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材料

搜索文档
唐控发展集团积极探索扛债化债路径 加快市场化转型 打造国家级专精特新产业集群
证券日报网· 2025-07-27 21:33
公司概况 - 唐山控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唐控发展集团")是一家总资产567亿元的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手握两家上市公司 [1] - 公司通过"并购扛债"与"园区化建设"双轨并行,探索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路径 [1] 转型路径 - 2018年11月4日协议收购国内胶粘剂龙头企业康达新材26%股权,切入新材料赛道 [2] - 整合西安彩晶、成都赛英、大连齐化等产业链关键企业,构建专精特新产业集群 [2] - 2024年2月20日收购输电铁塔龙头常熟风范电力设备,整合光伏业务打造"输电+光伏"协同能源产业格局 [2] - 在丰南区建设的康达胶粘剂工厂、河北惟新ITO靶材工厂已正式投产 [3] - 总投资145.6亿元的氟氯硅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在唐山曹妃甸化学工业园区加速落地,预计年产136万吨产品,年营业收入突破120亿元 [3] 转型成效 - 通过并购上市公司导入优质经营性资产,外部评级突破AA+并向AAA冲刺,提升百亿级债务化解能力 [4] - 曹妃甸氟氯硅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丰南康达胶粘剂基地等项目激活逾3000亩工业存量用地 [5] - 盘活地方企业闲置资产建设碳纤维制品、PEEK、PPS中试基地,使废弃资产蜕变为硬科技创新策源地 [5] - 依托氟氯硅科技产业园项目串联上中游关键产业供应链,形成规模化、耦合化产业群体 [7] 转型启示 - 城投公司应构建"城投+产投"协同发展的双轨模式,建立"扛债主体"与"化债主体"的新型发展关系 [8] - 以市场化机制引才聚智、整合资源,通过战略性收购科技型上市公司获取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及行业资源 [9] - 突破地域思维,以全国化乃至全球化视野整合资源,推动区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9] - 重新界定和构建新型政企关系,政府应加大对城投公司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10]
鼎龙股份(300054):Q2业绩符合预期,泛半导体材料业务快速成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4 16: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业绩符合预期,25年以来业绩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抛光垫产能爬坡、抛光液上量、显示材料客户产能利用率和市占率提升、打印复印通用耗材业务降本增效 [7] - 2025年新材料业务营收利润增长显著,半导体材料及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应用业务预计营收同比增长49%,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04% [7] - 公司耗材业务以利润为导向,降本增效保障稳健发展,25H1打印复印通用耗材业务预计营收7.8亿元,25Q2收入环比增长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看好公司电子材料平台化布局,维持“增持”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11日收盘价28.54元,一年内最高/最低32.40/18.31元,市净率5.8,流通A股市值209.61亿元,上证指数3510.18,深证成指10696.10 [2]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4.96元,资产负债率34.47%,总股本9.45亿股,流通A股7.34亿股 [2] 财务数据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338|824|4046|4871|5751| |同比增长率(%)|25.1|16.4|21.2|20.4|18.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21|141|687|973|1234| |同比增长率(%)|134.5|72.8|32.0|41.5|26.9| |每股收益(元/股)|0.56|0.15|0.73|1.03|1.31| |毛利率(%)|46.9|48.8|49.0|50.3|51.0| |ROE(%)|11.6|3.0|13.5|16.4|17.7| |市盈率|52|-|39|28|22| [6] 业绩预告情况 - 2025H1预计营业收入17.27亿元,同比增长约14%,归母净利润2.90 - 3.20亿元,同比增长33 - 47%,扣非净利润2.73 - 3.03亿元,同比增长39 - 54% [7] - 25Q2单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49 - 1.79亿元,同比增长9 - 31%,环比增长6 - 27%,扣非净利润1.38 - 1.68亿元,同比增长6 - 29%,环比增长2 - 25% [7] 业务情况 - **半导体材料业务**:2025年抛光垫产能持续爬坡,抛光液、PI材料等新品持续放量,半导体材料业务及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应用业务预计营收9.45亿元,同比增长49%,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04% [7] - **细分产品**:CMP抛光垫25H1收入同比增长59%,25Q2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57%;CMP抛光液、清洗液25H1合计收入同比增长56%,25Q2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58%,铜制程抛光液实现订单突破;显示材料业务PI类产品25H1收入同比增长62%;25H1先进封装材料收入约860万元,KrF/ArF晶圆光刻胶加速推向市场 [7] - **耗材业务**:打印复印通用耗材业务25H1预计营收7.8亿元(不含芯片),25Q2收入环比增长,后续将通过优化运营效率、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保障稳健经营 [7]
瑞联新材: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27
境内外收入和毛利率 - 2024年海外销售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13.70%,占收入比重62.68%,境内销售收入5.44亿元 [1] - 境外销售毛利率49.10%,高于境内毛利率 [1] - 境内前五大客户合计收入45,001.63万元,占内销收入82.67% [2] - 海外前五大客户合计收入56,312.86万元,占外销收入61.59% [2] - 境内外收入增长主要因显示材料市场回暖,下游需求增加 [2] 细分行业发展 - 2024年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2.6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市场规模1,338亿美元,同比增长13% [4] - AMOLED面板出货面积1,741万平方米,占全球6.61%,市场规模533亿美元,占全球39.85% [4]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6,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7%,2030年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 [5] - 中国CDMO市场预计2025年后将占全球五分之一份额 [5] 毛利率分析 - 2024年整体毛利率44.20%,较2023年35.18%提升9.02个百分点 [7] - 显示材料板块毛利率提升9.91个百分点,主要因高货值产品销售占比增加及单位成本下降7.97% [8] - 境外毛利率高于境内因高毛利产品占比更高及医药中间体毛利率差异 [8] 长期股权投资 - 2024年新增投资出光电子7,639.84万元,持股20% [10] - 出光电子2025年一季度营收5,762.60万元,同比增长273.43%,净利润789.17万元,同比增长141.09% [12][13] - 投资定价参考估值报告,投前估值32,652.63万元,定价公允 [14]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 2024年新增投资初芯共创3,000万元,持股6% [16] - 对南京海融医药投资2,682.72万元,对西安思摩威投资1,000万元 [16] - 投资均围绕核心业务布局,具有战略协同价值 [17][18] 存货及减值 - 期末存货原值5.66亿元,计提跌价准备0.81亿元 [20] - 存货周转率1.65次/年,高于2023年1.39次,显示行业回暖 [20] - 1年以上库龄存货跌价准备覆盖率68.88%,2年以上99.59%,3年以上100% [20] 研发投入资本化 - 2024年研发投入资本化1,343.70万元,占研发投入11% [22] - 原料药项目中试阶段至取得生产批文期间支出资本化 [23] - 在研原料药品种包括泊沙康唑、钆布醇等,市场前景良好 [24][25]
瑞联新材: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27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境外销售收入达9.14亿元,同比增长13.70%,占收入比重62.68%,境内销售收入5.44亿元 [2] - 境外销售毛利率49.10%,境内销售毛利率35.95%,均同比增加 [2]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44.20%,较2023年35.18%提升9.02个百分点 [9] - 显示材料板块单位收入同比增加8.06%,单位成本下降7.97%,推动毛利率提升9.91个百分点 [10] - 2024年存货周转率1.57次/年,较2023年1.39次/年提升18.71% [28] 客户与市场情况 - 境内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82.67%,较2023年76.91%提升 [2] - 境外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61.59%,较2023年58.05%提升 [3] - 客户I和J两个海外客户2024年收入合计增加8911.35万元,占海外收入增量的80.88% [7] - 显示材料市场回暖是境内外收入增长主因,2024年全球显示面板市场规模1338亿美元,同比增长13% [4] - AMOLED面板2024年出货面积1741万平方米,占全球显示面板6.61%,市场规模533亿美元 [5]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2024年达6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7%,预计2030年突破1万亿美元 [6] - 半导体光刻胶市场2024年销售额26.85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45.47亿美元 [6] - 医药CDMO行业集中度低,中国市场份额逐年递增,预计2025年后占全球五分之一 [5] - 2024年电视用AMOLED出货量676万片同比增长28%,桌面显示器用AMOLED出货量201万片同比增长143% [5] - 汽车用AMOLED面板2024年出货量264万片,同比增长111% [5] 研发与资本支出 - 2024年研发投入1.34亿元资本化,占研发投入11.09% [33] - 原料药项目累计投入1.76亿元,进度47.59%,预计2025年上半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49] - 已完成5个原料药和1个药用辅料国内上市注册申请,3个原料药国外上市注册申请 [38] - 开发支出余额3197.58万元,较2023年增长72.48% [41] - 终止高端液晶显示材料项目,剩余募集资金1.40亿元待重新规划 [49] 投资与合资情况 - 投资出光电子材料(中国)有限公司7639.84万元,持股20% [14] - 出光电子2025年一季度营收5762.60万元,同比增长273.43% [17] - 与出光电子签署《生产基本合同》,预计2025年中完成供应链端业务转移 [1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包括初芯集团6000万元、海融医药2682.72万元、思摩威1000万元 [20] - 投资初芯集团主要看中其在电子化学品领域的发展规划 [21]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619
天风证券· 2025-06-19 08:12
核心观点 - 政策性金融工具历史上用于逆周期调节,新型工具投向或聚焦科技创新等领域,市场关注其规模、杠杆效应和发行节奏 [1] - 2025年贷款利率下行幅度有望显著放缓,银行股具备较高投资价值 [3] - 国银金租老牌业务稳健,新兴业务前景广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6] - 欧陆通作为开关电源龙头企业,数据中心电源开拓成长曲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8] - 蓝晓科技吸附材料弥补提锂项目下滑,生命科学、超纯水取得突破,维持“买入”评级 [9] - 瑞联新材显示材料贡献收入增量,成本管控显著,利润高增,上调盈利预期并维持“买入”评级 [15] 历史上的政策性金融工具 - 2015 - 2017年国开行、农发行定向发行专项建设债券,2022年发行开发性金融债券筹资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二者均用于逆周期调节,有撬动实体信贷等特点,但在支持力度等方面有差异 [1] - 2015年投放8000亿元专项建设基金,按25%资本金比例估算,将撬动3.2万亿元总投资,贡献约5.8%投资增速;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7400亿元,引导银行对支持项目超3.5万亿元授信 [19][20]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关注要点 - 投向领域或更聚焦科技创新、消费、外贸等领域,市场关注其规模、杠杆撬动效应和后续使用发行节奏 [1] - 运作模式可能继续由政策性银行牵头,央行或通过PSL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供资金支持 [21] 贷款利率走势及市场启示 - LPR改革后,贷款利率大部分时候大幅快速下行,关注2020年快速下行、2022年大幅下行、2024年点差压降放缓三个阶段 [3] - 从央行和商业银行视角看,预计2025年贷款利率降幅有限 [31] - 对银行资产负债配置行为,预计年内LPR和存款降息幅度有限,银行自营配置债券性价比受约束,监管对银行信贷规模要求或降低;对银行股投资价值,贷款利率下行放缓减轻息差压力,银行股高股息优势显著,增量资金有望涌入,建议关注优质区域中小行和国有大行 [3] 国银金租业务情况 - 2024年总收入285.6亿元,同比+7.2%;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8.5% [3] - 老牌业务中航空租赁小幅收缩,船舶租赁快速增长,船队规模253艘,2024年船舶租赁收入77亿元,同比+32.4%,新增业务投放119亿元,同比+48% [3] - 新兴业务中普惠金融和绿色能源与高端装备租赁前景广阔,2024年末普惠金融收入30亿元,同比+47.6%,新增业务投放228亿元,同比+6.6%;绿色能源与高端装备租赁收入37亿元,同比+62.1%,新增业务投放471亿元,同比+102.2% [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亿元、49亿元、53亿元,同比+3.5%、+5.3%、+7.3%,给予1.2XPB估值,目标价2.68元/股,较2025年6月17日收盘价有85%增长空间 [6] 欧陆通业务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37.98亿元,同比增长32.32%,规模突破历史新高 [8] - 算力需求增长,服务器电源市场扩容,2020 - 2023年全球算力规模CAGR达46.5%,2019 - 2023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CAGR达15.6% [8] - 大陆厂商崛起,高端市场突破进行时,中国大陆电源厂商在成本控制和服务能力方面有优势 [8] - 中国AI服务器市场2025年规模预计达630亿元,2021 - 2025年CAGR达15.8% [8] - 预计2025 - 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46.34、56.26、67.13亿元,同比+22%、+21.4%、+19.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7、4.69、5.53亿元,同比+25.8%、+39.0%、+18.0%,给予2025年40倍PE,目标价126.53元 [8] 蓝晓科技业务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25.54亿元,同比+2.6%,归母净利润7.87亿元,同比+9.8%;一季度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8.6%,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14.2% [9] - 吸附材料业务保持增长,系统装置同比下滑,2024年离子交换树脂/系统装置/技术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86/4.69/0.64亿元,同比分别+27.61%/-43.13%/-1.61%,盐湖提锂系统装置收入同比-80.96% [9] - 固相合成载体持续放量,生命科学领域未来可期,超纯水实现突破,受益于GLP - 1多肽类药物市场表现,固相合成载体业务快速增长,超纯水领域部分重点半导体企业实现订单落地 [9] - 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1.27/14.63/17.0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9] 瑞联新材业务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4.59亿元,同比+20.7%,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87.6%;一季度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4.8%,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32.9% [15] - 2024年显示材料/医药板块/电子材料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8/1.5/0.3亿元,同比分别+23.69%/13.59%/-29.90%,OLED业务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 [15] - 毛利率上升因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管控成效显著,2024年综合毛利率为44.20%,较2023年增加9.02个百分点 [15] - 上调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期为3.13/3.67/4.0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5] 市场数据 - A股市场中,上证综指收盘3388.81,涨0.04%;沪深300收盘3874.97,涨0.12%;中证500收盘5745.87,跌0.09%;中小盘指收盘3751.98,涨0.01%;创业板指收盘2054.73,涨0.23%;国债指数收盘225.25,涨0.03% [5] - 海外市场中,香港恒生收盘23710.69,跌1.12%;道琼斯收盘42171.66,跌0.1%;纳斯达克收盘19546.27,涨0.13%;标普500收盘5980.87,跌0.03%;日经225收盘38885.15,涨0.9%;德国DAX收盘23317.81,跌0.5%;法国CAC收盘7656.12,跌0.36%;富时100收盘8843.47,涨0.11%;台湾收盘22356.73,涨0.65% [13] 申万行业指数预览 - 展示了农林牧渔、基础化工等多个行业的总市值、流通市值、市盈率、市净率等数据 [14][18] 天风6月金股推荐 - 包括锦波生物、百济神州 - U等多家公司 [4] 买方观点 - 陆家嘴会议大部分内容符合预期,对稳定币的提及等或影响金融科技板块走势,外部局势使军工和能源走强,海外映射下科技、AI硬件和算力方向回升 [7]
瑞联新材(688550):显示材料贡献收入增量,成本管控显著,利润高增
天风证券· 2025-06-18 11: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电子/电子化学品Ⅱ,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瑞联新材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14.59亿元,同比+20.7%,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87.6%;2025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4.8%,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32.9% [1] - 2024年显示材料贡献收入增长,显示材料/医药板块/电子材料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8/1.5/0.3亿元,同比分别+23.69%/13.59%/-29.90% [2] - 因医药中间体业务快速增长,上调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期为3.13/3.67/4.00亿元(25 - 26前值为2.70/3.4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各业务板块情况 - 显示材料板块:随着OLED面板在中大尺寸屏幕领域渗透率攀升,公司通过提升订单响应速度等手段,2024年OLED业务成第一大业务板块 [2] - 医药板块:在医药市场内卷背景下多维度发力,主力产品稳定供应,新客户新产品开拓初见成效;截至2024年底有医药管线271个,较2023年底净增64个 [2] - 电子材料板块:部分显示用电子材料产品受替代技术冲击,半导体材料领域竞争加剧,销售收入下降,但形成销售的产品数量同比增加72%,产品结构优化 [3] 毛利率情况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4.20%,较2023年增加9.02个百分点,原因是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3]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08.16|1,458.70|1,997.42|2,407.42|2,573.58| |增长率(%)| - 18.39|20.74|36.93|20.53|6.9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4.18|251.72|312.78|367.40|400.04| |增长率(%)| - 45.57|87.60|24.26|17.46|8.89| |EPS(元/股)|0.78|1.46|1.82|2.13|2.32| |市盈率(P/E)|56.39|30.06|24.19|20.59|18.91| |市净率(P/B)|2.57|2.50|2.37|2.25|2.12| |市销率(P/S)|6.26|5.19|3.79|3.14|2.94| |EV/EBITDA|11.30|7.29|13.57|11.04|10.58|[5]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172.11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172.11百万股,A股总市值7,565.83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7,565.83百万元,每股净资产17.79元,资产负债率10.80%,一年内最高/最低45.45/18.23元 [7]
康鹏科技: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康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3 18:18
新材料业务 - 2025年一季度新材料产品整体毛利率为1.19%,较2024年下降1.51个百分点,其中显示材料毛利率上升0.26个百分点,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下降1.89个百分点,有机硅材料下降0.71个百分点 [1] - 2022-2024年新材料业务收入分别为6.83亿元、6.83亿元(原文重复)、6.83亿元,收入下降主要受下游需求不足及市场竞争激烈影响 [3] - 显示材料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加6.56%,但单价下滑导致毛利率下降,主要因LCD面板价格上涨放缓及公司主动降价策略 [12] - 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毛利率下滑受锂价下跌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通过主动降价维持市场份额 [12] - 有机硅材料毛利率下降主要因生产基地搬迁至兰州导致单位生产成本较高 [13] CDMO业务 - 2024年CDMO业务收入2.95亿元,同比减少48.29%;2025年一季度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77.55% [2] - 2022-2024年CDMO业务收入分别为5.27亿元、5.70亿元、2.9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5.66%、39.23%、23.17% [18] - 收入下滑主要因客户库存消化周期延长及抗癌药中间体出货时间集中在下半年 [22] - 境内外毛利率差异显著:2024年医药化学品境外毛利率53.84%,境内-28.9%,主要因境外服务专利药客户形成技术壁垒 [23] - 降糖药中间体境内毛利率-38.15%,境外40.48%,反映仿制药集采对产业链的挤压效应 [24] 产能与固定资产 - 期末在建工程余额2.01亿元同比增47.89%,主要系兰州液晶显示材料及含氟新材料项目投入 [25] - 反应釜总体积设计产能2,653,350L,当前利用率55.19%,在建产能2,284,100L预计2026年12月完工 [25] - LiFSI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35.21%提升至2024年77.62%,反映其作为电解液添加剂需求增长 [30] -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生产设备按3-10年计提,年折旧率9.5%-31.67%,2024年新增折旧1.5亿元 [38] - 减值测试显示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超账面价值,其中新材料业务相关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超4亿元 [31]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余额4.80亿元,计提跌价准备4,624.77万元,计提比例9.64% [41] - 库存商品减值准备率12.04%(新材料14.89%,CDMO7.68%),半成品减值准备率9.58% [41] - 显示材料存货减值准备率从2023年10.02%升至2024年16.10%,反映LCD面板行业价格竞争加剧 [47] - 存货减值测试方法:按季度评估可变现净值,对库龄超1年且未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存货按未来售价计提 [44] - 新能源电池材料2023年减值准备率24.74%,2024年降至11.60%,反映碳酸锂价格企稳 [47]
康鹏科技: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对上海康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6-13 18:06
新材料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新材料业务收入分别为6.83亿元、7.35亿元和6.12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16.73% [1] - 收入下降主要受下游需求不足及市场竞争激烈影响,产品单价承压 [1] - 2024年新材料业务毛利率为2.70%,较2023年下降7.9个百分点 [8] - 显示材料2024年收入占比46.67%,毛利率24.76%;新能源电池材料收入占比34.59%,毛利率-24.49%;有机硅材料收入占比18.74%,毛利率-2.04% [8] 新材料业务客户情况 - 前五大客户销售主要通过框架合同和竞争性谈判方式获取 [3][4] - 定价模式主要为竞争导向定价 [3][4] - 收入确认方式包括FOB和签收确认 [3][4] - 客户集中度较高,2024年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达46.67% [3][4] - 新能源电池材料客户波动较大,受下游电解液行业竞争影响 [6] 新材料业务毛利率分析 - 显示材料毛利率下降因LCD面板价格上涨放缓及公司主动降价策略 [8] - 新能源电池材料毛利率为负主要受碳酸锂价格下跌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8] - 有机硅材料毛利率下降因生产基地搬迁导致单位成本较高 [8]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万润股份显示材料毛利率39.96%,华盛锂电新能源材料毛利率-19.44% [8] CDMO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CDMO业务收入分别为5.27亿元、5.70亿元和2.95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48.29% [13] - 2024年CDMO业务毛利率23.17%,较2023年下降16.06个百分点 [13] - 2025年一季度CDMO业务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77.55% [18] CDMO业务客户情况 - 医药化学品前五大客户主要通过竞争性谈判获取订单 [15][16] - 农药化学品主要通过框架合同方式销售 [15][16] - 2024年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12.41%,不存在大客户依赖风险 [18] - 境外客户通常按年度下单,订单签署至发货间隔约6个月 [17] 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 - 2024年末在建工程余额2.01亿元,同比增长47.89% [27]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8.00亿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27] - 反应釜总体积设计产能2,653,350L,产能利用率55.19% [27] - 在建产能2,284,100L,预计2026年12月完工 [27] 存货及减值计提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余额4.80亿元,计提存货跌价损失4,624.77万元 [41] - 库存商品账面余额2.21亿元,计提跌价准备2,662.39万元 [41] - 半成品账面余额1.50亿元,计提跌价准备1,436.87万元 [41] - 新材料业务存货跌价准备占比14.89%,CDMO业务占比7.68% [46]
万润股份(002643):短期业绩依旧承压,新材料业务成长可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5 22: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分子筛、医药等业务恢复仍需时间,新材料业务仍需持续投入,下调2025 - 2026年业绩预测为3.79、4.90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2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27、21、16X,随着高附加值新材料业务逐步起量,公司中长期成长性强,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10.92元,一年内最高/最低14.99/7.70元,市净率1.4,息率2.75,流通A股市值99.3亿元,上证指数3279.03,深证成指9899.82 [2]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7.63元,资产负债率26.29%,总股本9.3亿股,流通A股9.09亿股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693|861|4144|4709|5430| |同比增长率(%)|-14.2|-8.2|12.2|13.6|15.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46|80|379|490|626| |同比增长率(%)|-67.7|-18.8|53.7|29.4|27.7| |每股收益(元/股)|0.26|0.09|0.41|0.53|0.67| |毛利率(%)|39.8|37.6|40.7|41.4|41.7| |ROE(%)|3.5|1.1|5.2|6.4|7.7| |市盈率|41|/|27|21|16| [7]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报:实现营收36.93亿元(YoY - 14%),归母净利润2.46亿元(YoY - 68%),扣非归母净利润2.02亿元(YoY - 72%),销售毛利率39.81%,同比 - 2.68pct,净利率10.38%,同比 - 10.10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合计13.07%(YoY + 1.83pct);24Q4单季度实现营收9.31亿元(YoY - 18%,QoQ + 15%),归母净利润 - 0.50亿元(YoY - 126%,QoQ - 162%),扣非归母净利润 - 0.54亿元(YoY - 135%,QoQ - 189%),24Q4计提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合计1.48亿元,大幅拖累业绩 [8] - 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收8.61亿元(YoY - 8%,QoQ - 7%),归母净利润0.80亿元(YoY - 19%,QoQ + 261%),扣非归母净利润0.76亿元(YoY - 14%,QoQ + 241%),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8] 公司业务情况 - 功能性材料2024年实现营收30.19亿元(YoY - 10%),毛利率39.96%,同比 - 3.95pct;生命科学与医药产品实现营收6.29亿元(YoY - 29%),毛利率38.16%,同比 + 1.94pct [8] - 重点子公司:九目化学2024年实现营收9.62亿元(YoY + 6%),净利润2.52亿元(YoY + 13%);三月科技实现营收1.43亿元 [8] 公司发展动态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股派发红利0.1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占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37.76% [8] - 回购股份方案: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资金总额1 - 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6.55元/股 [8] - 2025年1月,控股股东中国节能拟向中石化资本转让4650.53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5%) [8] - 2025年3月,与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意向书》,推动模板剂、分子筛产品新领域产业化应用 [8] 业务前景 - 欧盟7级排放标准2025年7月1日逐步执行,有望带动车用分子筛需求恢复 [8] - 新业务方面:TFT用PI取向剂等已向下游面板厂供应;热塑性PI的PTP - 01产品已实现中试级供应,产业化项目有序推进;光刻胶单体等已有产品供应;燃料电池无氟质子交换膜等新材料业务有序推进,有望成新增长点 [8]
【瑞联新材(688550.SH)】毛利率显著提升,24年及25Q1业绩同比高增——2024年报及25一季报点评(赵乃迪/周家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1 17:0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4 59亿元 同比增长20 74% 归母净利润2 52亿元 同比增长87 60%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 37亿元 同比增长103 43% [2] - 2024Q4单季度营收3 65亿元 同比增长32 25% 环比减少8 68% 归母净利润6642万元 同比增长83 86% 环比减少26 18% [2] - 2025Q1单季度营收3 44亿元 同比增长4 83% 环比减少5 83% 归母净利润4563万元 同比增长32 90% 环比减少31 30% [3]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年整体销售毛利率44 2% 同比提升9 0pct 其中显示材料业务毛利率43 1% 同比提升9 9pct 医药中间体业务毛利率57 8% 同比提升1 9pct 电子材料业务毛利率18 2% 同比提升2 4pct [4] - 2025Q1销售毛利率42 5% 同比提升6 3pct [4] - 2024年销售费用率提升0 83pct 财务费用率提升0 45pct 管理费用率下降1 28pct 研发费用率下降0 45pct 2025Q1销售期间费用率22 99% 同比提升2 55pct [4] 业务板块发展 - OLED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板块 显示材料业务2024年营收12 76亿元 同比增长23 7% 公司以7640万元增资出光电子 持股20% 强化与全球OLED蓝光材料领导者出光兴产的战略合作 [5] - 医药中间体业务2024年营收1 54亿元 同比增长13 6% 截至2024年底医药管线271个 较2023年净增64个 其中创新药项目145个 仿制药项目34个 [5][6] - 原料药注册进展顺利 5个国内品种和3个国外品种注册申请获受理 1个国内品种已获生产资质 2个通过现场核查 1个正在进行GMP检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