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搜索文档
“科学大讲堂”在四川成都启幕
环球网资讯· 2025-05-26 11:14
现场,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荣 誉院长钱永刚以钱学森一生中的重要选择为例,回顾了其"为民族复兴选人生"的一生,展现了老一辈科 学家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他表示,"一个大有作为、成大器者,都是把握社会和国家的脉搏,把自 己的命运和社会、国家的命运相结合的人。" 同时,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则分享了自己从少年到航天员的奋斗历程,从"飞天"备战 的极限挑战到分享在太空中俯视成都的照片,再到天宫课堂里的趣味实验,他用亲身经历激励着在场的 每一个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科学部主任岳骞带来了该实验室的前沿研究,科普了暗 物质的奥秘以及寻找它的意义。他强调,寻找暗物质的核心目的是突破人类认知边界,带来颠覆性的创 举。 活动期间,嘉宾们还与全国网友、成都中小学生进行了问答交流,解答了他们对各个领域的疑问。成都 七中、成都石室联中等学校的师生们纷纷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提问,也得到了科学家的耐心解答。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刘平 5月24日,在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之际,"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在位于 ...
陕西非遗闪耀文博会
陕西日报· 2025-05-26 06: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 陕北说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正锋在陕西馆表演,吸引大量观众围观拍照,并解答观众关于乐器及表演形式的提问 [1] - 陕北说书融合陕北民歌、秦腔、道情等曲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在庙会表演两三天 [1] - 子长唢呐表演以高亢曲调获得现场观众掌声 [1] 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 旬邑彩贴剪纸非遗传承人吴巧玲向小记者讲解剪纸技艺发展,提及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遗,旬邑彩贴剪纸由库淑兰创新 [2] - 孩子们在指导下完成色彩鲜艳的剪纸作品,吴巧玲强调非遗需创新以与时俱进 [2] - 神木泥塑展台小朋友体验捏泥人,观察泥塑《黄土风情》对吹唢呐人物造型的逼真还原 [2] 非遗材料与教育互动 - 神木泥塑传承人王耀平解释天然红胶泥经棉絮添加和捶打加工后耐存放,回应深圳学生关于潮湿影响的提问 [3] - 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小记者通过非遗项目了解历史文化,领队老师余博肯定陕西馆及传承人的支持 [3][4]
【文化中国行】山西晋祠:跨越千年的古建博物馆
央视网· 2025-05-25 20:27
晋祠的历史文化价值 - 晋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唐宋祠庙式古典园林 [1] - 最初为纪念西周晋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历经千百年建设,涵盖我国古典建筑所有样式 [3] - 拥有857年历史的献殿、鱼沼飞梁(最早十字立交桥雏形)和圣母殿构成"古建三宝" [3] 晋祠的艺术珍品 - 圣母殿前檐现存最早木雕盘龙,殿内43尊宋代彩塑中33尊侍女像写实传神,反映宋代宫廷生活 [5] - 唐碑亭内"镇馆之宝"记录唐王朝初创历史 [5] - 包含西周柏树、唐代碑刻、宋代殿堂、明代牌坊等跨越多个朝代的文物 [7] 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 - 持续开展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工作 [7] - 晋祠庙会自明清延续,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 - 年均免费接待青少年超10万人次,设立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7] - 通过系列文化活动提供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 [7]
抖、抛、接、转……800余名选手天津宝坻空竹炫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4 23:23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5月24日,2025中国·天津宝坻第二届空竹邀请赛在京津新城开幕。作为天津·宝坻体育旅游嘉年华的重要 活动之一,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57支代表队,共计800余名空竹爱好者齐聚宝坻,以精 湛技艺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本次赛事由宝坻区人民政府主办,宝坻区体育局、周良街道(京津新城)承办,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 院、宝坻空竹协会协办。赛事通过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完美融合,全方位展现了宝坻深厚的文化积淀 和蓬勃发展的时代活力。 京日报客户端 来源:北 开幕式上,百名表演者以鼓阵为伴,双轮空竹如流星般划破长空,与无人机彩烟共舞,呈现出一幅气势 磅礴的视听画卷。在随后的比赛中,空竹鸣响清脆悦耳,选手们通过"抖、抛、接、转"等高难度动作, 将这项技艺的灵动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场掌声与喝彩声不绝于耳。现场还设置了空竹体验区和非遗 农产品文创展销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经过激烈角逐,赛事共产生金奖36个、银奖42个,进一步彰显了空竹运动的竞技性与艺术性。来自浙江 省金华市武义县老年体协的选手吴初伊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宝坻参赛,感受到了宝坻浓厚的文化底 蕴,这样专业的 ...
科学大讲堂传递科技创新“火种”
新华社· 2025-05-24 21:25
科技前沿探索 -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位于四川雅砻江锦屏大河湾地下2400米处,是世界埋深最深、空间最大的深地实验室,用于暗物质探测等宇宙研究[4] -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岳骞指出宇宙中约5%为普通物质,27%为暗物质,研究暗物质旨在突破人类对基本粒子和宇宙本质的认知边界[7]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特聘研究员江宁团队首创脑外科辅助脑机接口技术,通过电生理信息实时高精度勾画肿瘤边界,显著提升手术成功率[7] 高铁技术创新 - 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团队攻克列车动力学难题,解决提速与桥梁安全问题,推动中国高铁从时速70公里提升至350公里,创世界第一运营速度[8] - 翟婉明表示中国正在推广更多交通创新解决方案,当前想象可能仍显匮乏,科学魅力在于不断解构"不可能"[9] 航天科技发展 - 航天员叶光富分享载人航天幕后故事,包括十年备战挑战、发射生理负荷及太空体验,展现从普通少年到航天英雄的奋斗历程[2] - 叶光富强调坚持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可实现仰望星空的梦想,并以天宫课堂趣味实验展示航天科技魅力[2][9]
马松胜的“造纸半生” | 陕西守艺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4 14:35
非遗传承与工艺特点 - 核心工艺为西汉流传至今的古法造纸技术,工序包含十二道复杂流程,其中分张工序对手工经验要求极高,需依靠50年经验判断纸张质量 [7][9] - 原材料采用楮树皮,生产周期严格遵循节气规律:春季砍树取皮、夏季溪水浸泡、秋季捣浆、冬季晒纸,夏季日产量可达五墙纸而冬季仅两墙 [5] - 成品特性显著优于机械纸,具备300年保存期限且越存越坚韧,历史上用于科举考试及文人书画,现代应用于古籍修复及酒坛封装 [7] 商业化与创新尝试 - 文创领域推出"双叶花"灯饰等产品,并与中科大研究部合作寄送纸样,但当前文创产品销量表现一般 [10] - 开展研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造纸体验,指导大学生开发嵌槐花/柳叶的纸艺灯罩及相框等毕业设计作品 [9] - 通过永兴坊展台陈列、拍摄工序视频等方式扩大传播,但面临年轻从业者短缺问题,儿子从业七年后转行 [10] 社会认可与行业地位 -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陕西"祥云小屋"展示技艺,获媒体及领导重点关注,但受限于客流管控难以充分演示 [2] - 2025年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标志着52年技艺获官方最高认可 [4] - 生产规模曾达日产2000张纸,需学童协助揭纸,反映历史需求旺盛但当前仅维持小作坊模式 [4] 行业挑战与传承现状 - 劳动力密集型工艺面临后继无人困境,年轻一代因工作强度放弃传承,现有从业者平均年龄偏高 [4][10] - 传统应用场景萎缩(如房契地契用纸),现代替代品冲击下主要依靠非遗文化价值维系生存 [4][7] - 技术壁垒体现在"吸力控制"等经验型know-how,机械化生产无法复制其品质特性 [7]
文博会观察:中国非遗产品“圈粉”海内外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09:09
中新社深圳5月23日电 (张璐)正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 称"文博会")上,各具特色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展品亮相,吸引八方来客,"圈粉"海内外。 在山西河津市龙门吕氏砖雕琉璃有限公司展位,关公、醒狮、孙悟空……小巧别致的琉璃冰箱贴, 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 吕氏琉璃烧制始于明代,制作技艺复杂,要经过选泥料、雕刻、烧制等16道工序。2008年,琉璃烧 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公司销售经理冯奇介绍,公司以传承吕氏家族 砖雕琉璃技艺为特色,近年设计和研制一系列琉璃文创产品,开拓海内外市场。 该展位负责人张越介绍,本届文博会上,公司推出限量版装裱唐卡,展现传统唐卡的艺术魅力,融 入现代审美与创新元素,受到海内外收藏家的青睐。 张越表示,云殊唐卡目前已远销北美、北欧地区,本届文博会也销量喜人。"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唐 卡,爱上唐卡,进一步发扬传承唐卡文化。"(完) 一艘精心打造的特色展陈装置"江右之帆"在本届文博会江西馆亮相,满载陶瓷、宣纸、中草药、典 籍、布匹等极具江西特色的文化瑰宝,成为观众的"打卡胜地"。 "我们这次带来了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让观 ...
听巴图爷爷讲故事(说说我家乡的非遗)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马建友是令人敬佩的故事家。他童年时因意外事故双目失明,村里长辈们看他可怜,给他讲故事哄他高 兴。他把听到的故事全都记在心里,多达167篇。有一年下乡去平房子村,我去他家,见四五个孩子把 他围在中间,80多岁的老人仍在给孩子讲故事。 如今,我也成了爷爷辈的人,有好几个孙女外孙,虽有现成故事书,但我从没照书本念过,而是讲给他 们听。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像祖辈那样,口述相传,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作者为辽宁省朝阳市退休人员)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4日 06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小喇嘛巴图仓长得很漂亮,小母兔一眼就看中了,转身就变成一个美貌呼恨(姑娘)……"巴图爷爷坐 在炕中间,绘声绘色地讲着"大小妖精沟"的故事。淡黄色灯光下,我和小朋友或坐或卧,双手托腮,听 得如醉如痴。这场景,一晃过去50多年,如今回想,仍历历在目。 记得,那时是冬天,吃过晚饭,放下碗筷,我赶紧往巴图爷爷家跑,唯恐去晚了。巴图爷爷讲《乌龟报 恩》《折筷教子》《兔子与狐狸》……听着听着,胖小困了打瞌睡。巴图爷爷说,不早了,回家睡觉, 明天再讲。我们不走,央求巴图爷爷再讲一个。巴图爷爷拧不过,又讲一个,我们才恋恋不舍 ...
反物质,宇宙的镜像世界
环球网资讯· 2025-05-22 11:0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宋宁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如果,反物质真的存在,它们在哪里?当前物理学知识认为,在宇宙诞生之初,正物质与反物质应是等 量存在的。那么,在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个完全相反的世界?如果并没有一个"反世 界",那么,又是什么让正物质保留了下来,构成了今天的世界?如今,反物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和 焦点。 反物质究竟是啥? 想象一下,当你每天起床洗漱的时候,面前的镜子里出现了一个与你对称的人影。他有着和你一样的相 貌,做着同样的动作,却处在"相反"的空间。镜子中的人影就是反物质的一种体现——反物质是物质 的"镜像"。在物理学中,反物质是与普通物质相对应的一种存在。 每种粒子,例如电子、质子、中子,都有一个"反粒子",它们的质量相同,但电荷等性质相反。当反物 质与普通物质相遇时,双方会相互湮灭,释放出能量——这就是反物质与普通物质之间最引人瞩目的特 性,湮灭性。 反物质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试图将量子力学与爱因斯坦的 狭义相对论相结合来描述电子时,通过数学推导发现,方程的解中必须引入一种"负能量状态"的粒子, 他由此 ...
创新赋能汽车热系统全产业链
中国经济网· 2025-05-22 09:45
行业盛会规模与主办方 - 2025中国汽车热系统学术年会参展面积达1.2万平方米,创历史最大规模 [1] - 大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制冷学会联合主办,下设三个分会承办 [1] 核心研讨议题 - 重点技术方向包括节能环保、成本控制、整车安全、制冷剂遴选、检测标准、AI技术 [1] - 分会场聚焦七项议题:R290热管理系统、CO?高效热泵系统、混合制冷剂适应性、二次回路技术、热管理智能化算法、智能座舱空气品质控制、热管理系统芯片及域控技术 [2] 环保政策与履约进展 - 中国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62.8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总量50%以上 [1] - 2040年将淘汰HCFCs,2045年HFCs削减至基线值以下 [1] - 国家发布《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修订决定及2025-2030年履约方案 [1] 技术研发方向 - 政策推动替代品与替代技术研发,涉及制冷剂(如R290、CO?)及热管理系统智能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