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护肤
icon
搜索文档
毛利超80%、硬刚香奈儿,林清轩讲不好高端化的新故事 | 智氪
36氪· 2025-07-04 18:34
行业背景 - 2025年新兴消费股成为港股市场最受青睐的概念,老铺黄金涨幅超3倍,泡泡玛特接近2倍 [4] - 毛戈平2025年股价涨幅超80%,市值接近500亿,带动国产美妆行业资本化步伐加速 [5] - 林清轩作为定位高端的国产护肤品牌,向"国产高端护肤第一股"发起冲击 [5] 公司概况 - 公司核心产品山茶花精华油支撑12亿营收,但面临"小众"标签挑战 [6] - 2022-2024年总营收从6.9亿增长至12.1亿,CAGR超30% [11] - 毛利率从78%提升至82.5%,净利率达15.4%,高于行业均值 [11] 增长驱动因素 - 大单品策略:山茶花精华油收入占比从31.5%提升至37%,累计销量突破3000万瓶 [13] - 直播电商转型:线上营收从3.1亿增至7.1亿,CAGR达51.3%,占比升至59.1% [9] - 高端定位策略:产品定价累计涨幅近3倍,单位价格达16元/ml,溢价近6倍 [18][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2.1亿,毛利82.5%,净利1.87亿 [12] - 研发费用率2.47%,销售费用率56.9%,呈现重营销轻研发特征 [25] - 专利总数80项(发明专利42项),低于珀莱雅(229项)和贝泰妮(281项) [27] 竞争格局 - 在中国高端抗皱紧致护肤品市场以1.28亿零售额排名第十,市场份额2.2% [32] - 毛利率82.5%显著高于贝泰妮(73.7%)、珀莱雅(71.4%)等竞争对手 [17] - 单位价格16元/ml接近雅诗兰黛小棕瓶(24元/ml)、兰蔻小黑瓶(20.8元/ml) [19] 发展挑战 - 单品依赖严重:山茶花精华油占比近40%,周边产品带动效果有限 [23] - 研发投入不足:2024年研发费用0.3亿,仅为销售费用的5.3% [25] - 规模局限:SKU达188个但营收规模显著小于珀莱雅(106.9亿)等竞品 [24] 未来战略 - 短期巩固大单品地位,通过会员增长(430万活跃用户)和复购率(35%)提升业绩 [30] - 中长期规划丰富大单品矩阵,拓展植物研究范围,推进多品牌战略 [31] - 预计合理估值70-80亿,对应PE30-35倍,低于毛戈平(40倍)但高于行业均值(28倍) [35]
林清轩,到底多“高端”?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12:35
【导读】林清轩冲击 IPO ,高端定位恐缺乏实际支撑 中国基金报记者 赵刚 在招股书中反复强调 " 国产高端护肤 " 的叙事,能否让消费者、投资者都 " 买单 " ? 国产美妆行业的新一轮上市潮仍在涌动。近日, 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林清轩) 向港交所递表,拟在港股主板上市。 在招股书中,林清轩 150 多次提及 " 高端 " 一词,足以看出品牌想向市场传递的价值主 张:讲出中国的高奢护肤故事。 在过去的三年里,林清轩的研发投入累计不到 1 亿元,而营销支出却高达 7.6 亿元。与此同 时,公司却因违规宣传功效被处罚。 " 卖贵了 " 还是 " 卖贵的 " ?林清轩的高端叙事或许需要更强有力的根基。 强调高端、科技,研发投入却低于同行 " 林清轩的毛利率高除了定价高之外,还跟自建产能有关。 " 有投资者指出。招股书显示, 林清轩与多个山茶花种植基地订立长期独家供应协议,并在上海运营两个生产基地,构成生 产基础设施的支柱。 尽管林清轩在强调其科技叙事,但上述市场投资者认为,从研发投入的角度来看,显然缺乏 说服力。 2022 年至 2024 年,林清轩的研发成本分别为 2112 万元、 197 ...
林清轩IPO:2022年曾陷亏损、靠小样狂潮堆砌“假高端”?三年研发投入不足亿元却用近6成收入做营销
新浪证券· 2025-06-18 17:12
公司概况 - 林清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计划募集资金用于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生产供应链强化、技术研发及多品牌矩阵打造 [1] - 公司定位为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领导者 聚焦抗皱紧致类护肤品市场 核心产品为山茶花精油系列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12.10亿元 2023-2024年同比增长16.5%、50.3% [3] - 2022年净亏损593.1万元 2023年扭亏实现净利润8451.8万元 2024年净利润增至1.87亿元 [3] - 毛利率持续提升 2022-2024年分别为78%、81.2%、82.5% 同期净利率从-0.9%改善至15.4% [5] 产品结构 - 山茶花精华油为核心单品 营收占比从2022年31.5%升至2024年37% 2024年贡献4.48亿元收入 [11] - 其他主要品类包括面霜(15.7%)、乳液及爽肤水(10.7%)、精华液(10%)、面膜(12.2%) [12] - 品牌高度集中 "林清轩"单一品牌贡献99%以上营收 [11] 营销策略 - 销售费用率居高不下 2022-2024年分别为73.7%、60.2%、56.9% 三年累计营销开支达16.83亿元 [12] - 采用"买正装赠小样"促销模式 旗舰店销量前十产品中过半为小样 赠品容量常超过正装 [6][8] 研发能力 - 研发投入薄弱 2022-2024年研发成本分别为0.21亿、0.2亿、0.3亿元 三年累计不足1亿元 [13] - 专利总数80项 其中与核心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仅42项 显著低于华熙生物等同行 [13] 行业动态 - 港股消费次新股受追捧 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港股消费F4"股价持续攀升 带动同类企业加速上市 [1]
林清轩报考上市:所谓“高端”靠营销堆砌,研发投入少到惊人
搜狐财经· 2025-06-11 20:37
林清轩报考上市:所谓"高端"靠营销堆砌,研发投入少到惊人 | 收入 | 5 | 691.150 | 805,004 | 1.209,641 | | --- | --- | --- | --- | --- | | 销售成本 | | (152,073) | (151,141) | (211,985) | | 毛利 | | 539.077 | 653,863 | 997.656 | | 其他收入及收益 | 6 | 14.433 | 18.402 | 20.500 | | 銷售及分銷開支 | | (509,042) | (485,521) | (688.476) | | 行政開支 | | (56.408) | (62,431) | (77.761) | | 研發成本 | | (21,120) | (19,745) | (30.404) | | 其他開支 | | (1,504) | (1.020) | (1.295) | | 財務成本 | 8 | (2.011) | (1.421) | (2.479) | | 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撥回/ | | | | | | (減值虧損) | | 189 | (2,465) | 552 ...
东北大叔卖精华油,叫板香奈儿,年入12亿
盐财经· 2025-06-11 17:20
公司概况 - 林清轩定位为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主打产品为山茶花精华油,单价高达829元/30ml,被调侃为"液体黄金"[4][17][23] - 公司2024年营收达12.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32%,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593万元扭转为2024年盈利1.87亿元[9] - 毛利率从2022年78%提升至2024年82.5%,显著高于国际同行如雅诗兰黛(71.7%)和欧莱雅(74.2%)[9][22][23] 市场地位 - 按零售额计算,林清轩在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排名第一,也是中国前15大高端护肤品牌中唯一的国货品牌[10] - 2024年在中国高端护肤品牌中排名第13位,零售额1.59亿元,市场份额1.4%[11] - 公司定义高端品牌的三个标准:产品价格高于行业平均50%、优异品牌形象、研发技术和核心成分[15] 产品策略 - 聚焦"山茶花油"单品战略,该产品贡献超4成业绩,毛利率高达85%[27][23] - 推出定价1702元/75ml的"沉迷山茶花"香水,价格超过香奈儿五号香水[20] - 砍掉100多个平价SKU完成高端化转型,第一代山茶花油仅售377元/30ml[27]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110万、1970万和3040万元,占营收比2.4%-3%[30] - 研发强度低于华熙生物(8.68%)和贝泰妮(5.87%),与国际品牌上亿级投入存在代际差距[31] - 强调科研实力但实际投入相对有限,三年累计研发投入不足1亿元[31] 营销策略 - 2024年营销投入达3.65亿元,同比增长95%,占营收30.17%[42][43] - 创始人孙来春通过直播喝精华水、炮轰香奈儿等争议事件提升品牌认知度[37][38] - 2024年销售费用6.88亿元,占营收56.86%,是研发投入的10.7倍[42][43] 品牌争议 - 因"抗老修护"等虚假宣传被罚款21234.5元,功效宣称不合规[33][34]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265宗投诉,社交平台存在客服质量吐槽[12] - 消费者对品牌档次认知模糊,部分认为其"碰瓷"国际大牌[44][46]
拆解林清轩:38亿估值背后,谁才是港股高端一哥
36氪· 2025-06-11 07:20
上市进程与估值 - 公司于5月29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2024年营收12.09亿元,净利润1.87亿元 [2] - 股权转让交易中估值38.26亿元,对应市盈率20倍,低于港股美妆板块可比公司30-58倍的市盈率水平 [2] - 毛戈平2024年净利润8.81亿元,市值506.94亿元,市盈率58.25倍,显示公司估值存在上探空间 [2] 营收结构与渠道表现 - 2024年线下直营门店营收3.98亿元,占比超九成,合作门店(联营+加盟)收入仅4575.7万元 [3]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从2022年45.2%提升至2024年59.1%,线上直销贡献52.5%营收 [4] - 直营门店单店年创收120.3万元,合作门店单店收入31.9万元,不足直营门店三分之一 [4] - 直营门店毛利率86%,合作门店品牌端毛利率71.5%,推算加盟商毛利率50.9% [5] 加盟体系运营现状 - 2024年联营商关店率23.48%,加盟商关店率28.1%,合作体系稳定性不足 [6] - 平均每位联营商运营1.09家门店,加盟商运营1.14家,远低于成熟连锁标准 [7] - 战略重心从加盟转向联营,但合作模式尚未形成规模化增长曲线 [7] 高端定位对比 - 灼识咨询排名显示公司位列2024年中国高端护肤品第13名,零售额1.59亿元,市场份额1.4% [11] - 毛戈平在弗若斯特沙利文2023年高端美妆排名第12,零售额35.53亿元 [10] - 公司毛利率82.47%高于珀莱雅(71.39%),低于毛戈平(84.37%),研发投入占比2.56% [13] - 渠道布局主要在大众商圈,未实现与国际品牌同层对标的高端场景闭环 [14] 财务与运营亮点 - 营收从2022年6.91亿元增长至2024年12.09亿元,净利润从亏损593万元改善至盈利1.87亿元 [15] - 明星产品山茶花精华油占比37%,面霜/乳液/爽肤水/精华液合计占比36.4%,产品结构均衡 [15] - 2024年流动比率1.9,速动比率1.5,资产负债率仅12.7%,财务结构稳健 [15] 上市动因与挑战 - 创始人孙来春2024年工作重心转向直播带货,通过股权转让套现2257.93万元 [15][17] - 港股消费板块估值修复,毛戈平等公司股价翻倍,提供有利上市窗口 [17] - 研发投入低于华熙生物(8.7%)和国际品牌(3%+),高端定位需强化科技支撑 [14][17]
林清轩,要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6-07 08:50
公司概况 - 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IPO,估值或接近40亿元 [3]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最初主打手工皂等天然护肤产品,2012年后转型深耕山茶花护肤领域 [6][7][8] - 2020年因疫情冲击线下业务后开始引入资本,投资方包括SIG海纳亚洲、碧桂园创投、头头是道基金、雅戈尔时尚等 [10] 融资历程 - 2021年1月A轮融资估值10.5亿元,2021年8-9月B轮融资估值31.81亿元 [11] - 2024年5月老股转让估值38亿元(较2021年增长近3倍),2024年8月B+轮融资引入雅戈尔 [12][13] - 2024年5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推进IPO进程 [1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1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2.3% [18] - 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593.1万元扭转为2024年盈利1.87亿元 [18] - 毛利率从2022年78%提升至2024年82.5% [18] 核心产品与市场 - 山茶花抗皱修护精华油连续11年蝉联中国面部精华油销量冠军,累计销售超3000万瓶,2024年单品收入4.48亿元(占总营收37%) [18] - 产品线覆盖188个SKU,涵盖全护肤流程品类 [19] - 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拓展海外市场 [20] IPO资金用途 - 重点投入品牌价值塑造、全渠道销售网络构建 [3] - 深化山茶花护肤科技研发,升级实验室并开发新专利成分 [21] - 布局高端商圈店铺、优化电商运营、升级数字化管理系统 [22][23] 行业影响 - 林清轩在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排名第一,或带动珀莱雅、上美、巨子生物等品牌跟进IPO [26] - 国货品牌在高端市场竞争力提升,但面临品牌建设与研发挑战 [26]
林清轩冲击港股IPO 曾因虚假宣传被罚
犀牛财经· 2025-06-04 19:37
公司上市动态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有望成为港股"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 [1] 核心产品表现 - 核心产品山茶花抗皱修护精华油连续11年位居全国面部精华油产品榜首,累计销量突破3000万瓶 [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12.09亿元,呈现稳步增长 [3] - 2022年小幅亏损593.1万元,2023年扭亏为盈净利润达8451.8万元,2024年净利润大幅提升至1.87亿元 [3]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78%、81.2%和82.5% [3] - 2024年收入达12.096亿元,销售成本2.119亿元,毛利9.976亿元 [4]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6.884亿元,行政开支7776万元,研发成本3040万元 [4] 线下渠道扩张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线下门店数量达506家,95%以上位于购物商场 [4] - 门店数量从2022年末366家增至2024年末506家,复合年增长率17.6% [4] 历史违规记录 - 2021年因产品宣传"修复肌肤"功效不准确被罚款5万元 [5] - 2025年2月因广告宣传使用"抗老""抗衰"等不实功效被罚款2.1万元 [8] 未来发展关注点 - 过往虚假宣传处罚事件可能成为上市关注点 [9] - 上市后需在规范宣传、品牌形象提升和市场拓展方面持续改进 [9]
林清轩冲刺港股IPO,有望成国货高端护肤领军者
搜狐财经· 2025-06-02 16:12
公司上市计划 - 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主板上市,中信证券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若成功上市,公司有望成为港股"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 [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创立于2003年,专注抗皱紧致类护肤品,以天然山茶花成分为特色 [2] - 2014年首创山茶花面部精华油,提出"以油养肤"理念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核心产品山茶花抗皱修护精华油累计销量超3000万瓶,连续11年在面部精华油全渠道零售额中全国领先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6.91亿元涨至1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2.3% [2] - 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593.1万元,到2023年盈利8451.8万元,2024年大幅增长至1.87亿元 [2] - 毛利率从2022年的78%提升至2024年的82.5% [2] 销售渠道与客户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布局506家门店,超95%位于商场,门店数量在国货及国际高端护肤品牌中居首 [2] - 2024年在天猫多个精华油销售榜单登顶,已积累超430万名活跃客户,平均年复购率达34.6% [2] IPO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生产供应链强化、技术研发、品牌矩阵打造以及数字化建设等方面 [3] 行业影响 - 当前国货高端护肤品牌崛起,公司若成功上市,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3]
林清轩申请香港上市,招股书揭示八大真相
36氪· 2025-05-31 14:32
公司概况 - 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定位为山茶花修护专家的高端国货护肤品牌,致力于成为中国高端护肤品牌代表 [3] - 招股书中"高端"一词出现158次,若成功上市有望成为港股"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 [4]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2016年正式转型进入高端护肤市场,砍掉平价产品线专注山茶花护肤油 [12] - 2024年中国高端护肤品市场规模达1144亿元,公司在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零售额排名第一 [14] - 在中国前15大高端护肤品牌中排名第13位,零售额15.9亿元,市场份额1.4% [14][16][17] - 高端抗皱紧致类护肤品市场中,公司位列国货品牌第一,是前10大品牌中唯一国货品牌 [19] 产品与研发 - 核心产品山茶花精华油自2014年推出已迭代至5.0版本,累计销量突破3000万瓶 [20][24] - 2024年精华油销售额4.48亿元,占总营收37%,复合年增长率32.3% [22][23][24] - 拥有64名研发人员(占比3%),2024年研发投入3040万元,累计获得500项配方和80项专利 [42][43][47] - 开发出山茶超胜肽、山茶超胶原等专利成分,发表26篇学术论文,参与制定30+行业标准 [47][48] 渠道与销售 - 2024年线上渠道收入7.14亿元(占比59.1%),复合增长率51.2% [29][30] - 线下门店506家(95%位于购物商场),复合增长率17.6%,活跃客户430万,复购率34.6% [26][31][32]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91亿、8.05亿、12.10亿元,毛利率从78%提升至82.5% [35][43] 发展历程与资本运作 - 2003年成立,2016年品牌升级转型高端,2020年疫情后开启数字化转型 [10][12][37] - 共获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碧桂园、头头是道基金、雅戈尔时尚等 [38][40] - 创始人孙来春持股79.27%,曾表示融资是为应对疫情冲击并推动公司公众化 [40][42]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高端护肤品TOP15品牌合计市场份额66.1%,兰蔻(12.9%)、雅诗兰黛(9.0%)领跑 [16][17][19] - 国际品牌占据高端市场主要份额,公司作为唯一入围TOP15的国货品牌面临激烈竞争 [14][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