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生物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国药现代:公司就合成生物技术应用于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的工艺技术改进方面积极开展技术探索
证券日报· 2025-11-05 19:41
证券日报网讯国药现代11月5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就合成生物技术应用于医药中 间体及原料药的工艺技术改进方面积极开展技术探索,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莱茵生物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2.72亿行业排名12,净利润7919.18万行业排名17
新浪证券· 2025-10-31 18:35
莱茵生物(维权)成立于2000年11月28日,于2007年9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 址均为广西桂林。它是全球植物提取物行业的领军企业,专注天然健康产品,拥有先进提取技术和全产业 链优势。 莱茵生物主要从事天然健康产品的生产经营业务,持续专注植物功能性成分提取领域,所属申万行业为基 础化工 - 化学制品 -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涉及抗流感、小盘、禽流感药物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 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十二,净利润第十七 2025年三季度,莱茵生物营业收入为12.72亿元,行业排名12/24,行业第一名梅花生物营收182.15亿元,第 二名新和成166.42亿元,行业平均数为35.71亿元,中位数为12.38亿元。当期净利润为7919.18万元,行业 排名17/24,行业第一名新和成净利润53.54亿元,第二名梅花生物30.25亿元,行业平均数为5.39亿元,中 位数为1.24亿元。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毛利率低于同业平均 2025年三季度,莱茵生物资产负债率为36.56%,去年同期为36.91%,高于行业平均的28.46%;当期毛利率 为25.00%,去年同期为28.16% ...
新股消息 | 宝济药业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19:52
公司上市与股份流通备案 -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已就上海宝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发出备案通知书 [1]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110,426,74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 共计46名股东拟将其持有的合计116,415,550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流通 [1][4][5][6] 公司业务与研发管线 - 公司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在中国开发及提供重组生物药物 [3] - 公司策略重点在于生产生物药物,以替代源自动物器官、血液或尿液的生化提取产品,或升级现有治疗手段 [3] - 截至2025年8月13日,公司自研管线涵盖四个治疗领域,包括七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含三款核心产品KJ017、KJ103及SJ02)及五项临床前资产 [3] - 核心产品在全球受全面知识产权保护,拥有9项授权专利及10项专利申请 [3] 技术平台与市场前景 - 公司以底盘细胞打造技术为支持,结合药物设计及生物制造能力建立专有技术平台 [3] - 技术平台使公司能在四个战略性治疗领域占据竞争地位,包括大容量皮下给药、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辅助生殖药物及以重组生物制药取代传统生化制品的变革性产品 [3]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到2033年,公司所专注治疗领域的临床可触及市场规模合计将超过人民币500亿元 [3] 主要股东及股份转换详情 - 46名股东申请“全流通”的股份转换,其中持股较多的股东包括Venus Capital HK Limited(16,111,110股)、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8,871,510股)及Center Laboratories Limited(7,981,065股) [4][5][6]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刘彦君(6,108,615股)、嘉兴熙装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819,280股)及上海给旭意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625,000股) [4][5]
康弘药业(002773) - 2025年10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9 16:43
2025年1-9月财务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36.24亿元,同比增长6.23% [1] -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增长6.08% [1] - 中成药营业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8.72% [1] - 化学药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下降14.21% [1] - 生物药营业收入20.40亿元,同比增长11.36% [1] 研发管线进展 - KH902-R10(高剂量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处于临床Ⅱ期 [1] - 基因治疗产品KH631与KH658(治疗nAMD)中国处于临床Ⅱ期,美国处于临床I期 [1][2] - 合成生物技术产品KH617(治疗晚期实体瘤)处于临床Ⅱ期 [2] - 抗体偶联药物KH815(治疗晚期实体瘤)中国、澳大利亚处于临床Ⅰ期 [2] - 中成药KH110(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处于临床III期 [2] - 中成药KH109(舒肝解郁胶囊新增焦虑症)处于临床III期 [2] - 小分子创新药KH607(治疗抑郁症)处于临床II期 [2] - 小分子创新药KHN702(治疗急性疼痛)处于临床I期 [2] 眼科领域战略与竞争格局 - 抗VEGF药物仍是全球nAMD治疗主流,美国市场体量最大,中国市场排名第二 [2] - 康柏西普产品已是国内抗VEGF市场的领导者 [4] - 公司通过康柏西普、高浓度康柏西普和基因治疗药物布局,覆盖不同患者群体 [2] - 预计2028年高浓度康柏西普获批,2030年左右基因治疗眼底病产品获批 [7] - 未来将在给药方式上优化,包括脉络膜上腔给药等创新 [4] 非眼科领域规划与技术合作 - 公司聚焦慢性病领域,包括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和肿瘤等 [3] - 对新技术持开放态度,会根据项目特点与市场需求选择授权合作开发的时机与方式 [3] - 在基因治疗递送方式和手段上持续创新,已建立满足商业化需求的GMP体系及生产基地 [3] 业绩展望与市场关注 - 公司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净利润与2024年审计后数据同比增长5%-15% [4] - 暂无2026年业绩指标 [4] - 公司不直接对接医院,无院内医保支付和回款相关数据 [4] 精神神经领域管线布局 - 聚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及阿尔茨海默症等高发疾病 [8] - KH110(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处于临床III期 [8] - KH109(舒肝解郁胶囊新增焦虑症)处于临床III期 [8] - KH607(治疗抑郁症)处于临床II期 [8] - 公司致力于构建多药联合疗法基础,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8] 肿瘤领域管线规划 - 后续将在抗体偶联、合成生物及化学小分子药物方面开发肿瘤管线新品种 [5] - 包括现有和即将进入临床的品种适应症拓展 [5] 临床数据读出预期 - KH631和KH658国内Ⅱ期临床数据预计明年获得,今年不会有相关数据 [8]
华恒生物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61.22%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3:48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04亿元,同比增长34.73%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72.94万元,同比增长161.22% [1] - 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220.68万元,同比增长187.98%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21.94亿元,同比增长42.53% [1] 研发与创新 -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合成生物技术企业,高度重视研发创新 [1] - 内部研究团队以自主研究及合作开放创新为基础,专注于市场需求 [1] - 已建立多个高端研究平台,包括自主研发平台、战略合作平台、联合实验室及院士博士后工作站 [1] - 外部合作机构的研发团队在菌株构建、技术扩展及创新管理等领域提供全面支持 [1] 战略发展 - 公司已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 [1] - 若H股发行成功,将有助于公司借助国际资本市场资源与机制优势,优化资本结构 [2] - H股发行旨在拓宽多元融资渠道,更好地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2]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2.53% 华恒生物夯实生物基全球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20:1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04亿元,同比增长34.7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272.94万元,同比增长161.22%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5220.68万元,同比增长187.98% [1]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00.98万元,同比增长84.9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94亿元,同比增长42.53% [1] 行业地位与市场 - 公司是全球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产品最全面的生物基产品企业之一 [1] - 公司是全球首家实现系列氨基酸(包括L-丙氨酸及L-缬氨酸)厌氧发酵法产业化的企业 [1] - 以2024年收入衡量,公司L-丙氨酸及L-缬氨酸的市场份额分别位居全球第一 [1] - 全球生物基产品市场预期在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3% [2] 业务与客户基础 - 公司产品组合主要包括氨基酸系列、维生素系列及其他生物基产品,应用于动物营养、日化护理、食品饮料、先进材料、植物营养等行业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与亚洲、欧洲及美洲85个国家的超过768个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 公司与部分知名跨国企业已维持超过10年的业务关系 [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内部研究团队专注于市场需求,以自主研究及合作开放创新为基础 [2] - 公司已建立多个高端研究平台,包括自主研发平台、战略合作平台、与研究院及大学的联合实验室,以及院士博士后工作站 [2] - 外部合作机构的研发团队在菌株构建、技术扩展及创新管理等领域提供支持 [2] 战略发展举措 - 公司已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以深入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 [3] - 若H股发行成功,将有助于公司借助国际资本市场资源,优化资本结构,拓宽多元融资渠道 [3]
秸秆利用创新成果亮相农高会 以新质生产力激活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5 20:39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公司展示创新“三组分分离”技术,可将水稻、小麦等9种农作物秸秆100%转化为纸浆纤维、可溶性黄腐酸等高价值产品 [1][3] - 对比传统化学法制备纸浆,该技术使能耗降低70%、水耗减少80%,实现零废弃、低耗能、高值化利用 [3] - 公司技术实现了秸秆废弃物的全生态闭环高值化利用 [7] 行业发展与机遇 -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废弃秸秆超9亿吨,传统处理方式存在经济效益低、污染严重等问题 [3] - 合成生物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正处于引领农业革命的关键历史转折点 [7] - 新技术让秸秆处理从政府义务变成盈利生意,推动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7] 公司战略与产业化进展 - 公司获得天士力增资,并以智能制造、产业经验赋能产业化拓展,加速技术迭代 [5] - 公司完善了“就近收储-酶解加工-下游转化”的产业化闭环 [5] - 公司与中外4家企业及两地政府签署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公司正式从“0-1”迈向“1-N”的规模化复制新阶段 [9] - 公司倡议通过机制创新、开放协同推动秸秆利用产业发展,助力农业绿色转型 [9]
协同构建具有韧性的食品体系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15:03
18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一带一路"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世界 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表示,2025年世界农 业科技创新大会的主题是构建韧性,确保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得到健康营养的食品。实现这个目标需 要政府部门、专家、企业家和金融界一起努力,构建一个具有韧性的食品体系。 论坛上,"神灯奖"1号正式发布。阿拉丁现代农业研究院、阿拉丁农业有限公司于2025年发起设立"神灯 奖"专项计划,面向全球农业科学家,旨在激励在工业农业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工业农业产能提 升做出卓越贡献的顶尖科技工作者。 樊胜根称,"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业在世界上占据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粮食供应稳定,会让所有"一带 一路"国家都能够获得韧性。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合 成生物技术等,将形成食品系统可以稳定、快速飞翔的两翼。 论坛主办方、阿拉丁控股集团董事长、雁栖湖论坛发起人阳仁强表示,阿拉丁集团基于对中国新能源、 工业制造和设计能力以及全球农业科技尤其是光合作用下无土的农业科技的理解和实践,充分进行产业 整合,创新提 ...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一带一路”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9 16:52
会议核心信息 -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一带一路”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10月18日在北京举行 [1] - 会议聚焦推动工业农业产业落地,构建“工业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文旅”产业集群高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1] -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由中国农业大学、平谷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共同主办,旨在推动农食系统转型 [5] 阿拉丁集团工业农业战略 - 阿拉丁控股集团提出工业农业发展理念,基于对中国新能源、工业制造和设计能力以及全球农业科技的理解和实践进行产业整合 [3] - 公司已在北京平谷区启动建设“农业中关村—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并在全国布局九大工业农业基地 [3] - 工业农业理念延伸至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工业农业机器人等产业,并与文旅产业创新融合 [3] - 阿拉丁现代农业研究院、阿拉丁农业有限公司于2025年发起设立面向全球农业科学家的“神灯奖”专项计划,旨在激励工业农业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4] 农业科技创新趋势 - 创新在构建韧性食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等 [3] - 实现目标需要农业专家、政府部门、私营企业家、资助人、银行等多方共同努力 [3]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朱健康就《生物技术助力“一带一路”农业现代化》发表演讲 [4]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维持金达威“买入”评级,目标价25.7元
格隆汇· 2025-10-16 14:5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17.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1% [1]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亿元、6.5亿元、7.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9%、47%、22% [1] 业务驱动因素 - 辅酶Q10业务稳健增长,保健品品牌多特倍斯国内需求爆发,短期业绩有望延续高增长 [1] - 中长期成长路径清晰,依靠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孵化如EPA等高附加值新品 [1] - 通过转债募投项目包括辅酶Q10改扩建、30000吨阿洛酮糖和5000吨肌醇项目,有望带来新业绩增长点 [1] - 公司保健品品牌化持续推进升级和落地 [1] 行业与市场 - 保健品市场持续扩容,健康消费需求日益旺盛 [1] 估值与评级 - 参考可比公司汤臣倍健、若羽臣等,给予公司2026年1.1倍PEG,对应PE为35倍 [1] - 目标市值为157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价为25.7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