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偏光片

搜索文档
冲刺千亿级园区 助制造业提能级
四川日报· 2025-10-17 04:06
崇州制造业发展定位与目标 - 崇州被定位为成都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目标是提升“先进制造业能级” [2] - 四川崇州经开区力争营收在2024年突破800亿元,并在2027年达到千亿元级别,助力崇州跻身制造业全国百强县名单 [2] 产业基础与现有规模 - 崇州在电子信息、智能家居、航空航天三大主导产业支撑下,四川崇州经开区2023年实现全口径营业收入772.4亿元 [3] - 崇州2023年规上工业营收达535亿元,在成都市园区中排名第五 [3] - 崇州家居产业规模占四川省家居规上工业产值的45%,占成都市该产业的70% [3] 重大项目进展与产能规划 - 总投资22.5亿元的中发天信崇州生产基地项目提前半年实现封顶 [2] - 投资20亿元的日东材料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项目已在崇州正式投产 [2] - 中发天信生产基地预计2027年投产,届时将具备年产200台轻型航空发动机的产能 [6] 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布局 - 崇州正依托国星宇航、中发天信等企业,加快形成航空航天、商业卫星、低空经济等新增长点 [4] - 成都将支持崇州市建设成都低空产业重要承载地,协调推动崇州天宫机场改扩建,并争取新建一座A1类通用机场 [4] - 崇州空天科技产业园已引入国星宇航“星算”计划总部项目,计划投资建设卫星研发、制造和运营中心 [6] - 围绕国星宇航全产业链,当地梳理出50家目标企业,计划2024年落地3家,目标到2029年实现营收50亿元以上 [6] 产业链延伸与配套发展 - 崇州以培育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配套企业为契机,重点向OCA光学胶、OLED偏光片、Mini/Micro-LED等相关显示领域突破 [5] - 为促成日东材料项目落地,崇州引进了苏州柯创电子材料和成都市永星辰光电科技两家企业,以满足核心辅材的本地化供应需求 [5] - 崇州正加快落地川藏清洁能源创新转化与装备科技产业基地,积极发展高端能源装备产业 [5] 政策与资源支持 - 成都市的政策、资源、要素(如土地指标、能耗指标、财政支持)会优先向崇州倾斜 [3] - 除“共性”支持外,崇州还将获得“一对一”专属政策支持 [3] - 对于高端能源装备产业,成都明确将在用地空间、产业导入、政策倾斜等方面给予崇州支持 [5]
超134亿,国内OLED配套产业链项目加速!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0-13 17:57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OLED产业链的配套环节(材料、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投资总额超过134亿元人民币 [2] - 产业发展重点从单纯扩大面板产能转向系统性构建和强化整个产业链生态,资本涌入凸显产业链协同发展和垂直整合正在加速 [2][13] 材料领域发展 - 光学膜材料项目密集,日东材料投资20亿元的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已于9月正式投产 [6] - 纬达光电三期建设项目总投资4.99亿元,建设5条主设备产线,生产染料系偏光片、OLED用偏光片等功能膜产品 [6] - 鸿茂光电高端偏光片项目总投资22亿元,一期投资超1亿元,达产后可年产2460万平方高端偏光片,年产值超25亿元 [6] - 基础结构/阻隔材料方面,福莱新材拟募资7.1亿元新建高洁净度实验室推动OLED配套材料研发 [7] - 思摩威新材料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设OLED新一代高阻隔封装胶水材料研发及中试生产基地 [7] - 沃格光电AMOLED玻璃基光刻蚀精加工项目总投资6.28亿元,规划建设7.7万平方米生产厂房服务于AMOLED后段工艺 [7] - 制程消耗材料方面,奥来德在吉林开工关键功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重点布局光敏聚酰亚胺(PSPI)和薄膜封装材料 [8] - 德国梅塞尔集团为京东方和维信诺8.6代线配套建设大宗气站,成都项目投资2.5亿元,合肥项目投资3.4亿元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产 [8] 掩膜版领域进展 - 路维光电高世代高精度光掩膜项目总投资20亿元,将建设11条高端掩膜版产线,一期建设5条G8.6及以下AMOLED产线,达产后年产能约1500片 [10] - 全洋光电G8.6金属掩膜版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于2026年6月完成,整体达产后预计年产值6亿元 [10] - 高光半导体投资约9亿元的第8.6代AMOLED金属掩膜版产线已完成核心设备搬入,一期达产后预计年产通用金属掩膜版780张及FMM 10万条 [10] - 清溢光电高精度掩膜版生产基地总投资20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8亿元主要生产8.6代及以下高精度掩膜版 [10] - 寰采星拟投资超10亿元在浙江建设G8.6代FMM项目,满足国内面板企业高世代OLED产能需求 [10] 设备领域突破 - 奥来德于8月向京东方交付首批8.6代线性蒸发源设备,这是蒸镀设备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11] - 华兴源创于6月出货国内首台G8.6 AMOLED触控屏显示系统检测设备,可实现微米级精度检测,覆盖车载显示屏到笔记本电脑等中大尺寸面板需求 [11] - 佳智彩于6月出货国内首条应用于8.6代线OLED De-mura设备至国内头部面板厂商,该产线是全球第二条、国内首条8.6代OLED面板制造世代线 [11]
以“链”建“群” 重点产业链项目跟着来
搜狐财经· 2025-10-08 13:55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今年1—8月,成都市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3%—— 以"链"建"群" 重点产业链项目跟着来 日东电工OLED偏光片项目。 日前,全球功能材料巨头日东电工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在崇州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这是该公司在2017年落子成都后的再度加码。作为京东 方等面板龙头的核心供应商,日东电工的增资扩产,是成都以"链主"企业聚"链属"企业,锻造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生动缩影。 几乎同时,青白江区与华为达成合作,签署数实融合创新中心协议。这是继2021年华为(成都)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落地后,双方在推动制造业 智能化转型与新兴产业创新上的合作升级。 数智赋能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青白江区,其与华为的合作正从"智能制造"向"数实融合"深化。新签约的创新中心,将汇聚华为及生态伙伴的技术资源,聚焦企业研发、生 产等核心场景,加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 合作的成效已在老牌企业中显现。拥有57年历史的成都迈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用"颠覆"一词形容"智改数转"带来的变革。通过华为赋能, 其生产效率提升20%,生产成本降低10%,并凭借改造后稳定提升的质量体系,成功打入比亚迪、奇瑞等主流供应链,订单排至次年一 ...
【科技自立·产业自强】杉杉股份:双轮驱动 夯实新能源与新型显示产业基石
证券时报网· 2025-10-01 17:53
核心观点 - 公司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两大核心业务,持续赋能新能源、新型显示产业发展 [1] 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 - 公司6C产品已批量供应消费、动力领域,市场份额领先 [1] - 针对硅基材料膨胀、快充受限痛点,开发新型CVD硅碳负极,通过气相纳米化技术控制硅颗粒尺寸,抑制膨胀并提升循环性能,相关产品已批量供应下游头部客户 [1] - 推出超长循环石墨,借助无间歇石墨化技术形成超晶波纹结构,显著提升材料抗压和抗膨胀性能,支持电芯循环寿命超15000次,适配储能市场需求 [1] 偏光片业务 - 公司累计拥有1800余项专利,覆盖中、日、韩、欧洲等全球市场 [1] - 通过"自主研发+并购整合",实现从LCD偏光片到"LCD+OLED"双品类的技术跨越 [1]
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加快高质量发展 四川需要更大更强的成都
四川日报· 2025-09-25 08:22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明确提出将支持成都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做强核心竞争力、做优功能品质,打造超大城市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新标杆。 高规格出台文件,折射成都之重。成都是我国超大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 经济圈极核城市,肩负带动全省、辐射西部、服务全国的重大责任。一直以来,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超 三分之一的成都,为四川之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锁定路线目标,更见四川担当。在外界看来,《意见》出台是四川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重 任,以四川发展之进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坚定举措。未来,四川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成都?从《意 见》首先聚焦支持成都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不难看出:四川需要一个经济体量更大更强的成都,为全 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引擎"。 面对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这一目标,成都如何主动而为?如何破题?观察成都近段时间的动作,"协 调发展"成为其解题的关键思路。这种协调既体现在内部,包括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23个区(市)县 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延伸至外部,与省内其他20个市(州)的协调发展。 西部经济中心的家底 根据国务院批复同意的 ...
成都挺起经济大市产业“硬脊梁” 推动产业链从“链的聚势”到“群的跃升”
四川日报· 2025-09-23 14:59
产业发展总体规模与成就 - 去年11条重点产业链营收达到千亿级规模 [1] - 新增2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达5个 [1] - 截至今年7月 全市重点监测的7268家产业链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 利润总额增幅达12.2% [1] - 已建成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 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个 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2个 [1] - 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中 成都居第八位 [1] 重点产业链发展目标与规划 - 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旅游加快形成万亿级产业链 [1] - 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银发经济4条产业链突破千亿元 [1] - 推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绿色食品等8条产业链跨过新的千亿级台阶 [1] -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瞄准颠覆性创新和场景应用 加快打通商业闭环 [4] - 分类分级、协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4] 产业链发展模式与案例 - 按照产业链发展思路 将一条链上的企业最大化聚集在同一区域 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2] - 日东材料科技增资20亿元新建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项目竣工投产 填补成都市在OLED上游偏光片材料领域空白 [2] - 链式发展遵循企业诉求 合作半径越小越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2][3] - 华日通讯招引上下游企业入驻 与北京板卡供应商业务订单量持续增长 [2][3] 产业发展支撑举措 - 发挥超大城市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优势 针对三首产品提供场景应用方案 [4] - 成立场景创新促进中心 围绕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低空物流等开放多个城市级试验场景 [4] - 针对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新行业开放试点区域 助力企业跑通市场逻辑、形成技术标准 [5] - 推进一链一专班、一链一政策、一链一基金、一链一产业顾问等实体化举措 [5] - 链长现场办公将成为重要抓手 市领导现场协调调度 相关单位现场办理 [5] 特定产业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产业今年1—8月规模达940亿元 同比增长33% 在全省占比超过85% [3] - 人工智能产业链虽未形成较大规模 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在人形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等细分领域形成全国影响力 [3] - 人工智能企业专场对接活动将于9月25日举办 [5] 金融支持与资本运作 - 成都交子金控集团已与18个区县和园区组建60余只功能性基金 [5] - 接下来将强化基金对产业链的关键赋能 推动基金引资、资本招商 [5] - 支持培育更多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5]
佛塑科技(000973) - 佛塑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2 17:30
收购与业务整合 - 收购金力股份100%股权交易正处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阶段[2][3] - 交易申请文件于2025年6月12日获受理 并于7月23日、9月3日、9月9日披露修订稿[2][3] - 收购旨在发力锂电池隔膜领域 完善新能源产业布局[3] 锂电池业务进展 - 锂电池复合集流体膜材料及关键装备开发项目主设备已进场安装[3] - 项目按计划推进中 主要研发生产锂电池复合集流体基膜产品[3] 光学业务布局 - 控股子公司纬达光电生产染料系偏光片、OLED偏光片、碘系偏光片等光学膜产品[3] - 产品应用于车载显示、工控显示、OLED显示、智能家居显示及眼镜领域[3] 会议基本信息 - 2025年9月19日通过全景网召开业绩说明会[2] - 参会高管包括总裁马平三、独立董事周荣、副总裁何水秀及财务总监张镜和[2]
20亿,OLED偏光片项目在四川正式投产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7 18:09
据"今日崇州"消息,9月16日,位于四川崇州经济开发区的日东材料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下文 简称"日东材料")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据了解,日东材料是日东电工株式会社(Nitto)全资孙公司,后者业务范围涵盖材料、电子设 备、显示、医疗等多个领域,尤其在偏光片和光学薄膜方面居于全球主导地位,长期为京东方、 TCL华星光电等面板企业提供材料支持。 2017年6月,日东材料签约入驻四川崇州经济开发区,2018年3月建成投产,主要产品为OLED光 学薄膜,在E-Mask产品(光学保护膜)领域。2024年实现产值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4%,2025年1—8月实现产值10.3亿元。 2023年,日东材料与崇州签约增资20亿元新建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项目,项目占地约90亩(含 预留二期用地),厂房建设面积6万平米,主要生产OLED偏光片和E-Mask大尺寸光学薄膜。 消息指出,日东电工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的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提高成都新型显示产业链的本地 配套率和行业聚合度,有利于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此外,全国首条第8.6代EMASK光学保 图片来源:今日崇州 护薄膜产线也将于明年2 ...
三利谱(002876):稼动率短期拖累业绩,份额继续突破
长江证券· 2025-09-07 14: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41.97% [2][6] - 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31.47% [2][6] - 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下降45.48% [2][6]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8.74亿元,同比增长36.51%,环比增长8.6% [12] -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08亿元,环比下降 [12] - 二季度毛利率15.52%,同比提升1.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20个百分点 [12] - 二季度净利率0.95%,同比下降2.9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71个百分点 [12]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合肥二期项目转入固定资产7.45亿元 [12] - 合肥二期良率与产能利用率处于爬升阶段,上半年亏损1523万元 [12] - 上半年汇兑影响利润同比减少5755万元 [12] - 贷款利息费用同比增加1452万元 [1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65寸以上大尺寸TV用UV胶偏光片和疏水材偏光片已全面量产 [12] - 结束公司在大尺寸TV领域的不足 [12] - 国产1720mm偏光片产线配套原材料逐步成熟 [12] - 中小尺寸3D固曲柔性AMOLED圆偏光片持续量产出货 [12] - 2025年上半年OLED圆偏光片出货量超上年同期 [12] - 正在开发薄型化、圆偏护眼、防蓝光等功能的新型OLED偏光片 [12] - VR头显光学复合膜新产品潜力可观 [2][12] 行业格局与公司定位 - 偏光片行业处于国产替代高速阶段 [2][12] - 未来三大供应商分立的趋势逐渐清晰 [2][12] - 公司当前份额仍有较大提升弹性 [2][1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3元、1.30元、1.80元 [12] - 对应PE分别为47.66倍、19.57倍、14.11倍 [12]
杉杉股份研发破10亿创新高 双主业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经济观察网· 2025-06-17 10:58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0.37亿元,同比增长19.43%,研发费用率提升至5.55%的历史新高 [1] 负极材料技术突破 - 公司在石墨快充负极领域批量供应6C超充动力负极、低膨胀长寿命石墨等产品,新一代超充石墨具备兆瓦级闪充能力,循环寿命突破15000圈 [2] - 硅基负极方面开发均相沉积技术,高压实硅碳负极通过海内外认证,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拓孔低膨胀、多孔快充等系列产品 [2] - 第四代高压密硬碳负极通过缺陷调控技术提升钠电能量密度,已应用于钠电、锂电及超级电容领域 [3] 偏光片业务进展 - LCD偏光片保持大尺寸优势,中小型产品份额提升,运用低阻抗、广视角技术满足轻薄化需求 [4] - OLED偏光片实现产业化,开发大/中小尺寸产品,高雾度、低反射技术应用于终端,电视用产品稳定出货,手机/显示器产品量产出货 [4] - 车载偏光片提供低阻抗、广视角解决方案,收购LG化学SP业务带动需求增长 [5] 专利与战略布局 - 截至2024年底负极材料授权专利334项,偏光片授权专利1243项,两大产业均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