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揭榜挂帅
icon
搜索文档
【省科技厅】陕西2026年“揭榜挂帅”企业 技术需求课题榜单发布
陕西日报· 2025-11-13 08:01
项目概况 - 陕西省科技厅发布2026年第一批“揭榜挂帅”企业技术需求课题榜单,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解决方案和承担单位 [1] - 榜单自张榜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日18时接受申报,揭榜方需线上填报《揭榜挂帅项目可行性方案》 [1] - 省科技厅将组织方案可行性论证,对公示后无异议的项目给予支持 [2] 技术需求领域 - 榜单筛选出100项符合张榜条件的企业技术需求课题 [1] - 技术需求涵盖新材料、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煤化工等多个领域 [1] 参与条件与规则 - 揭榜方课题负责人不受省级科研项目查重限项限制,且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 [1] - 申报“不设门槛”,省内外单位均可申报 [1] - 需求方不得作为同一项目的揭榜方,且双方前期不应已存在该课题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关系 [1] - 对同一单位提出多项技术需求的,根据评估结果原则上最多支持不超过1个课题榜单项目 [2]
工信部喊你揭榜!精细化工关键产品创新任务正式启动
扬子晚报网· 2025-11-11 22:31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5年精细化工关键产品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1] - 工作聚焦新能源汽车、医疗装备、移动通讯设备、轨道交通及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关键需求领域 [3] - 旨在保障下游应用需求,提升精细化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3] 任务范围与类别 - 揭榜工作共涉及中间体原料、重点材料、关键装备等3大类精细化工关键产品 [1][3] - 具体涵盖50项技术先进、创新性强、应用价值高的产品 [1][3] 申报主体与要求 - 申报主体应为生产企业与用户企业组建的上下游联合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参与 [3] - 牵头单位为1家,参与单位须为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3] - 优先推荐技术指标先进、技术路线成熟、经费预算合理、团队综合能力强的项目 [3] 支持与激励措施 - 优先配置入选项目的用地、用能、排污等指标资源,出台鼓励中试、应用验证的配套政策 [4] - 利用现有政策资金渠道支持攻关,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和社会资本加大支持力度 [4] - 依托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提供投融资对接服务,支持纳入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4] 实施与评估机制 - 建立"赛马机制",每个揭榜产品原则上选择不超过3家团队进行攻关 [4] - 入围单位需在名单公布后3年内完成攻关任务,并由用户企业推动产业化应用 [5] - 通过第三方机构测评择优确定揭榜优胜单位,每个产品原则上不超过2家 [5] - 对优胜单位通过新材料首批次、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等支持应用推广 [5]
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启动
机器之心· 2025-11-08 14:10
政策核心内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2][4] - 政策目标为加快人工智能与工业深度融合应用,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2][5] - 工作重点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底座、"人工智能+制造"、智能产品装备、共性基础支撑等方向 [2][5] 申报主体与条件 - 申报主体须为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7] - 鼓励企业、科技服务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及新型研发机构等以联合体方式申报,牵头单位1家,联合单位不超过4家 [7] - 每个主体牵头申报不超过3项,作为参与单位申报不超过5项 [7] 工作安排与要求 - 申报主体需于2025年11月20日前在指定申报系统完成注册并填写材料 [9] - 推荐单位需于2025年11月30日前登录系统确认推荐名单 [10]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推荐项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0个,北京、上海、山东、湖南、广东、四川6省(市)因提供支持举措可额外增加20个推荐项目 [10]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牵头组织遴选并发布入围单位名单,入围单位需在名单公布后2年内完成攻关任务 [10]
粤海良种崛起:育种装上“芯片” 产业“赛马”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07:25
行业技术突破与领先地位 - 科研团队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及达副叶鲹鱼的全流程人工繁育,为"粤海粮仓"增添品种储备 [1] - 广东海水鱼苗产量达67.96亿尾,约占全国一半,深远海养殖鱼种储备及海水鱼类苗种、虾苗产量连续7年稳居全国首位 [1] - 已累计培育国家审定海水新品种18个,数量全国领先,例如凡纳滨对虾"中兴2号"和扇贝"橙黄1号" [4] 育种技术转型升级 - 水产育种呈现从"经验育种"向"精准育种"和"智慧育种"转变的趋势,利用分子标记、基因测序和人工智能技术 [2][4] - 通过植入芯片进行基因测序和标记,金鲳鱼种苗整体成活率有望从60%提升至80% [2] - 研发全国首个花鲈40K液相育种芯片"海鲈1号",并利用"水空调"技术使花鲈亲本产卵期提前一个月 [3] - 为适应深远海强涌浪环境,正培育具备强抗逆能力的新品种,例如构建多地理种群的石斑鱼种质资源库 [4] 产业体系与集群效应 - 广东形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于一体的种业发展体系,例如阳西县已形成"亲鱼—鱼卵—鱼苗"完整产业链 [1][2] - 阳西县2024年海水鱼苗年产量约33.1亿尾、年产值约7亿元,海水鱼苗数量占全省48.7%,为全国最大海水种苗生产基地 [2] - 搭建共享平台吸引全国63个优秀海水育种团队,针对28个适养品种进行产业技术攻关,并在多地布局建设现代化种苗生产基地 [6] 创新机制与金融支持 - 推行"揭榜挂帅"和"赛马"机制激发创新,例如选聘5个育种团队攻关大黄鱼养殖,一年内即在多个环节取得突破 [6] - 金融机构推出"海洋牧场贷"等灵活金融政策,将网箱中的海鱼等生物性资产纳入抵押物范围,潮州银行机构相关贷款余额超11亿元,支持3000多家养殖企业 [6] - 市场需求能直接快速反馈至研发端,形成"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养什么,科研单位就研什么"的良性循环机制 [7] 跨区域合作与技术推广 - 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促进技术跨区域应用,例如热带名贵鱼种"红瓜子斑"的人工繁育技术在山东等地实现规模化养殖,完成"南鱼北上" [7]
扬州镇江跨江合作强强携手,江苏省“J-TOP创新挑战季”智能制造产业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扬子晚报网· 2025-11-06 16:31
活动概况 - 2025年江苏省"J-TOP创新挑战季"智能制造产业专场活动在扬州举行 由扬州和镇江两地携手举办[1] - 活动旨在深化"揭榜挂帅"机制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为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1] - 当天的智能制造产业专场为全省今年"双季"系列活动的第11场 全省计划举办12场线下专场活动[3] 扬州"揭榜挂帅"机制成效 - 自2021年开始连续五年组织实施科技人才"揭榜挂帅"助企专项行动 直接服务企业超过1100家[2] - 累计征集技术创新需求1800余项 协助对接沟通频次超过3000次 促成技术转移合作376项 总金额超3亿元[2] - 创建"四团一员"企业服务队伍体系 由科技镇长团、"科创助航"特派团、乡村振兴团、技术转移专业服务团和科技人才服务专员构成[4] 企业需求对接与金融支持 - 今年2月-7月 扬州镇江两市全面启动企业走访及调研工作 挖掘企业技术需求[4] - 5月-10月 扬州赴上海、西安、成都、杭州等地 对接20余家高校院所 推介企业技术需求 开展"揭榜"邀约[4] - 深化与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 累计举办"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等活动16场 帮助企业获得科技贷款超17亿元[4] 活动具体内容 - 活动现场启动扬州市技术经理人实训基地 进行技术"交易贷"科技金融产品授信颁发仪式[5] - 举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国内智能制造领域资深专家带来主题演讲 6项科技招商项目进行路演[5]
科技部:推“揭榜挂帅”全新机制
仪器信息网· 2025-11-04 17:08
政策核心内容 - 科技部办公厅于2025年10月29日发布《关于开展创新积分制"揭榜挂帅"的通知》,旨在通过地方先行先试推广创新积分制 [1][2][3] - 该工作旨在将科技金融政策举措转化为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实际金融支持,推动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机制 [4] - 发展科技金融被视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金融资本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1] 榜单任务与实施模式 - 政策针对"推广创新积分制"凝练出四项具体榜单任务,包括构建区域特色指标体系、搭建数智底座平台、拓展应用场景以及在政府资源配置中的创新应用 [4] - 实施模式借鉴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形式,由地方因地制宜"揭榜"开展先行先试,央地联动、科金协同以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4] 工作要求与重点地区 - 揭榜单位由省级科技管理部门牵头组织,计划单列市可单独开展,副省级城市随省开展,并要求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加强对接形成合力 [5][6] - 为推动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鼓励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丰富的重点地区积极参与揭榜 [6] - 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需按参考提纲形成揭榜方案,经批准后于2025年11月7日前反馈至科技部 [7][8]
“中国光谷”发布顶尖人才政策 最高1亿全球揽才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14:25
政策核心内容 -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顶尖人才政策,每年设专项资金,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 [1] - 政策聚焦未来产业,面向全球引育支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有重大行业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团队 [1] - 支持力度有突破,按2000万-5000万、5000万-1亿元两档给予资助,重大紧缺项目可获1亿元顶格支持,项目落户当年可预拨付不超过20%启动资金 [3] 目标人才群体 - 战略科学家:以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国际大奖获得者及中外院士为代表,面向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 [1] - 产业领军人才:以国家级人才、知名企业研发负责人为代表,聚焦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1] - 未来技术带头人:以知名高校院所学术专家为代表,主攻前瞻性和颠覆性技术方向 [1] 重点支持产业领域 - 紧密结合高新区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需求,重点支持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及细分赛道 [2] - 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支持顶尖人才超前布局开展前瞻性和颠覆性技术研发 [2] - 率先在第六代移动通信领域招引人才开展6G国际标准制定 [3] - 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招引具备材料设计到终端应用全链条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3] 人才落地与支持方式 - 支持顶尖人才带着核心技术创办企业,或依托重点企业、重大创新平台成建制组建团队 [2] - 对顶尖人才和不超过3名核心成员授予光谷3551人才荣誉并给予资助,可免费入住人才安居住房 [3] - 发放光谷数字人才卡,提供包括教育医疗等在内的20余项人才服务权益 [3] - 引导各类基金对项目单位提供股权投资,形成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跟进的多元支持格局 [3]
“中国光谷”发布顶尖人才政策,最高1亿全球揽才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14:13
政策核心内容 -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顶尖人才政策,每年设立专项资金,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 [1] - 政策旨在面向全球引育支持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有重大行业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团队)项目 [1] - 支持力度有突破,对符合发展导向的顶尖人才项目按2000万元-5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两档资助,重大紧缺项目可获1亿元顶格支持 [3] - 项目落户当年可预拨付不超过20%的启动资金 [3] 支持对象与领域 - 支持对象聚焦三类顶尖人才群体:战略科学家(如诺奖、院士)、产业领军人才(如国家级人才、企业研发负责人)、未来技术带头人(如高校院所专家) [1] - 政策紧密结合东湖高新区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及细分赛道 [2] - 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支持顶尖人才超前布局开展前瞻性和颠覆性的技术研发 [2] 具体实施机制 - 率先在第六代移动通信(6G)领域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招引顶尖人才开展国际标准制定 [3] - 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招引具备从材料设计到终端应用全链条创新能力的国际化顶尖人才 [3] - 支持人才落地方式包括带着核心技术创办企业,或依托重点企业、重大创新平台组建人才团队 [2] 配套支持措施 - 对顶尖人才和团队不超过3名核心成员授予“光谷3551人才”荣誉并给予人才资助 [3] - 提供免费入住人才安居住房,发放“光谷数字人才卡”,包含教育医疗等20余项服务权益 [3] - 引导各类基金对项目单位提供股权投资,形成“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跟进”的多元支持格局 [3]
建行聊城分行助力“揭榜挂帅”技术需求对接
齐鲁晚报网· 2025-10-22 23:04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揭榜挂帅 智汇聊城"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聊城)专业赛技术需求发布与对接活动启动会,由聊城市科技局主办,建设银行聊城分行协办 [1] - 活动于10月17日上午举行,参会人员包括高校科研机构专家、科技局及建设银行负责人、各县区科技局及支行分管领导、以及聊城市百余家优秀企业代表 [1] 金融产品发布 - 建设银行聊城分行在会上宣讲了与市科技局合作创新的"科技陪伴成长贷"系列金融产品 [1] - 该产品主要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额度高、纯信用、利率低、可续贷、随借随还的金融服务 [1] 战略意义与目标 - 活动旨在实现技术需求与科研能力的"双向奔赴",以及金融与创新的"同频共振" [2] - "科技陪伴成长贷"系列产品被定位为连接企业技术需求和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金融纽带" [2] - 产品目标一方面是助力企业将技术需求转化为创新项目,另一方面是支持科研机构将智力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的现实生产力 [2] - 最终目标是推动"揭榜挂帅"机制能"揭得出、接得住",更能"干得好、见实效",从而促进聊城科技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
海南征集2026年第一批“揭榜挂帅”剧目
海南日报· 2025-10-22 09:34
文章核心观点 - 海南省启动2026年第一批“揭榜挂帅”优秀剧目征集,入选剧目最高可获得100万元人民币的演出补贴 [1] 征集与补贴细节 - 征集范围为计划在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期间来琼演出的优秀剧目 [1] - 征集时间自2025年10月22日开始,至2025年10月31日截止 [1] - 补贴将依据艺术门类、规模体量、成本投入等因素计算,对入选剧目最多补贴两场演出费用 [1] - 演出两场,补贴金额最多不超过两场演出费用的60%,且不高于100万元 [1] - 演出一场,补贴不超过单场演出费用的60%,且不超过100万元 [1] 补贴获取条件 - 公示无异议的榜单项目,其惠民票售票率须达到20%,且票价原则上不高于100元 [1] - 实际售票率需达到65%,且上座率需达到70%以上,如不达要求则不给予任何补贴 [1] 申请方式 - 有推荐意向的单位或个人需在10月31日前于阳光海南网下载并填写《剧目征集表》 [1] - 填写完毕的表格需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hnslwtysc2024@163.c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