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显示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TCL在广州投下全球首创项目 “世界显示之都”诞生“新物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2:21
全球OLED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显示面板厂商在全球OLED市场出货量占比接近50%创历史新高 [2] - 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等中国企业加速拓展IT设备OLED市场(包括平板、笔记本及电竞显示器) [2] - 三星显示和LG Display已陆续关闭LCD工厂将未来押注在OLED技术 [4] 中国OLED产业投资布局 - 2023年至今京东方在成都投建8.6代OLED产线总投资630亿元 [6] - 维信诺在合肥投建8.6代OLED产线总投资550亿元 [6] - 上半年MLED、硅基OLED等新兴领域整体投资额超过500亿元 [5] - TCL华星武汉G5.5印刷OLED生产线于去年11月实现量产产能正从3k/月提升至9k/月 [6] 印刷OLED技术突破 - TCL在广州投资全球首条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T8项目)总投资295亿元 [3] - T8项目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 [8] - 印刷OLED技术是唯一由国内面板厂先发主导的技术路线 [4] - 项目预计2027-2028年间实现量产恰逢中尺寸OLED需求爆发期 [12] 广州新型显示产业生态 - 去年新型显示产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近8% [10] - 已培育十余家百亿级龙头企业和十余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0] - 构建覆盖上游显示材料、装备中游面板、模组制造及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10] - 通过T8项目补全从LCD面板、OLED面板到终端产品制造的产业链 [8] 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拓展 - OLED面板凭借色彩还原度、技术成熟度及柔性轻薄设计优势成为IT产品理想选择 [4] - 未来显示将向柔性与可折叠、透明显示、屏幕传感器集成等方向发展 [13] - 显示产业价值体现在与半导体、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眼镜等行业的结合上 [14] - 中微半导体华南总部基地将聚焦大平板显示设备领域实现芯屏并举 [14] 区域产业竞争态势 - 合肥、深圳、成都位居新型显示产业十大城市前三位 [10] - 合肥在印刷OLED试验线、硅基OLED小尺寸线、柔性AMOLED 6代线和8.6代线均已投产 [11] - 北京正推动新型显示与元宇宙融合发展打造全球影响力产业生态 [11] - 广州在超高清面板、显示模组及偏光片等领域产能稳居全国前列 [8]
TCL在广州投下全球首创项目,“世界显示之都”诞生“新物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2:1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竞争焦点集中在柔性与可折叠、AI眼镜等新兴应用领域[1] - 中国显示面板厂商在全球OLED市场出货量占比接近50%创历史新高[1] - 三星显示和LG Display已关闭LCD工厂并将未来押注于OLED技术[2] - 印刷OLED是唯一由国内面板厂先发主导的技术路线[2] - 中尺寸OLED应用(平板/笔记本/显示器)成为厂商新一轮战场[2][4] 技术发展与产能建设 - TCL在广州投资全球首条8.6代印刷OLED生产线总投资295亿元[2] - 京东方和维信诺分别投资630亿元和550亿元建设8.6代OLED产线[4] - TCL华星武汉G5.5印刷OLED生产线产能从每月3k提升至9k片[4] - T8项目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达2.25万片采用2290mm×2620mm规格[4] - 上半年MLED和硅基OLED等领域投资额超过500亿元[4] 区域产业布局 - 广州新型显示产业去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近8%[6] - 合肥、深圳、成都位居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前三名[7] - 广州已培育十余家百亿级龙头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 - 合肥在印刷OLED试验线、硅基OLED小尺寸线等多条产线投产[7] - 北京正推动新型显示与元宇宙融合发展建设未来显示产业园[7] 市场需求与产品应用 - 中尺寸IT产品对OLED面板需求增长推动突破性增长[3] - OLED面板凭借色彩还原度和柔性轻薄设计成为理想选择[3] - 广州目前终端产品主要集中在大尺寸教育、家电应用领域[8] - 未来显示将向屏幕传感器集成和"万物皆显示"方向发展[8] - 车载、AR/VR、可穿戴设备成为中尺寸面板新增长路径[8] 产业链生态建设 - 广州构建覆盖上游材料装备、中游面板制造、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6] - 中微半导体华南总部基地开工实现"芯屏并举"发展范式[9] - 视源股份液晶电视主控板卡全球出货量超7.7亿片占全球三分之一[10] - 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等平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健性[11] - 印刷OLED需攻克材料均匀性和精密工艺控制等关键技术挑战[11]
维信诺:拟与昆山唯信联合投资50亿元建设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项目
第一财经· 2025-09-23 10:46
项目投资 - 维信诺与昆山唯信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昆山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1] - 项目投资总额预计约人民币50亿元 [1] -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20亿元 其中维信诺及其指定主体出资10.02亿元占比50.1% 昆山唯信及其指定主体出资9.98亿元占比49.9% [1] 股权结构 - 增资完成后苏州国显仍为维信诺合并报表范围内控股子公司 [1]
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拟落户广州 总投资约295亿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07:42
公司投资与项目规划 - TCL科技子公司TCL华星与广州市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协议 建设全球首条第8.6代印刷OLED产线(t8项目) 总投资约295亿元 计划2025年11月开工 [1] - t8项目设计月加工玻璃基板(2290mm×2620mm)能力为2.25万片 主要覆盖平板、笔记本电脑及显示器等中大尺寸高端显示产品 [1] - 产线全部采用TCL华星自主研发的印刷OLED技术 项目运营后有望成为我国显示企业在高世代AMOLED领域实现技术超越与市场引领的标志 [1] 公司技术实力与产能布局 - TCL华星在OLED领域深耕10余年 具备完整印刷OLED量产能力与核心专利布局 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9700件 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1200件 覆盖设计、材料、工艺与设备全链条 [1] - 公司位于武汉的G5.5印刷OLED生产线(t12)已于2024年11月实现量产并持续提升产能 [1]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新型显示市场趋于稳定 折叠屏与车载显示等新增长点崛起 OLED正加速成为高端主流技术 [2] - 2024年全球AMOLED面板出货量占比达27% 至2030年有望提升至35% [2] - t8项目将助力TCL华星抢占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战略制高点 扩大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2]
总投资295亿元、月产能2.25万片 TCL科技公告拟投建8.6代印刷OLED产线
央广网· 2025-09-15 03:19
项目投资 - TCL科技集团与广州政府及开发区共同签署协议 拟建设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的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 总投资额约人民币295亿元[1] - 生产线主要产品涵盖平板 笔记本电脑 显示器等应用领域 预计2025年11月开工[1][5] 技术优势 - 印刷OLED技术通过高精度喷头将液态发光材料喷射到基板形成像素 具备色彩表现优异 分辨率高 材料利用率高 能耗低及投资制造成本低等优势[2][3] - 公司已构建规模化全球专利布局 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过9700件 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居行业首位 覆盖设计 材料 工艺和设备环节[4] 市场前景 - 全球AMOLED面板2024年出货量10.1亿片占比27% 预计2030年出货量将超过13.3亿片占比提升至35%[2] - AMOLED在IT和车载等中大尺寸应用增长显著 预计到2030年笔电年复合增长率33% 车载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27% 桌上型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19%[2] 战略意义 - 该项目采用自有印刷OLED技术 是我国显示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突破点 将助力抢占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战略制高点[4] - 作为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 成功运营将成为超越境外企业在高世代AMOLED领域地位的重要契机[5] 产能建设 - 武汉G5.5代线印刷OLED产线于2024年11月起实现量产及用户交付 产能正从3k/月提升至9k/月[2] - 公司具备印刷OLED量产能力及关键专利 已开展十余年技术研究 并与同业完成从器件技术开发到上游材料及核心装备的全方位布局[2][4]
从“跟跑”到“领跑”!TCL科技拟投建8.6代印刷OLED产线
巨潮资讯· 2025-09-13 02:12
项目投资 - TCL科技与广州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共同签署协议 拟建设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的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 总投资额约295亿元 [2] - 生产线主要产品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应用领域 预计2025年11月开工 [2][6] 技术优势 - 印刷OLED技术通过高精度喷头将液态发光材料喷射到基板形成像素 具备色彩表现优异、分辨率高、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以及投资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 [3][4] - 该技术是适配小、中、大全尺寸的规模化商用OLED技术路径 [4] 产能布局 - 武汉G5.5代线印刷OLED产线于2024年11月起实现量产及用户交付 产能正从每月3千片提升至9千片 [3] - 新建t8项目为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 将提升高端产品份额并优化经营效益 [4][6] 行业前景 - 全球AMOLED面板2024年出货量10.1亿片(占比27%) 预计2030年将超13.3亿片(占比提升至35%) [3] - 中大尺寸应用增长显著 笔电领域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33% 车载显示器27% 桌上型显示器19% [3] - OLED技术因折叠屏、车载屏幕、穿戴设备放量及显示屏尺寸扩大等因素 有望成为高端显示主流技术 [3] 竞争地位 - TCL华星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过9700件 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居行业首位 覆盖设计、材料、工艺和设备环节 [5] - 印刷OLED成为首个由中国企业引领全球进入商用阶段的显示技术 标志着我国显示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突破 [5]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构建规模化的全球专利布局 并与同业共同完善上游材料及核心装备 形成自主可控的新一代显示技术生态 [5]
TCL科技:拟共同投建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项目,t8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9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2 14:23
项目投资 - TCL科技与TCL华星联合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合作协议 [1] - 项目总投资约295亿元人民币 各方共同出资147.5亿元注册资本金 其中TCL华星出资88.5亿元 [1] - 生产线设计月加工能力为2290mm×2620mm玻璃基板约2.25万片 [1] 技术战略 - 采用第8.6代印刷OLED技术路线 聚焦大尺寸显示面板制造 [1] - 项目旨在助力我国抢占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战略制高点 [1] - 项目将推动行业在先进技术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商业化突破 [1]
TCL科技最新公告:拟共同投建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项目 t8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9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2 13:49
项目投资 - TCL科技与TCL华星、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拟建设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 [1] - 项目月加工能力为2290mm×2620mm玻璃基板约2.25万片 [1] - 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295亿元,各方共同出资147.5亿元到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其中TCL华星出资人民币88.5亿元 [1] 战略意义 - 项目将助力我国在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1] - 项目将引领行业在先进技术的前沿探索与商业化突破 [1]
年产70万片,湖南柔性OLED屏项目预计11月完工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4 09:17
创普开业三期项目建设 - 三期项目主体施工建设中 预计11月底竣工主体工程[2] -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综合楼和生产厂房 建设2条柔性OLED显示屏生产线和5条电子纸显示屏生产线[2] - 项目于2024年5月正式动工[2] 产能扩张计划 - 项目投产后柔性OLED显示屏年产能达70万片 电子纸显示屏年产能达180万片[3] - 公司生产线从最初8条增至200余条 年产值从4亿元提升至38亿元[6] 公司业务范围 - 主营业务涵盖液晶显示模组(TFT-LCD) 柔性OLED显示屏 TP触摸屏 背光源及相关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3] - 提供工业自动化设备和进出口贸易服务 产品应用于手机 智能穿戴 车载 智能家居及数码产品等领域[3]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专注于新型显示产业[3] 行业技术研讨会 - TrendForce计划于2025年10月30日在深圳举办自发光显示产业研讨会[7] - 议题涵盖iLED技术发展潜力 MiP与COB技术 LED显示芯片 玻璃基Micro LED技术等前沿话题[8] - 参会企业包括雷曼光电 国星光电 京东方华灿 晶芯科技等行业领先企业[8]
中国屏何以大“显”身手
证券日报· 2025-08-25 16:15
中国显示产业崛起 - 中国厂商占据全球电视出货量半壁江山 在折叠屏等前沿领域跻身世界第一梯队[1] - 显示产业依托技术突破 规模优势及政策支持重塑全球产业格局[1] - 75英寸电视价格近两年下跌约50% 100英寸产品消费者终端购买价降至万元级别[1][6][7]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发展 - 国家将新型显示器件及关键材料置于战略高度 七部门2024年联合推动量子点显示 Micro-LED等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2] - 京东方A 2003年收购韩国3代线 TCL华星2009年成立 共同奠定面板国产化基石[2] - 三利谱2008年建成窄幅偏光片产线 2011年实现国内首条宽幅TFT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 填补国内产业空白[3]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 Mini-LED技术优化画质并推动大尺寸电视普及 使高画质与高性价比成为可能[7] - 京东方A和TCL华星利用10.5代线实现100英寸与115英寸面板经济切割 惠科在8.6代线突破116英寸套切技术提升材料利用率[7] - 成本下降推动大尺寸化趋势 产品从高端商用向智慧医疗 文博展示 智慧交通等新兴领域拓展[7] 产业现状与区域分布 - 形成环京 长三角 珠三角 中西部四大产业集聚区 珠三角地区产能占比最大[4] - 国内显示行业度过最艰难时期 传统产品价格趋稳 高规格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扩大[4] - 产业链集群效应推动LCD产业完成逆袭 供应链不断优化[4] 技术演进与未来布局 - 产业深度布局OLED技术实现曲面折叠卷曲拉伸功能 并进军Micro-LED等高端技术领域[8] - 维信诺2001年点亮国内首款柔性显示器件 2015年实现全球首款3毫米弯曲半径全屏卷曲柔性屏 现为全球OLED头部企业[9] - 未来显示产业将呈现多种技术并行格局 针对大屏 高端手机 车载显示 智能眼镜等不同场景差异化发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