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轮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入境旅游推动我国邮轮经济新业态迭出 迈向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 2025-11-07 14:39
行业政策与市场准入 - 2024年5月前行业仅在少数港口实施局部免签政策且限制条件较多难以满足大规模入境游需求 [1] - 2024年5月起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在全国13个邮轮口岸全面实施 [1] - 政策实施一年多来全国邮轮入境旅客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1] 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 - 行业加速涌现邮轮入境游+高铁游、中转联程游、近海游、海上无目的地游、飞机高铁+境外游等一系列创新业态 [1] - 天津探索与韩国济州、仁川等地的“互为目的地”合作实现邮轮在中韩港口间灵活挂靠该模式已逐步推广至山东、辽宁等沿海省份 [2] - 深圳在全国首创邮轮旅客国际中转区实现外籍旅客“无签证中转”预计年中转量可达10万人次 [2] - 行业正从单一出境母港往返游模式向多元新业态快速演变新的邮轮产品和航线层出不穷 [2] 产业融合与发展趋势 - 邮轮经济加速向“邮轮+文旅”、“邮轮+贸易”、“邮轮+制造”的复合型业态演进 [2] - 邮轮游艇旅游消费从传统的观光游逐步向休闲度假游转变 [2] - 邮轮经济深度融合制造业、服务业、交通业和旅游业展望“十五五”有望进一步发挥消费拉动与产业带动作用 [2] 市场供给与基础设施 - 为适应入境旅游发展我国沿海已有40多个城市推出了自然景观、沿海观光、特色文化等多主题的邮轮、游艇旅游业务涉及11个省区市 [1] - 随着访问港邮轮不断增加入境旅游正成为推动我国邮轮经济从复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点 [1]
天津邮轮经济加速升温
新华社· 2025-11-05 17:27
邮轮产业复苏态势 - “梦想”号邮轮搭载2200余名旅客从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启程,开启日韩之旅 [1] - 国家移民管理局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措施不断调整优化,推动邮轮产业加速复苏 [1] - 自今年1月以来,天津边检总站东疆边检站累计验放邮轮突破150艘次 [1] 出入境旅客数据 - 天津边检总站东疆边检站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超37万人次 [1] - 出入境人员中包含来自美国、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旅客1万余人次 [1]
未来3年将有邮轮以青岛元素命名
齐鲁晚报· 2025-11-04 19:13
发展规划核心目标 - 以建设国际一流邮轮旅游目的地为核心,构建文旅商产四位一体的现代化邮轮经济体系 [1] - 打造引领环渤海、辐射东北亚的邮轮产业发展中心和一带一路邮轮合作核心节点 [1] - 分阶段发展目标:到2028年,年接待邮轮突破50艘次,出入境游客超20万人次 [1] - 到2035年,年接待邮轮突破200艘次,出入境游客超100万人次 [1] 产业发展具体目标 - 到2028年,培育1-2家本地邮轮运营企业,命名1艘青岛主题元素邮轮 [1] - 培育引进一批维修、配套、船供、培训、旅行社等邮轮产业链优质企业 [1] - 到2035年,吸引国际知名邮轮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培育本地邮轮公司发展做强 [1] - 实现全年高品质邮轮常态化运营,吸引全球消费资源汇聚,创建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 [1] 近期重点任务:基础设施与服务 - 实施港口设施与服务提升工程,建设智慧通关系统、邮轮船供保税仓、邮轮维修保养基地 [2] - 推动母港周边商业配套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优化,提升游客服务水平及邮轮服务能级 [2] 近期重点任务:航线与产品 - 实施航线拓展与产品升级工程,丰富母港航线,拓展国际访问港航线 [2] - 开发沿海邮轮航线及无目的地海上游产品,构建多元主题产品矩阵 [2] 近期重点任务:市场与品牌 - 实施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工程,优化客源拓展支持政策,创新产品营销体系 [2] - 放大邮轮+城市、邮轮+山东引流效应和差异化竞争力,打造东方邮轮会客厅国际邮轮文旅城市品牌 [2] 近期重点任务:产业链与生态 - 实施产业链建设与生态培育工程,推动全产业链建设 [2] - 重点培育发展邮轮修造、运营管理、物资供应、产品营销、人员培训、文旅休闲、商务商贸等业态 [2] 近期重点任务:港产城融合 - 实施港产城融合创新工程,推动临港产业协同发展 [2] - 吸引船舶设计、航运金融、海事仲裁和科技创新等高端服务机构集聚 [2] - 加快港区腹地更新改造,推动海上与岸上、港口与城市、邮轮旅游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2] - 形成以港聚产、以产兴城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2]
城市24小时 | 北方唯一入选,青岛“打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23:11
邮轮母港经济发展 - 文化和旅游部批复支持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开展消费设施建设及场景提升重大课题项目,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青岛是中国北方唯一入选城市[1] - 项目将填补国内特别是北方区域邮轮消费升级系统性研究空白,为中国邮轮母港消费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1] -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制定专项工作方案,聚焦设施升级、业态丰富、场景贯通三大核心方向,推动邮轮母港从交通枢纽向文旅消费地标转型[1] - 邮轮母港是高级别的邮轮始发港和运营基地,被视为联通邮轮和城市的经济发动机[2] - 邮轮消费需求从单一船上体验向航程+目的地复合型体验转变,岸上游品质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变量[2]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推动国际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建设,打通从船上到岸上的消费场景,财政部和商务部将邮轮经济列为重点支持的新兴消费领域[2] -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陆域面积约14平方公里,包含三大区域,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招商率近90%,年客流量1765万人次[3] -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也获批开展类似重大课题并获得专项资金支持[3] 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 - 江苏省2024年末常住人口8526万人,与2023年末持平,实现首次零增长,出生人口42.6万人,比2023年增加1.7万人,自2016年以来首次回升[4] - 河南省加快构建一主两副、一圈两带、四域多点的发展格局,以做强郑州中心城市,提升洛阳和南阳副中心城市能级[5] - 中欧北极快航航线首艘货船历时26天从宁波舟山港抵达波兰格但斯克港,该航线是连接东亚与欧洲的新兴国际航运线路[6] - 宁德时代在河南洛阳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洛阳基地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2000亿元[7] - 江苏省政府部署加快发展赛事经济,持续扩大城市足球联赛溢出效应,促进赛事与消费深度融合[8] 宏观经济数据 -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4.9%,第三产业增长5.4%[9] -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和9.6%[9] 全球城市排名 - 科尔尼发布2025全球城市综合排名,北京位列第六,前五名依次为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和新加坡[12][13] - 香港排名从2024年的第9位升至第7位,上海保持第8位,洛杉矶从第7位降至第9位[12] - 北京、上海等中国城市潜力排名表现大幅提升,凸显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重要地位[13]
北方唯一!国家级课题落地青岛国际邮轮港区
齐鲁晚报网· 2025-10-20 14:5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杨雪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复支持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开展《推进青岛国际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建设及场景提升总结和模式探索》重大课题项目,并给予专项 资金支持。青岛是北方唯一入选城市,标志着青岛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跻身全国先进行列,更将填补国内特别是北方区域邮轮消费升级系统性研究空白, 为我国邮轮母港消费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招商伊敦"号和"蓝梦之歌"号同时停靠青岛邮轮母港 此次课题落地,是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关于"推动国际 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建设,打通从船上到岸上的消费场景"等相关部署要求的重要成果。在国家和省市文旅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指导下,青岛国际邮轮港 区服务管理局制定专项工作方案,聚焦"设施升级、业态丰富、场景贯通"三大核心方向,全力推进邮轮母港从"交通枢纽"向"文旅消费地标"转型,打通从 船上到岸上的消费链条,让邮轮母港成为激活区域文旅消费新引擎。 国际游客乘坐邮轮到访青岛 作为我国第四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战略优势尤为突出。地处胶州湾东岸、青岛市核心位置,陆域面积约1 ...
多种免签政策协同 今年外籍游客从上海口岸乘坐邮轮数同比大幅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7:27
邮轮行业复苏态势 - 2025年1月1日至9月18日,上海口岸外籍旅客乘坐邮轮来华旅游人数同比增长约77% [1] - "海洋光谱号"邮轮单航次外籍旅客超2500人,占旅客总数一半以上,为上海邮轮口岸复航以来母港航次外籍旅客占比首次超过50% [1] - 外籍旅客来源涵盖全球超40个国家和地区,俄罗斯、英国和澳大利亚籍旅客数量位列前三 [1] 政策驱动因素 - 多种免签政策协同发力,有效激发旅客来华意愿,助力"飞机+邮轮"旅行模式兴起 [1] - 自9月15日起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政策实施一周以来俄罗斯旅客通关效率明显提高 [1] 行业运营效率提升 - 边检部门采取"随船查验"模式,实现旅客"靠港即下",大幅缩短通关时间 [2] - 对外籍旅客乘坐邮轮入境免予留存指纹生物信息,对同一航次入出境旅客免盖入出境验讫章,营造高效便捷通关环境 [2]
辽宁大连迎邮轮出入境旺季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01:40
邮轮运营与航线 - 爱达·地中海号邮轮于9月1日靠泊大连国际邮轮中心 完成2637名旅客入境并搭载2600余名旅客开启5天4晚赴日本福冈航线 [1] - 该邮轮是2023年首艘以大连为母港的国际邮轮 全年计划开展10个进出境航次 预计运送旅客约2.7万人次 [2] 邮轮硬件特征 - 爱达·地中海号全长292米 总吨位达8.6万吨 被誉为"艺术之船" [2] 市场反应与销售情况 - 邮轮消费市场反应积极 船票销售速度快 有旅客提前数月预订航次船票 [7] - 自5月首航以来 大连邮轮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7] 区域经济战略 - 大连正推进"港口+旅游+服务"一体化发展格局 邮轮经济成为城市消费升级与文旅融合新引擎 [7] 运营保障体系 - 海关与口岸查验单位及港口部门协同保障旅客高效通关 特别是在邮轮进出境与班轮出境叠加的高峰时段 [7]
今年至今上海邮轮口岸查验出入境旅客数突破137.7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7:01
出入境旅客规模 - 上海邮轮口岸今年至8月26日查验出入境旅客137.7万人次 超去年全年总量[1] - 出入境旅客总量同比增长48.71%[1] - 邮轮出入境外籍旅客达8.5万余人次 超去年全年6.9万余人次总量[3] 客源结构特征 - 亲子家庭与银发群体成为上海邮轮市场两大核心主力客源[1] - 国际旅客采用"飞机+邮轮"组合方式进入中国趋势增强[3] 政策与通关效率 - 免签政策扩容及外国旅行团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协同推进[3] - 边检部门实施入境简化 随船查验等灵活查验模式[3] - 外籍旅客免予留存指纹生物信息 同一航次往返旅客免盖验讫章[3] 区域经济联动 - 邮轮经济带动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旅客串联上海 苏州 杭州等城市旅游行程[3]
暑期天津邮轮口岸出入境旅客人数再创新高
新华社· 2025-08-26 10:42
邮轮运营数据 - 8月23日单日两艘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近万人次 创天津港暑期新高[1] - 7月1日至今接待入出境船舶近40艘次 出入境人员约10万人次[3] - 今年以来天津口岸进出境游客超21万人次 含美澳蒙等国超1万名游客赴京津冀地区[3] 港口运营优化 - 采用分时段验放模式缩短步行距离 提升通道效率并缩短通关时间约一小时[5] - 开设特别通道服务老弱病残孕群体 上线自动巡检机器人强化安全闭环监管[5] - 边检站优化勤务模式保障高效通关 将持续聚焦邮轮产业与港产城融合发展[1][7] 区域经济战略 - 天津依托北方最大国际邮轮母港 以邮轮经济为抓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3] - 通过政策突破、产业生态及市场活力多维度发力 构建大消费格局[3]
天津邮轮口岸单日入出境旅客近万 创今年暑期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22:47
邮轮客流表现 -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单日接待两艘邮轮("梦想"号和"爱达·地中海"号)并实现满员运营 入出境旅客合计近10,000人次 创今年暑期以来单日客流新高 [1] - 自7月1日至今累计接待入出境船舶近40艘次 人员约100,000人次 [1] - 今年以来天津口岸入出境游客总量超210,000人次 包括来自蒙古、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0,000多名游客前往京津冀地区旅游 [1] 口岸服务优化措施 - 边检部门通过优化勤务模式将整体通关时间较以往减少约1小时 具体措施包括将查验区域统一设置在邮轮母港东侧 实施分时段验放缩短旅客步行距离 [1] - 加开人工通道服务未成年及指纹识别困难的老年人 设立"特别通道"服务老弱病残孕特殊群体 设置"紧急求助窗口"处理证件遗失等突发情况 [1] - 启用自动行进监护巡检机器人加强对邮轮在港期间的精准化安全监管 [1] 产业发展方向 - 未来边检部门将聚焦邮轮产业发展与港产城融合 在确保国门安全的同时持续优化通关服务 为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