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果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黑龙江近三年累计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763项
科技日报· 2025-11-03 15:16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 近三年累计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763项 [1] - 深入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行动及突破年行动 [1] - 通过技术转让、作价入股等形式累计新生成科技型企业245家 [1] 研发投入与强度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达249.6亿元,较“十三五”末期增长44.1% [1] -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1%,较“十三五”末期提升0.27个百分点 [1] - 基础研究计划预算资金从0.61亿元增长到1.2亿元,接近翻一番 [1] 创新平台与生态圈建设 - 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69家,覆盖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五大安全”领域 [1] - 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1046家 [1] - 首批建设的7个生态圈(如环哈尔滨工业大学生态圈)内已集聚科技型企业2234家 [1] 具体技术成果与应用 - 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嫦娥六号”、“天问二号”、“祝融号”、“悟空号”、“探索三号”等国家重大工程 [1] - 哈尔滨星网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低成本霍尔电推进系统较第一代制造成本降低4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 - 安牧吉(黑龙江)食品有限公司在乳基料免疫球蛋白活性保留率关键指标上实现提升 [2] 总体评价与展望 - “十四五”科技创新蓝图基本实现,创新体系效能全面提升 [2] - 创新龙江建设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2]
以高标准助力高品质生活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10-21 08:04
标准供给与增长 - 2024年上半年新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148项,同比增长131% [2] - 2024年上半年新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106项,同比增长58% [2] - 新版《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4年9月实施,新增绿色环保、可回收材料及适老化适儿化要求 [2] 消费品与民生安全标准 - 玩具安全、儿童呵护用品安全、儿童骑行用品安全、婴幼儿辅食机等国家标准通过更高技术标准引导企业规范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4] - 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评价及电动洗衣机、空调器用户体验评价等20多项国家标准从设计生产、适老智能等方面提升家电产品要求 [4] -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等一批标准保障食品安全,满足不同人群营养需求 [5] - 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技术指南等14项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国家标准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消费环境 [5] 制造业与能源行业标准 - 车辆稳定性试验方法、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全要求等21项国家标准助力交通运输装备产业提升 [5] - 石油产品颜色测定、天然气计量系统性能评价等49项国家标准支撑传统能源高质量发展 [5] - 风能发电系统、金属切削机床、土方机械等20项国家标准提升设备效率和使用寿命 [5] - 航空航天工业数据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等6项国家标准提升民用航空通用化水平 [5] 新兴技术与前沿产业标准 - 智能互联、数字孪生、机器人、物联网等28项国家标准助力数智化前沿技术规范健康发展 [6] - 空间环境、纤维光学、北斗导航等44项国家标准支撑宇航与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 [6] - 标准化工作下一步将加快新兴领域标准研制,适度超前布局,同步推进国内国际标准制定 [6]
市能源集团同步启动两大平台助力产业升级
杭州日报· 2025-09-24 10:10
作为深化"党业融合"的关键举措,发布会现场同步启动了"能源同行合作伙伴计划"与"能源技术转 化中心",为杭州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新动能。 9月23日,以"品牌聚能谋远景 匠心奋斗正当时"为主题的杭州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能动力·创未 来"党建品牌发布会在杭举行。作为杭州市能源产业投资与保供的核心平台,市能源集团自2022年12月 成立以来,始终恪守"国企姓党"的政治根本。"能动力·创未来"党建品牌是对"国企姓党"原则的坚定践 行,是对集团初心使命、奋斗历程与未来发展的集中诠释与宣言。 目前,市能源集团已构建形成"1+7+X"的党建品牌矩阵体系,并培育了全国级及省市级劳模工匠40 名。在"党建+保供"方面,市能源集团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成功开辟海外LNG长协资源采购通道,提 升供应链韧性,完成443个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服务190万天然气用户,实现综合采购成本显著下 降;"党建+转型"方面,推动醇氢新能源车产业化、天子岭生态治理等标杆项目落地,建成多项标志性 低碳场景,近三年研发投入近10亿元,获专利授权292项;"党建+协同"方面,通过党建联建深化与头部 企业及兄弟国企合作,共建产业生态圈;"党建+服务"方面 ...
《2025上海市孵化器生态白皮书》发布 构建区域科创“核爆点”
新华财经· 2025-09-22 15:41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7家高质量孵化器的在孵企业中,三大先导产业在孵企业占比超50%,在孵 企业当年新获投资额占全市科创载体超20%。璞跃上海、XNode创极无限等高质量孵化器积极开展跨境 加速合作,为科技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搭建起了桥梁。 此外,《白皮书》还指出,上海正在以建设孵化集群为抓手,构建区域科创"核爆点"。上海市各区以差 异化路径积极构筑孵化器生态,源源不断地形成新质生产力。例如,浦东新区围绕张江科学城打造科创 核爆点,形成了高质量孵化器生态集群;徐汇区积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高地;杨浦区依托"三区联 动"的发展基础,致力于建设创新创业最佳实践地;闵行区依托"大零号湾"加快创新策源,集聚培育硬 科技企业。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9月22日电 22日,2025浦江创新论坛系列活动——2025顶尖孵化器大会在临港召开,会上 发布了《2025上海市孵化器生态白皮书》(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共包含五大章节,对上海孵 化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主要成效、典型案例及政策经验进行了总体概述、客观描述和深入分析, 引发业界关注。 《白皮书》指出,上海不断以完善孵化生态为核心,打造产 ...
南方电网先进环氧树脂绝缘件中试平台投产
中国电力报· 2025-09-19 16:26
技术平台建设 - 先进环氧树脂及高端绝缘件研制中试平台正式投运及试产 实现"研发—设计—试产—验证"一体化核心能力 [1] - 平台由环氧树脂高通量合成装置 自动化浇注固化生产线 全参数检测系统组成 可实现110—500千伏高性能环氧树脂绝缘件生产试制 [1] - 平台大幅缩短新型环氧树脂配方研发周期 为产品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1] 研发体系地位 - 平台依托特高压电力技术与新型电工装备基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昆明基地)建设 [1] - 成为南方电网公司唯一进入国资委首批《中央企业中试验证平台对外开放服务目录(2025年版)》的中试平台 [1] - 中试环节是新产品从试制迈向生产的过渡性试验 连接技术链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核心纽带 [1] 产业化价值 - 中试平台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 推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1] - 平台助力技术迭代 工艺优化以及产品创新 [1] - 平台服务于特高压电力技术与新型电工装备领域 [1]
广东建科(301632.SZ)拟投资5.71亿元实施粤建科·中山数智荟二期建设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21:09
投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广东建科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资粤建科·中山数智荟二期建设项目 投资金额预计5.71亿元[1] - 项目建设周期为自开工建设起22个月[1] 战略目标 - 项目承载公司战略新兴产业板块发展任务 旨在巩固并促进既有业务基础[1] - 项目将集聚省内建筑大数据相关上下游企业 共同建设、共同研发、共同发展[1] - 园区定位为建筑新技术综合示范区及协同研发智慧建筑技术的生活实验室[1] - 目标成为向广东省乃至全国输出建筑大数据相关技术和服务的原创技术策源地[1] 预期效益 - 项目建成后有助于公司拓宽业务渠道[1] - 有利于公司数字化转型及科技成果产业化[1] - 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及盈利能力[1] - 满足公司战略新兴产业板块发展需求并确保可持续稳步健康发展[1]
广东建科:拟投资5.71亿元实施粤建科·中山数智荟二期建设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9-12 20:36
投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广东建科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资5.71亿元建设粤建科·中山数智荟二期项目 [1] - 项目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1] - 项目建设周期为自开工建设起22个月 [1] 公司治理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9月12日审议通过该项目议案 [1] - 该项目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战略发展 - 项目旨在推进公司战略新兴产业板块发展 [1] - 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公司拓宽业务渠道 [1] - 项目将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及科技成果产业化 [1] - 项目将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1]
复旦大学举办论坛聚焦硬科技产业化路径及技术转移人才培养
中证网· 2025-09-03 19:28
论坛核心议题与目标 - 论坛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硬科技破局路径、创新生态协同等核心议题,旨在打通实验室-产业化-市场全链条,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动能 [1] - 论坛汇聚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学家与技术转移专家,共同探讨培养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 [1] 复旦大学金融支持与平台建设 -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指出金融支持对实现从0到1的科研突破和从1到100的产业落地具有关键作用,前者需长期资本,后者依赖专业金融服务 [1] - 复旦张江校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核心载体,正成为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 [1] - 学院成立8年以来以金融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融合为核心方向 [1] 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 -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即将启动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旨在培养懂科技、通金融、善管理的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为成果转化生态补全人才短板 [1] - 项目依托复旦大学在金融、理工医法等领域的顶尖学科生态,构建系统课程+深度实践双轨培养体系 [2] - 项目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及新材料、航空科技五大行业 [2] - 项目采用学历教育-转化实践-资格认证-资本支持四位一体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提升学生技术商业化评估和协同创新能力 [2] 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 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通过走进实验室、科创会客厅、讲座论坛、区域合作等工作,搭建技术+产业+投资三方交流平台 [3] - 中心在知识产权管理、赋权改革方面有工作进展,旨在汇聚市场资源,精准匹配科研技术与产业转化需求 [3] - 中心已推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医工交叉等领域多个项目与产业及资本对接,多项成果完成落地转化 [3]
"最懂科学家创业的孵化器"迎来收获期
新浪财经· 2025-08-12 19:32
杭州光机所孵化成果 - 孵化总估值超过250亿元的60多家公司 [1] - 逾20家公司完成融资且平均估值增长达3-25倍 [1] - 三家公司准备进入IPO阶段 [1] 科研人才引进 - 引入国家领军人才接近40人及光电领域博士130多人 [3] - 人才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等知名机构 [3] 重点孵化企业技术突破 - 富加镓业研发第四代半导体氧化镓单晶 实现6英寸生长线年产万片规模 [3] - 将与国际头部企业技术差距从6-7年缩短至不到一年 [3] - 凯瑟斯技术冷原子钟精度达几千万至亿年误差一秒 体积缩小至两个电脑主机大小 [3] - 凯瑟斯技术营收从去年近300万元跃升至千万元级别 [4] 新兴技术应用领域 - 富加镓业产品可5-7分钟充满新能源车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5G通信/智能电网 [3] - 光在科技聚焦单光子激光雷达 应用于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森林烟雾与风场监测 [6] - 冷原子钟定位于国家电网基站和民用特种车辆市场 [3] 孵化支持体系 - 提供技术方向选择/团队搭建/融资/客户对接等模块化解决方案 [1] - 通过技术委员会与投资委员会联合把关 去年300项目中仅10个入选孵化 [6] - 中科神光CEO培训班促进企业互通有无 避免低端内卷 [7]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富阳区推出科创转化行动方案 顶尖团队最高可获1亿元资助 [7] - 实施产业强区20条/人才政策25条 提供资金土地政策支持 [7] - 为科学家和高管引入提供绿色通道 落实推进效率高 [7] 企业成长案例 - 光在科技正式运营四个月即完成近亿元融资 [6] - 在市场定位与产品规划方面获得研究所全方位指导 [6][7]
中科润美董事长王晓波: 正向研发破局 锻造高端装备“隐形铠甲”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5:12
行业背景 - 高端装备润滑材料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尤其在风电机组、高铁列车、盾构机等关键领域依赖进口品牌[1][2] - 高端装备对润滑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极高,质量直接影响装备运行效率及使用寿命[2] - 近年来行业逐步意识到润滑油脂作为关键配套材料的生产供应安全重要性[2] 公司发展历程 - 中科润美成立于2010年,旨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打破进口品牌垄断局面[2] - 从实验室"克级样品"到"万吨级产能"的产业化过程耗时十年,经历漫长摸索和试错[1][4] - 十五年来最大挑战是在保证性能前提下降低成本,通过纳米稠化技术等工艺提升性价比[4][5] 技术突破 - 采用正向研发模式,从装备设计要求和工况出发开展底层分子结构设计[2] - 开发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的合成基础油技术,性能与国际品牌相当且环保性更优[3] - 已开发数百种高性能润滑油脂产品,在风电、轨道交通、冶金等八大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3] 市场拓展 - 通过科研背景获得客户信任,解决工程化问题保证产品一致性稳定性[5] - 典型案例:人造板设备高温链条油市场占有率超40%,从2016年单条产线试用扩展到全国200多条产线[6] - 产品推广初期面临客户对进口设备配套材料的路径依赖,需突破"设备价值高不敢尝试"的心理障碍[5][6] 未来布局 - 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产业,开发长寿命免维护的精细润滑材料[6][7] - 针对风电大型化趋势开发抗板结、抗电蚀润滑技术,针对海上风电开发耐盐雾腐蚀环保型产品[7] - 目标成为高端装备领域"隐形冠军",打造全球领先的润滑材料平台型公司[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