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助力沪语电影《菜肉馄饨》出炉 上海银行金融活水烹调“上海味道”
证券日报网· 2025-11-13 14:12
电影《菜肉馄饨》项目合作 - 公司通过抵押贷款为电影《菜肉馄饨》提供金融支持 该电影以沪语演绎上海城市记忆 预计2024年底上映 [1] - 公司在50余家网点布置联名宣传海报 并联动特色商圈和影院为电影宣传搭建平台 [2] - 公司将联合大光明影院组织包场观影活动 主要面向老年客群 [2] 文化金融服务战略与模式 - 公司组建总、分、支行联动的文化金融专业服务团队 并设立3家文化产业特色支行 [3] - 公司服务上海地区2000多家文创类企业 文体娱乐旅游领域贷款规模突破80亿元 [4] - 公司已落地逾20个文化旅游项目 授信总额近40亿元 包括西岸传媒港、广富林文化产业园区等标杆工程 [4] 业务拓展与生态构建 - 公司携手淮海集团联动商圈内20余家特色商户上线满减活动 实现高频次品牌曝光 [3] - 公司以创新“文化养老”为切入点 与黄浦文旅合作从对公向对私拓客延伸 [3] - 公司计划将电影融资案例推广至话剧、非遗传承、本土音乐剧等多个文化领域 [4]
助力沪语电影《菜肉馄饨》出炉,上海银行金融活水烹调“上海味道”
中国经济网· 2025-11-13 11:25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沪语电影《菜肉馄饨》,是金融赋能海派文化的具体实践 [1] - 公司旨在将针对单一项目的“文化金融样本”推广至更广泛的文化领域,实现从“盆景”向“苗圃”的发展 [3][5][7] 项目合作背景与价值评估 - 上海银行在与行业协会交流中捕捉到《菜肉馄饨》项目,项目通过家常馄饨串联两代人情感与城市记忆 [2] - 公司评估了剧本价值、主创团队能力和潜在文化消费市场,通过抵押贷款将无形文化价值转化为金融支持 [2] 市场推广与生态联动 - 公司在市中心50余家网点布置联名宣传海报,并联动特色商圈、影院为电影“出圈”搭建更广阔舞台 [3] - 公司联合大光明影院包场为老年客群组织专属观影活动,并以“金融+文化”赋能老年客户生活 [3][4] - 公司携手淮海集团,联动商圈内20余家特色商户上线满减活动,实现高频次品牌曝光 [4] - 公司携手黄浦文旅,以创新“文化养老”为切入点,从对公合作向对私拓客延伸 [4] 文化金融战略与业务体系 - 公司组建总、分、支行联动的文化金融专业服务团队 [5] - 自2013年设立首家文化产业特色支行以来,目前已有3家网点获得独家授牌 [5] - 公司通过“专业团队+特色支行+生态联动”模式,持续扩大公益文化影响力 [6] 业务规模与项目成果 - 公司服务上海地区文创类企业2000多家,助力文体娱乐旅游领域贷款规模突破80亿元 [6] - 近年来已落地逾20个文化旅游项目,授信近40亿元,包括西岸传媒港、广富林文化产业园区等标杆工程 [6]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推动文化金融从“盆景”向“苗圃”发展,聚焦优质文艺创作项目和文化产业重大工程 [7] - 未来将提供更有效的专项信贷支持和更丰富的金融产品服务,助力建设上海文化品牌 [7]
国富量子(00290.HK)附属耗资8.3亿港元收购艺术品
格隆汇· 2025-10-31 18:04
公司投资活动 - 买方国富新艺创想有限公司为国富量子的全资附属公司,在2025年1月22日至2025年9月4日期间订立了28项艺术品收购交易 [1] - 公司就上述艺术品收购交易支付的代价总额约为8.3亿港元,资金来源于集团内部资源 [1] 公司投资策略 - 公司对艺术品采取长期投资策略,旨在通过把握市场周期与长期增值潜力来优化退资时机 [1] - 投资策略的核心是通过所收购资产的增值为公司及其股东创造价值与收益,其价值源于艺术品的稀缺性、独特文化价值及长期升值潜力 [1]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进军文创领域的发展策略是依托附属公司从事证券及期货条例项下受规管活动的能力及集团专业团队 [1] - 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共筑区域链技术,构建艺术品拍卖、融资及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服务体系 [1] - 公司计划通过上述服务体系拓展高附加值的文化金融新市场 [1]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13:51
核心财务表现 - 资产总额48,922.27亿元,较年初增长15.95%,负债总额45,050.82亿元,较年初增长16.62% [6]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5.88亿元,同比下降1.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0.64亿元,同比增长0.26% [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86%,盈利水平保持稳健 [6] 业务规模与结构 - 贷款本金总额23,730.46亿元,较年初增长7.38%,占资产总额48.51% [6] - 存款本金总额26,354.77亿元,较年初增长7.60%,占负债总额58.50% [6] - 金融市场管理表内外业务规模5.9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09% [19]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不良贷款率1.29%,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 [7] - 守牢风险底线,深化全面风险管控,运用智能预警系统强化风险信号识别 [7] 零售银行业务 - 零售客户突破3,100万户,AUM余额突破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94% [8] - 私行客户达20,586户,较年初增长17.90%,私行AUM规模2,240亿元,较年初增长14.39% [8] - 个人贷款余额7,056.84亿元,同比增长1.99% [8] 公司银行业务 - 公司存款规模18,255亿元,较年初增长7.12%,公司贷款(不含贴现)规模14,341亿元,较年初增长11.98% [14] - 深耕清洁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赛道",累计落地业务规模超6,700亿元,覆盖客户超4,400户 [15] - 北京地区人民币公司贷款(不含贴现)规模4,783亿元,较年初增长7.66% [14] 特色金融业务发展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4,377.10亿元,较年初增长20.16% [17]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654.56亿元,较年初增长26.20% [17]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08.10亿元,较年初增长16.91% [17] - 文化金融贷款余额1,434.52亿元,较年初增长26.74% [17] 金融市场与托管业务 - 托管资产规模29,477.50亿元,较年初增长29.74%,实现托管业务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15.47% [20] - 公募基金托管规模较年初增长47.78%,托管公募REITs产品3支,数量并列全市场第二 [22] - 全口径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同比增长59.26%,对公结售汇规模同比增长39.42% [16] 数字化与科技创新 - 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近2,000万户,同比增长12.01%,MAU超750万户 [10] - 依托"智投e合"系统上线"e融资"模块,推动企业融资从"被动等待"向"精准触达"转变 [18] - 开放银行累计新增财资一体化客户同比增长92.07% [18] 战略布局与品牌建设 - 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以"123456"战略为指引,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5] - 打造"儿童友好型银行""成就人才梦想的银行""伴您一生的银行"品牌体系 [8][9] - 儿童金融客户数突破238万户,个人养老金账户190万户,北京地区占比67.89% [9]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文化金融分论坛聚焦金融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 2025-10-30 21:58
论坛概况与核心主题 - 论坛主题为“金融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旨在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动能 [1] - 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主办,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单位支持与承办 [1] - 活动发布了“文化金融服务进园区——西城行”项目,并促进了两项合作协议的签署落地 [1][5] 政策与监管支持方向 - 北京市西城区将大力推动“文融西城”,培育“文化+金融”新业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以金融创新为文化强区构筑支撑 [2]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强调金融机构需创新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服务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 -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出需把握数字化和融合度两个关键变量,推动文化资产从“资源持有”向“价值运营”转型,培育耐心资本,构建文化金融生态 [3] 文化产业特性与金融需求 - 文化产业被界定为高成长性、投资于人、具有综合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轻资产、长周期、长尾效应突出的特性 [3] - 金融支持需覆盖文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和文化企业的全成长过程,通过壮大资本市场、丰富金融工具来平抑风险 [3] - 科技正重塑文化产业的创作、传播与消费全链条,为文化投资带来历史性机遇与挑战 [4] 投资策略与资本角色 - 投资应聚焦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重视文化对科技的引领作用,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的交汇 [4] - 金融资本需从“一哄而上”的粗放思维升级为理解文化特性的“文化友好型”资本,同时文化企业需加速市场化进程以成为“可投资”标的 [4] - 应大力培育文旅产业的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推动文化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构建城市发展新范式 [4] 具体合作项目与实施机制 - “文化金融服务进园区——西城行”项目汇聚多家金融机构与文化产业园区,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通过定制化金融产品和资源导入提升服务质效 [5] - 西城区委宣传部与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签署“2025全国高校电子竞技联赛”项目合作协议 [5]
激活文化产业新动能——北京银行出席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文化金融分论坛
凤凰网财经· 2025-10-30 21:14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文化金融的商业银行之一,在金融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通过全链条服务、支持新质生产力及构建金融生态,取得了显著成效 [1] 精准滴灌、突破融资瓶颈 - 聚焦文化企业“创意为核、版权为基”的资产特质,多维度挖掘企业价值 [1] - 构建“全周期覆盖”产品矩阵:针对初创小微企业推出“文旅e贷”,面向成长型企业打造“文化领军贷”,聚焦影视头部企业专项设立“剧影e贷” [1] - 打造“多路径突破”融资模式:率先突破传统评估逻辑,尝试影视剧、话剧版权质押模式,并与西城区共同落地全国首个文物活化利用融资项目 [1] 普惠向实、滋养产业根基 - 坚守普惠初心,积极打造“统e融”线上产品统一入口以提升效率 [2] - 自2017年挂牌以来,三家文创专营支行累计为超800家文化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近150亿元 [2] - 在人才服务端,针对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提供“文化英才贷”等专属服务,并建设文化人才智库 [2][3] 生态共建、汇聚发展合力 - 秉持平台化理念,构建“政策引导+资本赋能+资源整合”的文化金融生态圈 [4] - 深化与文化主管部门的政银协同机制,并设立创投私募业务中心,联动超千家产业基金与VC/PE机构 [4] - 完善“撮合赢”平台,做优“文化创客生态联盟”,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专属服务 [4] 数智赋能、驱动产业升级 - 制定文化金融五年规划,将服务文化新质生产力作为未来五年战略核心,重点围绕数字内容、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 [5] - 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动营销获客、风险控制等关键环节的服务创新与效能提升 [5] - 打造文化金融重点领域集中审批机制,积极探索契合文化新质生产力企业的专属服务模式 [5]
北京银行出席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文化金融分论坛
新京报· 2025-10-30 14:19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银行作为文化金融领域的领先银行 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分享了其通过全链条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生态共建和数智赋能等策略 深度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成效 [1] 文化金融服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文化金融的商业银行之一 截至2025年9月末 累计为超过16000家文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过6000亿元 在北京地区市场份额持续领先 [1] 全周期产品矩阵与融资模式创新 - 针对初创型小微企业创新推出"文旅e贷" 依托行业信用数据实现线上精准滴灌 [1] - 面向成长型企业打造"文化领军贷" 结合标准打分卡研判企业生命力与成长性 [1] - 聚焦影视赛道头部企业专项设立"剧影e贷" 通过专业评估模型助力发展 [1] - 在版权融资领域率先突破传统评估逻辑 尝试影视剧、话剧版权质押模式 [1] - 与西城区共同打造"文物有信用"概念 成功落地全国首个文物活化利用融资项目 [1] 普惠金融服务与网络建设 - 积极打造"统e融"线上产品统一入口以提升融资效率与客户体验 [2] - 持续织密由文创专营支行、文创特色支行构成的服务网络 [2] - 自2017年挂牌以来 雍和、国家文创实验区、前门三家文创专营支行累计为超800家文化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近150亿元 [2] - 针对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提供"文化英才贷"等专属金融服务 并建设文化人才智库 [2] 文化金融生态圈构建 - 深化与市委宣传部、文旅局等文化主管部门的协同机制 形成政银合力 [3] - 设立创投私募业务中心 联动超千家产业基金与VC/PE机构 共建"股债联动伙伴"生态 [3] - 依托与北交所的互联互通机制和绿色通道服务 畅通文化科技类企业资本化路径 [3] - 完善"撮合赢"平台 打造商品展示、智能撮合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3] - 持续做优"文化创客生态联盟" 为文化企业提供全链条专属服务 [3] 数智赋能与未来战略布局 - 制定文化金融五年规划 将服务文化新质生产力作为未来五年的战略核心 重点围绕数字内容、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 [4] - 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 推动营销获客、授信审批等关键环节的服务创新与效能提升 [4] - 打造文化金融重点领域集中审批机制 提升审批专业度与响应速度 积极探索专属服务模式 [4]
激活文化产业新动能——北京银行出席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
新京报· 2025-10-30 14:13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银行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文化金融分论坛上展示其作为文化金融领域领导者的探索与成效,核心是金融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文化金融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累计为超过16000家文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过6000亿元,在北京地区市场份额持续领先 [1] 产品矩阵与融资模式创新 - 构建全周期覆盖的产品矩阵,针对初创型小微企业推出依托行业信用数据的线上产品“文旅e贷” [1] - 面向成长型企业打造“文化领军贷”,结合标准打分卡研判企业生命力与成长性 [1] - 聚焦影视赛道头部企业专项设立“剧影e贷”,通过专业评估模型提供支持 [1] - 在版权融资领域突破传统评估逻辑,尝试影视剧、话剧版权质押模式 [1] - 与西城区共同打造“文物有信用”概念,成功落地全国首个文物活化利用融资项目 [1] 普惠服务与网络建设 - 积极打造“统e融”线上产品统一入口以提升融资效率与客户体验 [2] - 持续织密由文创专营支行和文创特色支行构成的服务网络 [2] - 自2017年挂牌以来,雍和、国家文创实验区、前门三家文创专营支行累计为超过800家文化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近150亿元 [2] 人才金融服务与生态构建 - 针对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提供“文化英才贷”等专属金融服务,并建设文化人才智库 [2] - 深化与市委宣传部、文旅局等文化主管部门的协同机制,形成政银合力 [3] - 设立创投私募业务中心,联动超千家产业基金与VC/PE机构,共建股债联动伙伴生态 [3] - 依托与北交所的互联互通机制和绿色通道服务,畅通文化科技类企业资本化路径 [3] - 完善“撮合赢”平台和“文化创客生态联盟”,提供产业辅导、融资融智等全链条服务 [3] 数智化与未来战略布局 - 制定文化金融五年规划,将服务文化新质生产力作为未来五年战略核心,重点围绕数字内容、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 [4] - 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动营销获客、授信审批等关键环节的服务创新与效能提升 [4] - 打造文化金融重点领域集中审批机制,积极探索契合文化新质生产力企业特点的专属服务模式 [4]
第三届东北亚金融大会在沈举行 代表齐聚沈阳探寻开放新机遇
新华财经· 2025-10-27 06:51
活动概况 - 第三届东北亚金融大会的考察活动在自贸区沈阳片区举行,海内外金融机构与企业代表参与 [1] - 沈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具有产业基础扎实、科教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越等发展优势 [1] - 活动旨在实地感受沈阳的开放活力与金融动能,并展望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发展前景 [1][2] 跨境电商与贸易 - 京东保税仓作为沈阳跨境电商的核心引擎,已实现贸易额超13亿元 [1] - 业务覆盖36个国家、近2000个SKU,跨境电商交易额占全市近70% [1] 文化金融创新 - 国际艺术品保税项目旨在打造覆盖东北、辐射全国的国际艺术品全生态集散中心 [1] - 项目通过“艺术品唯一性认证系统”解决海关保税监管难题 [1] - 目前已引入欧洲艺术品3000余件,举办保税展览超百场 [1] 高端制造与科技创新 - 新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医用制氧机、无创呼吸机等领域拥有领先技术 [2] - 公司依托自主建设的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年产百万台套的制造能力,产品远销全球 [2] 金融服务与平台建设 - 自贸金融服务中心整合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多类金融机构资源,组建自贸区金融服务联盟 [2] - 该中心作为沈阳片区金融服务创新载体,定期开展政策发布、融资对接、跨境金融等服务活动 [2] - 中心集中展示了沈阳临空经济区、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沈阳综合保税区“三区”的融合优势及制度创新成果 [2]
张朝阳、霍学文共话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提供全生命周期陪伴
搜狐财经· 2025-09-18 10:23
文章核心观点 - 长期主义在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领域具有持续生命力 通过深度客户陪伴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价值创造 [1][4][10] - 科技金融风控模式创新 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实现从看不懂到精准画像的转变 纯信用线上贷款产品领航e贷已迭代至4.0版本 [2] - 北京银行在文化金融市场份额居北京首位 支持包括《哪吒2》等影视作品 并针对微短剧热潮开发专门金融产品 [5] - 儿童金融创新通过小京卡和京苗俱乐部活动超3万场 结合财商教育打破时空限制 [5][6][7] 科技金融创新 - 人工智能风控模型实现自动化审批 平均水平不逊于人工 规避信贷员情感偏好 [2] - 冒烟指数系统可提前八个月监测企业风险 通过数字痕迹分析实现客观评估 [2] - 金融机构通过投资科技企业获得高倍回报 银行已将其视为重要方向 [2] - 专注服务轻资产重脑力的专精特新企业 摆脱传统抵押物信贷逻辑 [2] 长期主义实践 - 企业需坚持DNA和擅长领域而非追逐短期风口 选择正确方向长期坚持 [3] - 优秀企业家都具备长期战略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regardless of current profitability [3] - 物理课持续更新260多期 每期超1小时 成为知识科普标志性内容 [3] - 企业初创期首笔贷款支持 上市后IPO资金回流 体现全周期陪伴价值 [8][9] 客户陪伴模式 - C端服务注重产品细节打磨和用户需求挖掘 每周召开产品讨论会优化体验 [8] - 通过C带B模式实现平台赋能 规模壮大后为B端提供传播推广服务 [8] - 从孩提时代建立金融链接 针对不同人生节点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 [8] - 对暂未盈利但现金流健康科技企业持续提供关键金融助力 [8] 业务领域布局 - 文化金融优势基于北京不可比拟的文化氛围 项目策划资金核心集中在北京 [5] - 微短剧金融产品符合年轻人内容消费习惯 短时长特性便于风险把控 [5] - 儿童财商教育通过视频打破地域限制 边远山区可重复观看和互动 [6][7] - 动态长期主义实现企业到个人全生命周期覆盖 涵盖科创文化儿童多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