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同富裕
icon
搜索文档
书写“发展向前,民生向暖”精彩答卷
北京青年报· 2025-10-24 15:17
宏观经济表现 - 五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 [1] - 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1] 民生保障体系建设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2] - 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95%以上 [1] -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 [2] 具体民生举措与成效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2] - 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1] -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2][3] 发展规划与政策导向 -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7项民生指标,在20项主要指标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2]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3] - 民生保障体系正完成从“单项突破”向“系统集成”的跃升 [3]
专访北京大学马亮:“十五五”基本公共服务要循序推进同城同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5:01
“十五五”时期民生政策导向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核心是“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并针对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会保障、房地产、卫生健康、人口等领域提出具体要求[1] -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2] -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体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兴、科技强、就业实,为人民增收提供充分保障[2] 基本公共服务扩围与“一老一小”侧重 - “十五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将在原有清单基础上进一步向“一老一小”侧重,如在托育服务、老年照料等方面拓展,并在有条件的地区优化质量和提升标准[3] - 社会加速老龄化,很多城市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需在养老机构增设护理床位以支持失能老人和患病老人[3] - 生育率持续走低,国家鼓励生育的前提是让大家愿意生、敢生,因此打造生育友好型社区,让居民就近获得托育服务非常重要[3] 房地产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被放在保障民生方面,强调住房要回归其功能定位与价值本位,更加满足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需求[5] - 要求房企转变发展理念,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对推动房地产行业去库存、调结构和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 - 住房问题不仅是产业和经济问题,更是“居者有其屋”的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问题[5] 畅通社会流动渠道与就业公平 - 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6] - 提供灵活有效和有针对性的职业素质培训,使人们有机会换个赛道重新再来,并破除性别、学历、年龄等职场歧视[7] - 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需更加到位,探索全民基本收入等制度设想,使面临技术性失业的人们免去后顾之忧[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户籍改革 - 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和难点是在财政过紧日子的情况下如何不缩水、不减量,保质保量完成供给[8] -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由常住地提供,使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核心是实现“居者有其户”和“租购同权”[9] - 公共服务从户籍人口走向常住人口标准需进行全方位改革,涉及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事业单位需按常住人口进行基数重估,确保人员编制到位[9]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证券时报· 2025-10-24 11:35
发展规划核心方向 - 锚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1]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 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3] - 科学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战略任务和思路举措[3] 经济发展战略重点 - 扩大内需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2] -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强国内大循环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3] - 统筹谋划"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各项任务[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扎实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1][3]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 - 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3] 区域发展与民生保障 - 推进共同富裕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4]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4] - 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在就业 教育 社保 住房 医疗 养老 托幼等方面需求[4] 风险防范与战略主动 - 密切跟踪精准研判国际形势 积极识变应变求变 牢牢把握战略主动[3] - 妥善防范化解风险 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韧性[3] - 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3]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 2025-10-24 11:33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中共中央8月2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 的意见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 展,要锚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扎实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稳 步推进共同富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 峰、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 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郭雷先后发言。他们高度评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 坚强领导下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赞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考虑,并就扩大内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教育 科技人才一体建设、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和消费链协同、促进共同富裕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证监会发布· 2025-10-24 11:3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 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 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郭雷先后发言。他们高度评价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赞 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考虑,并就扩大内需、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建设、强化创新链产业 链和消费链协同、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 国、保障能源和粮食安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等提出意见和建 议。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中共中央8月2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 ...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建议的意见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 2025-10-24 11:31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中共中央8月2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 意见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要锚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扎实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稳步推 进共同富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邵鸿、何报翔、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杨震和张恩迪、安立佳、张 卫红等。 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密切 跟踪、精准研判国际形势,积极识变应变求变,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都要集中 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妥善防 ...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 2025-10-24 11:10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中共中央8月2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 意见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要锚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扎实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稳步推 进共同富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 峰、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 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郭雷先后发言。他们高度评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 坚强领导下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赞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券商中国· 2025-10-24 11:06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 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 全面振兴。要采取更多可感可及的具体举措,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养老、托 幼等方面的需求。 习近平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发挥密切联系社会各界的优势,继续就"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 展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及时向中共中央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 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毅、刘国中、李干杰、李书磊、李鸿忠、何立峰、张又侠、张国清、陈文清、吴政隆、谌贻琴、穆虹、姜信 治,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邵鸿、何报翔、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杨震和张恩迪、安立佳、张卫红等。 中共中央8月2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
锚定“十五五”主要目标,未来五年这样干!
中汽协会数据· 2025-10-24 10:06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5] -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5] - 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5] 科技自立自强与新质生产力 - 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7]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7] -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7] 强大国内市场与新发展格局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9] - 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 [9]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11] - 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11] 高水平对外开放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13] - 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3] 农业农村现代化 -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15][16] -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17] 区域协调发展 - 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叠加效应,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19] - 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 [19] 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 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 -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21] 保障改善民生与共同富裕 -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23]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健康中国 [23]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25] -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 [25] 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 -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确保社会有序 [27][28] -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29]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即将召开 中外媒体关注这些问题→
华尔街见闻· 2025-10-24 09:50
十五五战略核心 - 战略蓝图突出“创新”和“人民”两个关键词 [1] - 将通过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 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 发展目标与全球影响 - 关注未来五年如何开创现代化发展新局面 [1] -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