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财政政策

搜索文档
固收专题:增配中短端高票息城投,3-5Y永续债具备骑乘机会
开源证券· 2025-08-03 22:41
2025 年 08 月 03 日 增配中短端高票息城投,3-5Y 永续债具备骑乘机会 固定收益研究团队 ——固收专题 陈曦(分析师) 刘瑞(分析师) chenxi2@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1100002 liurui2@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5010001 政策动态和市场热点 国债、地方债及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自 2025 年 8 月 8 日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及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 收增值税,存量债券仍免税。政策调整背景一是当前债券投资已颇具规模,"资 产荒"背景下,国债、地方债等安全资产已经具有较强吸引力,旨在培育债券市 场的免税政策已实现其政策目标;二是财政也在主动寻求资金结构调整;三是政 策调整有助于提升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基准性。此前,政府债投资人以持有到期为 主,交易不活跃,造成市场流动性不足、流动性溢价较高,调整后政府债交易活 跃度有望提升。本次调整对市场影响方面,短期或引发新老券利差波动,但中长 期将提升国债定价基准功能,并为财政可持续性提供支持。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2025 年 7 月 30 日,中央政治 ...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 发行进度已超60%
证券日报· 2025-08-02 08:21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情况 - 8月1日财政部续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350亿元,票面利率2.10%[1] - 7月份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2060亿元(20年期400亿元+30年期1660亿元),为年内单月发行规模第二[1] - 截至8月1日已累计发行7960亿元,完成全年1.3万亿元计划的61%[1] 财政政策与资金投向 - 超长期特别国债体现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加速释放资金形成实物工作量[1] - 国家发改委已下达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2] - 第三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10月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完成全年3000亿元计划[2] 经济影响分析 - 投资端:直接拉动基建投资,促进建筑/钢铁/水泥等产业链扩张,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2] - 消费端:通过补贴降低购买成本(如智能家电),撬动消费增量并推动消费结构升级[3] - 兼具经济"稳定器"(短期平稳运行)和"催化剂"(长期增长动能)双重作用[3]
中原期货晨会纪要-20250731
中原期货· 2025-07-31 1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7月31日的商品市场进行跟踪,涵盖宏观指标、主力合约等多方面数据,同时梳理宏观要闻,并对农产品、能源化工、工业金属、期权金融等主要品种给出晨会观点,为投资者提供市场动态及投资参考[2][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商品指数每日市场跟踪 - 宏观指标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恒生指数、SHIBOR隔夜、美元指数下跌,纳斯达克指数上涨,美元兑人民币(CFETS)持平[2] - 主力合约方面,COMEX黄金、LME铝、CBOT玉米、NYMEX原油、ICE布油等上涨,COMEX白银、LME铜、LME锌等下跌[2] - 国内金属方面,铁矿石、热轧卷板等部分品种上涨,黄金、白银、铜等多数品种下跌[2] - 化工品种方面,沥青、原油、燃油、PX、LPG等上涨,焦煤、焦炭、天然橡胶等下跌[5] - 农产品方面,白砂糖、黄玉米、玉米淀粉、棉纱等上涨,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等下跌[5] 宏观要闻 -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落实财政和货币政策等[8] - 国新办安排育儿补贴资金预算,8月31日前各地开放申领[8]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强调宏观政策持续发力[9] - 外交和商务部长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团,强调稳定中美经贸关系[9] - 上海住建委将制订城市更新行动方案[9] - 部分焦企决定上调焦炭价格[10]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将控制新增产能,治理无序竞争[10] 主要品种晨会观点 农产品 - 花生市场供需双弱,短期偏强震荡但不改下跌趋势[12] - 油脂市场成交清淡,基差基本稳定,近期预计震荡[12] - 白糖市场内强外弱,8月加工糖到港或施压,建议观望[12] - 玉米市场供需双弱,建议区间操作[12] - 棉花市场预计偏弱运行,建议逢高偏空[13] - 生猪市场供大于求,预计区间震荡[13] - 鸡蛋市场现货稳定,期货修复基差,08合约回避多单[14] 能源化工 - 烧碱下方支撑强,关注9 - 11反套[16] - 尿素市场价格持稳,关注1720 - 1800元/吨区间[16][18] 工业金属 - 铜价近期或调整,铝价短期高位震荡[18] - 氧化铝盘面或偏强运行,警惕宏观情绪影响[18] - 螺纹钢和热卷盘面承压,关注支撑位[18] - 铁合金按区间震荡思路操作,产业卖保注意资金控制[19] - 双焦震荡调整[19] - 碳酸锂建议观望,反弹至压力位可试空[19] 期权金融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行业板块涨少跌多[19] - 沪深300、上证50、中证1000股指期货及期权有不同表现,投资者关注套利和波动率机会[19][21]
蓝佛安最新署名文章
中国基金报· 2025-07-30 11:59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驰而不息锻造过硬财政作风 财政部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摆在突出位置,从服务党的工作大局高度推进作风建 设,主动对标对表,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筑牢思想基础,强化责任担当,严格制 度约束,不断涵养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 紧盯作风建设本质要求,持续加强党性锤炼,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作 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在凝心铸魂、固本培元上下功夫。财政部始终 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政治上的 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行动上的清醒。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 重要论述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深远政治考量,准确把握加强新时 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优良作风护航财政改革发展。 聚焦作风建设的关键,建立"宝塔型"责任体系,推动严的要求一贯到底。全面从严治党,必 须牢牢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作风建设也必须拧紧责任链条。财政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 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 ...
蓝佛安: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0:40
蓝佛安提出,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 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统筹运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 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蓝佛安提出,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潜力。不断完善支持养老、育幼、文 化、旅游等服务消费的政策体系。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强化财政与 金融政策协同联动,出台实施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更好满足消 费需求。支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在加强民生保障方面,蓝佛安指出,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有力实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 贴等政策,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加大教育发展支持力度,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抓紧实施育儿补 贴制度,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一老一小"方面 的服务需求。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蓝佛安指出,研究制定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意见,加强预算管理各项制度举 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
事关育儿补贴,蓝佛安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7-30 08:48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1][16]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4月底已全部下达地方,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下达9.29万亿元 [7][8] - 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4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8] 扩大内需与消费投资 - 上半年分两批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5大品类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 [9] - 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扩大投向领域和项目资本金范围,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9] - 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发展,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联动支持消费贷款贴息 [17]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同比增长9.1%,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向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 [10] - 支持26个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35个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10]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000亿元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推动转型升级 [10] 民生保障与社会福利 -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社保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同比增6.1%和5.9% [11] - 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700元 [11]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 [1][17] 财税体制改革 - 推动关税、增值税立法,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出台境外投资者利润直接投资税收优惠 [12][13] - 建立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3] - 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下降5%,16个中央部门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 [1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8万亿元,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14] -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完善专项债券资金监管,推动建立偿债备付金制度 [14]
蓝佛安: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19
财政政策方向 -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1]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1] -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 推动各项政策效能不断释放 [1] 产业支持措施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 [1] -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1] - 落实好助企帮扶各项财税政策 有效改善经济微观循环 [1]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1]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
财长蓝佛安: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快讯· 2025-07-30 06:47
财政政策调整 - 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1]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1] -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 推动各项政策效能不断释放 [1] 产业支持政策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 [1] -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1] 债务管理措施 -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1]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
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出炉 重点领域的支出保障持续加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9 08:01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 [1] 税收收入分析 - 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下降1.2%,但4月以来连续3个月保持同比增长 [2] - 主要税种表现:国内增值税增长2.8%,国内消费税增长1.7%,个人所得税增长8% [2] - 出口退税1.27万亿元,同比多退1322亿元,支持外贸出口 [3] 行业税收表现 - 装备制造业税收增长显著: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增长32.2%,计算机通信设备增长9.2%,电气机械器材增长6.3% [3]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增长13.8%,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长8.6% [4] - 印花税1953亿元,增长19.7%,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785亿元,增长54.1%,反映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 [5] 非税收入与地区财政 - 全国非税收入2.27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幅较一季度回落5.1个百分点,5-6月连续下降 [5]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增长1.3%、1.3%、2%、5.7%,31个省份中27个实现增长 [5] 财政支出结构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9%,地方支出增长2.6% [6] - 重点领域支出增速: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9.2%,科学技术增长9.1%,教育增长5.9%,卫生健康增长4.3% [1][6]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出2.43万亿元,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0% [6] 财政政策动向 - 财政部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推动经济回升,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已下达,剩余资金10月下达 [8] - 专项债券发行同比增长45%,资本金适用范围扩大至22个行业,管理机制持续优化 [9] - 三季度计划发行一般国债46期次,超长期特别国债11期次,全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任务将如期完成 [9]
年中经济观察:财政政策有温度有力度
人民日报· 2025-07-29 05:3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汪文正 今年上半年,中国财政运行情况如何?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何体现?财政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在7月25 日举行的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 得到有效保障。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介绍,今年上半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税收收入达9.29万亿元,同 比下降1.2%。从4月份起,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呈逐步回升态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从上半年情况看,"更加积极"有何体现? 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介绍,上半年,财政部围绕提振消费、 稳就业稳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财政政策供给和资金拨付管理,确保尽早发挥政策效果,为经济社会发 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快预算下达——财政部严格落实预算法要求,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025年预算,及时 做好预算批复下达工作。3月底前,完成了中央部门预算批复,在规定时限内下达有关转移支付预算, 确保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