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充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蔚小理”集体押注,赴港IPO的500亿电池巨头如何杀出血路
36氪· 2025-09-12 11:36
2025年7月30日,欣旺达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至此成为继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之后第三家谋求"A+H"两地上市的锂电池企业。 根据公司招股书,公司在手机消费电池领域的已经登顶,笔记本电池则是拿到亚军,属于消费电池领域的龙头公司。 | 我們的市場領先地位 | | 我們的客戶群體包括 | 我們的研發實力 | | --- | --- | --- | --- | | 連續五年 | 34.3 % | 全球前十 | 揃9.100項 | | 全球第一 | 全球手機電池市佔率2 | 手機品牌4 | 發明專利及實用 | | 手機電池廠商! | | | 新型專利申請數量6 | | | | 全球前十中八家 | 人民幣88億元 | | 全球第二 | 1 21.6% | 新能源車OEM4 | 累計研發投入7 | | 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 | 全球筆記本電腦及 | | | | 電池廠商2 | · 平板電腦電池市佔率2 | | | | | | 全球前五 | 询9.700名 | | | | 交流側儲能系統供應商5 | 研發僱員8 | | 全球第十 | 曾速最快 | | | | 動力類電池廠商2 | !全球動力類電池及儲能 | | | | 儲能 ...
比亚迪(002594):业绩短期承压 海外业务打开增长弹性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12 10:4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 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 同比增长13.8% [1] - 毛利率18.0% 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 净利率4.3% 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1] - Q2单季度营收2009.21亿元 同比增长14.0% 环比增长17.9% 归母净利润63.56亿元 同比下降29.9% 环比下降30.6%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18.33亿元 较去年同期141.78亿元显著改善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140.98天 同比减少9.21天 [1] 行业动态 - 2025H1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 同比增长40.3% 渗透率达44.3% [1] -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50.2% 海外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1] -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97.7万辆 同比增长29.7% 市占率21.9% [2] 海外拓展 - 海外收入1353.58亿元 同比增长50.5% 收入占比36.5% 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 [2] - 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量46.4万辆 同比增长128.2% 市场份额13.1% [2] - 布局柬埔寨工厂和匈牙利欧洲总部 扩大海外市场增长空间 [2] 技术发展 - 发布超级e平台和10C闪充技术 实现油电同速 [2] - 构建天神之眼技术矩阵 将高阶智驾覆盖至10万级以内车型 [2] - 智驾车型累计销量超1万辆 稳居高阶智驾第一梯队 [2] 市场地位与战略 - 蝉联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第一 维持全球龙头地位 [2] - 通过规模效应扩大市占率并降本修复盈利 [3] - 海外产能规划有效规避政策及贸易扰动因素 [3]
南芯科技20250911
2025-09-11 22:33
**南芯科技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国内模拟芯片行业头部企业 专注于充电管理芯片等产品[3] * 行业覆盖消费电子 汽车 工业控制及AI服务器相关领域[3][14] **核心业务与产品进展** * 电荷泵产品驱动2021年快充市场快速增长 大瓦数快充技术升级显著提升收入[2][4] * 2024年起OLED Power BMS 无线充 多合一方案和ACDC等新品开始放量 增速超越传统电荷泵业务[2][5] * 产品线覆盖充电管理芯片 DCDC 充电协议 无线充 ACDC电荷泵 锂电保护及OLED Power[3] * 形成手机端到充电头端完整解决方案 单机价值量提升至3-4美金[4][11] * 消费电子为当前主要营收来源 同时重点布局汽车与工控市场[3][1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1年以来保持年化30%以上收入增长[2][10] *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7.6% 预计全年增速超30%[2][10] * 上半年毛利率下滑 但下半年有望恢复至40%左右[2][10] * 可触达市场规模预计达当前4-5倍[4][13] **客户与市场拓展** * 客户涵盖华为 OPPO vivo 小米 荣耀及三星等头部手机品牌[3] * 2026年三星更多机型导入将带来确定性收入增长[4][12] * 汽车与工控领域研发资源投入占比50%-60% 包括AI服务器产品矩阵[14] **研发与创新能力** * 上市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处于高速研发投入期[8] * 核心高管团队拥有德州仪器和凌特等国际企业经验 助力产品方向把握[2][6] * 通过股权激励保持核心员工与公司目标一致性[2][9] **股权结构与产业认可** * 实际控制人通过员工平台合计持股超30% 股权结构集中[2][7] * 上市前引入安克 小米等产业投资者 体现产业链技术认可[2][7] **风险与应对措施** * 面临低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导致的毛利率压力[11] * 通过发展高毛利率产品如BMS OLED Power及无线充业务推动毛利率回升[4][11] * 通过端到端全系列解决方案布局降低单一大单品依赖风险[11] **发展前景展望** * 消费电子领域未触天花板 伴随市场持续打开实现增长[13] * 汽车 工控及AI产品矩阵逐步导入放量 奠定远期成长基础[14][15] * 作为国内模拟芯片龙头 确定性成长值得期待[15]
苹果拒绝 PPS?深度解析iPhone 17动态快充为何更强
36氪· 2025-09-10 20:42
多年以来,「充电速度」一直是 iPhone 用户心中难以言说的痛,也是 Android 阵营津津乐道的「遥遥领先」。当邻座的 Android 手机在咖啡馆里「回血」 二十分钟就能再战半天时,iPhone 用户只能焦虑地盯着那龟速爬升的电量百分比。 毕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出门前十分钟的「闪充」所带来的安全感,是任何花哨功能都无法替代的。 然而,在 9 月 10 日的发布会上,随着 iPhone 17 系列一同悄然登场的「40W 动态电源适配器(最高60W)」,似乎预示着这场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终局。 苹果新闻稿中提到,新款 iPhone 17 仅需 20 分钟即可充电 50%。 而实现这一飞跃的关键,并非简单的提高功率(毕竟苹果 140W 充电器在 2021 年上市),而是在充电器图片上一个不起眼的协议缩写:AVS (Adjustable Voltage Supply,可调电压电源)。 更确切的说,是 SPR AVS (Standard Power Range Adjustable Voltage Supply,标准电源范围可调电压电源)。 图|苹果官网 SPR AVS 是一个新协议,在 24 年底提出的 ...
天奈科技(688116):碳纳米管龙头企业 单壁碳管放量在即
新浪财经· 2025-09-07 10:29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纳米级碳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为碳纳米管粉体、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以及碳纳米管导电母粒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导电塑料等领域 并最终应用在新能源汽车、3C产品、储能电池等产品中 [1] 碳纳米管导电剂性能优势 - 碳纳米管导电剂可增加活性物质间导电接触 提升锂电池电子传输速率 从而改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2] - 达到同样导电效果时 碳纳米管用量仅为传统导电剂的1/6-1/2 具有显著用量优势 [2] - 碳纳米管生产技术改进和规模化生产使其优势逐步体现 改变了锂电池导电剂依赖进口的局面 [2] 行业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GGII预计2030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剂粉体出货量将达4.1万吨 对应浆料市场规模达68万吨(按固含6%计算) [3] - 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6.7% [3]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快充技术向4/6C发展 碳纳米管浆料更好实现高倍率性能 [3] - 新电池体系如半固态/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硅基电池、4680大圆柱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带动应用占比提升 [3] - 厚涂布、复合集流体、干法电极等新技术带动产品需求提升 [3] - 全球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 中国碳纳米管出口增加 [3] 市场竞争地位 - 2022-2024年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0.3%、46.7%和53.2% 连续三年保持行业第一地位 [4] - 公司研制单壁碳纳米管产品填补国内产业化空白 [4] - 单壁碳纳米管相比多壁管具有更小管径、更高比表面积和更好石墨化程度等优异性能 [4] - 单壁碳纳米管制备难度更高 目前全球仅OCSiAl和天奈科技实现规模化生产 [4] - 公司单壁碳纳米管及相关产品已开始批量出货 下游需求旺盛 [4] 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亿元、5.50亿元、7.62亿元 [5]
尚太科技(001301):2025年中报分析:新产品积极放量,盈利保持稳健
长江证券· 2025-09-04 16: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3.88亿元,同比增长61.83%,归母净利润4.79亿元,同比增长34.37%,扣非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40.88% [2][4]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17.60亿元,同比增长42.84%,环比增长8.14%,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15.42%,环比增长0.32%,扣非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18.74%,环比下滑1.46% [2][4] - 预计2025年全年业绩维持10亿元左右,对应市盈率为15倍(不含转债) [9] 业务运营分析 - 负极材料出货量达14.12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5%,凭借新一代快充产品实现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9] - 负极材料业务收入31.02亿元,同比增长68.42%,毛利率为23.37%,同比提升0.0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9] - 其他业务收入2.86亿元,毛利为1.45亿元,主要为负极相关的副产品 [9] - 在石油焦价格显著上涨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健性明显好于行业,体现库存管理和成本管控优势 [9] 财务数据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66.62亿元,2026年83.95亿元,2027年109.97亿元 [13] - 预计2025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25亿元,2026年12.82亿元,2027年17.44亿元 [13]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3.93元,2026年4.92元,2027年6.68元 [13]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14.5%,2026年16.0%,2027年18.7% [13] 未来展望 - 下半年持续放量可期,海外基地的增量和盈利弹性值得期待 [9] - 公司经营情况在行业层面价格、成本有所波动的背景下保持稳定 [9]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8-27 11:54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聚焦电池高安全和产业生态共建 [2][6]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27.8GWh 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 [3] - 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 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巴西等市场增长较快 [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 较2024年增长547% [3] - 出货量TOP10企业:华为 比亚迪 艾罗能源 派能科技 麦田能源 德业股份 沃太能源 首航新能 安克创新 三晶股份 [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出货1100万台 同比增长90% [4] - 美国为最大市场 因户外运动及房车文化盛行 乌克兰因俄乌冲突导致应急需求激增 [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 较2024年增长156% [4] - 增长驱动因素: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 战争冲突 极端天气应急需求 [4] - 出货量TOP10品牌:正浩创新EcoFlow 德兰明海BLUETTI 华宝新能Jackery 安克创新Anker 大疆DJI Goal Zero 马贝罗MARBERO 公牛 纽曼Newsmy 绿联UGREEN [5] - 小米 华为 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领域 未来2-3年竞争加剧 [5] 技术发展趋势 - 快充 固态电池 钠电 全极耳等新技术持续涌现 [5] - 电池安全问题严峻 新国标对便携式移动电源及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 [5] 论坛核心议题 - 发布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 [9] - 探讨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与实践 [9] - 分析欧美户用储能市场趋势及出海供应链策略 [9] - 研究新国标下便携式储能系统安全及电池安全变化 [9] - 探讨大圆柱电池 固态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 [9] - 分析户外经济与应急备灾场景的蓝海机会 [9] - 研究热失控防控 低温电池技术 国际安全标准认证等安全议题 [9] 参会规模与企业范围 - 线下600+核心企业决策者参与 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10][11] - 覆盖户储企业 便携式储能企业 锂电池企业 材料及设备企业等全产业链 [12]
亿纬锂能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5.73%,扣非净利同比增19.32%,储能电池出货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华尔街见闻· 2025-08-21 21:1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16.59亿元同比下降5.73% [1] - 净利润21.37亿元基本持平(-0.64%) [1] - 扣非净利润149.91亿元同比增长19.32% [1] - 经营性现金流从33亿元锐减至3.12亿元降幅90.55% [1] 储能业务 - 储能电池出货20.95GWh同比暴增133.18% [1] - 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市占率跃居第二位 [1][2] - 产能利用率稳步上升并加大海外优质客户订单获取 [2] 动力电池业务 - 动力电池出货13.54GWh同比增长7.03% [1] - 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装车量排名第二市占率13.59% [2] - 电动重卡市场装机量位居第二市占率16.4% [2] 技术创新 - 46系列大圆柱电池累计交付超21000台车辆 [2] - 发布支持6C快充的Omnicell全能电池 [2] - 计划将大圆柱电池应用拓展至无人机和两轮车领域 [2] 战略合作 - 将CLS模式(合作研发/技术授权/服务支持)列为五大战略板块 [3] - 与戴姆勒等成立合资公司ACT在美建厂 [3] - 美国工厂规划年产能21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 [3] - 产品主要供应北美商用车领域且产能已被合作伙伴锁定 [3]
亿纬锂能: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变更部分建设内容及投资总额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1 20:13
募投项目变更概述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9.71亿元[1] - 动力电池项目原承诺投资总额为49.71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9.33亿元[2] - 项目投资总额由54.74亿元变更为57.96亿元,增加3.22亿元[4][5] 产能结构调整 - 原计划建设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产能[2] - 变更后形成圆柱磷酸铁锂电池11.5GWh和方形磷酸铁锂电池14.5GWh产能[4][5] - 项目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2.04%,回收期(含建设期)为8.08年[4] 市场背景与变更原因 - 2025年1-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956万台,同比增长587.8万辆[3]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52.4万辆,同比增长34.3%,渗透率提升至50.4%[3] - 欧洲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78.2万辆,同比增长23.6%,渗透率达26.1%[3][4] - 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累计504.4GWh,同比增长37.3%[4] 公司战略调整 - 变更系为缓解动力电池交付压力,满足定点乘用车客户产品需求[3] - 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专为乘用车市场布局[3][4] - 通过产能结构调整提升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力[4] 项目实施与审批 - 项目由曲靖亿纬锂能有限公司实施,建设期3年不变[2][4] - 变更事项已获第六届董事会第五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2][5] - 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和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2][5]
道氏技术,再建单壁碳纳米管项目,加码固态电池
DT新材料· 2025-08-20 00:04
募集资金调整 - 公司将原募投项目"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3万吨硫酸镍)"中剩余14.34亿元募集资金调整用于新项目"年产12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 [2] - 道氏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暂缓实施,剩余1.04亿元募集资金将倾斜于固态电池相关材料技术研发 [2] - 调整原因包括:新能源电池技术升级需求、单壁碳纳米管在固态电池等领域的性能优势、现有三元前驱体产能已满足订单需求 [2] 新项目规划 - 年产12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由江门市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实施,总投资6亿元,其中3亿元来自募集资金,建设期三年 [3] - 预计2026年Q1实现50吨/年产能,一年内完成120吨/年建设 [3] - 公司已攻克高品质低成本单壁碳纳米管规模化制备技术,掌握连续化环保提纯等关键技术,产品性能指标与进口产品相当或更优 [3] 技术布局与客户 - 公司全面布局固态电池正极、负极、电解质及导电剂等核心材料,单壁碳纳米管和硅碳负极产品已向主流固态电池厂商送样并小批量供货 [3] - 与安瓦新能源等企业合作加速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应用 [3]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头部锂电企业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54亿元(同比下降11.64%),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108.16%),扣非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119.72%)[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67亿元(同比增长97.5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11%(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5] - 总资产135.79亿元(同比下降5.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8.49亿元(同比增长1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