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皮肤
搜索文档
晶华新材涨2.03%,成交额5125.7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7.0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0:12
晶华新材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胶黏剂及胶带。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光学、灵巧手、电 子皮肤、折叠屏、年度强势等。 截至9月30日,晶华新材股东户数1.41万,较上期增加14.06%;人均流通股18412股,较上期减少 12.33%。2025年1月-9月,晶华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5.08亿元,同比增长11.00%;归母净利润6407.27万 元,同比减少4.36%。 分红方面,晶华新材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684.81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256.13万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晶华新材十大流通股东中,工银圆兴混合(009076)位居第九大 流通股东,持股250.00万股,为新进股东。 11月5日,晶华新材盘中上涨2.03%,截至09:52,报29.19元/股,成交5125.78万元,换手率0.68%,总市 值84.54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97.05万元,特大单买入306.72万元,占比5.98%,卖出0.00元,占比 0.00%;大单买入831.27万元,占比16.22%,卖出1040.95万元,占比20.31%。 晶华新材今年以来股价涨226.11%,近5个交易日 ...
汉威科技跌2.04%,成交额1.7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69.2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0:06
资料显示,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郑州高新开发区雪松路169号,成立日期1998年9月11 日,上市日期2009年10月3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的研发、 生产、销售及自营产品出口;有机废气及废水污水的治理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仪表 40.56%,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26.75%,传感器15.95%,公用事业15.28%,其他1.47%。 汉威科技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电子皮肤、数字货币、 养老产业、元宇宙概念、人形机器人等。 截至9月30日,汉威科技股东户数7.94万,较上期增加6.87%;人均流通股3566股,较上期减少6.43%。 2025年1月-9月,汉威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7.02亿元,同比增长8.44%;归母净利润8484.30万元,同比增 长6.33%。 分红方面,汉威科技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81.85万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汉威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位 居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784.58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40.4 ...
兴业科技跌2.32%,成交额3033.2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1.1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3 11:45
11月3日,兴业科技盘中下跌2.32%,截至11:19,报13.89元/股,成交3033.20万元,换手率0.74%,总市 值41.05亿元。 截至9月30日,兴业科技股东户数1.66万,较上期增加28.28%;人均流通股17629股,较上期减少 22.04%。2025年1月-9月,兴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0.14亿元,同比增长0.01%;归母净利润3965.58万 元,同比减少63.86%。 分红方面,兴业科技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5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65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兴业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中,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 (018124)位居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443.34万股,为新进股东。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今年以来兴业科技已经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9月23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9117.84万 元;买入总计1.22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32.07%;卖出总计3094.52万元 ,占总成交额比8.13%。 资料显示,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安海第二工业区兴业路1号,成立日期1992年 12月14日,上市日期2012年5月7日,公司主营 ...
汉威科技涨2.06%,成交额2.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76.6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3 09:5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3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57.44元/股,成交金额2.75亿元,换手率1.71%,总市值188.0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76.64万元,特大单净买入223.65万元,大单净买入352.99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81.43%,近60日上涨32.50%,近20日下跌6.33% [1] - 今年以来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9月16日)龙虎榜净买入3.74亿元,买入总额7.46亿元(占总成交额16.6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11日,于2009年10月30日上市,主营业务为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仪表40.56%,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26.75%,传感器15.95%,公用事业15.28%,其他1.4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概念板块包括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具身智能等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7.02亿元,同比增长8.44%;归母净利润8484.30万元,同比增长6.3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81.85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东户数为7.94万户,较上期增加6.87%;人均流通股3566股,较上期减少6.4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360.98万股至548.46万股,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减持340.46万股至784.58万股 [4]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灵活配置混合A等五家机构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4]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减持478.18万股至150.35万股,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等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4]
道氏技术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0.01亿行业排17,净利润4.47亿行业排12
新浪财经· 2025-10-31 07:1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陶瓷材料供应商,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有布局,具备技术和产业链优势 [1] - 主营业务包括建筑陶瓷釉面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商业保理业务,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60.01亿元,行业排名17/44,低于行业平均数65.2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48.45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其他业务收入17.34亿元占比47.44%,锂电材料收入12.68亿元占比34.70% [2] - 当期净利润4.47亿元,行业排名12/44,高于行业平均数1.98亿元和行业中位数1608.46万元 [2] - 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总收入23.47亿元,同比增长18.84%;净利润达1.85亿元,同比增长408.27% [6]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8.57%,低于去年同期的53.83%,也低于行业平均的51.96%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1.25%,高于去年同期的17.89%,且高于行业平均的10.89% [3] 业务发展亮点 - 继续推进海外铜钴资源扩产建设,把握Al原子计算和固态电池材料核心方向 [6] - 全链条布局固态电池,单壁碳纳米管粉体产品性能与进口相当,浆料指标优于进口产品,部分已供货并向多家知名企业送样 [6] - 寡壁碳纳米管进入多家知名客户供应体系,预计2025年下半年销售放量,2026年一季度实现50吨/年产能 [6] - 硅碳负极首效高、膨胀低、寿命长,已导入部分客户,计划2025年底完成300吨产能建设 [6] - 硫化物和氧化物电解质展现优异性能,正与多家头部企业送样测试并推进产能建设 [6] - 实现超薄锂负极高效制备,推进量产设备开发 [6] - 参股芯培森布局AI4R&D,成立赫曦原子智算中心 [6] - 2025年9月投资强脑科技,推进碳材料在电子皮肤等领域应用;同月增资他山科技,加快碳材料在传感器等零部件应用 [6]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8.45万,较上期增加13.9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8137.03股,较上期减少12.26%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017.6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07.57万股 [5] - 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中证1000ETF、广发中证1000ETF均位列十大流通股东 [5] 管理层信息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荣继华,董事长荣继华2024年薪酬141.83万,较2023年减少27.3万元 [4] - 总经理张翼2024年薪酬98.18万,较2023年增加10.17万元 [4] 机构预测与评级 - 招商证券上修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11.19、17.45亿元,2025年预测维持5.83亿元,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6] - 另一研报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2、6.07、6.44亿元 [7] - 公司积极把握AI时代机遇,打造"AI + 材料"平台型企业 [6]
汉威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7.02亿行业第六,高于行业平均2.53倍
新浪财经· 2025-10-30 22:0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11日,于2009年10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气体传感器及检测仪器仪表制造商,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多项核心技术 [1] - 主营业务为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自营产品出口,以及有机废气及废水污水的治理服务 [1]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电子皮肤、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7.02亿元,在行业61家公司中排名第6,高于行业平均数6.55亿元和中位数3.8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智能仪表4.77亿元占比40.56%,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3.15亿元占比26.75%,传感器1.88亿元占比15.95%,公用事业1.8亿元占比15.28%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8498.98万元,行业排名第18,高于行业平均数5896.7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77亿元,同比增长5.67%,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14.47%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45%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6.59%,较去年同期的47.32%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27.43%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1.08%,较去年同期的29.75%有所上升,但低于行业平均的43.50%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任红军和钟超,董事长任红军2024年薪酬88.05万元,较2023年减少7.49万元 [4] - 总经理李志刚2024年薪酬87.91万元,较2023年减少12.49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7.94万,较上期增加6.87% [5]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变动,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灵活配置混合A等为新进股东 [5] 业务发展与展望 - 公司多技术路径布局,电子皮肤已与近30家机器人整机厂及零部件厂商建立联系及合作 [6] - 子公司苏州能斯达订单饱满,产线产能饱和,2025年新扩建产线已开工建设 [6] - 机构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5.51亿元、29.40亿元、36.2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93亿元、1.27亿元、1.98亿元 [6]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6]
旷达科技的前世今生:营收17.14亿行业排名21,净利润1.34亿行业排名19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1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6日,于2010年12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江苏省常州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内饰面料及饰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 [1] - 公司是国内汽车内饰面料领域的重要企业,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7.14亿元,行业排名21/41,行业平均数为73.44亿元,中位数为17.14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34亿元,行业排名19/41,行业平均数为4.88亿元,中位数为1.2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面料收入3.93亿元占比36.86%,合成革收入3.02亿元占比28.36%,座套收入1.68亿元占比15.72% [2] - 其他业务收入1.26亿元占比11.79%,电力业务收入7745.49万元占比7.27%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8.22%,低于行业平均42.48%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4.69%,高于行业平均22.52% [3] - 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21.88%有所提升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沈介良 [4] - 董事长吴凯2024年薪酬为151.32万元,较2023年增加8万元 [4] - 总裁龚旭东2024年薪酬为115.76万元,较2023年增加13.92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5.56万,较上期增加40.16%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63万,较上期减少28.40% [5] 业务展望与机构观点 - 东海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7亿元、2.39亿元、2.60亿元,对应EPS为0.15元、0.16元、0.18元 [6] - 汽车内饰业务随着超纤仿麂皮等高毛利产品爬坡上量,毛利率有望提升 [6] - 新能源业务将通过参与绿电交易、优化运维和拓展消纳渠道缓解限电影响 [6] - 滤波器业务芯投微合肥工厂计划2025年推出TC-SAW和TF-SAW相关产品,订单增长叠加产能释放有望增厚投资收益 [6]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个解锁期届满,36名持有人可解锁467.06万股,占总股本0.32% [6]
旷达科技前三季度营收17.14亿元同比增11.91%,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14.49%,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5.27%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24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14亿元,同比增长11.91% [1] -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14.4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36.26%,增速显著高于归母净利润 [1]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24.69%,同比提升2.81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净利率7.84%,同比微升0.20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25.70%,同比提升5.0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90个百分点,显示季度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2]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9.04%,同比上升0.44个百分点,环比大幅上升3.38个百分点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8% [2] 费用与成本控制 - 期间费用总额1.71亿元,同比仅增加384.51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9.95%,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表明费用控制有效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5.27%,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15%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9.81%,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31% [2] 估值与市场指标 - 市盈率(TTM)约为52.80倍 [2] - 市净率(LF)约为2.44倍 [2] - 市销率(TTM)约为4.10倍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总户数5.56万户,较上半年末增加1.59万户,增幅40.16%,显示股东人数大幅增加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19.09万元下降至16.50万元,降幅13.55%,表明股权趋于分散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内饰面料及饰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面料36.86%,合成革28.36%,座套15.72%,其他11.79%,电力7.27%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车身附件及饰件 [3] - 涉及概念板块包括抗菌面料、电子皮肤、小盘、5.5G概念、股权转让等 [3]
星源材质涨2.02%,成交额3.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19.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4:0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9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2%至12.65元/股,成交额3.59亿元,换手率2.36%,总市值170.5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19.87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1548.63万元(占比4.31%)、卖出3123.61万元(占比8.69%),大单买入9648.78万元(占比26.86%)、卖出7253.93万元(占比20.19%)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0.82%,近5个交易日上涨2.43%,近20日下跌6.30%,近60日上涨3.43% [1] 公司基本面与股东结构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1.38万户,较上期减少1.27%,人均流通股10668股,较上期增加1.29% [2]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增长13.53%,但归母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7.25%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90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917.58万股,较上期增加404.74万股 [3] - 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159755)为新进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330.90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228.57万股,较上期减少12.47万股,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LOF)A(50105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生产及销售,锂离子电池隔膜新能源材料收入占比高达99.08%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概念板块包括铝塑膜、电子皮肤、刀片电池、DeepSeek概念、中盘等 [1]
星源材质跌2.04%,成交额3.7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589.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0:49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27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12.48元/股,总市值为168.25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为3.78亿元,换手率为2.4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589.09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84.61万元,大单净流出2483.44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9.06%,但近5个交易日和近20个交易日分别下跌2.50%和8.10%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该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99.08% [1] - 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17日,于2016年12月1日上市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涉及概念板块包括铝塑膜、刀片电池等 [1] 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增长13.5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7.25% [2]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1.38万户,较上期减少1.27%,人均流通股增至10668股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90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917.58万股,较上期增加404.74万股 [3] - 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新进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330.90万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