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贸易便利化
icon
搜索文档
多个“新高”“第一”“首次”彰显韧性
搜狐财经· 2025-08-03 07:14
外贸表现 - 江苏上半年进出口规模达2.8万亿元,同比增长5.2%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首次达50%,高端装备出口增长17.6%,"新三样"出口增长3.5% [2] - 跨境电商平台进出口实现79.2%爆发式增长 [2] 外资吸引力 - 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美元,制造业外资占比38.1% [3] - 日本、德国、卢森堡、瑞士对江苏实际投资增长均超100% [3] - 利润再投资逆势增长5.9%,规模连续6年全国第一,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达12个 [3] 政策与改革 - 推出"外贸稳增长22条""稳外资22条"等政策,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增加5%,91.4亿元稳岗资金直抵企业 [4][5] - 外贸转内销产品强制性认证时间从1个月压缩至最快一周 [5] - 新增103个展会,展位费扶持比例提至70%以上,为首批2406家外贸企业缓缴社保48亿元 [6] 物流与通道 - 全省在飞39条国际客运航线、15条货运航线,新增南通至东京、淮安至大阪等全货机航线 [4] - 2025年计划新增国际海运航线至90条,优化中欧(亚)班列开行布局 [8] - 航空物流瞄准生物制药、电子信息产业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 [8] 数字与创新 -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15家企业、70种物品纳入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 [3] - 中新数字贸易试点在电子提单等领域破冰,计划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试点成果 [3][8] - 苏州自贸试验区法律服务中心聚合50余家机构,打造"一站式"服务枢纽 [6] 区域发展 - 南京深化QFLP试点,吸引外资总部及研发中心落户,扩大离境退税网络 [9] - 苏州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支持企业合规出口并扩大中间品贸易规模 [9] - 南京、无锡等城市参与全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8]
聚焦人民币汇率、来华投资、自贸试验区……外汇局发布会速览
第一财经· 2025-07-22 17:08
外汇市场运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 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跃 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外汇市场预期平稳 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跨境资金延续净流入 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外汇储备规模稳定 [1] - 市场对人民币没有明显升值或贬值的单边预期 企业交易理性有序 无追涨杀跌等非理性行为 [2] 国际收支与投资数据 -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经常账户顺差稳中有增 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与经常账户顺差规模相当 [3] - 1-5月股权性质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11亿美元 同比增长16% 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约330亿美元 逆转去年下半年净流出态势 [3] - 1-5月股权性质对外直接投资519亿美元 同比基本持平 对外证券投资保持活跃 [3] 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 - 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存量超过6000亿美元 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4]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 五六月份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4] - 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股票市值占比约3%-4% 预计外资将继续增配人民币资产 [4] 自贸试验区政策创新 - 计划扩大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试点 包括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等5项政策 简化办理流程 [6] - 推进跨境投融资高水平开放 包括QFLP外汇管理试点等5项政策 丰富投融资渠道 提高效率 [6]
上海外贸“成绩单”: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2.4%,二季度规模为历史同期之最
第一财经· 2025-07-22 15:30
上海外贸表现分析 - 上半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9527亿元增长11.1%,进口1.2万亿元下降3.6% [1] - 二季度进出口1.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7.2%较一季度由降转增,其中进口从一季度下降12.6%转为增长5.4% [1] - 民营企业数量达4.1万家同比增加7.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出口增长7%高于整体增速 [2] - 高技术产品出口2396.4亿元占全市出口25.2%,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增长42%占全国近4成,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 [2] -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合计进出口8644.5亿元增长7.3%,其中外高桥保税区规模近5000亿元占全市23%,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增速超20% [3] - 上海口岸占全国进出口总值近四分之一,海运占全国24.4%,空运占50.8%,汽车出口月均超10万辆 [3] 重点产业表现 - 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动汽车出口在全国占比均超10% [2] - 铜进口占全国超5成,塑料进口占比近4成,箱包/钟表/首饰占比超7成 [3] - 进口水果129.7亿元,包括智利车厘子、新西兰猕猴桃等快速通关产品 [3] - 保税燃料油出库89.29万吨,通过功能叠加试点节约企业成本 [5] 海关便利化措施 - 出台33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开展200余次"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 [4] - 进口服装/化妆品等远程查检试点作业时长压缩一半以上,支持2.63万吨冰鲜水产品快速通关 [4] - 进境肉类检疫实现"秒级"出证,锂电池包装智慧检验试点助力"新三样"快速放行 [4] - 为20个国际消费品牌近2万款首发新品提供灵活检验监管 [5] - 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款2.53亿元,监管36.38万票海运跨境电商出口包裹 [6]
提速千倍 “大型货库弱磁性物质快速筛查关键技术”通过评审
中国民航网· 2025-07-20 16:48
技术突破 - 上海机场研发的"大型货库弱磁性物质快速筛查关键技术"通过专家评审,设备检测方法被纳入国家标准《危险货物磁性试验方法》,填补了行业对整板整箱货物磁性测试标准的空白 [1] - 该技术采用"量子隧穿效应磁阻阵列传感器技术",测试精度可达纳特级别,是全球民航运输领域的首创 [2] - 新技术使得航空货物快速筛查较传统模式提速上千倍,仅需20秒即可完成,相比以往用磁强计或罗盘对单箱逐一检测的模式时效提升1千倍 [1][2] 行业影响 - 跨境电商业务高速增长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但蓝牙音箱、磁吸灯、冰箱贴等弱磁性货物可能干扰飞机导航系统,过去需要提前2-3天逐件检查 [1] - 新技术实现整个集装器内上百个涉及弱磁性物质的单箱同时过检,大幅提升运输时效 [2] - 该技术每年可为上下游客户节省约1亿元物流运输成本 [2] 战略意义 - 该成果加强了上海机场在国际航空货物检测标准制定和技术研发上的话语权 [2] - 有力提升上海机场口岸营商环境,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2]
通关提速!高新技术货物通关时间压减80%,铁路运输平均通关时间2小时
齐鲁晚报· 2025-07-17 11:00
山东外贸进出口情况发布会 -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由济南海关和青岛海关负责人介绍 [1] 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 - 海关总署连续8年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山东省青岛和济南入选25个试点城市 [3] - 创新"内陆港+保税"模式 推进铁海联运"一单制""一箱制" 铁路运输通关时间从1天缩短至2小时 [3] - 扩大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协同作业模式适用范围 通关时间压减80% [3] - 上半年山东省高技术产品进口585.2亿元 同比增长6.9% [3] 企业成本降低措施 - 推广"RCEP享惠智选助手"和RCEP鲁贸通平台 上半年为22.1亿元进口货物减让税款7284.1万元 [4] - 新增AEO企业46家 上半年AEO企业进出口值3754.4亿元 同比增长10.5% [4] - 实施"税·关信用通"项目 实现高资信企业出口退税即时到账 [4] 服务优化措施 - 推进"海港E通"系统投入使用 支持航空枢纽建设 [4] - 实施"直提直装""空侧直通"改革 上半年济南机场监管进口货物5544吨 增长14.8% [4] - "一企一策"助力41亿元电动汽车出口 同比增长173.8% [4] 农产品出口促进措施 - 通过技贸评议基地帮助企业应对贸易壁垒 如推动欧盟取消禽肉批批检测 韩国放宽西兰花农药限量 [5] - 在农食领域推广"批次检验"模式 将蘑菇菌棒等3类产品纳入试点 [5] 未来规划 - 海关将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以更快通关速度 更低成本 更优服务为目标 [5]
我国上半年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外贸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经济日报· 2025-07-15 06:07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1] - 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比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1] - 进出口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10万亿元以上,6月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同比全部增长且增速回升 [1] 外贸质量提升 - 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超过20% [1] - 民营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5% [3]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80% [3] 外贸市场多元化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外贸整体比重51.8% [2]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贸易规模超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61个,同比增加5个 [2] - 中美贸易6月进出口值从5月不到3000亿元回升至超3500亿元,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4] 民营企业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增长7.3%,占外贸比重57.3%,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3] - 民营企业进出口连续21个季度同比增长,上半年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2万亿元 [3] - 民营企业增速较全国整体高4.4个百分点 [3] 外资企业表现 - 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增长2.4%,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 [3] - 外资企业将技术优势与中国产业配套优势结合,主要行业出口保持向上势头 [3] 进口情况分析 - 进口负增长受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 [4] - 大宗商品约占进口总值30%,国际价格波动对进口增速影响较大 [4] - 二季度进口转为增长,主要由数量增长拉动 [5] 政策支持与便利化 -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推动29项措施落地,扩大"锂电池循环包装检验模式"试点 [2] - 深化"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监管模式创新,推进铁海联运"一单制""一箱制" [2] - 全国水运进出口集装箱装卸量6741万标箱,增长11.3% [2]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二十一点七九万亿元 我国外贸保持动力展现活力(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15 05:51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1] - 进出口规模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信心连续两个月回升 [1] 市场多元化发展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贸易规模超500亿元的伙伴达61个,同比增加5个 [1]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比51.8%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 [2] - 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增长3.5%,日均超150亿元,欧盟稳居第二大贸易伙伴 [2] - 对美国进出口2.08万亿元下降9.3%,其中出口1.55万亿元下降9.9%,进口5303.5亿元下降7.7% [3] 产品结构优化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比60%提升1.2个百分点 [4] - 高端装备增长超20%,"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4]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增长,其中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增速超20% [4] -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自主品牌比重达32.4%提升1.2个百分点 [4] 进口情况分析 - 进口下降2.7%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原油、铁矿砂、大豆进口均价跌幅超10% [5][6] - 二季度进口转为增长,主要由数量增长拉动 [6] 企业表现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62.8万家历史新高,增加4.3万家 [7] - 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增长7.3%占比57.3%,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5% [7] - 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增长2.4%,保税研发货物进口增长52.1% [7][8] 政策支持 - 推动29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落地 [9] - 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2569.9亿元增长7.5% [9] - 水运进出口集装箱装卸量6741万标箱增长11.3% [9]
外贸规模连续七个季度增长(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5 05:41
外贸规模与增长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1][2] - 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较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2] - 6月进出口规模3.85万亿元,增长5.2%,为历史月度第二高位 [4] 外贸结构与质量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60%,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2] -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20%,绿色低碳“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2]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自主品牌占比达32.4%,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7] - 民营企业进出口连续21个季度增长,上半年规模首次突破12万亿元,增速领先全国4.4个百分点 [7] 外贸伙伴多元化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51.8% [2] - 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 [2] - 对非洲进出口1.18万亿元,增长14.4%,对中亚进出口3572亿元,增长13.8% [7] - 贸易规模超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61个,同比增加5个 [7] 外贸主体活力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62.8万家,首次突破60万家,同比增加4.3万家 [3] - 民营企业54.7万家,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值近六成 [3] - 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增长2.4%,连续5个季度增长 [8] - 水运进出口集装箱装卸量6741万标箱,增长11.3% [8] 政策与营商环境 -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推出29项措施,优化监管模式与通关流程 [8] - 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信心连续两个月回升 [9]
海关总署答21:将继续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2:16
外贸数据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 同比增长2.9% 创历史同期新高 [2] 政策支持与便利化举措 - 海关总署联合20个部门及25个试点城市 4月启动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推动29项措施落地 [2] - 优化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 试点支持区外保税维修项目 上半年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货值2569.9亿元 增长7.5% [3] - 扩大"锂电池循环包装检验模式"试点 对"药食同源"商品实施分类监管 [3] 跨境物流效率提升 - 优化铁路快速通关业务 提升航空口岸通达效率 [3] - 深化"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离港确认"监管模式创新 推进铁海联运"一单制""一箱制" [3] - 上半年水运进出口集装箱装卸量6741万标箱 增长11.3% [3] 国际合作与信息化建设 - 全球智慧海关在线合作平台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海关注册加入 [3] - 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进出口货物双向"一单两报" 电子证书线上交换联网核查 [3] 企业成本优化 - 为3776家次AEO企业提供融资授信 担保 出口信保等优惠措施 [4] - 拓展"内外贸同船"业务 开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 [4] - 上线进出境邮件"一站式"办理平台 支持网页 APP 小程序多渠道办理海关手续 [4] 未来工作方向 - 海关总署将继续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聚焦政策精准落地 成效评估复制 营商环境优化 [4]
通关效率提升七成 物流成本立降三成
辽宁日报· 2025-07-11 09:07
物流效率提升 - 辽宁出口货物转运流程从过去36小时压缩至4小时[1] - "空侧直通"新模式实现国内航班货物直接转运至国际出口库区[1] - 单票货物通关效率提升约70%[2] - 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0%[2] 新模式运作机制 - 通过开辟机坪专用转运通道实现"一次装卸、一次入库"[1] - 绕开传统模式下必须经历的4次货物交接与装卸环节[1] - 允许国内航班抵辽航空口岸货物直接由国内货区转至国际出口货区[1] 企业受益情况 - 高价值、怕震动货品如硬质合金刀头减少破损风险[1] - 节省多次倒手装卸和重复安检包装成本[1] - 为抢占国际市场赢得宝贵时间[2] 海关改革举措 - "空侧直通"是海关总署2025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关键举措[1] - 沈阳海关推出"空空中转""空陆联运"等措施提升航空口岸能级[2] - 计划持续优化监管服务提升沈阳桃仙机场国际枢纽功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