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优先
搜索文档
1130亿美元关税大棒砸下!特朗普狂欢:美国真能“躺赚”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8-12 00:24
1130亿美元关税大棒砸下!特朗普狂欢:美国真能"躺赚"全球? 2025年8月7日零点刚过,美国贸易圈就炸了锅——特朗普政府挥舞的1130亿美元关税大棒正式落地,全球67个贸 易伙伴被卷入这场贸易风暴,平均税率飙至15.2%,创下二战以来美国进口关税最高纪录。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狂 喜发文:"午夜钟声敲响,数十亿美元正涌入美国国库!"他甚至将这笔钱形容为"全球对美国的补偿",却对国内 外的质疑声充耳不闻。这场关税战究竟是"美国优先"的胜利,还是全球经济的灾难? 特朗普的关税逻辑并不复杂:美国去年货物贸易逆差突破1万亿美元,制造业岗位流失超300万个,而中国、墨西 哥等国靠低成本出口"抢走"了美国市场。他的解决方案简单粗暴——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基准关税,再对重 点行业"精准打击":半导体税率直接拉满至100%,汽车、钢铁、铝等关键产业税率翻倍。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 月,美国关税收入已达1130亿美元,其中6月单月收入近300亿美元,同比暴涨200%。特朗普得意宣称:"这是美 国在'收割'全球财富!" 但他的算盘真能打响吗?经济学家们用数据泼了冷水:关税成本中,美国企业承担了约60%,消费者承担了 30%,外国 ...
胜负已定!特朗普捅马蜂窝,11国加入“战局”,美国遭围攻,美前财长认定中国是唯一赢家
搜狐财经· 2025-08-11 15:40
萨默斯说中国是唯一赢家,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早就说过:"贸易战没有赢家。"但现实是,当美国忙着和金砖国家打关税战,中国和 巴西的大豆贸易额涨了23%,和印度的机电产品出口增了18%,和南非的矿产合作协议签了一沓。更关键的是,金砖国家最近在推本币结算系统,巴西企业 用人民币买中国设备,印度用卢比结算中国高铁零件,南非用兰特换中国光伏组件——这些交易,绕开的可不止是美元,还有美国加的关税。 8月1日起,美国对巴西输美商品加征的50%关税正式生效。这个数字不是随便拍脑袋定的,我翻了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文件,上面明明白白写着:这是 对巴西"支持金砖国家去美元化"和"所谓政治猎巫博索纳罗案"的双重报复。更讽刺的是,同一天印度也被曝出对美关税税率升至50%,南非30%,连4月刚和 中国谈妥降税的中国,也在特朗普的"关税清单"里躺过枪。 这时候我想起美国前财长萨默斯上个月的预言:"只有一个赢家——中国。"当时还有不少人觉得这老头又在放话,可最近一周的国际动态,倒真给这句话添 了几分实锤。 先说阿根廷的旧账。萨默斯为什么总提1946年的庇隆?我查了查资料,这位阿根廷前总统推行的"庇隆主义",核心就是高关税 ...
特朗普白送中国机遇,22国与美谈崩,专家提议不如帮中国登顶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8-11 14:10
美总统特朗普签署新行政令,确定了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的所谓"对等关税",非洲竟然没有一个国家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但也正因如此,一个全新的可能 性诞生了。 其次,美国仍欲在非洲推行"美国优先"政策,特朗普声称对非洲加税是因为"美国商品在非洲遭遇高关税",但实际上南非、尼日利亚、加纳对美关税均低于 10%,远称不上所谓的"不对等"。美方只不过是在找借口强迫非洲开放市场,同时打击非洲的汽车制造业、农业和矿产业,以保护本土企业。本质上这还是 单边霸凌行为。 然而,特朗普的动作造成的结果很有可能适得其反。CNN引述专家的话表示,特朗普可能白送了中国战略机遇。 今年6月,美国和全球的关税战打得如火如荼之际,中方宣布将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此举直接与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在美国 和非洲这22个国家谈判破裂的今天,为非洲提供了新的选择。 报道援引尼日利亚经济学家的话称,作为非洲最大的双边贸易伙伴,中方的表态为非洲"开辟了一条绝境求生之路",将促使非洲进一步向中国靠拢。南非研 究员莱茨瓦洛更是直截了当,他将美非谈崩直接描述为美国给中国"送分",并提议非洲各国"完全转向中国,使其成长为下一个美国",还表示 ...
特朗普亲手把印度推给中俄!50%关税背后,莫迪的三重反击让白宫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8-11 09:36
贸易政策变动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25%额外关税 叠加原有25%税率后总关税达50% 创美国对外关税最高纪录 [1] - 美国要求印度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 指责该行为威胁国家安全 但印度反驳称美国存在双重标准 [1] - 特朗普政府将巴基斯坦关税从29%降至19% 并达成石油开发协议 直接针对印度软肋 [5] 贸易数据与市场准入 - 2024年美印贸易逆差达458亿美元 特朗普竞选时承诺抹平逆差 [3] - 印度农产品关税壁垒高企:玉米/大豆/小麦平均关税17% 乳制品关税超50% [3] - 印度每年支出160亿美元补贴农民 农业改革曾引发全国暴动 6亿农民是核心票仓 [3] 能源贸易格局 - 2024年35%印度进口石油来自俄罗斯 为印度节省42亿美元 [7] - 美国被揭露仍在进口俄罗斯核原料六氟化铀 欧盟2024年对俄贸易额达675亿欧元 [3] - 特朗普暗示印度未来可能需从巴基斯坦购买石油 触及印巴历史敏感问题 [5] 地缘政治博弈 - 印度陆军发布1971年历史文件 显示美国曾向巴基斯坦运送价值20亿美元武器 [4] - 印度7年来首次总理访华 参加上合组织峰会 被解读为对冲美国压力 [7] - 俄罗斯指责美国搞新殖民主义 巴基斯坦军方提议为特朗普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8] 军事与安全动态 - 美媒曝光印度在2019年印巴空战中违规使用美制武器 为制裁提供借口 [5] - 印度拒绝购买美国F-35战机 坚持与俄罗斯保持军事合作 [7] - 印度恢复中断5年的中国公民旅游签证 防长和外长先后访华为高层访问铺路 [7]
特朗普威胁关税加到35%,拿不出6000亿美元的欧盟,转头制裁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8-11 01:21
特朗普对欧盟加征关税威胁 - 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35%惩罚性关税,要求欧盟兑现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比最初威胁的30%高出5个百分点 [1][3] - 特朗普声称此前将欧盟商品关税从30%削减至15%是基于欧盟承诺支付6000亿美元 [3] - 协议要求欧盟在2028年前从美国采购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但2024年实际进口额仅为619亿美元,要实现目标需每年采购2500亿美元,占欧盟能源总支出的85% [3] 美欧贸易协议争议 - 美欧贸易协议存在模糊措辞和空洞承诺,使用"承诺"、"努力解决"等模棱两可表述 [3] - 欧盟官员澄清6000亿美元投资依赖私营部门自愿,欧盟不提供担保或承担强制义务,该数字仅为基于企业意向的估算 [5] - 日本和韩国也出现类似情况,日本承诺的5500亿美元中仅1%-2%是直接投资,韩国3500亿美元主要是贷款担保 [5] 欧盟对华政策转变 - 欧盟以"中国援俄"为由威胁制裁中国企业,指控中国企业向俄罗斯出口无人机发动机,但缺乏确凿证据 [7] - 欧盟此举可能意在转移国内对贸易协议争议的注意力,配合美国对华施压战略,观望特朗普对俄政策结果 [9] - 此举可能损害中欧关系,欧盟面临美国关税威胁和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关系破裂的双重风险 [9] 全球贸易秩序挑战 -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试图用强权政治取代多边贸易体系,正在撕裂全球经济联系 [12] - 欧盟因内部矛盾和美国压力在维护多边主义上进退失据 [12] - 中欧经贸合作互补性不会因政治干扰改变,中国可在动荡贸易环境中开辟新局 [12] 未来贸易局势展望 - 美欧贸易争端可能升级,特朗普可能实施35%关税威胁 [12] - 欧盟若无法兑现6000亿美元承诺,将面临如何应对美国压力的战略抉择 [12] - 欧盟的选择将决定欧洲未来经济命运,是在对华施压还是与美国霸权划清界限之间做出选择 [12]
特朗普上任半年成绩单:把世界谈成了生意,却把美国带进了赌局
搜狐财经· 2025-08-10 14:30
关税政策 - 特朗普将全球贸易谈判简化为交易艺术,使用关税作为筹码,欧盟与日本同意将输美产品平均关税从不足2%提升至15%,并承诺未来几年对美投资数千亿美元 [3] - 印度仍在谈判中,症结在于转售俄罗斯能源的灰色通道,若乌克兰停火,印度可能让步 [3] - 巴西遭遇50%综合关税突袭,表面理由是对等报复,实则为支持博索纳罗,关税武器化导致传统贸易规则形同虚设 [3] 财政扩张 - "美丽大法案"通过,未来十年新增赤字定为3万亿美元,美债总额直奔40万亿美元 [5] - 共和党内部虽有分歧,但党派忠诚压倒财政保守主义,白宫策略为关税筑墙与赤字派发消费红包 [5] - 全球最大债务国不忌惮杠杆,其他国家被迫调高风险预算 [5] 加密货币立法 - 新法要求稳定币以"安全资产"储备,但故意留下监管空白,为特朗普家族数十亿美元数字资产提供便利 [7] - 国会未追问潜在利益冲突,行政部门获得事实上的单边立法权 [7] - 匿名稳定币为逃税与资本外逃开辟新捷径,规模可能数倍于现金黑市 [11] 经济基本面 - 7月非农数据爆冷,衰退阴影挥之不去,二季度GDP增长3%,就业市场尚未崩塌 [9] - 3000亿美元年度关税收入让进口商、消费者与华盛顿产生还能支撑的幻觉 [9] - 全球企业将"去美国化"从应急备案升级为主动战略,可能导致美国本土通胀与失业同步抬头 [9] 金融风险 - 数千种缺乏背书的加密货币流通,杠杆规模超过当年私人银行发行的野猫美元 [11] - 一旦关税战触发输入型通胀,美联储将被迫在金融压抑与利率飙升之间选择,可能推高债务风险 [11] - 总统绕过国会调整关税,国会放弃监督职责,三权分立底座松动 [11] 国际反应 - 欧盟讨论"报复性关税自动触发机制",日本加速日元国际化 [13] - 各国对美国单边主义容忍逼近临界点,一旦华盛顿政局波动,全球怨气可能反噬 [13] - 世界贸易版图可能一夜回到冷战前的碎片状态 [13]
短短半年美印彻底翻脸,莫迪犯下最大错误,就是把印度当成了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8-10 12:11
美印贸易关系恶化 - 2024年美印商品贸易额达1288亿美元,印度对美贸易顺差458亿美元,美国长期处于逆差地位[7] - 特朗普政府指责印度高关税(25%)和非关税壁垒阻碍美国农产品进入,称印度为"死亡经济体"[7][13] - 印度对农业和乳制品领域实施严格保护,将转基因作物和乳制品列为"政治禁区",拒绝向美国让步[5] 印度经济定位偏差 - 莫迪政府错误将印度与中国类比,认为人口规模和市场体量可赋予同等谈判筹码[3][9] - 实际印度制造业发展滞后,全球产业链地位薄弱,缺乏科技/金融等反制手段[11] - 印度在俄乌冲突中坚持购买俄油(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但无实质性能力抵抗美国关税惩罚[13][17] 双方博弈策略分析 - 美国采取高压手段:加征关税、威胁切断石油贸易、公开侮辱印度经济[13][15] - 印度强硬回应:强调"战略自主"、呼吁购买本土产品、宣称将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5] - 印度实际困境:能源成本压力(放弃俄油将增加进口成本)、外交回旋空间有限、缺乏经济反制工具[17][19] 行业影响聚焦 - 农业领域:印度对美国大豆/乳制品征收高关税,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受阻[5] - 能源领域:印度2024年持续进口俄油(未披露具体量级),引发美国制裁威胁[13][17] - 制造业:印度本土保护政策与美企市场准入需求形成根本冲突[7][11]
普京会晤美特使后,特朗普对欧洲关上谈判大门
搜狐财经· 2025-08-10 12:05
欧洲能源行业 - 欧盟被迫高价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LNG),2023年能源进口成本飙升至5000亿欧元,民众电费翻倍 [3] - 欧盟切断俄气供应后,被迫以四倍高价进口美国LNG,为美国带来暴利 [10] - 美国对购买俄油的印度加征25%关税,被视为警告欧洲不要违逆美国制裁政策 [10] 欧洲军工行业 - 欧洲军工产业严重依赖美国技术,俄乌冲突后欧盟各国高价回购美制武器 [3] - 德国承诺将国防预算提高至GDP的3%,但其防空系统仍依赖美国芯片 [7] - 法国航母弹射器依赖美方技术支持,防务自主计划遭到特朗普团队嘲讽 [10] 美俄谈判对乌克兰的影响 - 美国可能默许俄罗斯控制乌东现状,俄外交部放风称愿意接受"有限停火" [6] - 美国批准向乌克兰追加2亿美元军售,以武器安抚基辅但架空其在谈判中的地位 [7] - 特朗普私下透露普京可能接受"以领土换和平"的方案,如承认俄控乌东四州独立 [7] 美俄密谈细节 -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与普京进行近三小时闭门会谈,俄方称对话"有益且具建设性" [9] - 特朗普单方面宣布会晤"非常富有成效"并取得"重大进展",强调"各方同意战争必须结束" [9] - 特朗普声称已向欧洲盟友通报情况,但德、法等国官方未予置评 [9] 欧洲政治与外交困境 - 欧盟被排除在美俄谈判之外,外交努力被俄媒嘲讽为"外交噪音" [3]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言"欧盟官员的声明毫无意义" [3] - 法德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任何协议需尊重乌克兰主权",但遭俄媒嘲讽 [7]
关税或猛增100%!美国彻底对华摊牌了,中方撂下重话,九三阅兵不必给特朗普留位置了?
搜狐财经· 2025-08-10 10:57
美国对华关税威胁 - 特朗普政府威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俄罗斯能源买家实施高达100%的关税,表面针对俄罗斯,实则剑指中国,试图迫使中国放弃与俄能源合作 [1] - 美国此举意在切断中俄能源合作以削弱俄罗斯经济实力,同时作为中美贸易谈判中的施压手段,迫使中国在贸易协议中让步 [7] - 中国驻美使馆明确表示不惧威胁,反制立场坚定,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若美方继续施压,企图不会得逞 [3] 中美外交博弈与九三阅兵 - 外媒炒作特朗普受邀参加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但外交部未确认相关信息,特朗普是否出席成焦点 [4] - 高志凯曾建议邀请特朗普以促进中美关系,但当前美国关税强硬态度使中美关系蒙上阴影,中方是否保留特朗普观礼席位受关注 [5] 关税战对全球经济影响 - 100%关税将导致中国输美商品成本大幅上升,可能引发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并冲击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企业竞争力 [9] - 全球供应链受冲击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威胁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各国对美国单边主义行为担忧加剧 [9][10] - 多国寻求贸易伙伴多元化以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美国单边主义正破坏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10] 中国的应对策略 - 中国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庞大国内市场,可通过扩大内需、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美依赖,经济层面具备反制能力 [7] - 外交层面中国加强与俄罗斯、伊朗等国的战略协作,共同应对美国单边主义,展现大国担当 [7]
【UNFX课堂】特朗普的货币政策棋局:米兰提名与美联储独立性的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08 11:04
提名背景与战略意义 - 斯蒂芬·米兰被提名为美联储理事会成员 填补现任理事库格勒意外离职的空缺 被视为特朗普政府重塑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和独立性的明确信号 [1][4] - 提名背后存在战略考量 由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理事任期至2028年初 主席任期于明年5月届满 米兰的短期任命为白宫保留关键战略选择权 若鲍威尔主席任期结束后留任理事 此席位将成为特朗普任命新任主席的唯一人选 [4] - 此次提名是一步深思熟虑的棋局 旨在为特朗普未来对美联储领导层掌控赢得主动权 而非简单填补空缺 [4] 经济政策立场与理念 - 米兰是坚定的鹰派通胀论者 曾严厉批评鲍威尔领导的美联储去年降息决定 认为鸽派人士对通胀过于漠视 接受接近3%的通胀率而非央行2%目标 [1] - 主张为永久降低通胀可接受经济暂时疲软 强调特朗普政府减税 放松管制和能源增产等供给侧经济政策是对抗通胀根本之道 [1] - 作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其经济哲学与特朗普美国优先议程高度契合 是互惠关税政策背后的主要思想家 [1] 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挑战 - 米兰质疑美联储独立性 认为其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频繁模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界线 牺牲机构自主性 [1] - 与他人合著论文呼吁国会改革 主张赋予白宫更大权力解雇美联储任命官员 并切断美联储与行政部门之间的旋转门 以减少官员为总统短期政治利益行事的动机 [2] - 提名中最具争议部分是对美联储独立性质疑和削弱其权力的主张 这将给央行带来更大政治压力 [3][4] 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 提名加剧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走向不确定性 代表特朗普政府试图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强烈信号 [4] - 即便米兰任期可能只有数月 其存在及所代表的经济理念将重塑美国央行未来走向 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潜在影响 [4][5] - 美联储独立性原则面临前所未有考验 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棋局演变将成为关注焦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