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利益
icon
搜索文档
博弈145天后,李嘉诚态度转变,长和邀请“国家队”进场,承诺未获批绝对不卖
搜狐财经· 2025-07-29 09:58
长和港口资产交易战略调整 - 长和经过145天谈判后决定将全球港口资产出售给中资企业 这一决策标志着李嘉诚职业生涯的战略调整 也是中国国家经济实力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体现 [1] - 交易最初计划出售给贝莱德等外资财团 但中方通过反垄断审查等法律手段施压 最终促成中资企业加入 [3] - 引入中远集团作为平等股东 赋予其关键决策权和否决权 既保障商业利益 也强化国家安全防线 [4] 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国际博弈 - 巴拿马运河作为全球海运枢纽 其控制权涉及国家安全 美国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施压 试图遏制中国影响力扩张 [3] - 长和评估中美双重压力风险后 选择与中资合作规避潜在制裁 同时平衡国际投资者关系 [4] - 特朗普政府曾主张收回巴拿马运河 但面临中资企业的坚决反击 未来国际关系影响值得关注 [7] 交易各方的战略考量 - 贝莱德财团妥协允许中资参与 以降低12个司法管辖区反垄断审查的政治阻力 维持全球基础设施布局目标 [6] - 中远集团通过获得否决权 确保中国能源和粮食运输安全 应对美国"咽喉锁喉"威胁 [4] - 李嘉诚通过风险对冲策略 在维护国家利益与商业利益间取得平衡 保持国际市场独立性 [6] 中国经济政策导向的体现 - 交易转折反映中国对核心利益的坚决捍卫 外资需适应"国家利益优先"的新常态 [9] - 外交部明确表态维护主权和安全 显示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自信与韧性 [6] - 案例预示只有与国家战略协同的资本 才能在全球经济动荡中获得发展空间 [9]
小马科斯被批评:“有史以来最糟糕总统,带我们重返美国殖民地”
搜狐财经· 2025-07-26 12:11
关税调整与贸易影响 - 菲律宾与美国谈判后关税仅下降1%,从17%降至16%,但实际基础关税被提高了2%至19% [1][5] - 美国对菲律宾出口商品征收19%关税,而菲律宾对中国98%出口产品免税,形成明显双标 [7] - 菲律宾鞋类、干椰子、食品、医疗和光学设备等出口产品关税从不足5%升至最高19% [5] 美国投资与经济合作 - 小马科斯宣称美国将向菲律宾投资210亿美元,但具体细节未明确 [1] - 菲律宾通过降低关税吸引美国企业投资,自称东南亚第二低关税(仅次于新加坡10%) [3] - 美国获得菲律宾油气、矿产等重要资源领域开放权,并允许建立军事弹药中心 [1] 行业影响分析 - 汽车行业受"零关税"政策影响,美国出口到菲律宾的汽车产品将免税 [3][5] - 出口商面临更大压力,因长期依赖美国经济导致贸易局限性加剧 [3] - 军事装备采购增加,但经济下滑背景下举债购买引发民众不满 [9] 政治经济关联 - 小马科斯被批评出卖国家利益,开放关键行业换取美国支持 [1] - 政府忽视暴风雨灾害救援,专注军事采购和竞选宣传激化民愤 [9] - 前总统杜特尔特阵营遭打压,政治支持基础持续削弱 [11]
李嘉诚卖港口的事儿终于有了后续:长子被踢出港府特首顾问团
搜狐财经· 2025-07-16 18:31
长和集团背景 - 长和集团是香港最具影响力的财团之一,在香港房地产行业稳坐头把交椅 [3] - 李嘉诚家族财富在香港乃至全球数一数二,无缩水迹象 [3] - 公司依靠香港影响力在全球广泛投资并攫取高额利润 [3] 巴拿马港口出售事件 - 2025年3月4日长和集团公告拟以228亿美元向美国贝莱德til财团出售43个港口资产,含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 [6] - 该交易被路透社解读为配合美国供应链脱钩战略的政治投机行为 [6] - 国务院港澳办转载《大公报》文章《莫天真、勿糊涂》直接劝诫此行为 [8]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3月28日宣布对交易启动审查程序 [8] 特首顾问团调整 - 香港特首顾问团为高层次政策咨询组织,分组方向包括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与创业、区域协作 [12] - 2025年6月27日顾问团调整中,李泽钜成为唯一未获续任的前成员 [1][4] - 新增三名成员包括两家科技公司创始人和一名经济专家,体现香港发展战略转向科技创新 [12] 事件影响分析 - 李泽钜落选直接关联长和集团出售港口时"不顾国家利益"的行为 [8][10] - 李嘉诚家族长期依赖房地产和港口等传统行业,缺乏科技领域贡献 [10] - 顾问团成员结构调整反映香港未来将重点发展高质量经济与创新产业 [12]
石破茂忍无可忍,当街喊出摆脱美国依赖,特朗普把日本逼反了?
搜狐财经· 2025-07-14 14:17
美日贸易关系紧张 - 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要在关键领域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追求独立自主[11] - 日本在关税问题上态度强硬,认为这是关乎国家利益的"战斗",不能被美国看扁[7] - 日本此前在贸易谈判中最早低头,但特朗普仍对日本加征关税[5] 日本的反制措施 - 日本手握三张底牌:美债、稀土、在美企业,其中稀土虽小但能直击美国弱点[11] - 日本面临内部压力,在野党批评石破茂的强硬态度,称若谈不成就换人谈判[11] - 石破茂坚持不在贸易问题上让步或妥协,认为妥协会导致长期利益受损[7][9] 国际反应 - 巴西对美国态度强硬,已成为"反美斗士",不满美国干涉内政[15] - 欧盟原计划反制美国关税,但在美国征收30%关税后推迟反制时间至8月,引发内部混乱[15][17] - 美国官员鲁比奥称美日关系稳固,试图挽回局面,但被视作场面话[13] 经济影响 - 日本若在关税问题上妥协,出口商品利益将减少数成[7] - 日本面临是否放弃美国市场的抉择,但认为脱离美国干预可在亚洲发展壮大[11] - 美国对欧盟征收30%关税,加剧了国际贸易紧张局势[15]
加拿大总理卡尼:在与美国进行的当前贸易谈判中,加拿大政府始终坚定地捍卫我们的工人和企业。将继续努力争取在8月1日这一新设定的截止日期前完成相关工作。准备在国家利益方面推动一系列重大新项目。致力于继续在芬太尼问题上与美国合作。
快讯· 2025-07-11 11:59
加拿大与美国贸易谈判 - 加拿大政府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坚定捍卫工人和企业利益 [1] - 设定8月1日为新截止日期以完成谈判工作 [1] - 准备推动一系列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新项目 [1] 芬太尼问题合作 - 加拿大致力于继续与美国在芬太尼问题上保持合作 [1]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我们正在以国家利益为重进行谈判,因此不考虑等到上议院选举结束再行动。
快讯· 2025-07-08 14:06
日本经济政策动向 - 日本政府强调国家利益优先 正在积极推进相关谈判进程 [1] - 政策执行时间表明确 不考虑等待上议院选举结果 [1]
韩国总统政策顾问:国家利益比与美国的快速磋商更为重要。
快讯· 2025-07-08 13:05
韩国政策立场 - 韩国总统政策顾问强调国家利益优先于与美国的快速磋商 [1]
印度贸易官员:谈判不以日期为条件,我们应该持续优先考虑印度的利益。
快讯· 2025-07-04 20:59
印度贸易谈判立场 - 印度贸易官员强调谈判进程不受特定时间表约束 [1] - 印度在贸易谈判中将国家利益作为持续优先考虑事项 [1]
印度贸易部长:印度不是为了截止日期而进行贸易的,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快讯· 2025-07-04 20:46
印度贸易政策立场 - 印度贸易部长强调贸易政策以国家利益为导向而非机械遵循截止日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