 积极探索符合地区资源禀赋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是释放乡村发展潜能和奠定发展根基的有效策略 [3]
“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5”在邹平举办,交流研讨乡村全面振兴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大众日报· 2025-10-13 09:04
论坛概况 - 论坛名称为“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5”,在邹平市举办,主题为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1][2] - 主办方包括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等多部门,参与者涵盖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 [2] 粮食安全与稳产保供 - 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是头等大事,尽管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但总体上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 [2] - 稳产保供措施包括稳面积与增单产两手发力,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并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 农业组织模式与科技应用 - 建议通过横向联合做大做强联合社,以及纵向发展“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推动小农户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3] - 莘县通过科技赋能改造老旧大棚7万余亩,占全县大棚总面积五分之一,使大棚土地利用率从50%提高到70%,亩均收入增加2.5万至3万元,增幅达40%以上 [3] - 推广物联网监测和自动化设备使每个蔬菜大棚平均节省人工30%以上、增产30%以上,全县54家蔬菜生产企业和3630户个体农户受益显著 [3] 农产品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 -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核心是将乡村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产品价值通过品牌化手段转化为市场竞争力,需突出“原产地”优势 [4] - 曲阜市陵城镇通过组建片区党委,统筹资源重点发展“玉米全产业链”和农文旅融合项目,将采煤塌陷区生态包袱转化为发展密码 [4] - 崇文湖片区招引国际垂钓基地项目后,整合十几个村子的水面资源,与60多家水产养殖户签订直供协议,每年淡水鱼订单达1500万斤 [4] 乡村运营与人才发展 - 当前需更加注重乡村运营和经营,通过对资源优化配置和资产有效运营来提高乡村发展水平、质量和效率 [5] - 乡村运营人才需要走职业化道路,例如浙江淳安下姜村实行市场化薪酬招募职业经理人,腾讯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发起乡村CEO培训计划 [5] - 建议因地制宜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乡村运营人才,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5] 农村规划与公共服务 - 建议加强对农村人口与劳动力转移的普查监测,根据人口变化趋势优化调整乡村振兴规划,客观确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和重点 [5][6] - 需加强县域内城乡融合的养老、托幼、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6]
羊城硕果呈丰景,广州特色农产品“出圈”又“出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4:15
农业产值与产能 - 2025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236亿元 同比增长4.4% [2] - 粮食产量连年超额完成省级任务 蔬菜自给率100% 水产品90% 水果70%以上 [2] - 国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连续3次获评优秀 [2] 企业与产业集群发展 - 新增3家国家级和4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5家涉农企业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榜 [3] - 新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 农业产业强镇1个 [3] - 15个特色产业入选省首批十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名单(含白云蔬菜、花都蓝莓等) [3] 品牌建设与产品认证 - 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2个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2个 "粤字号"农产品品牌344个(全省第一) [5] - 形成"穗农优品""广州荔枝""花城看花""羊城鱼鲜"等特色品牌体系 [5] 产销模式创新 - 抖音电商助农模式推动广州荔枝销售额同比增长618.54% 订单量增长1857% [4] - 联动30家社区生鲜门店及深圳、佛山等城市商超资源开展立体化产销对接 [4] 农民收入与集体经济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7年高于城镇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4 [9] - 202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914元 较2020年增长30.9% [9] - 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从2020年372亿元增至463亿元 居全省第一 [9] 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 - 累计培育570条典型村(占行政村近半数) 2个区获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4镇17村获全国文明村镇 [8] - 建成全省最大村级畲族民俗馆 6个项目入选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 - 通过农事体验、渔乡风情展、花卉专场等活动推动"美丽经济"发展 [8] 新农人与产业升级 - 新农人运用智慧农业模式打造"南沙青蟹""新垦莲藕"等品牌 [9] - 荔枝产业通过"保底收购+分级定价"及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年收购量超4000吨 [9]
四川乡城:高原特产走出田间 飘香四海引游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20:28
农特产品资源与品牌建设 - 乡城县拥有10个品种的农产品通过国家有机认证,并成功创建了包括乡城苹果、乡城松茸、乡城藏猪在内的1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 - 当地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重点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培育多家食品加工企业,认证多个特色产品,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6] - 通过构建“线上+线下”“产地+市场”一体化流通体系,在浙江大型商超设立专销点50余个,使乡城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6] 产品展示与现场交易 - 农特产品展展示了苹果、藏梨、青稞、虫草等特色农产品以及葡萄酒、青稞酒、松茸饼干、树椒酱等深加工食品 [3] - 深加工产品既保留了原料的营养价值,又延长了保质期,让特色农产品能够销往更远地区 [3] - 活动当日有超千名当地民众与游客到场采购,现场交易活跃 [6] 文旅融合与推广策略 - 然乌乡的展位将农特产品与文创产品、徒步路线相结合,农文旅推介官表示其目标不仅是出售产品,更是传递乡村运营概念,推广当地文化和文旅情况 [4] - 活动是2025大香格里拉环线·乡城白色灌礼文化周的特色活动之一,文化周通过一场开幕式和七大特色活动,为游客呈现民族风情与田园诗意 [6] - 手工艺品展台展示了竹编工艺、木碗、糌粑盒等工艺品以及代表乡城独特建筑文化的白藏房模型,乡城县拥有全国最大的白藏房群 [3]
供需联动释放农产品消费潜能
经济日报· 2025-09-11 06:10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启动 - 活动发布城乡联动促消费倡议,6家电商平台推出25项惠农措施,8家金融机构发布34项助农举措,36个大中城市联合开展"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活动 [1] 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扩大 - "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70% [2] - 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6097.8亿元 [2] - 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9% [2]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544个,专用标志经营主体近3.3万家,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超9600亿元 [2] 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体系优化 - 2024年上半年工信部遴选发布39个第一批重点培育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 [3] - 我国每年生鲜农产品消费规模达10亿吨 [3] - 截至2024年底商务部支持建设农产品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3] 营养健康导向的农产品消费升级 - 2025年三部委联合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首次将"营养导向"作为主线 [4] - 未来10-15年优质蛋白需求持续上升,需稳定肉蛋、增加水产品、奶类和大豆供给 [4] - 需加强全谷物新型营养健康食物研发,解决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问题 [6] 乡村消费场景拓展与品牌建设 - 全国累计建设24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2195个美丽休闲乡村 [7] - 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 [7] -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已形成300个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名单 [8] - 30个省份建立省级农业品牌目录,1420个区域公用品牌、2039个企业品牌、2302个产品品牌纳入目录 [8]
内蒙古“草原优品”品牌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8-11 17:27
活动概况 - 内蒙古"草原优品"品牌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 由新华社内蒙古分社 新华网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联合主办[1] - 活动通过品牌展示 产品推介 产业对话等形式展现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1] - 活动设置"草原优品"展区供嘉宾参观品鉴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8][11] 行业数据 - 2024年内蒙古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3.6% 增加值达2872.6亿元[5] - 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 绿色有机 名特优新产品数量均居全国首位[5] 品牌建设 - 14家内蒙古优质企业正式入驻京东"新华信用优品馆" 包括内蒙古弘达盛茂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8] - "新华信用优品馆"是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信用事业部联合京东 快手等电商平台打造的信用消费平台[11] - 农业农村部品牌营销与可追溯专委会副主任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梅强作《让产业插上品牌的翅膀》主旨演讲[5][7] 产品展示 - 鄂尔多斯市推介"暖城多味"系列产品 锡林郭勒盟展示优质羊肉和乳制品[12] - 阿拉善盟展示特色沙产业产品 乌兰察布商都县和兴和县 通辽库伦旗展示特色优质农产品[12] 战略意义 - 活动是深化京蒙协作的重要举措 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拓宽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销售渠道[12] - 入驻电商平台将丰富产品种类 为消费者带来更多草原优质商品 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