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急两用
搜索文档
永定河左岸堤防“平急两用”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1 06:21
工程项目概况 - 永定河卢三段综合提升工程即将完工 一段4.6公里长的堤顶滨水慢行系统将于明年亮相 [1] - 新亮相的慢行系统将与上游已开放部分组合 共同形成约9.1公里长的滨水慢行系统 [1] - 该慢行系统将串联起首钢园 园博园 冬奥公园 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等景观 [1] - 堤顶将设置3.4米宽的慢行空间 供市民遛弯儿 跑步 骑行 观河景 并可通过步梯下到河边滩地 [1] - 永定河卢三段综合提升工程为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之一 [2] 工程建设进展 - 永定河左岸新提升的堤防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 进入收尾阶段 [1] - 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栽植国槐 旱柳等乔木植物的收尾工作 [1] - 位于首钢园附近的工程示范段已于9月对外开放 "永定河集"成为市民新的打卡地 [2] - 后续将对生态边坡回填复绿 栽种波斯菊 二月兰 苜蓿等植物 并对河边滩地进行修复 [2] 工程技术与防洪功能 - 工程通过加设防冲墙提升永定河左岸防洪能力 防冲墙地下埋深23米 墙厚0.8米 [2] - 新设防冲墙为垂直防护结构 可在洪水长期淘刷和地形沉陷下保持稳定 克服传统护砌弊端 [2] - 该技术全面提升了护砌结构的整体性 抗冲深度 结构强度和使用年限 [2] - 工程施工无需对河道大规模开挖 对沿线绿地 公园及居民生活环境影较小 [2] - 堤防本身是防洪水利设施 实现了"平急两用"的功能 [2] 整体规划与影响 - 永定河北京段正处于三年提升的关键阶段 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包括山峡段 卢三段 卢梁段综合提升及"五湖一线"水毁修复 [3] - 重建项目主要实施堤防加固加高 河道扩挖整治 防汛堵口改造 库坝闸站修复等建设内容 [3] - 项目将完善永定河防洪体系 同时改善周边水生态 水环境 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3]
堤上新建9.1公里慢行步道,永定河左岸堤防“平急两用”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31 21:04
工程概况 - 永定河卢三段综合提升工程即将完工,将建成一段4.6公里长的堤顶滨水慢行系统 [1] - 新系统将与上游已开放慢行系统组合,共同形成总长约9.1公里的滨水慢行系统 [1] - 该慢行系统将串联首钢园、园博园、冬奥公园、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等景观 [1] 工程进展与现状 - 截至10月31日,永定河左岸新提升的堤防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进入收尾阶段 [3] - 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栽植国槐、旱柳等乔木植物的收尾工作 [3] - 工程示范段已于9月对外开放,“永定河集”已成为市民新的打卡地 [9] 设施功能与设计 - 堤顶将开放3.4米宽的慢行空间,供市民遛弯、跑步、骑行、观河景 [5] - 市民可通过联通步梯台阶下到河边滩地亲水 [5] - 堤防设计为“平急两用”,既是休闲娱乐空间,也是防洪水利设施 [5] 防洪能力提升 - 通过加设地下埋深23米、墙厚0.8米的防冲墙,提升永定河左岸防洪能力 [5] - 新设防冲墙为垂直防护结构,能在洪水长期淘刷和地形沉陷情况下保持稳定 [7] - 该设计克服了传统护砌结构易受淘刷塌陷的弊端,提升了护砌结构的整体性、抗冲深度、结构强度和使用年限 [5][7] 生态与环境影响 - 工程施工无需对河道大规模开挖,对沿线绿地、公园及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较小 [7] - 施工方将对生态边坡回填复绿,栽种波斯菊、二月兰、苜蓿等植物,并对河边滩地进行修复 [7] 项目背景与规划 - 该工程为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之一 [9] - 永定河北京段正处于三年提升的关键阶段,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包括山峡段、卢三段、卢梁段综合提升以及“五湖一线”水毁修复 [9] - 重建项目将实施堤防加固加高、河道扩挖整治、防汛堵口改造、库坝闸站修复等建设内容,旨在完善永定河防洪体系,改善水生态水环境 [9]
密云有序推进“平急两用”项目,第一期规划建设11处避难场所
新京报· 2025-10-30 14:39
项目规划与目标 - 项目旨在填补密云区山区固定避难场所空白并提升区域应急保障能力 [1] - 项目依据为《密云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24年-2035年)》 [1] - 项目性质为推进山区高风险村庄"平急两用"应急避险项目建设 [1] 第一期项目详情 - 第一期项目覆盖冯家峪镇、太师屯镇、大城子镇、不老屯镇、石城镇、北庄镇共6个镇 [1] - 第一期规划建设11处"平急两用"中长期避难场所 [1] - 总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其中升级改造现状建筑5000余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 [1] - 项目前期手续有序开展,已获相关部门征询意见复函,目前处于等待审批阶段 [1] 第二期项目进展 - 第二期项目前期筹备工作正在同步推进 [1] - 已完成40余点位的实地踏勘工作 [1] - 下一步将联合规自分局及相关镇进行点位确认,待正式审批后启动项目申报 [1]
飞架京西交通“新动脉”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3 05:16
项目工程进展 - 牛角胡隧道已突破1000米掘进大关,建设者实行两班倒24小时不停工 [3] - 后港隧道全长约4.2公里,属特长隧道,目前掘进突破700米 [4] - 项目7标段计划实现黑龙关2号隧道、A匝道隧道全面贯通,所有路基工程及桥梁下部结构将全部完成 [4] 项目建设规模 - 项目13标段有近400名工人、近60台大型机械设备投入施工 [3] - 佛子庄互通立交服务区需填土方60万立方米,最高填高34米 [4][5] - 项目7标段全长4.32公里,包含黑龙关1号隧道、佛子庄大桥、黑龙关大桥、黑龙关2号隧道等工程 [4] 施工技术与挑战 - 后港隧道洞口位于半山体,山体坡度陡峭,最大高度距地面45米,穿越区域岩体强度较低且整体性较差 [4] - 项目团队针对施工重点和难点强化过程管控,以保障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推进 [4] - 项目团队坚持绿色低碳施工理念,旨在将高速建成韧性高速、绿色高速、智慧高速 [4] 项目战略意义 - 108新线高速兼具平急两用功能,建成后将大幅提升西部山区抗灾能力与路网韧性 [4] - 项目将有效缓解京西通道衔接局促现状,串联沿线生态旅游资源 [4] - 项目将带动京西地区与天津、河北的协同发展,为区域绿色经济注入新活力 [4]
北京最大“城市绿肺”温榆河公园全面建成 下周对外开放
央视新闻· 2025-09-24 17:23
项目竣工与开放 - 温榆河公园二期工程已于近日完工,标志着公园全面建成 [1] - 公园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北京最大的公园 [3] - 二期将于9月29日全面对外开放,市民可免费游园且无需预约 [1] 规模与生态价值 - 公园一期12平方公里于2022年开放,现整体30平方公里已全面建成 [4] - 约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0%)区域采用留野、再野化、荒野化管理理念,致力于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 [4] - 公园内记录到的动植物物种已超过880种,五年内新增超过200种 [4] 水系治理与生态功能 - 公园建成5条生态水系廊道和10片湿地,共计350公顷常水面,全部使用再生水 [8] - 日常水系廊道缓缓流动,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净化,为下游城市副中心提供不少于35万方/日的清洁生态水源 [8] 防洪与城市安全 - 作为北京城区最大的蓄滞洪区,公园蓄滞洪量高达1200万立方米 [9] - 公园实现"平急两用",常规降雨时可积蓄雨水并补充绿化市政用水,每年节约用水400万方 [9] - 遭遇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可迅速转化为洪水蓄滞空间,缓解下游防洪压力 [9] 休闲娱乐功能 - 园内规划建设满足全年龄段需求的多样化活动场地,包括森林步道、观鸟湿地、露营地、草坪音乐节、创意市集等 [11] - 支持马拉松、自行车、网球、马术等体育赛事,并提供科普教育、文化展览等活动 [11] 地理位置与区域特色 - 公园地跨朝阳、顺义、昌平三区,是北京跨行政区域最多的大尺度生态空间 [15] - 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中,朝阳区约17.7平方公里,顺义区约7.5平方公里,昌平区约4.8平方公里 [15] - 朝阳段侧重构建功能复合的城市绿色客厅,昌平段强调科技与生态融合,顺义段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园林艺术 [15]
以“平急两用”助推韧性治理
人民日报· 2025-09-22 06:41
政策背景与战略定位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列为城市工作7个方面重点任务之一 [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总量充足、布局合理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1] -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是提升城市韧性、守牢城市安全底线的重要抓手 [1] “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定义与功能 -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是集隔离、应急医疗和物资保障为一体的重要应急保障设施 [2] - 设施“平时”可用作旅游、康养、休闲等,“急时”可转换为应急场所,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 [2] -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其城市规划瞄准重大突发事件,明确“吃、住、行、医和集中承载”五大基本需求,并构建了五大应用场景 [2] - 农副产品保供基地、旅游居住设施、高速公路服务区、区镇村三级医疗应急服务体系等都具有“平急两用”功能 [2] - 各类基地“平时”多是市场化运营,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 [2] 实施挑战与治理思路 - 治理体系面临的核心难题是实现“平”与“急”两种社会秩序的快速转换和有序衔接 [3] - 建设过程中应统筹两种社会秩序中的各类需求,将应急标准预先内嵌于空间建设、物资储备、生活方式之中 [3] - 旅游区建设需充分考虑空间隔离、交通运输、医疗供给等方面的专业要求,使资源藏之于民、用之于民 [3] - “平时”的各类标准、程序需与“急时”基本一致,并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以实现平急转换的无缝衔接 [3] - “平”与“急”的转换应超越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维度,上升为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3]
供销大集:公司商业运营构建“商超百货+资产租赁+管理输出”三位一体发展引擎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9:42
核心业务战略 - 商业运营以实体门店为核心 构建商超百货+资产租赁+管理输出三位一体发展引擎 覆盖海南 广东 陕西 湖南 江苏 吉林等区域[1] - 商超连锁板块以顺客隆为核心载体 借势粤港澳大湾区政策 构建生鲜直采+即时零售+社区服务生态圈[1] - 通过区域深耕+场景创新构建全渠道网络 运用数字化与AI技术优化线上下单+社区自提模式[1] 业务发展举措 - 深化与美团 京东到家的即时零售合作 提升短途配送时效[1] - 长春项目打造以娱乐业态为主导 电商集聚和特色餐饮为辅的夜经济综合体 带动项目收入增加[1] - 专注于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物业运营 聚焦商贸运营+产城融合[1] 品牌与资产运营 - 星悦茂平急两用地下人防商业空间集购物休闲与国防应急功能于一体 深度参与城市安全体系建设[1] - 报告期内星悦茂运营街区总客流同比增长11% 遵义 贵阳 攀枝花 伊宁网点主力店顺利落位[1] - 通过TOD+平急两用标准化模型签约轻资产项目输出星悦茂品牌 实现商业运营业务创收[1] - 民生百货骡马市店率先完成星悦MALL品牌升级[1]
供销大集(000564) - 000564供销大集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09:1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2,503,879.30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5,109.51元 [1] - 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1] 商业运营业务 - 构建"商超百货+资产租赁+管理输出"三位一体发展引擎 [1] - 商超连锁板块以顺客隆为核心载体,构建"生鲜直采+即时零售+社区服务"生态圈 [1] - 深化与美团、京东到家的即时零售合作 [1] - 长春项目打造"夜经济综合体"带动收入增加 [1] - 星悦茂运营街区总客流同比增长11% [1] - 遵义、贵阳、攀枝花、伊宁网点主力店落位 [1] - 民生百货骡马市店完成"星悦MALL"品牌升级 [1] - 通过标准化模型签约轻资产项目输出品牌 [1] - 京东奥莱西北首店入驻民生百货解放路店 [2] - 星悦MALL完成1.6万平方米空间改造 [2] - 引进40余家二次元特色品牌 [2] 商贸物流业务 - 管理5个集采集配中心及物流园 [1][2] - 运营面积超70万平方米 [1][2] - 强化三级流通服务体系 [2] - 构建"县域枢纽+城市节点"双向流通网络 [2] 商品贸易业务 - 围绕生鲜果蔬、酒水及日杂等产品线开展业务 [2] - 共享公司旗下商超、百货等消费者会员资源 [2] 资产升级改造 - 民生百货解放路店启动3.4万平方米立体化更新改造 [2] - 围绕"城市中心24小时外化街区"理念进行规划 [2]
三大主业协同发展 供销大集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32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2: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5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扣非净利润同比减亏54.74% [1] 主营业务发展 - 商业运营、商贸物流、商品贸易三大主业协同发展 [1] - 顺客隆板块构建"生鲜直采+即时零售+社区服务"生态圈 [1] - 运用数字化与AI技术优化"线上下单+社区自提"模式 [1] - 顺客隆2025年上半年亏损收窄至328.5万元 同比缩减82.5% [1] 商业运营进展 - 星悦茂地下人防商业空间总客流同比增长11% [1] - 遵义/贵阳/攀枝花/伊宁网点主力店完成落位 [1] - 民生百货骡马市店完成"星悦MALL"品牌升级 [1] - 通过标准化模型签约轻资产项目输出品牌 [1] 物流网络建设 - 形成湘中/江永/五峰/邵阳/平江5个集采集配中心 [2] - 物流园运营面积超70万平方米 [2] - 支撑服务扩容与城乡网络密度提升 [2] 战略布局 - 成立海南大区统筹海南及广东地区管理 [2] - 联动开拓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 [2] - 通过商业地产效能提升实现资产效能跃升 [2] 行业前景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变 [2] - 消费市场潜力强韧且活力充沛 [2] - 商贸物流业务持续释放乡村振兴战略价值 [2]
小县城如何撬动大市场(新视窗·新供给引领新消费新需求)
人民网· 2025-08-21 06:49
县域消费市场增长态势 - 2024年上半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32409亿元,同比增长4.9%,县乡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38.9% [4] -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14年8383元增长至2024年19280元,复合增长率8.7% [21] - 2024年上半年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实际增长6.2% [21] 新型商业载体建设 - 全国建设改造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2628个、乡镇商贸中心13391个、村级便民商店13.8万个(2023年初至2025年3月) [8] - 供销大集集团"十四五"期间在全国建设运营县域商业综合体25个,涵盖超市、餐饮、影院等多元业态 [8] - "星悦茂"人防商业街区覆盖全国14省份21城,2024年客流量累计1.35亿人次,同比增长8% [7] 智慧物流体系创新 - 平江集采集配中心采用智能分拣系统,分拣速度达每小时2.3万单,降低村民寄递成本约50% [11][12] - 城乡"客货邮"专线连接23个乡镇,设立434个站点,村庄覆盖率基本达100% [11] - 全国累计建成1200多个县级公共寄递服务中心、超30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截至2023年底) [13] 新消费模式发展 - 2024年全国县域即时零售订单同比增长超50%,线上活跃商户数量同比增长48.9% [16] - 品牌商户县域新开门店数同比增长58.7%,县域线上有效交易商户数同比增长33.9% [17] - 锅圈食汇县域及乡镇门店数占比超四成,总门店数达1.04万家 [17] 文旅消费新空间拓展 - 新疆博尔塔拉2024年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近2倍,伊犁、海东、迪庆等地酒店预订热度均同比增长翻倍 [18] - 县域旅游消费快速发展,线上消费模式持续增长 [21] 供应链与业态升级 - 供销超市与周边20多个乡镇建立产销直供,开辟农产品新销售渠道 [5] - 推动冷链配送和即时零售向乡镇延伸,加强数字乡村建设 [19] - 构建集采分销、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直播电商于一体的集采集配中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