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营企业融资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债市政策复盘:“科技板”落地生花,优化债市生态
中诚信国际· 2025-07-29 13:32
上半年债市政策复盘: "科技板"落地生花,优化债市生态 债券市场研究 专题研究 2025 年 上半年 本期要点 作者: 中诚信国际 研究院 卢菱歌 lglu@ccxi.com.cn 谭 畅 chtan@ccxi.com.cn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 院长 袁海霞 hxyuan@ccxi.com.cn 关税风波强化避险属性,重点领域支持再 加码——从一季度政策环境看债市走向, 2025-04 关税冲击与政策托底博弈,波动市行情下 关注稳健配置机会——一季度信用债市场 复盘与展望,2025-04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 2022 年第 9 期 隐性债务监管高压态势不变强调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多空博弈之下,债市风险知多少?—— 一 季度债市信用风险新特征与关注点,2025- 04 【2024 年债市监管政策一览】稳中求进、 聚势赋能、励新致远,2025-01 【2024 年三季度债市监管政策一览】聚力 稳预期促发展、深化多层次市场建设, 2024-10 如需订阅研究报告,敬请联系 中诚信国际品牌与投资人服务部 赵 耿 010-66428731; gzhao@ccxi.com.cn www.ccxi.com.cn ...
上半年民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384亿元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47BP
新华财经· 2025-07-25 21:54
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政策 - 交易商协会发布"14条"行动方案优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环境,提升服务力度[1] - 构建三大服务机制:注册发行"绿通"机制(上半年注册60家/2366亿均同比翻倍)、承销投资公示机制、首次注册拓展机制(首次注册主体15家同比翻倍)[1] - 上半年银行间市场民企债务融资工具发行2384亿占公司信用类债券超90%,净融资557亿同比多增426亿[1] 融资成本与存量结构 - 民企债务融资工具加权平均利率2.11%同比下降47BP,节省成本超13亿[1] - 截至6月末民企债务融资工具存续5005亿占公司信用类债券近60%[1] - 中长期债务融资工具发行764亿同比增21%,制造业存量占比45%较上年末提升2个百分点[2] 战略新兴产业融资分布 - 战略新兴产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超2000亿,主要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648亿(华为控股等)、生物技术636亿(伊利实业等)、新材料320亿(山东宏桥等)[2][3] - 新能源汽车领域268亿(比亚迪等),高端装备104亿(三一集团等),新能源72亿(通威股份等)[3]
央行上海总部:通过挖掘更多“小切口”,提升民企融资获得感
搜狐财经· 2025-07-24 15:27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民营经济 - 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244.3亿元 [1] - 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758家科技型企业获得首贷,贷款增加54亿元 [1] - 技术改造贷款增加231亿元,支持上海市落地75个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 [1] - 普惠小微贷款新增952.9亿元,民营经济贷款新增1136.2亿元 [1] 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 二季度政策利率下调后,上海辖内贷款利率持续回落 [1] - 6月上海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3.22%,同比下降67个基点 [1] 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 - 金融机构审批通过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项目超130个,民营上市公司占比近80% [2] - 上海首只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债券成功发行,支持债券融资发展新质生产力 [2] 未来政策方向 - 以稳岗扩岗促就业为抓手,鼓励银行创新产品服务模式 [2] - 聚焦重点园区和产业领域,加强调研走访解决融资痛点 [2]
近三年股权融资占沪深市场六成以上,上市民企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第一财经· 2025-07-10 13:45
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占比提升 - 近三年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占比显著提升,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共有728家,占比超过八成,募资总额约6448亿元,占比超过六成 [1] - 2022年至2025年4月末,民营企业在沪深交易所上市556家,占比80.35%,首发融资规模6373.51亿元,占比63.86% [2] - 同期民营企业再融资750家次,占比71.36%,再融资规模8427.99亿元,占比53.45% [2] 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民营企业 - 北交所、新三板与沪深交易所形成错位发展格局,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 [2] - 截至2025年4月末,北交所上市公司265家,民营企业占比86%,新三板挂牌公司6070家,民营企业占比87.3% [2] - 2022年至2025年4月末,民营企业在北交所融资167家次,占比87.89%,融资规模312.49亿元,占比82.32% [2] - 同期民营企业在新三板融资1320家次,占比86.10%,融资规模381.69亿元,占比69.41% [2] 债券市场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 2022年至2025年3月末,民营企业公司债券融资规模达到4210亿元 [3] - 2022年7月证监会联合多部门发布通知,推动债券市场更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3] 并购重组政策支持 - 2022年至2025年4月末,民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4159家次,占比57.74%,合计交易金额14103.52亿元 [3] - 证监会推出"并购六条"及相关配套措施,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并购重组 [3]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明确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获得直接融资 [1] - 证监会主席表示将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3]
致同审计合伙人王娟:构建多层次支持体系破解民企融资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6-17 23:21
民企融资现状 - 民营企业融资呈现结构性分化 科技产业企业因研发周期长且风险大 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满足其需求 长周期行业企业则面临贷款期限与实际需求不匹配问题 [3] - 民营中小微企业普遍承受较高融资成本 主要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和信用增级措施 贷款利率和附加条件显著高于国有企业 [3] - 民企直接融资渠道受限 IPO准入门槛较高 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不够畅通 导致融资来源单一化 [3] 信用体系建设路径 - 财务透明度直接影响金融机构信任度 提升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 资产状况等关键信息披露质量可显著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4] - 需构建企业 政府 审计机构多方协同机制 企业需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 同时合规经营积累信用记录 [4] - 政策层面应整合工商 税务 司法 金融等多部门数据 打破信息壁垒 建立信用奖惩机制 探索"信用+审计"创新模式 [4] 资本市场改革成效 - 注册制改革推动资本市场体系完善 民营企业通过提高财务透明度显著改善融资成效 [4]
【致言同声】致同审计合伙人王娟:破解民企融资难需多层次支持体系
搜狐财经· 2025-06-06 21:40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融资难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 严重阻碍企业转型升级 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1] - 不同类型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差异很大 长周期行业面临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不匹配问题 科技产业因研发周期长风险大难以匹配传统信贷模式 [3] - 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较高贷款利率和附加条件 中小微企业因缺乏有效抵押物和信用增级措施承担更高融资成本 相比国有企业更难获得传统金融机构信贷支持 [3] - IPO融资存在较高准入门槛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不够畅通 导致民企融资来源较为单一 [5] 破解融资难题的路径 - 提升财务透明度是破解融资困境的关键 需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需要企业政府审计机构等多方协同发力 [7] - 财务透明度直接影响金融机构信任程度和融资决策 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状况等关键信息透明性越高 越能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提升资本市场评估企业价值的机会 [8] - 企业需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 合规经营合规纳税积累优质信用记录 [10] - 政策层面应整合工商税务司法金融等多部门信息 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企业信用数据互联互通 建立信用奖惩机制 探索"信用+审计"模式对守信企业给予奖励 [10] 资本市场实践案例 - 注册制改革推行以来资本市场体系持续完善 民营企业通过提升财务透明度使融资成果显著提升 [13]
海创汇构建多元创投服务 精准赋能中小企业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6-03 16:17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 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这一问题持续受到关注 [1] - 2024年非上市"小巨人"融资金额和笔数出现腰斩,平均单笔融资金额微降 [1] - 上市(含IPO)"小巨人"融资金额和平均单笔融资金额降幅更为明显 [1] - 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主要源于对资本市场认知度低、融资渠道有限、对资方了解度有限、融资效率低等问题 [1] 政策支持与市场信号 -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信号,将继续下大力气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创业加速器的作用 - 创业加速器凭借种子发现、企业育成、投资促进、资源融通等功能,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1] - 创业加速器具有科产资源贯通、孵化运营机制稳定等突出优势 [1] - 海创汇作为海尔集团的加速器平台,通过搭建生态平台汇聚全球创投资源,提供极速融资对接服务 [1] 海创汇的融资服务成果 - 2024年海创汇"鲸准·极速融资"服务帮助近500家企业实现融资对接 [3] - 成功助力20余家企业完成投融资近30次 [3] - 服务内容包括项目亮点梳理优化、融资故事打造、BP定制和投资人对接等体系化服务 [3] - 通过"精细化的咨询建议+伴跑式服务"提升融资效率 [3] 创投智能体的创新应用 - 海创汇推出专精特新创投智能体,为创业者提供便捷的融资对接渠道 [3] - 创投智能体通过分析多维度数据,为创业者精准匹配最契合的投资人 [3] - 创业者可一键触达百余位活跃投资人,及时获取反馈并调整项目 [3] 海创汇的生态资源 - 已汇聚35000+投资机构、50000+认证投资人 [5] - 收录和维护100万+优质创业企业数据 [5] - 通过资本路演平台、机构对接及应急转贷等多项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5] - 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提供多样化融资解决方案 [5] 服务体系的完善 - 从资本对接到大模型交互再到路演推介,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 [5] - 成功建立资本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连接桥梁 [5] - 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辟高速成长的发展通途 [5]
“12345”工作法缓解民企融资难
苏州日报· 2025-06-03 08:21
苏州民营经济融资支持机制 核心观点 - 苏州建立覆盖全市的"12345"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通过组织网络、政策支持、三级联络、四贷联动和五大创新构建融资新生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1] 机制架构 - 建立"1+10+41"体系:1个市级专班统筹,10个板块响应,41家银行落实,通过调度、督查、专报推动机制落地 [2] - 配套《苏州市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工作方案》42条举措,覆盖税费、融资等10个降本领域 [2] 政策支持 - 2024年12月推出《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若干措施》,目标2025年新增普惠贷款1000亿元,普惠贷款增速高于平均水平 [3] - 2025年2月出台《加大支持中小微企业转贷服务意见》,扩大资金规模并降低费率,缓解贷款周转压力 [3] 三级服务网络 - 政府端"市-区-街道"与银行端"分行-支行-网点"联动,设立1763名专职联络员 [4] - 累计对接77万户中小微企业(覆盖率100%),发放贷款8万户次,收集42.3亿元转贷需求 [4] 四贷业务数据 - 首贷:支持4020户企业,金额157亿元 [5] - 信用贷:覆盖3万户次,金额1271亿元(占比26.2%) [5] - 无还本续贷:2.6万户次,金额711亿元(占比14.7%) [5] - 转贷:506笔,31亿元(2024年3月起) [5] 创新生态建设 - 发行全国首批17亿元银行间市场科创债券 [6] - 基于12亿条征信数据构建企业画像,"支付贷"平台缓解信息不对称 [6] - 定制化产品案例:浙商银行"厂房周转贷"放款4500万元(成本降45万元),建行苏州分行外贸贷款利率下调10-20BP(节省688万元) [6] - 通过109家"政策观察点"跟踪政策效果 [6] 宣传推广 - 官方渠道发布政策明白卡,周咨询量超2000人次 [7] - 自媒体传播覆盖超200万次播放量 [7]
一月内至少六省发布支持政策,民营经济促进法加速落地
华夏时报· 2025-05-30 18:38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及政策落地 - 新中国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通过 将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 各地正抓紧落实配套政策 [2] - 民营经济贡献50%以上税收 60%以上GDP 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 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 90%以上企业数量 [2] - 国家发改委将加快推进投资融资促进 科技创新 服务保障 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配套制度机制 [3] 地方政府扶持政策 - 北京出台59条措施 包括优化并购贷 加大首贷贴息比例 发布轻微违法免罚清单 开展清理拖欠账款专项行动 [4] - 陕西推出"七大行动"方案 涵盖财税政策 营商环境优化 政银担企互动 科技惠民企等领域 [5] - 江西实施"五大行动" 包括清理限制公平竞争障碍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破解融资难等专项行动 [5] - 浙江提出至2025年底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年服务企业20000家次 推动1000家"大企"结对5万户个体工商户 市场监管涉企检查总量降低20% [5] - 河南计划通过3年努力使骨干民营企业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占比超80% [6] - 新疆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个体经营者给予5000元创业补贴 [6] 融资环境与执法规范 - 2025年1-4月民营企业债券发行规模1022亿元 仅占信用债总规模2% 较2016年历史高点下降11个百分点 [9] - 司法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已汇集问题线索6232条 督促办理5246条 涉案金额3.35亿元 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7] - 民营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 过度执法等问题 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需长期努力改善营商环境 [8] 政策支持信号 - 交易商协会"民企14条" 中央民企座谈会等举措释放明确支持信号 政策力度和决心明显提升 [9] - 后续政策或围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展开 在融资工具创新和市场准入方面持续优化 [9]
破除民企融资隐形梗阻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38
民营企业贷款数据 - 截至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增长7.41% [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1] - 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5.4% [1] 政策支持措施 - 央行等八部门2023年联合出台系列举措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逐步提升贷款占比 [1] - 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及民营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1] 融资现存问题 - 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融资困难成名后资金蜂拥而至 [1] - 部分企业反映续贷时遭遇卡点面临高昂倒贷成本及资金链断裂风险 [1] 金融机构优化方向 - 需严格落实政策措施使金融支持与民营经济贡献相适应 [2] - 摒除所有制歧视以公司发展优劣为标准一视同仁对待各类企业 [2] - 借助数字化手段挖掘多维度信用数据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2] 民营企业自身发展 - 需增强内生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 [3] -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与金融服务的良性循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