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合作
搜索文档
中非光伏产业联盟在汉成立
长江日报· 2025-11-21 08:21
论坛概况 - 2025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于11月20日在武汉开幕 由科技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1] - 论坛主题为“创新合作新机遇 携手逐梦现代化” 聚焦产业对接、科技创新、文明互鉴、现代农业、卫生健康、绿色发展等领域[1] - 来自43个国家(地区)约800位嘉宾参加论坛 包括政要、外交官、专家及企业代表[1] 合作项目与协议 - 论坛期间签署合作协议39项 涵盖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产业对接项目[1] - 具体项目包括中—坦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中国—埃及天然活性多肽资源发掘与利用联合实验室、芝麻育种与产业化开发合作[1] - 中非光伏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由湖北工业大学与埃塞俄比亚共同发起 标志着新能源合作从“单点示范”迈向“生态共建”[1] 服务平台与成果发布 - 集中授牌成立23个服务平台 包括“非洲智能建造推广中心”和“武汉市(中国—埃及)植物生物安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 - 主旨论坛发布3项重要成果:《非洲粮食—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发展科学行动计划(2026—2030)》、《中国农业科技减贫经验案例及国际合作(英文版)》、《非洲工业化蓝皮书(2024)—聚焦新能源产业》[1]
(进博故事)每一次参会都像打开一个新盲盒
中国新闻网· 2025-11-09 20:39
进博会平台价值 - 进博会不仅是“全球超市”,更是连接欧洲创新企业与中国的产业链、资本链进行精准对接的平台[1][2] - 平台帮助西班牙企业从“看热闹”的访客转变为“搭舞台”的推动者,实现合作机会的转化[2][3] - 进博会被视为欧洲初创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桥梁”,若无此平台,企业甚至不敢想象将技术带来中国[6] 西班牙企业的参与与成果 - 西班牙国家创新中心助力进博会连续两年在马德里举办推广活动,推动西班牙商界与进博机遇深度绑定[3] - 西班牙Avanza公司通过进博会平台,其铝加工技术获得中国市场热烈反响,合作意向企业数量远超预期[5] - Avanza公司正与中国企业洽谈合作并筹备成立合资公司,计划通过进博会实现在中国市场的深耕目标[5] 西班牙的行业与技术优势 - 西班牙在航空航天软件、汽车汽配、生物医药等领域拥有“隐形冠军”企业[6] - Avanza公司由深耕编程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创立,拥有25年铝加工技术经验,专注于帮助铝厂降本增效[5] - 西班牙创投协会掌握200家核心机构和2000名活跃投资者的创新资源库,是连接西班牙创新力量与全球市场的关键[6] 中西合作模式的演变 - 合作模式从企业来中国“找机会”转变为帮助更多西班牙企业“敲开门”,进博会扮演“跨国红娘”角色[3] - 中国市场对西班牙技术的态度从最初的不确定(担心更信任本土技术)转变为积极接纳与合作[5] - 双方关系从“走进中国”升级为“和中国一起成长”,进博会被视为实现双向奔赴的起点[6]
中奥苏通生态园十周年成果展在维也纳举办
扬子晚报网· 2025-11-08 00:24
活动概况 - 活动于当地时间11月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庆祝中奥苏通生态园谅解备忘录签署十周年 [1] - 活动主题为“十年耕耘,共创未来”,汇聚中奥两国政府部门、行业机构及企业代表八十余人 [1] - 活动包括十周年成果展和第五届南通江海英才创新创业大赛(奥地利赛) [1] 与会嘉宾与影响 -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商务参赞孟繁壮及奥地利总理府国务秘书普罗尔等多位奥方高级别政要出席活动 [1] - 奥地利国家电视台、奥地利《今日报》等奥地利权威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 [1] 合作成果与展望 - 园区十年来累计引进外资企业百余家,实际利用外资超二十亿美元 [3] - 合作产业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科技、节能环保等多个方向 [3] - 园区与奥地利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技术转化与人才培养 [3] - 未来将聚焦绿色、智能和可持续方向,深化中奥创新合作 [3] 活动具体内容 - 活动现场首次发布了由新华社特别制作的园区中奥合作十周年宣传片 [2] - 奥地利政要对园区在推动中奥合作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2] - 园区企业代表施特万精密机械分享了在创新制造与市场拓展方面的成果 [2] - 第五届南通江海英才创新创业大赛(奥地利赛)有来自奥地利、瑞士和德国的8家科技创新企业参与路演 [2]
创新驱动,中外企业家探讨共赢新模式
环球网· 2025-11-06 08:33
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主题为重塑增长引擎,强调以创新驱动提升全球竞争力,企业需以高质量发展对冲外部不确定性 [1] - 数字化、智能化和低碳化是当前世界三个确定性的发展方向 [5] - 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成为企业关注焦点,开放合作的供应链才能带来共赢 [8] 企业创新战略与研发投入 - 国务院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健全激励约束体系,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 [1] - 华为每年研发费用占公司收入20%,持续投入使其发布整体计算性能超越英伟达的CloudMatrix384超节点AI服务器 [5] - 创新被视作依存于开放合作的生态系统,实现全球视野与本地化深耕的融合是关键 [6] 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中国华能将ESG理念融入公司发展,加快实施非化石能源替代行动,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4] - 电网现代化改造尤其是特高压电网对实现绿色电力规模化稳定供应至关重要,需推动绿色电力证书跨境互认 [4] - 西门子能源指出技术与创新是加速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需扩大智能电网规模并提升行业能效 [5] - 沙特阿美强调联合创新是共同创造未来,成功要素包括政府清晰规划、伙伴优势互补及聚焦产业化 [7] 国际合作与供应链重构 - 中国化学工程以管理创新应对市场准入,以科技创新应对技术标准,成功将中国技术标准推广至一带一路国家 [6] - 法国电力集团与中国伙伴优势互补,在氢能、储能、数字孪生等前沿低碳技术领域合作,并建议建立区域供应链协作网络 [7] - 全球供应链深度调整中,脱离中国的供应链不经济,中外企业可在第三方国家开展互利合作 [8]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发展 -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需把握人工智能革命与数字经济的巨大潜能,推进绿色与数字的双重转型 [2] - 华为发布的AI服务器将384颗昇腾NPU和192颗鲲鹏CPU全对等互联,形成超级计算性能 [5]
在开放联通中相互成就(进博会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1-05 06:12
进博会规模与市场地位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规模再创新高 [1]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是唯一举办国家级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发展中国家 [1] - 前7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 [6] - 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十四五”时期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 [7] 创新产品与技术展示 - 本届进博会上,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集中亮相 [3] - 医科达公司在首届进博会实现全球首台高场强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系统在亚洲首秀,并于202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2] - 医科达将在本届进博会首发本土化生产的全线肿瘤放疗产品,计划于2025年实现全线产品本土化生产 [2] - 施耐德电气在2023年第六届进博会上首展中国研发制造的全新一代空气断路器系列产品,该产品已走向东亚、中东等市场 [3] - 施耐德电气在进博会上展示的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中,来自中国原创的比例逐年增长 [3] 企业投资与本土化发展 - 医科达公司表示成功参加进博会是其加大在华投资、在上海设立区域总部的重要信心催化剂 [2] -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尹正表示中国是规模庞大的开放市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组成部分和世界级创新高地,公司将继续立足中国发展优势实现在中国惠世界 [3] - 从首发首秀到本土创新生态共建者,进博会见证了医科达在中国的身份转变 [2] 市场准入与贸易便利化 - 进博会绿色通道机制让品牌短时间内完成样品检验与备案,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让产品顺利入驻天猫国际、抖音电商等平台 [5] -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为产品专利图样在中国注册提供便利,通关周期显著缩短,市场进入成本大幅降低 [5] - 通过进博会平台,中国持续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开放创新,打造投资中国、购在中国、出口中国等品牌 [6] 中小企业与发展中国家机遇 - 新西兰太平洋羊驼家纺集团从2021年9平方米的展位,到第二年接到3.3吨羊驼纤维订单,今年展位面积扩大至15倍 [5] - 太平洋羊驼2024—2025财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近300%,未来计划在多个城市设立旗舰体验店 [5] - 本届进博会为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展商提供部分免费展位和展品留购税收优惠政策,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 [11] - 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支持非洲建交国用足用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 [11] 平台效应与业务拓展 -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作为进博会常年交易服务平台,已吸引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家企业入驻,设立国家馆68个,其中一带一路国家馆49个 [10] - 绿地贸易港推动5000余款进博同款商品进入国内22个省份 [10] - 阿富汗客商阿里在2020年进博会收获2000张地毯订单,后业务拓展至松子、珠宝等品类,曾创下近万罐松子秒光纪录,单月松子销量最高达3吨 [10] - 尼泊尔客商弗兰克通过进博会接到上百万元的羊绒围巾订单,把生意做到中国中西部多个省份 [10]
“亚太地区保持长期繁荣的重要保障”——访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诺
人民日报· 2025-11-03 10:45
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作用与影响 - 作为高水平对话与合作平台,持续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区域互联互通和创新合作 [1] - 85%的受访者认可其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积极作用 [1] - 增强了各方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风险的能力,合作领域包括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 [1] 中国在亚太合作中的角色 - 中国倡导的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理念与亚太经合组织高度契合,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各方提供发展机遇 [1] - 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开放承诺为亚太地区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其经验为秘鲁等拉美国家在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领域提供借鉴 [1] -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为地区合作注入持久动力,中国接任2026年东道主有望带动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1][2] 中秘双边合作 - 秘中两国合作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南南合作的典范,双方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互补性强 [1] - 中国对秘鲁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项目的支持,尤其是港口、交通和物流体系建设,助力秘鲁扩大出口并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1] - 两国在清洁能源、可再生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有助于秘鲁加快发展转型,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 [1]
期待中日韩以创新合作引领亚太新增长——访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
新华社· 2025-10-29 11:37
亚太经合组织(APEC)框架下的合作展望 - 中日韩三方被期待在APEC框架下加强创新合作,以引领亚太地区新增长并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1] - 本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预计将围绕贸易自由化、多边主义创新及可持续贸易体系等议题产生建设性方案 [1] - 中日韩三方在APEC多边合作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共同推动自由贸易体系建设和全球经济复苏 [3] 未来经济增长动力与三方优势 -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革命、绿色产业被确认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日韩三方必须加强在此领域的合作 [3] - 中日韩三方在技术、资金和劳动力方面极具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3] - 中国重点推进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绿色产业及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契机 - 2025年和2026年,韩国和中国将接续主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契机 [3] - 中国始终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和以开放包容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 [3] - 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中被认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4]
专访|期待中日韩以创新合作引领亚太新增长——访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
新华社· 2025-10-29 09:44
合作框架与机遇 - 中日韩三方应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加强创新合作以引领亚太地区新增长并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1] - 2025年和2026年韩国和中国将接续主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契机 [2] - 中国始终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和以开放包容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 [2] 重点合作领域 -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革命以及绿色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日韩必须加强合作 [1] - 中国重点推进发展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绿色产业及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中日韩三方在技术资金和劳动力方面极具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1] 全球挑战与应对 - 当前美国实施高关税政策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剧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 [1] - 预计本次APEC会议将围绕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多边主义体制创新等议题产生建设性方案以加强成员经济体团结合作 [1] - 中日韩应同舟共济共同应对挑战与危机 [1]
专访丨期待中日韩以创新合作引领亚太新增长——访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
新华网· 2025-10-29 00:3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日韩三方应在APEC框架下加强创新合作,以引领亚太地区新增长并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1] - 人工智能、数字化革命和绿色产业被视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日韩需在此领域加强合作 [1] - 2025年和2026年韩国与中国接续主办APEC会议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契机 [2] 亚太经合组织合作 - 预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围绕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多边主义体制创新及可持续贸易体系产生建设性方案 [1] - 美国实施高关税政策,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剧,使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1] - 中日韩在APEC多边合作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共同推动自由贸易体系建设和全球经济复苏 [1] 中日韩合作优势与领域 - 中日韩三方在技术、资金和劳动力方面极具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1] - 中国重点推进发展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绿色产业及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中国始终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和以开放包容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 [2] 未来展望与期待 - 中日韩应同舟共济,共同应对挑战与危机 [1] - 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抱有很高期待,相信中国将继续在亚太经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 - 中国付出很多努力并取得巨大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2]
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将聚焦教育数字化等前沿议题
新华社· 2025-10-23 16:17
会议基本信息 - 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将于10月29日至11月9日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 [1] - 年会主题为"以教育见世界",主体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1] - 主宾国为新西兰 [1] - 中国国际教育年会目前是我国和亚洲最大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之一 [1] 会议规模与参与方 - 今年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4000名代表参会 [1] - 代表来自教育行政部门、院校、国际教育组织等机构 [1] - 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所教育机构将参加巡回教育展 [1] 会议核心议题与活动 - 全体大会将聚焦教育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创新合作等前沿议题 [1] - 主体活动包含全体大会、平行论坛、合作洽谈、中国国际教育展等环节 [1] - 平行论坛上将发布《中外合作办学重点国别对策研究报告》等25项成果 [1] 配套活动安排 - 中国国际教育展将在北京、武汉、成都、广州、上海多地巡回举行 [1] - 教育展期间将面向社会举办近60场留学讲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