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

搜索文档
中流击水 挺膺担当 希望就在前方
搜狐财经· 2025-06-27 07:16
关键处落子的大手笔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 同比增长5.4% 环比增长1.2% 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3] - 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四稳"策略: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应对经济不确定性 [3]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 同比增长5.0% 其中家电/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3.0%/33.0%/30.5%/25.6% [4]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安排3000亿元国债资金 1-4月已下达1620亿元中央资金 占全年50% 剩余1380亿元将在三季度和四季度分批下达 [5][6] 逼仄处行船的细功夫 - 中美航运市场出现"一船难求"现象 反映两国间巨大双向需求 但欧盟单方面取消与中国高层经济对话增加中欧经贸不确定性 [7] - 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外贸便利化政策:将贸易新业态主体纳入便利化范围 优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外汇结算 便利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 [8]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5-10年内提升金融开放枢纽功能 强化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 [9]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强调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吸引全球企业来华投资 [9] 无声处干事的真精神 - 华为任正非强调面对外部封锁应专注实干 中国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已形成数十上百家企业的努力态势 [12] - 义乌商户案例显示企业经营三大内核:保持耐心(超越波澜需沉得住气)、秉持诚心(坚持长期主义)、坚定信心(期待风雨后见彩虹) [13] - 广东外贸企业采取双轨突围策略:多元化市场布局(分散风险)与强化产品不可替代性(提升竞争力) [14] - 全国已培育2200多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企业 浙江/上海/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率达30% [15]
提振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民革中央开展二〇二五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16
政策导向与宏观规划 - 2025年重点任务明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核心目标 [1]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1] - 民革中央调研组围绕"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课题在陕西、广东开展年度重点考察 [1] 消费市场现状与案例 - 西安长百新市社区商业中心通过"商业+社区空间运营+便民服务"模式实现商业价值与社区需求深度融合 [2] - 陕西推动文旅产品焕新升级,全年开展文旅宣传推广,培育重点产业链群以优化消费环境 [2] - 终南山寨康养消费基地带动86人就业,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3万元,但面临游客季节性分布不均问题 [4] - 安康毛绒玩具文创产业中心形成全产业链支撑能力,成为东西部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增长点 [4] 行业挑战与对策 - 文旅行业存在智能型、沉浸式新业态供给不足,景区二次消费产品质量待提升 [7] - 新兴消费场景在融合度与创新性上存在欠缺,部分领域难以满足城乡居民多元需求 [7] - 专家建议开发四季全时产品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设计深度体验产品提高二次消费占比 [4] - 需强化与本土消费偏好契合的设计研发环节,增强抵御外部不确定性的能力 [5] 政策建议与未来方向 - 建议构建创新性消费政策体系,提升消费主体动能,破解深层次结构性难题 [8] - 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注重公共消费形成"生产-就业-收入-消费"良性循环 [8] - 需丰富新型消费供给,协调区域城乡发展,完善入境消费服务以培育新动能 [8] - 陕西省计划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供需两端发力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7]
六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方向重点—— 加大金融支持提振消费力度
经济日报· 2025-06-25 06:07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从供需两端强化服务以释放消费潜能 [1] - 政策将消费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推动经济从生产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型 [1]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外需支撑作用减弱,内需主导的增长模式加速形成 [1] 金融支持消费的三大重点领域 - **商品消费**: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耐用品消费,去年商品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与美国相当 [2] - **服务消费**:发展空间较大,去年居民服务消费占GDP比重18%(发达国家约40%),央行设立5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行业 [2][3] - **新型消费**: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渠道,支持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模式 [3] 具体政策措施 - **商品消费**: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强化外贸企业拓内销的金融支持,完善内贸险服务 [2] - **服务消费**: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领域的融资支持,创新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融资模式 [3] - **新型消费**:鼓励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定制化金融产品,为消费者减费让利 [3] 市场机遇与实施路径 - 消费金融面临结构性机遇,市场规模扩张与格局优化并存,金融机构需差异化竞争 [4] - 央行将加快政策落地,监测金融机构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 [4]
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等方面 十九项金融举措提振消费(政策解读)
人民日报· 2025-06-25 05:43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推动高质量消费供给并释放消费潜能 [1] - 政策聚焦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三大领域,旨在扩内需、稳增长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 商品消费支持措施 - 围绕重点场景和人群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强化以旧换新金融服务,完善内贸险并扩大外贸优品消费 [2] - 耐用品消费在政策推动下显著增长,商品消费需求旺盛 [2] 服务消费支持措施 - 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基础型服务消费的融资支持,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娱乐等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 [3]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消费领域供给能力 [3] 新型消费培育方向 - 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金融支持渠道,开发适配新型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 [3] - 新型消费需求因居民收入增长而日趋强劲,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3] 金融供给与融资渠道优化 - 健全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加大首贷、信用贷及中长期贷款支持,发行金融债券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提升供给能力 [4] - 支持服务消费企业发债,鼓励科创企业通过债券或股权市场融资,助力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上市 [4] 居民消费能力提升 - 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优化养老健康保险体系以培育消费需求 [4][5] 消费基础设施与支付环境 - 围绕适老改造、体育设施、充电装备等基建领域创新融资模式,加大交通物流供应链贷款投放 [6] - 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场景推进支付便利化,提升现金、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兼容性,优化老年及外籍人员支付服务 [6] 政策落地与后续行动 - 央行将加快推动政策实施,监测金融机构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强化经济基础性作用 [7]
六部门推出19项举措提振消费 为三大重点领域注入金融动能
新华财经· 2025-06-24 20:21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 [1] - 政策通过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统筹协调金融资源,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服务,推动高质量消费供给释放潜能 [1] 重点支持领域与举措 商品消费 - 当前商品消费已较充分,2024年商品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与美国相当,政策重点围绕以旧换新、重点场景/人群差异化信贷支持,强化外贸优品内销金融支持 [2] 服务消费 - 2024年居民服务消费占GDP比重仅18%,远低于发达国家40%水平,政策明确加大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基础性服务融资支持,并创新文旅、体育、教育等改善性服务融资模式 [3] 新型消费 - 针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需求,政策要求探索有效金融渠道,开发适配产品服务 [3] 金融供给渠道与方向 信贷与资本市场 - 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已形成多层次服务体系,政策要求优化信贷产品(首贷、信用贷等),支持文旅、教育企业发债,鼓励科创企业债券融资及消费产业链企业股权融资 [4] - 允许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及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提升信贷供给能力 [5] 基础设施与收入支撑 - 政策强调通过创业担保贷款、财富管理产品等支持居民增收,优化养老健康保险体系 [5] - 针对消费基础设施短板(如县域物流、供应链效率),政策提出创新适老改造、充电装备、物流项目融资模式,加大贷款投放 [5] 消费环境优化 - 政策从支付服务、信用体系、金融权益保护三方面优化环境,以提升消费意愿 [6]
北大国发院院长:面对经济不确定性,短期需更积极的财政政策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17:35
世界经济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 -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举行 期间举办了首席经济学家简报发布会 [1] 美国经济政策影响 - 87%受访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美国经济政策将对全球产生持久影响 预计会推迟战略性商业决策并加剧衰退风险 [3] 财政政策观点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指出短期需要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不确定性 [3] - 黄益平强调需区分短期和长期财政政策 长期需要约束政府以避免财政可持续性问题 [3] - 在危机或经济急速下行阶段 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稳定经济和重新获得财政健康 [3] - 财政可持续性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实现 政府职能履行和经济社会发展 [3] 财政可持续性分析 - 狭义财政可持续性主要研究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问题 [4] - 广义财政可持续性还包括对国际经济环境 人口老龄化 生态环境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分析 [4] 中国消费市场 - 黄益平指出中国仍需提高消费水平 因全球外部市场开放度下降 [4] - 政策优先级应首先关注国内市场而非出口 [4] 人工智能影响 - 人工智能预计将推动经济增长 但47%受访者预计将导致失业 [5]
坚定信心 真抓实干<br/>努力保持经济发展向上向好态势
辽宁日报· 2025-06-24 15:05
经济形势与政策部署 -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稳中有进,成果来之不易[2] - 当前重点工作包括实现半年"双过半"目标,查找短板并精准施策[2] 投资领域措施 - 实施"抓招商、推项目、促落地"专项行动,加快项目开工复工和建设进度[2] - 推动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增",开工率、复工率、竣工率"三率齐升"[2] 消费提振策略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2] - 优化消费环境,打造消费热点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 工业与外贸发展 - 工业经济需稳住汽车、石油、钢铁等传统产业,同时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 - 外贸领域将帮扶企业拓展多元海外市场,培育服务贸易新增长点[2] 农业与民生保障 - 强化农业基础建设,推进涉农民生项目整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2] - 民生领域重点包括稳就业、加大民生投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 风险防控与房地产 - 防范重点领域风险,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 - 开展消防安全整治、安全生产及防汛工作,提高基层治理效能[2]
陈刚:抢抓机遇加强统筹,努力把扩大内需、提振消费这篇文章做好!
广西日报· 2025-06-24 09:48
扩大内需与提振消费政策方向 - 广西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增加,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成为重要策略 [2] - 政策强调实干与创新,目标是通过扩量、提质、增效促进消费,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 消费能力提升措施 - 通过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包括稳岗就业、重点群体保障和民生兜底,消除"敢消费"顾虑 [3] - 加强社会保障网建设,解除消费后顾之忧 [3] 消费需求与供给优化 -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挖掘情绪消费潜力,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如演唱会、冬季马拉松等 [3] - 发展民间体育赛事,提升跨国赛事影响力,推动农文商旅融合 [3] - 利用广西与东盟区位优势,打造"东盟水果·汇聚广西"品牌活动,形成消费名品方阵 [3] 消费场景与技术赋能 - 以"人工智能+"赋能消费场景,开发具有广西特色的智能消费产品和服务 [3] - 推动智能生活普及,惠及百姓 [3] 消费环境与市场氛围 - 开展"守护消费"和千乡万村保权益促消费行动,结合节庆打造消费品牌如广西三月三 [3] - 扩大跨国旅游和消费,加强广西文旅宣传,吸引游客 [3] - 净化政治生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稳定透明的市场氛围 [3] 投资与消费潜力挖掘 - 扩大对消费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提升及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投资 [3] 多方协作与政策落实 -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被呼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消费增长和民生保障 [3] - 目标包括稳定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广西美誉度 [3]
王一鸣:更好提振消费需要更多政策工具
中国新闻网· 2025-06-23 13:50
核心观点 - 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扩大内需需从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消费创新拉动[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创2024年以来月度最高水平,但后续消费端仍存压力[1] - 提振消费需更多政策工具,短期内需提高居民收入,包括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的比重、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1] 政策分析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社零回升起到重要作用,但政策边际效应递减且耐用消费品使用周期较长[1] - 需确保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大于名义GDP增速,以有效拉动总需求[1] 改革建议 - 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激励地方政府推动扩大消费[2] - 推进价格和工资联动改革,适当放开价格并联动提高工资,同时补贴低收入者[2] -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子女就学、保障性住房等需求,释放消费潜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