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4.0
icon
搜索文档
江南化工跌2.10%,成交额1.9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30.0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0:11
公司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13日盘中股价下跌2.10%,报6.99元/股,成交金额1.92亿元,换手率1.03%,总市值185.1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30.02万元,特大单净卖出435.72万元,大单净卖出894.31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0.53%,近60日上涨24.16%,近20日上涨13.11% [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爆破工程服务业务55.34%,民爆产品生产及销售业务28.84%,新能源发电业务7.86%,其他民爆业务7.43%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6.14亿元,同比增长3.71%;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增长2.17%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17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与市场数据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民爆制品,概念板块包括民爆、一带一路、工业4.0等 [2]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08万,较上期增加19.05%;人均流通股43601股,较上期减少16.00% [2] - 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3日,于2008年5月6日上市,今年以来已1次登上龙虎榜 [1]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焊接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仍处于初期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13 09:09
缝、生成焊接路径,并仿真模拟焊接过程,验证焊接路径的合理性,从而取代人工示教编程生成焊接路 径,缩短编程调试周期。 智能焊接机器人组成 内容概要:智能焊接机器人通常配备有多种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用于精确地识别焊 缝的位置和尺寸,基于传感器提供的数据,机器人能够自动规划焊接路径,无需人工示教。智能焊接机 器人具备高自动化程度、高精度和高稳定性、智能化决策、适应性强、高安全性等特点。智能焊接机器 人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的机器人整机所需关键零部件、智能焊接控制系统、3D 视觉/激光焊缝跟踪系 统、离线编程软件及焊枪、焊接电源、变位机等配套设备,中游的系统集成商以机器人系统为核心进行 集成开发,最终以智能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或智能焊接机器人生产线等成套设备的形式投入下游生产。从 下游应用来看,目前智能焊接机器人在钢结构以及船舶行业应用较为集中。在智能化、自动化趋势下, 智能焊接机器人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渗透率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智能焊接机器人销量为0.62万台,预 计2025年全球销量将迈上万台台阶。中国市场,2022年中国智能焊接机器人销量为0.12万台,到2024年 销量增长至0.43万台,渗透率在此 ...
“一带一路”俄罗斯工业高温电热元件市场消费结构分析及投资潜力评估预测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10-11 10:25
工业高温电热元件是将电能转化为500℃-2000℃以上高温热能的专用装置,是现代工业核心加热部件。其核心材料包括镍铬合金、二硅化钼(MoSi₂)、碳 化硅(SiC)及石墨,凭借升温快、能效高、寿命长、控温准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工业炉、冶金、陶瓷、玻璃加工、化工等领域。 产业链结构清晰且各环节持续升级。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端,核心包括镍铬合金丝、二硅化钼、碳化硅等功能材料,以及耐火材料、陶瓷基座等配套材料,原 材料纯度直接影响元件性能。中游是设计制造环节,企业通过粉末冶金、烧结、挤压成型等工艺,生产定制化电热元件,高精度制造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下 游应用覆盖钢铁冶炼、玻璃制造、陶瓷烧结等传统领域,以及光伏、半导体、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等新兴场景。当前,全产业链正向高纯度原料、高精度制 造、智能化控制方向升级,推动产业整体优化。 从市场规模来看,行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根据中金企信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工业高温电热元件市场规模约7.5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10.821亿美元, 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保持6.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工业升级对高效热源的需求提升,以及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拓展。从竞争格 ...
星徽股份跌1.43%,成交额4.47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3102.27万
新浪财经· 2025-10-10 15:33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0日公司股价下跌1.43%,成交额为4.47亿元,换手率为15.21%,总市值为37.8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102.27万元,占成交额的0.07%,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17位 [5] - 近3日、5日、10日和20日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7120.00万元、8187.29万元、9577.22万元和7703.76万元 [6] - 主力持仓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为1.95亿元,占总成交额的9.84% [6] 业务构成与市场概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金属连接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自有品牌的消费电子产品 [4] - 主要产品包括滑轨、铰链、拉篮等精密五金件,以及智能小家电、电脑手机周边、电源、家私类产品 [4] - 公司是无线耳机、跨境电商、人民币贬值受益、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概念股 [2] - 音频产品主要品牌为TaoTronics,TW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蓝牙耳机产品,年销售额达数千万美元 [2] - 跨境电商业务板块在售产品包含香薰机、咖啡机、空气炸锅、奶泡机等小家电,主要在海外销售 [2]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67.99%,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3] - 2022年半年报显示智能家电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占电商业务收入的37.14% [4]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同比减少9.38% [8]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1013.67万元,同比减少208.43% [8]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116.07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为0.00元 [9] 技术面与市场数据 - 公司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6.93元,近期快速吸筹 [7] - 当前股价靠近压力位8.74元,若突破可能开启上涨行情 [7]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互联网电商-跨境电商,概念板块包括QFII持股、无线耳机、工业4.0等 [8]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71万户,较上期增加8.00% [8] - 人均流通股为13104股,较上期减少7.40% [8]
科沃斯涨2.11%,成交额2.4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85.0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10:2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0日盘中股价报104.61元/股,上涨2.11%,总市值602.93亿元,成交金额2.45亿元,换手率0.42%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85.07万元,特大单买入2333.43万元(占比9.54%),卖出1527.92万元(占比6.25%),大单买入4021.63万元(占比16.44%),卖出4542.07万元(占比18.57%)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24.73%,近60日上涨80.67%,近20日上涨17.05%,近5个交易日下跌1.31%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15日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家庭服务机器人、清洁类小家电等智能家用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服务机器人占比55.89%,智能生活电器占比42.96%,其他产品占比1.15%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86.76亿元,同比增长24.37%,归母净利润9.79亿元,同比增长60.84%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4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42万户,较上期增加5.54%,人均流通股16633股,较上期减少5.2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947.39万股,较上期增加20.52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516.19万股,较上期增加92.21万股 [3] -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010662)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60.56万股,兴全合润混合A(163406)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小家电-清洁小家电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机器人概念、工业4.0、华为概念、百元股、家用电器等 [1]
南钢股份跌2.10%,成交额7453.1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5.5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0:1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9日公司股价盘中下跌2.10%至5.14元/股,成交金额7453.10万元,换手率0.23%,总市值316.8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15.54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38.84万元,大单净买入76.70万元 [1]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14.58%,近5个交易日上涨5.76%,近20日上涨9.81%,近60日上涨17.59%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钢材、钢坯及其他金属材料销售,其中钢材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62.34%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钢铁-普钢-板材,概念板块包括油气管网、一带一路、MSCI中国、特高压、工业4.0等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9.44亿元,同比减少14.06%,归母净利润14.63亿元,同比增长18.63%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37万户,较上期增加5.10%,人均流通股为96856股,较上期减少4.85% [2] 分红历史与股东结构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4.3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9.54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红利低波(51289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9600.81万股,较上期增加1592.68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7572.76万股,较上期减少1484.29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2]
新股前瞻|精实测控赴港上市:身处高成长赛道,收入波动盈利能力“强悍”
智通财经网· 2025-10-08 19:41
据港交所9月29日披露,珠海精实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实测控")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浦 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该公司是一家融合测量、控制与AI技术,专注于打造工业与消费领域柔性制造技术与应用的柔性制造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精实测控是国内第二大的消费电子PCBA功能及性能测试装备与服务提供商,亦是是 中国ODM模式下排名前十大的智能测控装备与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那么,在国家大力推行智能制造、工业4.0之际,此次精实测控赴港之际又将收获什么样的发展机遇呢?公司投资价值又如 何? 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一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专注工业制造的企业也开始活跃在资本市场上。 收入波动,盈利能力"强悍" 据悉,在工业领域,精实测控专注测控技术十余年,具备从传感数据采集、算法分析到装备集成的全链条研发能力。同时, 还具备在消费电子、汽车及家电等领域形成大规模非标定制化设备与服务交付能力,为客户零部件与整机提供覆盖设计、试 验验证、产线量产等全流程的测控与工艺装备及测控数据增值服务。 拆分收入结构来看,智通财经观察到,目前该公司已经 ...
2025消费行业联合行业深度:畅想十五五,制造型硬消费全球化奋楫争先
搜狐财经· 2025-10-04 12:4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制造型硬消费”企业正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和“全链条出海”加速迈进,凭借技术积累、供应链优势和全球化布局,在“十五五”期间将迎来全球化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1][5][6] 政策支持体系 - 2022年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构建一体化国际运营体系 [2] - 2023年海关总署与国务院推出跨境贸易便利化与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通过“智慧口岸”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提升通关效率,并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 [2] - 2024年政策聚焦跨境电商与海外仓,商务部等9部门统筹资金渠道支持海外仓建设,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退(免)税操作指引以降低企业税务成本 [3] 产业实践与全球布局 - 家电领域头部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实现本地化运营,在境内设有21家生产基地,并在巴西、泰国、埃及等新兴市场及美国、意大利等成熟市场布局生产站点 [3] - 消费电子与智能硬件领域,中国品牌的扫地机器人、便携式充电宝等产品凭借高性价比与技术创新长期占据跨境电商平台“Best Sellers”榜单,2024年以来空气炸锅、搅拌机等小家电品类海外销量部分同比增幅超100% [4] - 快时尚与户外装备领域,SHEIN连衣裙价格带覆盖39-1429港元,UR覆盖49-1699港元,通过高频上新与灵活价格带策略与国际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 [4] 制造能力与产业链优势 - 中国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达27.7%,连续十五年保持世界第一,拥有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 [31] - 工业4.0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规模化定制,海尔智家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使定制家电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5% [36][37] - 全球“灯塔工厂”中国有85座,占比约42%位居世界首位,家电行业灯塔工厂数量达18座,美的拥有8座灯塔工厂,海尔拥有11座 [38][41] “十五五”期间发展机遇 - 新兴市场需求释放,东南亚、拉美、中东非等地区中产阶级规模扩大,为家电、消费电子提供广阔增量空间 [5] - 技术升级驱动产品溢价提升,新能源、AI、物联网技术与消费产品深度融合,将中国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价值 [5] - 跨境电商与海外仓体系完善,推动形成“头部引领、中小跟进”的产业出海格局 [5] 全球化模式升级 - 中国企业全球化从“产品输出”向“标准输出”和“服务输出”延伸,部分企业参与制定全球消费产品行业标准,并在海外建立完善售后服务网络 [5] - 制造密集型“硬消费”产业国际竞争力已从成本优势上升为产业链效率优势,例如Shein以数字化重构服装上游小单灵活制造和下游DTC快速销售 [12] - 工程师红利带来科技消费品技术优势,中国研发投入规模从购买力平价角度已全球领先,石头科技、科沃斯、大疆、影石等品牌因技术领先实现高端定位 [12] 国际并购整合能力 - 中国企业熟练掌握国际并购整合能力,家电企业成功并购整合欧美日家电企业,如海尔并购GE家电、美的并购东芝家电 [12] - 其他行业成功案例包括安踏体育并购亚玛芬、九号并购Segway、创科实业并购日本RYOBI和美国Milwaukee、泉峰并购博世SKIL [12]
亿道信息双并购背后,一场AIoT赛道的时间竞赛与战略豪赌
钛媒体APP· 2025-09-30 19:00
并购交易概述 - 亿道信息宣布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朗国科技与成为信息的控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公司强调此次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 [2] - 两家收购标的朗国科技和成为信息均曾独立冲击IPO未果,朗国科技于2023年11月完成辅导备案,成为信息历经中金公司十期辅导 [2][4] - 此次并购被视为亿道信息在AI重新定义硬件、消费电子竞争同质化背景下,通过资本运作寻求新增长点的关键举措 [2] 收购标的业务分析 - 朗国科技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7575.76万元,是以交互控制与设备互联为核心的智能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线覆盖从基本电视主板到4K TV [3] - 朗国科技客户包括Sharp、Philips、TCL、冠捷科技、京东方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业务覆盖美洲、欧洲、亚洲、澳洲等全球领域 [3] - 成为信息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5952.37万元,专注AIDC领域,核心产品包括手持终端、RFID读写器、工业平板等硬件,达IP64工业防护等级 [3] - 成为信息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与地区,服务超5000家企业客户,广泛应用于物流、医疗、零售等十余个行业 [3] 并购战略逻辑与协同效应 - 朗国科技强于人机交互与控制,成为信息擅长数据采集与应用,两者业务高度互补,恰好构成AIoT闭环的关键环节 [4] - 亿道信息将AI+确立为顶层战略,明确提出加码XR与AIoT布局,以把握数字中国、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发展机遇 [5] - 公司自身研发转化效率有限,尽管AIoT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65.94%的增长,但因基数过低难以快速支撑业绩,并购成为最高效的破局路径 [5] 公司财务状况与增长压力 - 根据2025年半年报,公司营收15.20亿元,同比增长19.24%,归母净利润1141.36万元,同比大涨96.02% [5] - 公司收入结构显示,智能硬件业务贡献七成以上营收,而被列为战略方向的XR及AIoT业务占比仅12.14%,尚未成气候 [5] - 在消费电子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背景下,公司扣非净利润为1206.83万元,同比增幅608.80%,但绝对规模仍偏低,盈利质量亟待提升 [5]
通快中国区总裁杨刚:机床行业还未出现大规模整合,两三年见分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7:1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球机床行业面临低价与同质化竞争的巨大挑战,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1] - 中国机床市场发展模式已发生变化,人口红利弱化、市场需求呈现小批量特点,产业正步入整合阶段 [1] -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带来灵活性的同时,也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精度难保证、成本居高不下 [1] - “内卷”蔓延至机床行业,价格竞争挤压利润空间,企业面临降本增效及供应链韧性的考验 [1] 市场需求转变 - 全球激光与机床设备市场需求正从单一、大批量生产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及个性化需求 [2] - 需求转变导致供给端发生变化,例如光纤激光切割技术门槛较低,使得许多企业能生产基本可用的设备,带来行业快速增长 [2] 竞争格局演变 - 市场增长导致同质化竞争,最终演变为“价格战” [3] - 同质化竞争趋势仍在延续,行业需要出现大规模整合 [4] - 行业大规模整合有望在未来两三年内出现 [5] 行业转型升级趋势 - 智能制造装备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激光切割与焊接工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 [4] - 需求升级推动变革,例如传统机器人焊接工艺繁琐耗时,当前需求转向多样化和定制化,要求快速适应产品变化 [4] - 行业高质量发展需建立在创新基础上,长期低价竞争将动摇行业发展根基 [4] 通快公司中国业务 - 通快中国在过去一年销售额达5.15亿欧元,实现30%本土化生产 [1] - 通快不仅是德国全球激光与机床设备龙头、工业4.0发起者之一,更将中国视为重要销售市场并深度实现本地化研发与生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