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能源消纳
icon
搜索文档
外来电规模创历史新高 江苏多举措迎峰度夏
新华网· 2025-09-17 20:0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今夏还积极开展省间电力互济交易,运用省间现货交 易、跨区跨省应急调度等手段增购高峰电力,其中通过省间中长期交易固化高峰电力3840万千瓦,稳步 提升高峰时段受电水平。 此外,为确保区外清洁能源"送得进、落得下",江苏先后完成天目湖和茅山5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 程等,持续强化网架结构、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增强地区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文章来源:新华网) 记者17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江苏多举措迎峰度夏,稳步提升高峰时段受电水平。电网净 受入区外来电规模突破4000万千瓦,达4053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记者了解到,江苏今夏最高用电负荷突破1.56亿千瓦,居长三角地区首位。江苏依托"一交四直"特高压 混联的坚强网架大规模、跨区域引入外电,来自四川、山西、内蒙古等地的"水、火、风、光"富余资源 持续转化为稳定电能被送至江苏。 "这些区外来电通过地方换流站进行分流,为常州地区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 劲动能。"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地区调度班班长黄科说,今夏区外来电最高时段占常州 电网负荷比重过半,在地区用电负荷多次创新 ...
西北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通过验收,年促清洁能源消纳26亿千瓦时
中国电力报· 2025-09-17 17:39
项目概况 - 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工程通过专项验收 为西北首座抽水蓄能电站 将保障西北电网安全 促进新能源消纳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1] - 电站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 是国内首座由设计院牵头EPC建设的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1] - 中国电建所属西北院牵头 联合水电三局 水电十五局联营体EPC总承包[1] 技术参数 - 电站装机容量1200兆瓦 安装4台单机容量300兆瓦立轴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1] - 电站属一等大(1)型工程 由上水库 下水库 输水系统 地下厂房和地面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1] - 双向双倍调节能力达240万千瓦[2] 运营数据 - 上 下水库挡水 泄水建筑物均经过3个汛期考验 最高运行水位已达到正常蓄水位[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4台机组单机运行时间均已超过4300小时[1] - 累计机组发电量28.94亿千瓦时 抽水电量35.30亿千瓦时 电站综合循环效率达81.13%[1] 环保效益 - 每年可促进风 光等清洁能源消纳超过26亿千瓦时[2] - 每年节约标准煤耗16.5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49.6万吨 具有显著节能减排效益[2] 功能定位 - 承担电力系统调峰 填谷 调频 调相等任务[1] - 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挥重要作用[2]
“十四五”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抽蓄工程实现“投产即入市”
科技日报· 2025-09-08 08:25
项目投产与市场意义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首台机组投产并实现"投产即入市" 这是中国抽水蓄能电站首次实现该模式 [1] - 电站每小时发电30万千瓦时 相当于5万居民用户日用电量 电力市场交易规模达150万千瓦 居全国抽蓄电站之首 [1] - 通过低电价时段抽水蓄能 高电价时段放水发电 获得调节负荷和消纳新能源的市场收益 [1] 运营数据与交易表现 - 2024年10月以"报量报价"方式整站参与电力现货交易 截至8月底累计交易电量超17.4亿千瓦时 [1] - 机组已响应市场需求启动4200余次 体现其调节能力与市场响应效率 [1] - 剩余三台机组确保年内投产 届时总装机规模达240万千瓦 调节能力达480万千瓦 [2] 环境效益与区域影响 - 年最大消纳清洁能源约72亿千瓦时 相应减少标准煤消耗218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90万吨 [2] - 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为国内同规模抽蓄电站最强 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电网调节能力 [2] - 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 推动大湾区抽蓄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 调节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 [2]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来自福建省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7-30 08:18
随着我国风光发电规模不断增大,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备受关注。作为清 洁能源大省,福建省持续完善清洁能源结构,构建了"水核风光气储"多元供给体系,并实现清洁能源完 全消纳,让更多绿电"供得上""用得好",将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突飞猛进。然而,随之产生的新 能源消纳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新能源富集区弃风弃光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将清洁能源完全消纳成为当 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位于东海之滨的福建省是清洁能源富集区,坐拥全国第二长海岸线、年均风速超过9米每秒。依托 核电、海上风电、光伏发电"三驾马车",福建正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发展势 能。截至2025年4月底,福建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56.7%,发电量占比53.6%。福建如何在装机占比过半 的情况下实现高效消纳?又是如何不断完善能源结构的? 从这里发出的每千瓦时电,都会实时显示在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的巨型屏幕 上。该中心副主任宋少群说,这是掌控福建全省电网运行和发电调度的"能源大脑",屏幕背后是一场持 续多年的能源革命,从单一水电依赖到多能互补的 ...
江岳文:畅通清洁能源消纳通道
经济日报· 2025-07-30 08:05
清洁能源消纳面临的挑战 - 风光资源的波动性、间歇性和反调峰特性加剧电力系统源荷功率平衡难度 [1] - 电网原有运行水平与硬件设施难以快速适应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并入需求 [1] - 火电厂灵活性改造、规模化储能调度、综合能源系统集成优化等技术尚未满足高比例清洁能源电网灵活运行要求 [1] - 配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受限,因输变电设施容量限制及母线电压越限导致弃风弃光现象凸显 [1] - 市场化手段不足,电力市场机制设计灵活性不足、交易品种单一、电—碳—绿证市场未充分融合 [1] - 各省份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差异阻碍可再生能源跨省跨区消纳 [1] 提升清洁能源消纳的解决方案 - 虚拟电厂可聚合需求侧资源(如电动汽车、工业可转移负荷、商业照明负荷)参与调节,降低调节成本并扩大调节范围 [2] - 需求侧资源通过虚拟电厂聚合可实现规模化响应,优化资源配置 [2] - 促进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科学评估配网承载力并分配可开放容量 [2] - 制定地域性临时价格机制和灵活本地剩余风光消纳市场机制 [2] - 推动电量市场—碳市场—绿证市场协同发展,量化碳排放成本并体现可再生能源绿色环境价值 [2] - 通过电—碳—绿证交易机制顶层设计引导发电企业和用户自主减排 [2]
畅通清洁能源消纳通道
经济日报· 2025-07-30 06:18
清洁能源消纳面临的挑战 - 风光资源波动性、间歇性和反调峰特性加剧电力系统源荷功率平衡难度 [1] - 电网运行水平与硬件设施架构难以快速适应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并入需求 [1] - 火电厂灵活性改造、规模化储能调度等技术尚未达到高比例清洁能源电网灵活运行要求 [1] - 配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受限,弃风弃光现象因输变电设施容量限制及母线电压越限而凸显 [1] - 市场化手段不足,电力市场机制设计灵活性不足、交易品种单一、电—碳—绿证市场未充分融合 [1] - 各省份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差异阻碍可再生能源跨省跨区消纳 [1] 提升清洁能源消纳的解决方案 - 虚拟电厂可聚合需求侧资源(如电动汽车、工业可转移负荷)参与调节,降低调节成本并扩大调节范围 [2] - 需求侧资源通过虚拟电厂聚合可实现规模化响应,优化资源配置 [2] - 促进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科学评估配网承载力并制定临时价格机制引导需求侧就地消纳 [2] - 设计本地剩余风光消纳市场机制,提升配网消纳能力 [2] - 推动电量市场—碳市场—绿证市场协同发展,量化碳排放成本并体现可再生能源绿色环境价值 [2] - 电—碳—绿证交易机制顶层设计可引导发电企业和用户自主减排,促进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消纳 [2]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来自福建省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7-30 06:12
能源结构转型 - 福建省构建"水核风光气储"多元供给体系,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56.7%,发电量占比53.6% [1][4] - 从单一水电依赖转向多能互补,形成"622"结构:火电与核电占60%,水电与抽蓄占20%,风电光伏占20% [4][6] - 海上风电装机达381.8万千瓦,占总装机4.25%,利用小时数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4] 清洁能源项目 - 三峡集团福清海峡59台风机年发电12亿千瓦时,漳州核电"华龙一号"单机组年发电超100亿千瓦时 [1][3] - 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年发电3亿千瓦时,配套18兆瓦/36兆瓦时储能系统 [4] - 水口水电站累计发电1700亿千瓦时,增容改造后新增21万千瓦装机 [2][6] 智慧电网技术 - 构建AI驱动的智慧调度系统,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达95.8%,实现100%消纳 [5] - 开发"三全"供电服务平台,故障定位响应达"分钟级",馈线自动化覆盖100% [6] - 布局10个微电网示范项目,如湄洲岛微电网实现77%用电清洁化,翔云镇台区光伏100%就地消纳 [6][7][8] 产业链创新 - 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聚集金风科技等企业,形成60亿元产值集群,下线全球最大26兆瓦风机 [9][10] - 东方电气建成国际领先的风机测试平台,太阳海缆公司具备750千伏海底电缆生产能力 [9][10] - 首创"风雷冰污涝"五防体系,台风灾后复电效率提升68.8% [11] 绿电经济模式 - 开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渔光互补"等综合开发,漳浦六鳌风电场试点深远海养殖 [13] - 2024年绿电交易量19.49亿千瓦时(+154%),绿证交易135万张(+495%) [14][15] - 创新"绿电贷""绿证贷"金融产品,跨省购入山西、新疆等地绿电6060万千瓦时 [15][16]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经济日报· 2025-07-30 06:11
能源结构转型 - 福建省构建"水核风光气储"多元供给体系,截至2025年4月底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56.7%,发电量占比53.6% [1][3] - 从单一水电依赖转向多能互补,形成"622"能源结构:火电与核电占60%,水电与抽水蓄能占20%,风电光伏占20% [4] - 水口水电站作为华东最大常规水电站,累计输送清洁电能1700亿千瓦时,占福建水电装机比重9.4% [2] 清洁能源发展 - 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381.8万千瓦(占总装机4.25%),利用小时数连续多年位列国家电网系统第一 [4] -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单台年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时,漳州核电1号机组已投运,3号、4号机组在建 [3] - 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3亿千瓦时,配套18兆瓦/36兆瓦时储能系统 [4] 智慧电网建设 - 构建AI驱动的智能调度系统,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达95.8%,实现风电光伏100%消纳 [5] - 建成"四方互联"电力枢纽和特高压环网,通过华东联网、闽粤联网实现省间电力互济 [5] - 水口电站机组增容改造新增21万千瓦装机容量,相当于1座中型水电站 [6]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聚集产业链企业,年产值约60亿元,实现6.7-26兆瓦机组自主研发 [9] - 海上风电检测基地拥有国际领先的传动链试验平台,突破大容量机组技术瓶颈 [9][10] - 首创"风雷冰污涝"五防合一治理模式,城市核心区馈线自动化100%覆盖,故障复电效率提升68.8% [11] 绿电价值转化 - 2024年福建绿电交易量19.49亿千瓦时(同比+154%),绿证交易135万张(同比+495%) [14] - 创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开展深远海养殖项目 [13] - 分布式光伏项目如云霄县50千瓦屋顶电站年发电6.5万千瓦时,收益2.5万元 [14] 跨区域能源协作 - 2024年从山西、新疆购入绿电6060万千瓦时,2025年从黑龙江购入低谷绿电299.3万千瓦时 [15] - 推出"绿电贷""绿证贷"等绿色金融产品,促进新能源项目融资 [15] - 规划建设闽南、闽东北"海电登陆"通道,打造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 [16]
绿色中国新图景丨我国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 迈上新台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4 15:31
全国节能宣传周与清洁能源发展 - 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央视推出《绿色中国新图景》系列报道反映节能降碳新变化 [1] - 能源活动是碳排放主要来源,加快清洁能源建设成为降低碳排放关键领域 [1] 新疆哈密清洁能源基地进展 - 哈密三塘湖能源基地正进行10兆瓦风机吊装,高度超100米,单台风机叶片转一圈发电20度,基地风机总数超400台,施工进度超30% [3] - 项目采用"风光同场+风-光-储组团"模式,同步建设8座220KV汇集站,为国内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运行控制新能源项目 [5] - 基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71.8%,年新增绿电360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 [6] - 哈密2024-2025年计划新增并网136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新疆已将风电光伏项目备案权下放至地州市 [8] - 哈密绘制新能源资源地图整合测风测光数据并规避生态红线,新疆五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新能源占电源总装机比例达60% [10] 中国光伏装机发展 - 截至5月底全国光伏总装机突破10亿千瓦(10.8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29.9%,占全球光伏装机近一半 [11][13] - 2024年前5个月新增光伏并网规模近2亿千瓦,同比增长57% [13] - "十四五"期间光伏装机加速:2021年12月达3亿千瓦,2023年连续突破4/5/6亿千瓦,2024年突破8/9亿千瓦,较2020年底增长8.3亿千瓦 [13] - 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标志能源结构优化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速 [15] 清洁能源消纳与输送 - 金上至湖北特高压工程进入投运冲刺阶段,采用人工+无人机联合验收,计划6月底完成线路验收 [18] - 大同—怀来—天津南特高压工程开工,将新增山西河北至天津的能源输送通道,60%以上特高压工程起点为九大清洁能源基地 [18] - 全国特高压工程已接入新能源规模超13亿千瓦 [18] - 内蒙古推出风光制氢一体化等6类新能源消纳细则,鼓励"绿电直连"模式,预计2025年新能源电量消纳达20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35%) [18] - 内蒙古计划2030年新能源总装机达3亿千瓦,发电量超越火电 [21] - 国家计划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消纳能力,2027年全国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 [21]
国网福建电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9 12:30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设 - 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基地——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进入叶片试验车间建设冲刺阶段 [1] - 该基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 建成后可开展世界最大容量风电机组和最长尺寸风机叶片的检测试验 [1] - 基地将进行大容量海上风机装备实证研究 网源友好型风电并网技术研究等多领域国际前沿技术研究 [1] 福建省海上风电产业优势 - 福建省拥有全国第二长的陆地海岸线 海岸线曲折率居全国第一位 [1] - 福建海上风电理论蕴藏量超过1.2亿千瓦 截至2024年底装机容量达381.8万千瓦 [1] - 风电利用小时数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位 已形成从风机 电机到叶片 钢结构等的完整产业链 [1] 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 -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将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科研攻关 试验验证 交流共享等全方位服务 [2] - 基地建设将推动形成完整产业生态 加速产品研发升级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2] - 国网福建电力提出"三大三先"省级高质量发展示范电网蓝图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 清洁能源技术研究 - 国网福建电科院完成"面向清洁能源消纳的水蓄多尺度联合优化调节策略及评价体系研究"项目 [3] - 项目提出多能互补优化调度策略 为水电和抽水蓄能资源优化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3] - 研究成果已在国网福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示范应用 为电力调度运行决策提供参考 [3] 海岛电网建设 - 国网福建电力在湄洲岛建成海岛级光纤差动自愈配电网 故障自愈时间缩短至毫秒级 [4] - 围绕新能源友好并网 分层分群调控 布局了一批微电网示范项目 [4][5] - 打造城镇 海岛 园区 乡村 校园等多类型微电网(群)示范形态 [4][5] 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2024年福建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65.5% 发电量占比达52.7% [6] - 福建正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描绘绿色发展新画卷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