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焊接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凯尔达上半年扣非亏损 2021上市超募5亿申万宏源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21 15:51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万元至256万元,同比减少2,153.96万元至2,094.96万元,同比下降91.62%至89.11%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2.92万元至-253.92万元,同比减少2,185.51万元至2,126.51万元,同比下降116.71%至113.56% [1] 上市情况 - 2021年10月25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1,960.37万股,发行价格为47.11元/股 [1] - 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为何搏、杨晓 [1] 募集资金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9.24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8.35亿元 [2]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5.18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3.17亿元,用于智能焊接机器人生产线建设项目、装配检测实验大楼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 发行费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费用总额为8,850.64万元 [2] -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承销保荐费用合计6,098.77万元 [2] 股东情况 - 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申银万国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获配849,076股,获配比例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4.33% [2] 权益分派 - 2023年6月5日发布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 - 以总股本78,414,611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6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0,387,798.86元(含税) [2]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401股,转增31,444,259股,转增后总股本为109,858,870股 [2]
机器人赛道狂揽融资!星动纪元、云深处科技、小雨智造、模量科技获资本押注
机器人圈· 2025-07-08 18:36
具身智能企业融资动态 - 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由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等跟投,资金将用于人形机器人软硬技术研发与量产落地[3] - 云深处科技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由达晨财智、国新基金等联合领投,资金将用于四足机器人产线扩建和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4][5] - 小雨智造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由滴滴领投,资金将用于工业具身智能领域技术研发[8][10] - 模量科技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多模态多维力触觉传感技术研发[13] 企业技术路线与产品 - 星动纪元坚持软硬一体技术路线,致力于打造物理世界中的通用智能体[3] - 云深处科技聚焦四足机器人领域,其山猫M20是全球首款行业应用轮足机器人[5][7] - 小雨智造以Xiaoyu Brain通用机器人大脑为技术底座,推出智能焊接机器人并与松下合作[10] - 模量科技专注多模态多维力触觉传感技术,产品包括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和工业压力检测设备[13][14] 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企业加速产业化布局,推动"模型-本体-场景数据"闭环发展[3][4] - 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成为多家企业重点投入方向[5][10] - 机器人技术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B端应用领域已取得突破[5] - 工业具身智能领域开始探索"平台+场景"的商业模式[10] 企业背景与团队 - 星动纪元是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3] - 小雨智造核心团队来自小米、华为等科技企业,创始人曾任小米MIUI研发负责人[10] - 云深处科技已成长为"杭州六小龙"之一,代表"中国智造"新锐力量[5]
快讯|MIT全自动机器人系统,小雨智造获亿元级A+轮融资,星灿智能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8 14:18
1、 MIT全自动机器人系统:加速半导体材料研发新引擎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出全自动机器人系统,结合机器人技术、机器学习和材料科学,能自主判断探针接触材料最佳位置并快速规划移动路线 [1] - 该系统24小时内可完成超3000次光电导检测,每次耗时不到30秒,且数据质量高 [1] - 该技术将极大提升高效太阳能电池板材料研发进程,为下一代电子器件诞生铺平道路,还有望应用到其他精密测试领域 [1] 2、 Figure CEO:人形机器人将大规模部署 - Figure创始人兼CEO Brett Adcock透露,公司最新设计的机器人成本降低约90%,未来四年内将在新工厂实现年产10万台人形机器人,并最终向全球输送数亿台 [4] - 机器人领域的指数级发展得益于硬件可靠性的提升和神经网络的卓越表现 [4] - 公司致力于打造通用型机器人平台,使其能学习适应复杂任务,预测人形机器人将在多数工作上超越人类,推动全球GDP增长 [4] 3、 深圳星灿智能机器人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 深圳星灿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近期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产业链上下游资本 [6] - 公司由自动驾驶专家李战斌博士于2025年3月创办,聚焦无人驾驶与具身智能技术,目标成为家庭智能机器人全球领军品牌 [6] - 以割草机器人为市场切入点,凭借先进技术实现高精度导航定位、智能避障等功能,未来还将拓展至智能轮椅等更广阔的家庭智能机器人市场 [6] 4、 小雨智造获亿元级A+轮融资 - 北京小雨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由滴滴领投,北京信产基金追加投资 [9] - 此前已获小米集团等多方资本支持,黎万强也在种子轮融资中押注 [9] - 公司将"一脑多形"技术应用于智能焊接机器人,与松下联合推出产品并完成试运营,已获多家行业龙头合作 [9] 5、 国家速滑馆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启用 - 国家速滑馆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近日启用,北京林业大学霹雳火队等8支队伍首批进驻,备战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12] - 基地举办首场3V3机器人足球训练赛,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炽队对阵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 [12] - 实训基地由三部分组成,室外足球配套区域设5块足球场,配备齐全设备 [12] 6、 机器人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15家企业 [17]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晶品特装、九号机器人等7家企业 [18]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等12家企业 [18]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20家企业 [18]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等16家企业 [18]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25家企业 [20]
黎万强投资的机器人又融资了
36氪· 2025-07-08 09:04
融资动态 - 小雨智造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由滴滴领投 北京信产基金追加投资 [1] - 公司成立以来已获小米集团、雅瑞天使、北京智源研究院、科大讯飞等多方投资 [1] - 2024年12月至今已完成3轮融资 最新一轮为滴滴首次出手 [6] 战略投资者分析 - 黎万强在种子轮即开始押注 其认可公司万物互联时代机器人作为智能节点的理念 [3][4] - 滴滴投资逻辑:自动驾驶技术与机器人技术协同 双向赋能算法与控制系统 [6] - 北京信产基金跟投 体现政府对公司在工业智能领域技术实力的认可 [11] 技术方向与产品布局 - 聚焦VLA(视觉-语言-动作)方向 认为自动驾驶是具身智能的优质应用场景 [7] - 自主研发"一脑多形"技术 应用于智能焊接机器人 构建工业大模型平台 [8][9] - 动态OTA操作系统支撑"平台+场景"架构 已通过松下合作验证稳定性 [9][10] 商业化进展 - 获头部重工企业百台规模订单 覆盖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高精尖场景 [10] - 锁定10家"灯塔客户" 包括国家级车企集团即将深度合作 [10] - 与松下联合推出智能焊接机器人 完成常态化试运营 [9] 行业定位与政策支持 - 被定位为"北京AI工业化排头兵" 融入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11] - Xiaoyu Brain平台推动工业智能生态标准化 适配多形态硬件 [11] - 计划未来3年深耕焊接、切割等核心工艺 加速拓展高精尖领域 [11] 创始人观点 - 认为具身智能需通过真实场景规模化应用催生行业巨头 [10] - 强调人机协同理念 类比"自动驾驶保留方向盘"的产品设计哲学 [8] - 目标打通"AI大脑"与"工业场景"通路 兑现通用AI首波商业价值 [10]
制造成长周报(第21期):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字节跳动2年半量产千台机器人-20250707
国信证券· 2025-07-07 15: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顶层政策加大对海洋经济支持力度,推动其结构优化升级,完善发展体制,促进产业高端化、多元化发展,叠加地方政策,海洋经济有望加速发展 [2] - 从价值量和卡位把握人形机器人空间及确定性,从股票弹性寻找增量环节;AI需求拉动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增长,燃气轮机和冷水机组等环节将受益;关注通用电子测量仪器和光刻机真空镀膜设备自主可控机会;低空经济基建先行,整机和核心零部件是发展核心;智能焊接机器人市场近千亿;3D打印技术成熟后将打开市场空间;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因需求推动快速发展,核心零部件有国产化需求;核聚变是能源变革长期方向;国内商业航天火箭进步推动卫星组网,产业化进展加速 [3][4][7] 相关目录总结 成长板块上市公司行情回顾 - 展示相关标的近一周(6.30 - 7.4)市场表现,包括本周收盘价、一周变动、一月内变动、二月内变动、三月内变动和年初至今变动等数据 [14] 行业新闻 - 6月30日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麦迪科技围绕医康养领域具身智能数据集等展开合作,推进智能机器人在多场景技术落地与产业生态构建 [15] - 7月1日均普智能旗下普智机器人获50台人形机器人批量订单,订单总额约2825万元,单台售价56.5万元,此前已完成1台供货并收到预付款 [16] - 7月1日南方科技大学推出自主研制的首款人形机器人“南科盘古”,具备多种功能和系统 [17] - 7月2日武汉大学成立机器人学院,携手华为、宇树等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合作 [18] - 7月2日字节机器人团队历经2年半量产超千台机器人,年增长率超100%,团队规模扩充,旨在探索具身智能 [19] - 7月3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4S中心”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启用,构建“展示 + 制造 + 测试”服务矩阵 [20] - 7月4日越疆机器人展示1800公里远程精准操控技术,动作复现精度超99%,有效数据率超99%,可用于多领域 [22] 政府动态 - 7月2日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设立,总规模100亿元,投向相关科技型企业,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23]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 [24] - 6月30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在南宁投入试运营,推动算力资源布局与跨境数据流通 [25] - 7月3日东莞发布《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涵盖12个领域37个场景,计划年内打造100个示范应用场景 [26][27] 公司动态 - 7月2日港仔机器人获3亿元订单,两年内为香港供应不少于1000台具身智能安保机器人,上海基地年产能超2万台 [28]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给出多家公司的投资评级、收盘价、总市值、EPS和PE等盈利预测及估值数据,包括绿的谐波、鸣志电器、汇川技术等 [8][30]
别眨眼!中国机器人,已经不是你想象那样了
金融时报· 2025-07-07 06:37
公司发展 - 埃夫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机器人控制器底层运动控制算法基础代码突破,自主化率提升至100% [1] - 公司在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三大核心部件上均实现技术突破,关键组件如抱闸、编码器、磁钢片完成国产化替代 [1] - 脱胎于奇瑞汽车设备部,2020年登陆科创板,现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 [1] - 最新一代智能焊接机器人搭载视觉系统,可自动识别工件形状并完成高精度焊接,代表国产机器人从简单搬运发展到复杂工艺 [1] 行业现状 - 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从最初不足10%提升至55%以上,年需求量稳定在20万至30万台 [2] - 安徽省机器人企业从2013年10余家增至2024年500余家,年产值突破600亿元,产量超3万台,规模总量全国前五 [2] - 芜湖市位列中国工业机器人城市综合排名第六,形成以埃夫特、极智嘉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2] 技术优势 - 中国在智能化迭代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用场景快速落地和规模化实践领先国外 [2] - 尽管国外在原创性技术探索方面具先发优势,但中国企业追赶速度迅速,完成对标学习后不落后 [2]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人工智能战略地位 - 人工智能是引领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头雁"效应,将驱动社会结构转型和文明升级[5][7] - 人工智能具备三大特性:智力替代性(首次大规模替代人类智力劳动)、通用性(广泛行业应用潜力)、主体性特征(融入人类社会引发变革)[8] - 中国必须自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在基础理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领域突破,构建自主可控的软硬件系统[9] 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在人工智能三要素中:素材积累(政策支持+数字化程度高+人口优势)、算力(通过堆叠技术突破芯片限制)、算法(人才储备领先+后发潜力)[10] -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快速追赶,形成"千模涌现"态势,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新一代大模型展现高效智能低廉开放特质[10] 行业应用案例 - 汽车制造领域已应用智能焊接机器人提升生产效率[2] - 电网运维中部署巡检机器人、修补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实现线路修复[4] - 公共服务领域开发适用于政府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18] 技术应用方向 - 行政效率提升:人工智能可处理信息收集、文本校正、材料预审等重复性政务工作[18] - 决策质量优化: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预测功能辅助政策制定与风险评估[18] - 民生服务改善:在翻译对话、知识获取、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领域深度应用[13] 政策法规建设 - 国务院2017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防范安全风险并完善伦理约束[15] - 出台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框架,规范算法推荐与深度合成技术[16] - 金融领域要求报备人工智能模型参数,促进算法透明度[16] 国际治理合作 - 人工智能具有开放扩散性(开源模式加速传播)、高收益性(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国家竞争性(影响国际格局)三大跨国特征[20] - 需推动国际治理框架协调,避免单边严苛监管导致技术转移和竞争力失衡[21]
湖北襄阳:“60岁”中国化学六化建焕新启航
搜狐财经· 2025-05-23 05:06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就 - 公司成立于1965年5月青海西宁,1969年移师湖北襄阳发展至今[1] - 坚持"质量上乘、本质安全、绿色环保、管理精细、服务优质、效益良好、用户非常满意"工程建设标准[1] - 2015-2024年间六获"鲁班奖",实现跨越式发展[1] - 承建国内1/3氯碱装置、60%以上多晶硅项目、70%以上醋酸醋酐工程及亚洲最大空分装置[3] - 跻身全国100家大型综合性施工企业行列,入选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100强[3]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成功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焊接机器人、化工装置智能监控系统[3] - 在管道智能化焊接、模块化建造、数字化管理领域形成核心技术优势[3] - 将半导体级多晶硅纯度从4个"9"提升至11个"9",管道杂质残留降至万亿分之一[3] 战略合作与未来规划 - 大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股权合作协议、技术合作协议、工程总承包合同、施工总承包合同[3] - 合作领域涵盖金属冶炼、绿色能源、新型煤化工、智慧农业等[3] - 未来将聚焦中国化学"135"发展战略,目标成为建设板块领军企业、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杆企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企业[3] - 计划向世界化工智能建造高端市场突破,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3] 荣誉与社会认可 - 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称号[1] - 获中国建筑煤化工工程品牌、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标杆"荣誉[1] - 大会表彰32位"卓越十年 功勋员工"[3]
机械行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总结:经营整体稳健,积极关注人形机器人等成长板块
国信证券· 2025-05-14 19: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焦优质龙头的结构性成长机会,国内产业升级、自主可控,海外加速发展,高端装备自主可控、产业升级大势所趋、出口发展由点到面 [15] - 基于商业模式和业务特性将机械公司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专用/通用设备、下游产品型、服务型公司,分别关注其阿尔法或贝塔属性及对应机会 [19][20] - 看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龙头公司,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给出长期投资主线方向 [23] 各部分总结 重点组合&5 月投资观点 - 重点组合包括华测检测等多家公司,5 月金股推荐龙溪股份等 [23] - 需求侧关注新兴成长细分行业和具备全球竞争力、出口加速的细分行业龙头 [23] - 供给侧关注受益存量更新或逆周期调节的细分行业、具备持续提份额能力的细分行业龙头、进口替代空间大的细分行业 [23] 2024 年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总结 - 2024 年行业整体收入略有增长,归母净利润下降,单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不同表现;2025 年一季度收入业绩实现较好增长 [29][30] - 2024 年毛利率和净利率下滑,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下滑、净利率增长 [31] 需求复苏延续,经营持续改善 - 将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划分为 19 个子板块 [35] - 2024 年轨交装备、工程机械及船舶海工营收规模前三,船舶海工营收增量第一;工程机械、轨交装备、使用类设备归母净利润规模前三,船舶海工、工程机械、半导体装备归母净利润增量前三 [37] - 2024 年半导体装备、船舶海工、使用类设备营收增速较高,船舶海工、使用类设备、半导体装备营收增长加速,部分板块营收增速放缓 [39] - 2024 年船舶海工、油气装备、半导体装备、工程机械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好,部分板块利润增速下滑 [43] - 2024 年行业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部分子行业毛利率和净利率有不同变化 [45][49] - 2024 年行业经营效率略有提升,使用类设备等板块存货周转率改善,部分子行业下降;船舶海工等板块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升,部分板块降幅明显 [50][54] - 2024 年行业现金创造能力提升,半导体装备等板块经营性现金流占营收比重提升显著 [55] 轨交装备/半导体装备/风电装备等专用装备景气向好 - 依据营收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将子板块分为景气较好、一般和较差三类,2024 年船舶海工、半导体装备等表现较好 [60]
浙富控股(002266) - 浙富控股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7:22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拓展海外布局,提升危废无害化处置及金属深度资源化回收利用业务盈利能力 [2] - 加大水电、核电设备研发制造能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拓展清洁能源事业发展空间 [2] 新技术应用 - 子公司浙富水电采购数台智能焊接机器人并投入使用,推动传统焊接工艺模式转变 [3] 公司盈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9.3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0.8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6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46.20% [3] 核电业务参与情况 - 控股子公司华都公司2015年12月与中科院上海应物所签订钍基熔盐堆综合仿真实验平台项目关键设备采购合同,2017年6月验收交付 [3] - 2018年8月,华都公司与中科院上海应物所签订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控制棒系统采购合同,目前工程供货已全面完成 [3] 行业地位 - 国内仅有公司完全危废深度资源化全产业链布局,危废无害化处理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属国内第一梯队 [4] 市值管理举措 - 2024年12月27日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审议通过,后续将聚焦主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优化现金分红、加强与投资者交流 [4] 抽水蓄能产能情况 - 公司承接多个重大项目,体现清洁能源装备领域核心竞争力 [4] - 根据国家能源局指导意见,抽水蓄能装机目标达6200万千瓦以上,公司已通过年产20台套抽水蓄能机组的产能布局抢占先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