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齐鲁银行临沂分行落地全省首笔“粮食预期收益权质押融资”业务
齐鲁晚报· 2025-11-07 17:11
近日,齐鲁银行临沂平邑支行成功向当地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授信"粮食预期收益权质押融资"贷款,创 新金融服务模式为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融资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原标题:齐鲁银行临沂分行落地全省首笔"粮食预期收益权质押融资"业务 此次获得授信支持的合作社,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骨干力量,凭借专业农机服务与成熟种植经验,在带动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前,该合作社因扩大生产规模面临资金缺口,该业务模式将 粮食预期收益通过合理的价值评估转化为有效的增信担保措施,既解决了粮食种植主体在银行融资方面 缺乏抵押物和担保方式的问题,又为银行在授信资产安全方面提供了保障,精准解决了其"融资难"问 题,是齐鲁银行在探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方面的又一大胆尝试。合作社代表刘志军表示,对这一新型融 资模式充满信心,未来将充分利用资金支持扩大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为确保产品精准匹配农业实际需求,齐鲁银行临沂分行组建专门团队围绕风险防控机制、业务操作规 范、地域适配性等关键问题开展多轮研讨,反复打磨方案细节,既严守监管要求,又贴合区域农业生产 特点,为项目顺利落地筑牢基础。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齐鲁银行 ...
助力秋收提速 夯实“塞北粮仓”金融根基
金融时报· 2025-11-06 11:33
金秋十月,内蒙古兴安盟广袤的黑土地上遍地金黄,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在田野间此起彼伏,构成一片繁 忙喜悦的丰收景象。作为全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保障秋收工作高效、顺畅开展,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和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角度出发,将支付结算服务作为支 持秋收工作的一大着力点,组织辖区各银行和支付机构,通过优化支付环境、畅通结算渠道、强化风险 防控等一系列举措,为"塞北粮仓"的丰产丰收注入强劲金融动能,夯实坚实的金融根基。 优化支付环境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织密支付网络,通过完善线上线下(300959)支付渠道,尽力满足差异化的支 付需求。针对线下场景,该行提前对辖区各粮食收购站、烘干塔、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支付受理环境 开展巡检、升级。更新换代大批支持聚合支付、实时到账、语音播报功能的智能POS、聚合收款码等支 付收款工具,即时、透明的支付服务从根本上满足售粮农户和粮食经纪人"粮出手、钱到账"的愿望。在 线上,该行指导金融机构大力推广手机银行、云闪付等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应用,并依托银村对 接、助农金融取款服务点等开展使用指导,让广大农户能够熟练使用线 ...
山东青岛:金融“活水”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新华社· 2025-10-20 19:10
图为青岛 青岛雀巢有限公司是莱西市一家大型现代化乳制品加工企业,但本地奶源仅能满足企业三分之二的产 能。为推动奶牛养殖的规模化生产,2023年底,莱西市政府、青岛农商银行、青岛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 责任公司联手推出"牛转乾坤贷"奶牛养殖业专属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金额4819万元,助力当 地养殖户增加奶牛存栏量2000余头,既帮助养殖户增收,又缓解了生产企业的奶源紧张问题。 金秋时节,在山东青岛莱西市姜山镇石河村村民马永华的奶牛养殖场,今年新建的钢结构养牛棚、料库 等设施已经投入使用,奶牛在养牛棚下悠闲地吃着草料。 "我的养殖场日均产奶量1.6吨,每天直供青岛雀巢有限公司。去年底,我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但受限于 资金不足,就向青岛农商银行申请贷款,银行评估后两天就放款100万元。经过扩建,养殖场的奶牛数 量由原来的140头增加到现在的170头,预计今年纯收入将增加30万元。"养殖场负责人马永华说。 莱西市姜山镇石河村村民马永华的奶牛养殖场。(邢晋东 摄) 近年来,为扶持特色产业发展,青岛农商银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推出了面向奶牛养殖户的"牛转乾坤 贷"、针对养殖活体抵押的"芯养贷"、面向辣椒行业的"金椒贷"、 ...
铜鼓黄精变“黄金”
金融时报· 2025-09-05 13:01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金融支持措施 - 近3年累计向铜鼓农商银行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4.02亿元 指导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于同期一般贷款124个基点 [1][2] - 推行"一县一品"金融支持机制 创新推出"黄精贷"产品 按1200元/亩额度投放贷款 期限3至5年 最高额度300万元 [3] - 建立"金融+乡镇政府+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县域金融联络员对接政府获取种植加工企业名单 实行清单销号管理 [4] 铜鼓黄精产业发展现状 - 铜鼓县荣获"中国黄精之乡"称号 2021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 [1] - 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涵盖育种+种植+精深加工+产品开发+销售环节 [5] - 现有黄精种植合作社72家 种植总面积7.3万亩 年产黄精3000吨 加工销售企业12家 [5][6] 产业经济效益 - 黄精产业年产值达3亿元 带动就业岗位7100个 直接带动农户1350户 [6] - 截至2025年6月末铜鼓县涉农贷款余额39.52亿元 较年初增长7.1% [1] - 铜鼓黄精产业金融服务覆盖面超90% 铜鼓农商银行累计向132户种植户发放"黄精贷"超5300万元 [2][3] 银行具体合作案例 - 铜鼓农商银行与棋坪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为10户种植户授信380万元 对7家农业合作社授信380万元 [4] - 贷款流程开通绿色通道 办理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 [4] - 采用"再贷款+银行+种植户"模式 推动种植户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行 [2]
让农村“沉睡资产”转化为“发展资本” 四川眉山市精准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金融时报· 2025-08-28 10:37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眉山市分行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盘活农村资产资源 包括畜禽活体 农业生产设施 农房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等 有效支持乡村全面振兴 [1][2][3]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探索畜禽活体抵押贷款模式 采用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实现活体身份识别和实时监测 并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确权登记 累计发放贷款9956万元 [1] - 盘活农业生产设施 将粮食烘干设施 水果灌溉设施和畜禽养殖设施纳入增信范围 形成部门链协同确权 数据链增信转化和资金链闭环支持路径 累计为206户涉农主体发放贷款1.5亿元 [2] - 深化农房增信赋能 将农户自有农村住房纳入授信评估体系 通过评估农房价值和经营潜力核定贷款额度 累计为142户市场主体发放贷款3589万元 [2] - 创新林业金融产品 包括林权抵押和森林碳汇收益权质押等融资模式 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超15亿元和森林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200万元 [3] 贷款发放成效 - 截至6月末眉山市涉农贷款余额达1272.71亿元 涉农主体合理信贷需求基本得到有效满足 [1] - 助力集体经济发展 通过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 开发多元化信贷产品如惠集贷和强村贷等 累计发放贷款超9000万元 [2] 未来发展方向 - 将持续聚焦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任务 推动政府部门完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指导银行机构深挖农村资源资产价值 进一步丰富产品优化服务加力供给 [3]
冷水鱼 热市场
金融时报· 2025-08-19 10:39
行业概况 - 海林市凭借冷水资源发展冷水鱼产业 养殖水面达6.2万亩 涵盖金鳟鱼 红尾鱼 细鳞鱼等10余个品种 水温要求需低于20摄氏度 [1] - 今年冷水鱼总产量预计达2645吨 总产值4232万元 两项指标均同比增长15% [1] - 冷水鱼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是当地锅包鱼 铁锅炖鱼 浇汁鱼等特色美食的核心原料 [1] 金融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牡丹江市分行构建覆盖渔业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源向养殖 捕捞 加工 流通环节倾斜 [1][3] - 联合农业农村局制定《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 将渔业列为重点扶持领域 建立动态更新的融资需求清单 [3] - 金融机构推出"惠渔贷""产业贷""裕农快贷"等专项信贷产品 建行海林支行为养殖户提供35万元信用贷款案例 [2][3] 信贷数据 - 截至今年6月末 全市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22.66亿元 同比增长4.76% [3] - 其中渔业相关贷款同比增长超20% 显著高于行业整体增速 [3] 产业效应 - 金融支持推动养殖规模扩大 养殖户通过信贷资金承包新水塘并引进新品种鱼苗 [2] - 冷水鱼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重要支柱产业 [1]
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效和水平
新华网· 2025-08-12 14:28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重点领域 - 明确聚焦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乡村建设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关键领域 [1] - 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力度以满足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需求 [1] - 政策导向与中央一号文件重点任务高度吻合,细化支持措施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1]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针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支持乡村休闲旅游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金融需求 [2] - 通过差异化信贷措施、供应链金融规范及农村资产抵质押范围拓宽创新产品服务 [2] - 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道路建设、污水处理)的中长期信贷投入 [2] 农村金融服务优化举措 - 强化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并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以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3] - 通过金融科技应用和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便利性 [3] - 优化支付服务、推进储蓄国债下乡以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3]
共绘乡村振兴好“丰景”
金融时报· 2025-07-31 13:34
核心观点 - 枣庄农商银行通过选派金融专员至镇街挂职 构建金融与镇街经济发展高效对接通道 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乡村振兴重点领域 包括发放涉农贷款134亿元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100个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16个 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8.81亿元[1] 金融专员选派机制 - 连续四年选派44名优秀管理人员至44个镇街脱产挂职金融专员 补齐镇街专职金融专员短板[1][2] - 制定《选派金融管理人员到镇街挂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 由组织部门统筹配置人员[2] - 组织岗前集中学习培训 涵盖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等内容 并安排现场观摩以增强履职能力[2] 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 制定《金融专员考核管理办法》等文件 采用定量与定性指标结合原则 聚焦金融支持镇街经济发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数据治理等工作[3] - 创新"和美乡村云平台"系统 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运转效率 已开立村级经济组织账户2581个[7] - 完善"政银"协同网格化服务机制 将金融服务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 联合举办金融知识讲座2000余场次 触达居民30万人次[7] 普惠金融与信贷支持 - 印发《关于开展"普惠金融户户通"活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意见》 召开专题会议200余场 对接授信16.26万户 授信金额52.73亿元[4] - 推出"榴乡贷""亭好贷""按揭农业贷"等专属产品 开启"挂职干部+金融+产业专业户"服务新模式 形成40余个品牌特色产业基地[5] - 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对接企业1987家 预授信15亿元 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6] 数字化与创新服务 - 创新"AI智能外呼系统"平台和"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依托客户信息清单对接客群2170家 预授信11亿元[8] - 统筹"数字+线上"融合金融服务 优化金融服务渠道 提升客户满意度[8] 乡村振兴成果 - 发放涉农贷款134亿元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100个 打造省市区级乡村振兴样板村16个[1] - 为327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8.81亿元 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1]
农业农村部:强化金融政策支持 促进农产品消费
期货日报网· 2025-07-30 08:46
政策框架与多部门协同 - 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10部门共同制定《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方面23项具体举措,聚焦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和激活市场端 [1] - 政策思路强调顺应消费新趋势,从变化中培育增长点并拓展新空间,旨在通过系统性措施提振农产品消费 [1] 金融支持与资源倾斜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金融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1] - 中国农业银行重点支持企业、合作社和集体经济组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点支持农户和新农人,推动金融政策向休闲农业优势区域和主体倾斜 [1]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订单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对农产品营销促销的金融支持力度 [2] 产销协作与社会力量动员 - 推进协作帮扶促消费专项工作,加强产销区域合作,引导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宣传推介特色农产品并组织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活动 [2] - 调动单位内部资源开展特色农产品直供直销,鼓励干部职工采购帮扶县农产品及康养旅游消费 [2] - 引导电商平台提供运营辅导、流量补贴等专项资源包,对集中上市生鲜农产品给予特别扶持 [2] 冷链物流与财政金融创新 - 推动老旧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更新改造,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政策支持力度,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 [2] - 发挥财政金融协同联动作用,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投融资模式,支持整域冷链物流建设 [2]
沙漠边缘玫瑰红 新疆和田金融系统绘就治沙致富图景
金融时报· 2025-07-29 13:31
玫瑰花产业发展现状 -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玫瑰花种植面积达8万亩,带动1万多名农民增收致富 [2] - 村民吐送汗 阿布都卡迪尔通过收购玫瑰花集中售卖,家庭收入实现翻番,种植面积扩大至15亩并申请23万元助农贷款 [1] - 种植户布海力切姆罕·木坦力普5亩玫瑰地预计每亩收益超1万元,收购商主动预付订金 [1] 金融支持政策与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联合多部门印发文件,明确将绿色信贷与玫瑰产业融合,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绿色金融债券等工具 [3] - 新疆和田农商银行近4年累计发放2.87亿元贷款支持玫瑰花产业,推出"乡村富农e贷"等线上信用产品 [3] - 农业银行于田县支行通过创业担保贷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政策投放资金,客户经理亚生·吾布力计划加大农户贷款力度 [2][3] 产业链与经济效益 - 于田县依纳克特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预计年产值突破300万元,解决村民就业问题 [4] - 中国人民银行和田分行引导金融机构投放玫瑰花相关贷款1246笔,总金额达5526.32万元 [4] - 新疆和田农商银行自2021年累计使用2657.96万元再贷款资金,支持6000多位村民增收 [4] 科技与渠道创新 - 金融机构推广移动支付与线上信贷服务,实现贷款15分钟办结,并对脱贫群体贴息 [4] - 银行搭建网络商城,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免费帮村民销售玫瑰花及加工品 [2] - 中国人民银行和田分行推动"金融+产业+科技"融合,加速助农取款点建设和电商渠道拓展 [5] 生态与产业协同 - 政策将"增绿"与"富民"结合,推动"种玫瑰治沙"模式,玫瑰花种植兼具防风固沙功能 [3][4] - 如克牙木·吾加布拉通过100万元助农贷款发展合作社,计划再贷100万元拓展玫瑰花业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