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地

搜索文档
律师解读美越贸易协议:如何理解40%转运关税?零关税又意味着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07 18:16
在近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面对"美国已同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将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对经 越南输美商品征收40%关税。这将影响途经越南的中国商品。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的问题,外交部 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各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同时有关谈判和协议不应针对或 损害第三方利益。 如何理解上述40%关税?北京广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一批原本来自第三 国的产品在越南仅进行轻微加工或转运后贴上越南原产地标签再进入美国,这些商品将被视作"转运货 物"而适用40%的更高关税,该条款意在强化美国在关税征收时对供应链和产地规则遵守情况的监管。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美东时间7月2日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发文透露,越南已同意对 美国"完全开放市场",美国企业能以零关税向越南销售产品。管健提示,考虑到越南是《区域全面经济 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上述能够零关税进入越南的美国产品有可能以"越南原产"身份再出 口至中国或其他RCEP国家,削弱关税壁垒。 管健称:"这种'转运'和我们通常理解的把货运到越南然后通过转口出口,是两个概念。" 如何理解40%转运关税 特朗普在 ...
美国关税90天大限将至,中方强硬表态,损害利益必遭坚决反击
搜狐财经· 2025-07-01 15:59
各国还在为自己的小算盘犹豫不决时,中国商务部突然放话了:谁都别想拿我们的利益去换美国人的好 脸色。 美国这招分化计能成功多少?中国这次会怎样反击? 还有8天,特朗普给全球画的这道"生死线"就到了。3800亿欧元的贸易额悬在关税悬崖边,各国都得交 答卷了。 前言 特朗普这招够狠的。先是把"对等关税"的大刀架在所有人脖子上,然后大方地给了90天宽限期。当时的 理由听起来还挺"人性化":给大家时间好好考虑考虑。 作者-彤 8天倒计时,全球大分化 说实话,8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那些还在华盛顿排队等"恩赐"的国家来说,每一天都像在 刀尖上跳舞。 现在呢?时间到了。要么乖乖签下他的"城下之盟",要么就等着被25%到50%的关税砸个半死。这就像 是考试前的最后一夜,不交卷就零分,交了卷还不知道能得几分。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话说得很明白:"前10个达成协议的,有肉吃。"这不就是明摆着让全世界抢 跑吗?后面那些慢半拍的,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好处被别人抢光。 问题是这场"抢跑比赛"的跑道,根本就不平坦。欧盟那边现在急得团团转,3800亿欧元的出口额悬在半 空中。德国的汽车、法国的奢侈品、意大利的时装,哪一样都惹不起这么 ...
全力开拓中国等出口市场 力争2025年橄榄油出口量增至25万吨以上——突尼斯这样提升橄榄油知名度(第一现场)
人民日报· 2025-06-05 05:43
突尼斯橄榄油产业概况 - 突尼斯是全球第二大橄榄油生产国,种植橄榄树8000万株以上,种植面积超过180万公顷,约占全国可耕地的1/3 [1] - 2023—2024年度橄榄油出口量为19.5万吨,创汇超过10亿美元,目标2025年出口量增至25万吨以上 [1] - 橄榄油是突尼斯最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全力开拓中国、印度、海湾国家等市场 [1] 橄榄油生产与品质把控 - 橄榄采摘后需在24小时内处理,冷榨温度控制在27摄氏度以下以保留多酚和果香 [2] - 传统石磨工艺风味层次丰富,现代离心机技术(6000转/分钟)适合规模化生产 [2] - 欧盟特级初榨油酸度标准为低于0.8%,绿洲橄榄油压榨厂产品酸度稳定在0.5%左右 [2] - 通过欧盟有机认证需确保3年内未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特级初榨有机橄榄油价格为普通产品的3倍 [3] 政府政策与产业升级 - 突尼斯政府推出智慧橄榄园计划,为8万农户配发土壤湿度传感器,推广滴灌技术使单位产量提升40% [3] - 设立20个质量检测中心,要求出口企业每批次送检,并提供1%低息贷款资助设备采购 [4] - 发布《2020—2030国家橄榄发展纲要》,涵盖品种改良、智能加工和品牌出海全产业链规划 [4] - 已有120家橄榄油企业通过欧盟有机认证,进入高端有机市场 [4] 品牌建设与国际市场拓展 - 突尼斯从"橄榄原料出口国"转型为"橄榄油品牌输出国",建立原产地认证体系 [4] - 改造废弃火车站为"橄榄油创新中心",邀请米其林大厨和调香师开发独特风味 [5] - 每周发往中国的集装箱增至20个,通过进博会签约省级代理商并开展抖音直播营销 [5] - 筹备在北京和上海设立橄榄油展示馆,对接中国电商平台推动直播带货 [6] 中国市场合作机遇 - 中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突尼斯计划建立"橄榄产业合作园区"吸引中企投资 [6] - 试点采用中国企业的灌溉控制系统和加工设备,提升产量与附加值 [6] - 突尼斯期待与中国在农业智能化、绿色种植和品牌营销领域深化合作 [6]
印度-欧盟自贸协定加速推进 近半议题已达成共识
快讯· 2025-06-03 12:15
印度-欧盟自贸协定进展 - 印度与欧盟自贸协定谈判已就近一半议题达成共识,在约20个议题章节中完成8项共识 [1] - 谈判涵盖关键领域包括原产地规则、知识产权等 [1] - 双方同意将乳制品等"敏感"农产品排除在协议范围之外 [1] 谈判时间表与影响 - 预计协定将在12月前完成,目前各方正在加紧推进工作 [1] - 协定有望部分抵消特朗普关税对双边贸易的负面影响 [1] - 乳制品排除条款使印度农民和奶制品加工行业受益 [1] 谈判成果评估 - 最近两轮谈判取得良好成果,整体进展顺利 [1] - 谈判加速源于2月欧盟加大与印度经济合作力度 [1]
立达信20250520
2025-05-20 23: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照明和 IoT 行业 - 公司:立达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海外销售规模与市场占比**:立达信以出口为主,海外销售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北美占比超五成,欧洲占比超 1/5 但不到 1/4,亚洲(含中国)约占 1/4,其他地区较少[4] 2. **国内外工厂供货结构**:2024 年海外供货约 80%依赖中国工厂,泰国工厂占比超 1/6,出货额超 10 亿元,同比增长超 1/3,产品品类与国内一致,包括照明设备和 IoT 小家电[2][5] 3.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及应对** - **影响**:2025 年 4 月美国大幅提升中国关税,客户暂停中国订单转向泰国,已在途货物客户承担 145%关税[2][6][9] - **应对**:转移部分国内生产线至泰国,预计 6 月完成第一阶段投产;利用日内瓦协议 90 天缓冲期从中国发货;加快已下达订单出货,未来控制订单节奏,增加泰国出货比例[2][7][10][11] 4. **中国出货成本优势**:暂定关税下,中国出货成本优势复杂,灯泡类产品税差 20%,灯具类产品税差高达 45%,但转移至泰国产生额外成本,需综合考虑产品类别及实际情况[2][8] 5. **泰国生产基地扩建**:计划在自有 248 亩土地上建设新厂房,一期 11 万平方米,预计 2026 年一季度交付,提升产能满足美国市场需求并承接新业务[12] 6. **应对原产地认证要求**:与法务部门合作分析产品,规划零部件厂,吸引供应商在泰国投资设厂,满足泰国原产地证要求[2][13] 7. **美国市场价格策略调整**:代工客户暂未在零售端涨价,库存消化快,沃尔玛已宣布涨价,部分品牌商计划涨价,零售商预计跟随;美国客户倾向按泰国产品重新报价,中国供货按之前价格交货[14][15] 8. **泰国生产成本**:中国 SKD 零件运至泰国生产成本增加 8%-12%,泰国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整体生产成本预计更高[3][17] 9. **行业产能迁移影响** - **对美国市场**:照明和 IoT 行业大型企业向东南亚迁移产能,美国客户或更多寻求大型企业预定产能,2026 年美国地区销售可能更乐观[18] - **对非美市场**:无法进入美国市场的公司转向非美市场,竞争加剧,照明产品存量市场价格战激烈[20] 10. **应对汇率风险**:采用美元结算,通过远期结汇业务对冲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21] 11. **主要市场需求情况** - **美国**:住房需求大但建设速度放缓,关税上涨影响部分需求,可能出现消费降级,增长预期适度降低[22] - **欧洲**:自疫情以来消费需求未见起色,照明产品价格下降,无明显增量,本地品牌商竞争激烈[22] 12. **AI 技术对 IoT 产品影响**:AI 技术发展迅速,但目前未对 IoT 产品带来重大变化,与大客户订单未体现显著影响[23][28] 13. **公司业务规划** - **业务聚焦**:聚焦照明、IoT 及部分小家电品类,对全新品类扩充谨慎[24] - **技术接入**:国内自主品牌可能考虑接入类似技术,美国市场因法律和成本问题暂不考虑大规模接入[25] - **产品开发**:注意到友商带情绪价值的 IoT 照明产品,但未看到实际价值和购买意愿,暂无类似产品规划[26] - **市场拓展**:聚焦现有主业,东南亚发展主要通过线上,暂不考虑本地线下渠道和汽车照明领域[29] 14. **照明行业海外布局及挑战**:照明行业规模较大公司走向海外,约 100 多家在东南亚、墨西哥及东欧国家设业务,立达信领先一两年;面临供应链竞争和成本上升问题,采取内外部结合策略降低成本[30] 15. **应对高关税销售挑战策略**:美国客户将产品存入保税仓或加拿大仓库等待关税变化,利用知识产权和服务类项目低税率应对[3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二季度业务影响**:4 月暂停出货和产能迁移造成产能损失,5 月客户要求加紧出货,但二季度仍受影响[33] 2. **日内瓦暂定协议影响**:部分取消订单的客户重新下单,减少库存和原材料潜在减值损失;美国客户前 60 天下单,后 30 天观望,长周期订单提前下单少,需观察中美后续谈判情况[34] 3. **应对关税其他策略**:将部分半成品以 SKD 形式转移到泰国,采购策略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35][36] 4. **客户降低税率尝试**:立达信客户未采用将产品拆分为配件和安装服务降低税率的方式,加拿大转运方案适用于短期应对[32] 5. **自主品牌销售及供应链调整**:上半年提前备库,短期内未受影响,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大部分自主生产照明产品可能从泰国出货,供应链寻找东南亚供应渠道调整[27]
原产地加好原料为核心 良品铺子与虾皇签订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12:18
行业动态 - 2025湖北潜江龙虾产业博览会以"潜江龙虾红遍天下"为主题,主会场设在潜江市,联动5个分会场,聚焦产业升级与消费趋势 [1] - "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同比增长24.8%,连续7年位居行业榜首 [1] - 2024年潜江市小龙虾加工交易总量突破80万吨,占湖北省总产量的60%、全国总产量的25%,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870亿元 [1] - "潜江龙虾"在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声誉排行榜中以846.89分位列第一 [2] 公司合作 - 良品铺子与湖北小龙虾头部餐饮品牌"虾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发小龙虾休闲即食产品 [1] - 良品铺子被授予"区域公用品牌生态战略合作伙伴"称号,与7县市政府建立"长期原料直采、标准共建、品牌共推"的合作机制 [2] - 此次潜江站活动是良品铺子"寻找中国好原料"之旅的第二站,以"原产地+好原料"为核心 [1][2] 公司战略 - 良品铺子围绕"品质食品、品牌引领、生态经营、以人为本"的16字经营策略开展业务 [2] - 2024年计划深入全国50个原产地产区,再建10个核心原料基地,打造从"泥土到食品"的全产业链价值闭环 [2] - 公司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原产地优质产品,持续刷新零食的地域风味边界 [1][2]
越南工贸部要求企业和协会继续证明向美出口产品的合规性及符合原产地要求
商务部网站· 2025-05-13 12:12
贸易合规性要求 - 越南工贸部要求出口企业及协会持续提供数据和信息,以证明产品符合美国原产地及其他技术标准 [1] - 越南出口美国的主要产品已基本满足美国规格及原产地要求,愿意澄清美方对越南产品的疑虑 [1] 美越贸易关系 - 美国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场及全面战略伙伴,越南为美国第八大贸易伙伴 [1] - 越南产品因性价比优势受美国消费者青睐,且不与美国本土产品直接竞争 [1] - 越南与近70个经济体签署17个自贸协定,拥有多元化市场潜力 [1] 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 工贸部呼吁纺织、电子、钢铁等行业企业提供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馈 [2] - 计划联合美国商业伙伴争取政界及消费者支持,维持越南商品正常贸易流通 [2] - 推动美国开放高科技产品进入越南市场,并制定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的路线图 [2] 企业长期战略 - 建议企业加速结构调整,向绿色转型、数字化及科技创新方向转型 [2] - 需重组产业与市场结构,实现供应链及出口产品多样化以保障可持续发展 [2]
弘则出口企业四月调研反馈,关税影响下的出口企业现状如何?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拉链、电动工具、汽车零部件、智能硬件、割草机、跨境电商、光伏、照明设备、电路板(PCB)、汽车制造、摩托车、功能沙发、鞋服、电子产品等 [1][2][4][5][7] - **公司**:立讯精密、某拉链公司、某户外用品公司 [38][2][3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 **订单变化**:特朗普政府实施惩罚性关税后,4月大部分对美出口占比较高企业暂停发货或退回货物,如拉链公司1 - 2月订单同比增20%,4月减20%,二季度预计大幅减少甚至腰斩;电动工具1 - 2月增长30%,4月中旬以来环比降幅10% - 20%;汽车零部件4月订单紧急停止 [2][4][5] - **商品应对策略与结果**:割草机因备货需求3 - 4月增长25% - 30%,后因超高成本订单被取消;拉链、电动工具、智能硬件等暂停发货或退回货物;汽车零部件因超高成本停止发货 [7] - **仍能出口美国的产品**:单价较低且利润较高的商品,即便加100%以上关税进口商仍能承担成本;高性价比产品也有出口动力 [8] 关税对中美双边贸易和美国经济的影响 - **双边贸易**:2025年4月中美双边贸易受对等关税影响显著下降,至少一半以上贸易活动暂停,4月2 - 3日实施新关税后,出口企业谨慎,部分暂停发货 [9] - **美国通胀**:美国对等关税推动国内通胀,多数进口产品加征15% - 20%关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预计全年向上拉动超2%,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向上拉动超1%,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10] 中国出口企业的应对措施 - **自救方法**:继续发货性价比高的商品;通过东南亚代工厂转移生产并利用90天暂缓期;拓展其他国际市场,但短期内拓展新市场难快速实现 [13] - **全球市场布局调整**:市场多元化,将对美销售额占比从40%下调至30%,转向欧洲和新兴市场;部分产品如投影仪、智能硬件和3C电子配件涨价;供应链转移 [14] 不同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情况 - **俄罗斯**:对中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需求先增后降,三四月份订单减少70% - 80%,因当地需求减少及消费者倾向欧美品牌 [23] - **东南亚、拉美、中东**: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相对较好,东南亚部分企业订单叠加爆满,但整体未完全承接中国对美出口需求 [24][42] - **欧洲**:市场表现有结构性差异,因电力成本高,家用光伏板安装率增加,锂电池和光伏产品需求上升,但中国国内光伏需求增加致出口减少;对摩托车需求较好,新品两轮摩托车订单增长显著 [24][41] 跨境电商行业情况 - **现状及趋势**:包括中间商、工厂、物流和海外仓三部分,美国线上购物占比提升,线上零售受关税影响小甚至能涨价,中国跨境电商有优势且趋势将持续 [28] - **应对库存和关税问题**:通过提前囤货和利用海外仓库应对,部分平台有四到六个海外仓库,已满仓可支撑5 - 6个月销售,现货受欢迎且价格可涨约20%,线上销售受影响小,线下渠道面临更大挑战 [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供应链转移挑战**: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加征关税,东南亚生产成本上升、效率低;墨西哥建厂需大量资本,一般只有大型公司能承担 [15] - **东南亚原产地认证**:越南等国对原产地认证更严格,需完成一定工序并达到一定增加值水平,简单组装或贴牌不再被认可 [16] - **转口贸易趋势**:部分企业考虑将转口贸易从东南亚扩展到拉美和非洲,但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效率低、运输成本高,大规模产业化面临挑战;土耳其有代工厂和完善供应链,中国企业搬迁将面临竞争 [17][18] - **企业库存情况**:企业囤货一般维持2 - 3个月,依赖度低的企业可达5 - 6个月,但只能维持一到两个季度销售,若三季度无明确政策将导致库存短缺 [19] - **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率原为8% - 10%,某些行业可能取消优惠,将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和涨价压力 [44] - **美国原产地核查机制**:比以前更严格,抽查比例提高,要求更高比例本地生产,限制简单包装贴牌转口贸易,增加转口贸易难度 [45] - **美国海关抽检**:抽检频率增加,反映对进口商品不信任度上升,给出口企业带来压力,未来是否持续不确定 [47] - **原产地证明问题**:不正规的原产地证明可能导致商品受更多审查和限制,增加抽检频率 [48] - **增值率调整影响**:高附加值行业面对增值率调整压力更大,离岸经营资格强的企业、海外仓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可能受益 [49][50] - **企业降低成本做法**:部分企业报低货值以减少关税成本,做法有时合规有时不合规 [51]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交通部4月第3周数据显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反弹,涵盖所有航运方向,对美贸易量可能下降,其他方向有不确定性,低运价后价格回升可能使运输量增加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