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汇储备结构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
搜狐财经· 2025-11-10 20:03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趋势 - 截至10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连续三个月稳定在33万亿美元上方,创2015年11月以来新高 [2] - 10月末外储规模变化不大,主要因当月美元指数上涨19%导致非美元资产贬值,与全球主要股指上涨(如日经指数大幅上涨166%)及美债价格上扬带来的资产估值增加形成对冲效应 [4] - 未来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规模处于适度充裕状态,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及抵御外部冲击提供支撑 [7] 黄金储备动态与战略 - 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储备增至7409万盎司,实现自2024年11月以来的连续第十二个月增持 [2] - 2025年5月央行增持约3万盎司(约1吨)黄金,但月度增量较此前每月10吨乃至数十吨的规模已明显减少,主要与金价处于历史高位有关 [3] - 中国黄金储备占官方国际储备比重仅为80%,显著低于全球平均15%的水平 [4] - 央行购金是战略配置而非短期投机,未来增持节奏可能维持“小步慢跑”模式,旨在为极端情景预留“压舱石” [7] 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优化 - 外储战略功能正从流动性保障向资产结构优化和货币信用支撑转变,“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成为优化储备结构的关键举措 [4] - 提升黄金配置比例是应对美国联邦债务规模突破38万亿美元、美元资产“无风险”属性削弱以及地缘冲突等系统性风险的必然选择 [5] - “适度减持美债”并非简单抛售,而是在保障外储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前提下,有序降低集中度风险 [7] 黄金储备的战略意义与全球趋势 - 黄金作为非主权、无信用风险资产,是主权货币信用的重要支撑,有助于增强国际市场对人民币信心,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6][8] - 自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购金量显著上升,2024年净购金量达1089吨创历史新高,2022至2024年年度购金量连续三年超1000吨,反映对美元主导储备体系的再评估加速 [6] - 中长期看,全球货币超发、债务不可持续及去美元化浪潮等因素仍将支撑金价中枢上移 [7]
我国央行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 专家:未来仍可能增持
中国经营报· 2025-11-07 21:20
中国央行外汇及黄金储备动态 - 10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343万亿美元,较9月末的3.339万亿美元有所增加 [1] - 10月末黄金储备为7409万盎司(约2304.457吨),环比增加3万盎司(约0.93吨),为连续第12个月增持 [1] - 10月央行增持黄金规模降至2024年11月恢复增持以来的最低水平 [1] 央行增持黄金的驱动因素 - 增持黄金有助于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分散美元资产占比过高的风险 [2] -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高企,黄金的避险和抗通胀属性带来较大的投资需求和升值空间 [2] - 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国际金价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从控制成本角度暂停增持的必要性下降 [2] 国际金价走势与市场观点 - 国际金价在冲破4300美元/盎司高位后,快速下跌至4000美元/盎司附近 [3] - 渣打银行设定未来3个月黄金目标价为4300美元/盎司,未来12个月目标价为4500美元/盎司 [3] - 结构性看好黄金基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对美国财政政策及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 [3] - 机构及零售投资者的黄金持仓比例仍然偏低,黄金交易所买卖基金持仓远低于2022年高位,显示资金有进一步流入空间 [3]
中国需持续增持黄金储备 适度减持美债
经济观察网· 2025-11-07 19:00
外汇储备总体规模 - 截至10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 连续三个月稳定在3.3万亿美元上方 创2015年11月以来新高 [1] - 10月末外储规模变化不大 主要因美元指数上行1.9%导致非美元资产贬值 与全球主要股指上涨(如日经指数上涨16.6%)及美债价格上扬带来的估值增加形成对冲效应 [2] - 当前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处于适度充裕状态 未来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和抵御外部冲击提供支撑 [5] 黄金储备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储备增至7409万盎司 实现自2024年11月以来连续第十二个月增持 [1] - 近期月度增持规模为3万盎司(约合1吨) 较此前每月10吨乃至数十吨的购买量明显减少 主要与金价处于历史高位有关 [1] - 中国黄金储备占官方国际储备比重为8.0% 显著低于全球平均15%的水平 [2] - 央行购金是战略配置而非短期投机 未来增持节奏可能维持“小步慢跑”模式 以平衡成本与战略方向 [4] 储备结构优化战略 - 外汇储备战略功能正从流动性保障向资产结构优化和货币信用支撑转变 “持续增持黄金储备 适度减持美债”成为关键举措 [1][2] - 提升黄金配置比例是增强国家金融安全边际的必然选择 以应对美元资产“无风险”属性削弱及地缘政治风险 [3] - “适度减持美债”是在保障流动性和收益性前提下有序降低集中度风险 并非简单抛售 [4] - 优化储备结构有助于增强人民币信用基础 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并在全球货币权力重构中争取话语权 [3][5] 全球背景与驱动因素 - 自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购金量显著上升 2024年净购金量达1089吨创历史新高 中国、印度、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大幅提高黄金储备以分散美元风险 [4]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首次突破38万亿美元 叠加美联储货币政策受政治干预 削弱美元资产吸引力 [3] - 从中长期看 全球货币超发、债务不可持续及去美元化浪潮等因素将支撑金价中枢上移 [4]
我国再抛美债825亿,降至14年来新低,美债有暴雷的风险吗?
搜狐财经· 2025-11-04 01:37
中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引发市场关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六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金额环比减少了1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25亿元。至此,中国持有 的美债总额已缩减至8354亿美元,达到了近14年来的最低水平。 一些声音质疑,既然中国一直在减持美债,为何不彻底清仓?实际上,持有部分美元资产对中国而言仍具战略意义。作为国际通用货币,美元在进口国内急 需的商品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对美国不断累积的债务"雪球"感到忧虑,担心未来可能出现债务违约。因此,在当前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元指数处于历史高位 之际,适时减持美债,是降低潜在违约风险的明智之举。 其次,此举也是为了优化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长期以来,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据了高达70%的比例,其余30%才为黄金、欧元、英镑等非美元资 产。一旦美元出现大幅贬值,中国将面临巨大的账面损失。通过适度抛售美债,并在国际市场上增持黄金、欧元等资产,有助于分散风险,降低单一货币贬 值带来的冲击。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居第二大美债持有国地位的日本,在增减持美债的操作上显得有些摇摆不定。数据显示,日本在四月份增持了393亿美债,五 月份又减持了304 ...
美国37万亿债务压顶,中国悄然出手!连续增持黄金!有何深意?
搜狐财经· 2025-10-07 21:38
央行增持黄金行为 - 中国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9月份购买了4万盎司黄金 [3] - 截至9月,中国外汇储备达33387亿美元,环比8月增长0.5% [3] - 黄金在中国央行外汇储备中占比仅约7%,远低于全球15%的平均水平,部分欧洲国家占比高达50%以上 [5] 增持黄金的战略原因 - 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改变美元资产(如美国国债)占比过高、黄金占比较低的畸形状况 [3][5] - 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降低对美元依赖,防范美元因美国制裁或债务问题而贬值的风险 [6] - 黄金与美元、欧元相关性低,可作为汇率风险的对冲工具,降低外汇储备波动率 [7] - 黄金不依赖主权信用,是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和经济下行的“最后支付手段” [9] - 全球央行形成增持共识,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增加166吨 [9] 黄金与人民币国际化 - 增持黄金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先决条件,可为人民币提供类似“金本位”的担保,增强其国际信誉 [12] -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挑战,包括综合实力差距、意识形态因素和有限的全球军事存在 [10] - 持有更多黄金有助于支撑人民币,模仿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模式 [12] 对美元及美国经济的担忧 - 美国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性,如贸易战重启和近期政府停摆事件,加剧了全球避险情绪 [6][13] - 美国政府的巨额债务达37万亿美元,利息支出不断累加,财政赤字问题严峻,存在破产风险 [15] - 在美元霸权潜在崩溃前增持黄金,有利于中国经济稳定,是国家储备多元化的中期战略方向 [15]
中国再抛257亿美债,美国“大动脉”被切,逼出2个接盘国
搜狐财经· 2025-09-28 14:20
美国国债规模历史演变 - 美国国债规模从克林顿政府时期的5.67万亿美元,持续增长至拜登政府时期的35万亿美元[1] - 当前美国国债总额已达到37.2万亿美元[3] 美国国债现状与风险 - 美国国债总额比美国全年GDP高出20%,财政赤字率超过15%,达到一战水平[3] - 美国国债主要在国内消化,外国投资者持有比例约为24.6%,超过七成由美国内部持有[3] 中国持有美债动态 - 中国在7月大幅减持美债257亿美元,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为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3] - 中国是美国第三大海外债主,今年前7个月总体持仓规模呈下降趋势,期间虽有增持但净结果为减持[3] - 具体操作包括:1月增持18亿美元、2月增持235亿美元、3月至5月分别减持189亿美元、82亿美元、9亿美元,6月小幅增持1亿美元,7月大幅减持257亿美元[3] 其他主要国家持有美债动态 - 日本在7月增持美债38亿美元,持仓规模达到1.15万亿美元,继续保持美债最大海外持有国地位[5] - 英国在7月大幅增持美债413亿美元,持仓升至899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成为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5] 中国增持黄金储备 - 中国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8月末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较7月末增加6万盎司[7] - 增持黄金有助于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对冲美元单一货币风险,并作为国际支付体系的稳定保障[7] - 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不受单边制裁影响,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背景下配置价值提升[7] 全球黄金储备比较 - 中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比重为7.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9] - 发达国家黄金储备占比显著更高:美国占78%、德国占77.5%、葡萄牙占84%[9] - 中国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9] 全球央行购金趋势 -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66吨,处于历史高位[11] - 从2022年至2024年,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量连续三年均超过1000吨[11] - 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将增加,43%的央行表示自身将增持黄金[11] 外汇储备战略调整 - 减持美债并增持黄金是调整外汇储备布局的策略,旨在分散风险,不将资产集中于单一篮子[11] - 该举措是为了防范未来美元可能出现的风险,优化外汇储备结构[7][11]
中国继续减持美债、增持黄金!为啥越来越多国家“不买账”了?
搜狐财经· 2025-09-22 20:45
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的规模与趋势 - 2025年7月中国减持257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新低[1] - 中国已退居美国第三大海外债主,位列日本(持仓1.151万亿美元)和英国(持仓8993亿美元)之后[1] - 自2022年起中国持续减持美债:2022年减持1732亿美元,2023年减持508亿美元,2024年减持573亿美元[1] - 2025年7月日本增持美债38亿美元,英国大幅增持41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1] 全球央行资产配置的结构性变化 - 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总市值在2025年首次超过其持有的美债市值,为1996年以来首次[5] - 黄金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央行储备资产,占比20%,仅次于美元的46%,欧元以16%位列第三[5] - 2024年11月黄金和数字货币总市值首次超过美国M2货币供应量,被视为历史性转折点[3] - 中国央行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显示出对美元资产信心的减弱[3] 中国调整外汇储备的战略意图 - 中国减持美债同时增持黄金,旨在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降低对美元资产的依赖[3][7] - 战略目标包括降低风险敞口、提升资产安全性以及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5][7] - 自2013年持有1.3万亿美元美债的高点算起,中国已累计减持超过40%的美债[7] - 黄金作为不受单边制裁影响的硬通货,被视为对冲美元风险的“压舱石”[5][7] 驱动资产配置调整的核心因素 - 美国国债规模在2025年已突破37万亿美元,政府每年利息支出高达1万亿美元,财政状况令人担忧[5] - 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加大美元贬值压力,削弱美元资产吸引力[7] - 地缘政治现实如中美贸易摩擦及对俄金融制裁,促使中国意识到海外资产过于集中的风险[7]
大抛售重启,美债只剩7307亿,机会难得,中国抛售突然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9-22 04:43
中国减持美国国债概况 - 2025年7月单月抛售价值25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平均每日减持超过8亿美元 [1] - 此次抛售使中国持有的美债总额降至7307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历史新低,较2013年1.3万亿美元的峰值下降约41% [1][15] - 中国已从美国第二大债主降至第三位,被英国超越,日本以11514亿美元持仓居首,英国以8993亿美元位列第二 [2] 减持美债的历史轨迹 - 减持趋势始于2022年4月持仓跌破万亿美元大关,2022年全年累计减持1732亿美元,2023年减持508亿美元,2024年减持573亿美元 [2] - 减持的长期趋势已不可逆转,尽管某些月份可能出现波动或小幅增加 [17] 减持美债的战略驱动因素 - 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膨胀至37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逼近1万亿美元 [4] - 实际收益率考量,10年期美债收益率约4%,而同期人民币国债收益率为1.85%,叠加2025年内美元贬值2.54%,使持有美债的实际收益率几乎趋近于负值 [6] - 作为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金融反制,特朗普政府针对4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减持美债可影响美债收益率曲线,增加美国财政部融资成本 [6] 外汇储备结构优化与增持黄金 - 作为多元化配置的一部分,中国人民银行自2024年起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截至2025年8月末黄金储备攀升至7402万盎司 [6] - 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资产比例仅为7.3%,远低于15%的全球平均水平,若提升至10%需增持约2000万盎司黄金 [6]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66吨,中国、波兰和土耳其为前三大买家,95%的央行计划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黄金 [8] 减持美债的全球市场影响 - 若中国完全退出美债市场,可能导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25至50个基点,推高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借贷成本 [10] - 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2024年全球美元资产占比降至58.7%,而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在2025年一季度升至4.2%,创历史新高 [10] - 可能引发美债市场流动性危机,2025年中国抛售已导致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波及全球约8000亿美元的相关交易 [14] 人民币国际化与战略转型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交易额已突破120万亿元,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支撑 [14] - 外汇储备管理策略从“被动持有”转向“主动优化”,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 黄金”结算体系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试点 [14] - 通过香港黄金交易所运营和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沪金”国际板,积极构建以黄金为核心的全球资产定价权 [15]
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债,一个月抛了超1800亿元!央行已连续10个月买入黄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0 22:46
中国减持美国国债 - 2025年7月中国减持257亿美元美国国债 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 创2009年以来新低[1] - 2025年以来中国第四次减持美债 年内呈现"增减持交替、减持为主"态势 1月增持18亿美元 2月增持235亿美元 3月至5月分别减持189亿美元、82亿美元、9亿美元 6月小幅增持1亿美元[2] - 中国减持美债趋势已延续多年 2022年4月持仓跌破1万亿美元 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减持1732亿美元、508亿美元、573亿美元[2] 美元指数表现与市场观点 - 美元指数自特朗普新任期开始以来持续下跌 累计跌幅超过10%[2][4] - 市场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引发恐慌 财政状况受国际社会担忧 美债尤其是长债存在被抛售现象[3] - 美联储政治化深度被低估 2026年鲍威尔任期结束后货币政策转向压力可能加剧 美元中长期弱势将更明显[4] 美国财政状况担忧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攀升至37万亿美元 每年债务利息支出超过1万亿美元[3] - 特朗普"大美丽法案"将在未来10年使美国联邦政府负债额外增加2万亿美元[3] - 财政赤字扩大使货币政策受财政捆绑风险愈发明显 美联储过度货币化赤字可能大幅削弱美元信用[3] 中国增持黄金储备 - 中国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8月末黄金储备达7402万盎司 较7月末增加6万盎司[7] - 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能有效对冲美元单一货币风险 优化外汇储备结构[7] - 当前中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占比为7.3% 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7] 黄金配置战略价值 - 央行增持黄金有助于增强主权货币信用 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8] - 全球央行购金热潮印证黄金战略价值 2025年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66吨 处于历史高位[8] - 2022年至2024年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量连续三年超过1000吨 95%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将增加[8] 国际资本流动格局 - 2025年7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 日本和英国选择增持 中国减持动作尤为突出[3] - 降息将引发美债利率下行 市场对美元资产信心动摇 部分国家和投资者加速"去美元化"[3] - 中国黄金储备仍远低于发达经济体规模 持续增持对国际黄金市场价格推动作用不显著[7]
外储再超3.3万亿美元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证券时报· 2025-09-08 02:20
外汇储备规模变动 - 截至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升幅0.91% [1] - 外汇储备规模继6月末后再次站上3.3万亿美元关口 [1] - 8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受美元指数下跌及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等因素综合作用 [1] 外汇储备变动原因分析 - 8月美元指数下滑受美国经济数据走弱及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影响 [1] - 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疲软 [1] - 美国通胀水平企稳缓解市场担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言强化9月降息预期 [1] 外汇储备稳定性支撑因素 -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第21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 - 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外汇储备稳定提供支撑 [2] - 对外贸易区域布局多元化、贸易结构优化及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有助于外汇储备稳定 [2] 官方黄金储备变动 - 截至8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6万盎司 [2] - 中国央行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2] - 中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占比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2]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联储降息节奏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实际经济数据并不支持降息开启 [1] - 尽管市场对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但美国通胀率持续上升、失业率较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