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

搜索文档
浙江山区县观察:高质量发展何以“个性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6-01 16:23
生态经济转型 - 丽水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0.3%,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20年领跑浙江,生态优势显著[1] - 莲都区通过"艺术+产业"模式发展古堰画乡景区,特色产业总产出近17亿元,画师月收入最高达1.5万元[4] - 赤坑村香榧基地采用林下套种模式,预计年增村集体收入60万元,带动300多名村民返乡就业[5] 新兴产业布局 - 莲都区重点发展半导体、新能源、美丽健康等产业,2024年招引美丽健康项目13个,总投资126.42亿元[5] - 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赛道产业在莲都区实现"换道超车"式发展[5] 传统文化产业创新 - 龙泉市剑瓷产业拥有7500余家经营主体,从业人员超3万,形成"40后"至"00后"的年龄梯队[8] - "00后"创业者金宏杨融合古法与现代青瓷技艺,通过TikTok海外直播销售,单个青瓷杯售价达89美元[8] -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为全球首个入选非遗的陶瓷类项目,宝剑锻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遗[6] 农业遗产价值提升 -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通过"五统一"产供销模式,稻鱼米单价从0.8元/斤跃升至10元以上[10] - 田鱼干单价达150元/斤,从业者年收入可达数十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增收[10] - 稻鱼米深加工产品销往120多个国家,2025年开发30多类200款文创产品[11][13] 区域经济成果 - 2024年丽水市GDP达2181亿元,同比增长6.6%,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居浙江省首位[14] - 古堰画乡、龙泉剑瓷、青田农遗三大特色产业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14]
黑龙江—浙江园区合作交流会召开
搜狐财经· 2025-06-01 09:12
黑龙江与浙江园区合作交流会 - 黑龙江与浙江在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上高度互补,黑龙江承载"中华大粮仓"的生态与资源底蕴,浙江引领"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 [1] - 两省合作响应"东北振兴"与"共同富裕"战略,以园区为载体推动经贸合作,黑龙江省92个开发区加速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浙江开发区以占全省7%的土地面积贡献70%的规上工业增加值,数字经济与民营经济领跑全国 [1] 合作项目与成果 - 2024年浙江企业在黑龙江新签约项目103个,签约额244.8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8.24亿元 [1] -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与黑龙江省开发区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绍兴柯桥经开区与海林经开区达成共建合作 [2] - 黑龙江省浙江商会累计在黑龙江投资约3000亿元,促成农产品深加工、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 [2] 合作模式与未来方向 - 提出"飞地经济"与"反向飞地"模式,浙江企业在黑龙江建生产基地,黑龙江企业在浙江设研发中心 [3] - 未来合作可聚焦数字经济、绿色农业、冰雪经济等领域,例如黑龙江借浙江电商平台推广"黑土优品",浙江利用黑龙江冰雪资源开发文旅项目 [2] - 两地企业通过互访互学强化互动,以"以商引商"模式增强项目可行性 [2]
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苏州日报· 2025-05-31 08:06
会议概况 - 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5月30日举行,市委委员46名、候补委员5名出席,基层党代表及纪委委员列席 [1] - 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3月5日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要求 [1] 核心发展任务 - 强调经济大省需把握"四个着力点",推动苏州在"走在前、做示范"中发挥排头兵作用 [1] - 将"四个着力点"与"四个走在前""四个新""4+1"等重大任务结合落实 [2] 六大重点领域部署 1) **经济支撑**:稳住外贸外资、提振消费、提速项目建设以完成全年目标 [3] 2) **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和"苏州智造十大行动",提升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效率,培育新增长曲线 [3] 3) **改革开放**:通过制度供给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以增强发展动力 [3] 4) **区域战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统筹安全与发展 [3] 5) **共同富裕**:推动就业与增收协同、城乡振兴与民生改善联动,探索苏州特色路径 [3] 6) **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干部担当,转化学习教育成果为发展动力 [3] 近期工作方向 - 锚定"两高一争"目标,多措并举稳定就业、企业、市场及预期 [4] - 完成"十四五"目标并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通过《全力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多作贡献的决定》 [4]
山东三位民营企业家亮相记者见面会,讲述企业助力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
大众日报· 2025-05-30 08:58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 玫德集团累计慈善和公益捐资超过5亿元 覆盖教育 养老 生态 扶贫等领域 [2] - 玫德集团2005年设立3000万元玛钢助学基金 20年累计发放3800多万元 奖励师生1.5万余人次 帮助1万多名学生圆梦大学 [2] - 泰山体育推进智能健身装备"双进"工程(进乡村 进社区) 提供智能化健身服务 [3] - 泰山体育通过承办全国性赛事打造"体育+旅游+特产"消费链 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3] 企业经营与创新 - 玫德集团2024年营收205亿元 税收6.8亿元 全球员工13000多人 [2] - 泰山体育服务8届奥运会等2000余次顶级赛事 建成两大生产基地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 [3] - 东明石化装置自控率达99.5% 生产环节降本10亿元 开发UPC技术可降低原油消耗60% [4] - 东明石化UPC技术投产后将新增就业2500人 带动社会就业1万余人 [4] 行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东明石化推动数智化变革与绿色转型 发展风电 光伏项目 打造零碳园区和零废园区 [4] - 石化行业通过前沿技术和管理已扭转高耗能 高污染印象 实现连续化高效生产 [4] - 泰山体育将奥运科技反哺乡村 通过产业转型促进就业 [3]
临平、萧山两规划 入选浙江典型案例
每日商报· 2025-05-30 06:21
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 塘栖镇位于临平区北部,以平原水网地貌为主,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征 [1] - 规划采用"多维更新"特色模式,构建"水韵古镇、科创智城、田园栖居"三位一体的国土空间新格局 [1] - 在保护与发展方面,锚固生态底线同时协调历史文化保护和城镇发展关系,联动大运河世界遗产和塘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 [1] - 在区域协同方面,明确塘栖镇作为杭州大城北战略支点,提出东部对接城东智造大走廊、西部联通城西科创大走廊、向北与德清构建北部集合城市、向南融入杭州主城的策略 [1] 萧山区浦阳单元详细规划 - 规划聚焦"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系统梳理山水、土地、产业、文化等资源 [2] - 创新"农业+"复合利用模式,为乡村新业态预留发展空间 [2] - 浦阳单元地处萧山南部,拥有浦阳江、凰桐江、桃花源等山水资源,以及杭金衢高速、G235国道穿境而过的交通区位优势 [2] 规划实施效果 - 浦阳乡村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实现多村联建与农文旅融合,带动村民共富 [3] - 杭州采用"一镇一策"创新实践,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差异化解题思路 [3] - 典型案例彰显国土空间规划在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发展动能中的关键作用 [3]
萧山发布2025“路线图” “十大再突破”推动“战略跃升”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紧随杭州市两会,5月28日,萧山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发布了萧山的2024成绩单和 2025"路线图"。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创十年来新高;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3.22亿元,总量全省第一;招引落 地亿元以上固投项目79个,其中10亿元以上19个,均居全市第一……2024年,萧山在土地瓶颈中努力突 围,在招商引资、科创赋能、民生改善等领域交出硬核答卷,形成了一批具有萧山辨识度的突破性进展 和标志性成果。 以"科创引领、数实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萧山是全省首个投资、消费、出口总量均超千 亿元的区(县),拥有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世纪城和湘湖·萧滨合作区四 大平台,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开发区综合排名跃升至全国第六, 创全省历史最好成绩。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萧山又将如何加速从"破立衔接"迈向"战略跃升"? 从"单点突破"到"多向突围" 坚定走在攻坚的道路上 今年的报告指出,萧山将重点在扩大有效投资、放大科创引领、促进消费提振、推动平台提能、强 化改革攻坚、建设开放强区、建设美好城市、缩小"三大差距"、优化服务供给、深化"大区 ...
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强烈共鸣
新华日报· 2025-05-29 07:33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南京江北新区深化"四大行动"推进"2+4+N"现代化产业体系,一季度GDP增长6%,重点建设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一港一园四基地八街区"[2] - 江苏省农科院主导全省70%以上稻麦品种培育,聚焦"4+13+N"农业全产业链,突破生物育种等关键技术[2] - 徐州市泉山区布局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试验田,完善低空经济产业化路径,推动淮海科技城等创新园区发展[2] 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 -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实施用地用海用林"应保尽保"政策,全额保障重大项目要素配置[3] - 江苏省商务厅推进"1650"产业体系招商,开展跨境电商提质行动,试点南京/苏州服务业开放及自贸区生物医药创新[3] - 苏州工业园区年内目标集聚80家省级总部企业,建设中新生命科学园等标志性项目[4] 国家战略协同发展 - 如东县依托长三角资源打造海洋经济新高地,参与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5] - 无锡经开区横琴飞地联动澳门城市大学,推动跨区域技术转化与人才互通[5] - 连云港港强化中哈物流基地等"三节点一体化运营",构建"一带一路"枢纽项目[6] 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 - 东海县加速水晶加工产业园建设,联动国际设计师提升文创产品附加值,推动文体旅融合[8] - 苏州市住建局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强化农房设计与传统村落保护[7] - 淮阴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与重大项目吸纳就业,保障重点群体高质量就业[7] 基层治理与产业支撑 - 宿迁市纪委监委重点整治农村"三资"管理问题,优化乡村振兴资金监管[9] - 丹徒区构建干部一线培养体系,强化招商引资、生态环保等领域实践锻炼[10] - 相城区纪委监委加强关键岗位纪律教育,推动风腐同治与基层治理效能提升[10]
浙江“山区县”再减三地 缩小“三大差距”步伐加速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23:33
山区海岛县调整动态 - 浙江将永嘉县、苍南县、江山市调出山区海岛县名单,山区海岛县数量减至22个[1] - 2023年首次动态调整调出平阳、柯城、莲都3县,新增洞头、嵊泗2个海岛县[3] - 2024年第二轮调整后山区海岛县队列减至22个,计划2027年减少至20个以下[4][10] 调出县经济发展表现 - 永嘉县2024年GDP达606.35亿元同比增长6.3%,规上工业增加值109.9亿元成为浙江第7个破百亿山区县[4] - 苍南县2023年GDP543.2亿元同比增长7.3%(全省第10),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42.7%拉动GDP增长2.02个百分点[4] - 江山市被调出显示其经济发展已达到新水平[1] 山区海岛县整体经济数据 - 2024年所有山区海岛县GDP均破百亿元,占全省GDP比重首超10%且增速高于全省平均[5]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低收入农户突破2万元[5] - 建成单产超1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45条,总产值894.8亿元带动154.2万人就业[5] 特色产业发展案例 - 磐安县中药材产值突破18亿元占农民总收入近40%,从业人员占全县人口1/3[5] - 龙泉市茶叶加工中心项目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7万元,提供超百个就业岗位[6] - 计划培育产值超5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三年培育200个重点村组团片区[9] 政策支持体系 - 新型帮共体机制2024年争取项目446个安排资金超14.7亿元[6] - 财政安排第一批专项债券项目378个额度365.7亿元,每县保障200亩用地指标+预留1000亩[7] - 建立"1+1+N"帮扶体系(1省领导+1部门+N单位),28个帮扶团组全面启动[7] 城乡融合发展举措 - 首批公布28条省级"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覆盖所有山区海岛县[8] - 谋划重大项目1717个,推动工业大县与山区县新建产业合作园1个以上[9] - 实现山区20分钟医疗圈、30分钟文化圈,基本通三级公路[7]
“不论男女,到22岁就分一套房!”这个村火上热搜
第一财经· 2025-05-28 23:24
2025.05. 28 本文字数:1143,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他们给年轻人免费分房子 "发房子"的事一经报道,立刻引发热议。 记者从南村社区工作人员处获悉, 该村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免费为适龄青年分配楼房, 今年分配 的是第11批,共有6名适龄青年每人分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楼房。"16年来,我们村共免费分配 楼房 218套。 " "在我们村里,不管男女,只要到了年龄就分一套房。俺今天就分到了称心如意的房子,分房公平 公正,俺很知足。"今年22岁的南村社区女青年车昊洋,拿到新房钥匙后格外满意。 南村,因在沂南县城南侧而得名。2006年,南村由村改为社区。随着城市建设加快,昔日城郊村 如今已成为城中社区。 "我刚退伍回来,村里就免费分给了我一套房子。俺村的政策这么好,这套房子减轻了我们家庭的很 大负担。今后我要好好工作,为南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央视网,5月26日,22岁的山东省沂南县界湖街道南村社区居民李科辰,心里乐开了花。他刚刚在 村里召开的适龄青年免费分配楼房大会上,分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楼房,完全免费。 从2009年开始 "一说是南村人,知道的都竖大拇指。"49岁的社区居民胡发全说, 每年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