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搜索文档
IPO周报:中国电建分拆电建新能上市,拟募资9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9-14 17:40
IPO市场动态 - 9月8日至9月14日当周上交所主板新增受理1单IPO申请 为下半年以来沪深北交易所受理的第4单IPO申请 [1] - 当周有2家拟IPO企业过会 2家企业注册生效 [1] - 北交所有2家申请上市企业过会 分别为雅图高新材料和深圳市巍特环境科技 [2] 电建新能分拆上市 -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PO获受理 拟融资90亿元 [1] - 控股股东中国电建直接和间接控制79.975%股份 实际控制人电建集团合计控制80%股份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72亿元同比增长8.57% 净利润12.05亿元同比下降18% [1] - 主营业务为境内风力及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发运营 主要产品为电力 [2]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3.82亿元、87.28亿元和98.10亿元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8亿元、23.29亿元和25.89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6.61亿元 归母净利润5.11亿元 [2] 关联交易情况 - 向电建集团下属企业采购工程承包服务完成新能源电站建设 [2] - 报告期内向关联方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76.14%、61.03%、60.80%和61.78% [2] - 分拆完成后中国电建保持控制权 关联交易情况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2] 企业审核情况 - 雅图高新被问询收入真实性和业绩增长持续性 涉及境外业务真实性和第三方回款等问题 [3] - 部分经销商实缴资本小于50万元或参保人数少于10人 包括境内第一大经销商广油威实缴资本为0 [3] - 恒坤新材曾两度上会 2024年12月26日受理 2025年7月25日暂缓审议 8月29日通过审核 9月12日获得注册批文 [3]
10 Best Up and Coming Stocks with Huge Upside Potential
Insider Monkey· 2025-09-14 15:23
IPO市场趋势 - IPO市场开始复苏 成功上市案例增多 可能鼓励更多私营公司公开上市 [1] - 2025年已有两家IPO首日涨幅超过150% 分别为Figma和Circle 而过去十年仅约12例达到此涨幅水平 [2] - 公司选择保守定价以确保成功上市 并购市场表现强劲 市场对软着陆预期明确 [2] 人工智能投资周期 - AI繁荣可能处于中期阶段而非初期 类比1990年代末互联网繁荣需先建设基础设施 [1] - 当前AI资本支出可能高于1990年代 类似互联网时代光纤电缆等基础设施铺设 [1] 股票筛选方法论 - 筛选近五年上市股票 选择截至9月12日上涨潜力超25%的10支股票 [5] - 按上涨潜力升序排列 包含2025年第二季度对冲基金持仓数据 [5] - 通过对冲基金持仓策略可超越市场表现 自2014年5月以来策略回报达373.4% 超越基准218个百分点 [6] Kyndryl控股公司 - 与WPP旗下VML达成全球合作 结合AI数据和现代基础设施重塑客户体验 [8] - 合作整合Kyndryl Consult和VML体验转型专长 推动可扩展AI解决方案落地 [9] - 在金融服务领域应用AI代理实现个性化银行 零售业通过AI增强全渠道商务 [10] - 截至9月12日上涨潜力40.85% 获36家对冲基金持有 [7] Cava集团 - Argus维持买入评级但目标价从110美元下调至76美元 因同店销售增长预期调整 [1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782亿美元 同比增长20.3% 调整后EBITDA达4210万美元增长22.6% [12] - 净利润1840万美元 餐厅级利润率26.3% 新开16家餐厅总数达398家 [12] - 运用Hyphen系统和AI视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品牌健康评分持续改善 [13] - 截至9月12日上涨潜力41.20% 获41家对冲基金持有 [11]
强一股份IPO:华为产业链贡献营收逾八成 维修业务毛利率如同“过山车”
犀牛财经· 2025-09-14 11:1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晶圆测试核心硬件探针卡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核心产品探针卡主要应用于SoC芯片、CPU、GPU、射频芯片等非存储领域及DRAM、NAND Flash等存储领域 [2] - 公司第一大主营业务探针卡销售业绩贡献占比超过95% [2] - 公司部分产品毛利率波动显著 其中薄膜探针卡销售毛利率在报告期内分别为47.26%、51.40%、0.19%和54.81% 探针卡维修毛利率分别为29.87%、18.30%、4.17%和70.62% [3]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1年1.10亿元增长至2024年6.41亿元 净利润从2021年-0.13亿元增长至2024年2.33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速达89.53% 净利润增速达237.56% [2] - 公司毛利率从2021年35.92%持续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68.99% 变动趋势与行业趋势相反且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2] - 公司净利润率从2021年-12.1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36.83% 但存在稳定性不足且增长陷入停滞等情况 [5] 客户与市场关系 - 公司对B公司存在重大依赖 报告期内来自B公司及其上游企业收入占比分别为50.29%、67.47%、81.84%、82.83% [5]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从报告期初62.28%逐年上升至82.84% [5] - B公司系全球领先的芯片设计厂商 为A公司旗下企业 具有较强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需求 [5] - 公司2019年与B公司建立业务联系 2021年2D MEMS探针卡通过B公司验证正式进入供应商体系 [6] 股权结构与投资背景 - 华为旗下哈勃投资于2021年成为公司第四大股东 持股比例6.40% 且为股东中唯一具备半导体产业链背景的战略投资者 [6] - 媒体报道显示A公司或系华为 B公司或是华为旗下芯片企业海思半导体 [7] 融资与上市进展 - 公司此次IPO拟募资15亿元 计划用于探针卡研发及生产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2] - 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于2024年12月30日获受理 2025年初进入审核问询阶段 2025年3月被抽中现场检查 首轮审核问询函历时8个月完成回复 [8]
两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过会丨IPO一周要闻
搜狐财经· 2025-09-14 08:04
资本市场IPO活跃度 - 9月资本市场IPO热度高涨 北交所审议2家企业并全部过会 创业板和港股出现多只新股首日大幅上涨[2] - 储能 机器人 传感器 新能源运营商等硬科技企业集中递表 电建新能拟募资90亿元 思格新能源三年跑出12亿元营收[2] - 全球IPO格局呈现分化 A股和港股积极拥抱专精特新企业 美股纳斯达克提高上市门槛至最低公众持股市值1500万美元[2][16] 北交所过会企业详情 - 巍特环境主营排水管网探测与修复服务 2024年广东省非开挖修复行业排名第一 2024年营收3.29亿元 扣非净利润5129.85万元[3] - 雅图高新主营工业涂料 产品应用于汽车修补和新能源商用车领域 2024年营收7.42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15.43% 扣非净利润1.45亿元[4] - 两家企业控股集中 雅图高新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96.5%股份 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3][4] 新股上市表现 - 创业板艾芬达上市首日涨幅170.03% 成交额11.09亿元 总市值64.8亿元 发行市盈率20.35倍低于行业平均[5] - 北交所三协电机盘中涨幅超860% 产品应用于光伏 半导体 机器人等领域 客户包括海康威视 大华股份等龙头企业[6][7] - 港股大行科工高开36.36% 2024年营收4.51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超30% 中国折叠自行车市场份额26.3%[8] 重点递表企业 - 电建新能拟沪主板募资90亿元 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2124.61万千瓦 2024年营收98.1亿元 净利润28.22亿元[9] - 希磁科技采用IDM模式提供磁性传感器解决方案 2024年营收7.03亿元 2025年前4个月营收2.65亿元[10][11] - 思格新能源成立三年 2024年营收13.3亿元 净利润8385万元 创始人为华为前高管 主营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12] 医疗与科技企业IPO动态 - 麦科田生物医疗提交港股申请 产品涵盖生命支持 微创介入和体外诊断 2024年营收14亿元[13][14] - 博铭维机器人主营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 产品进入全球15个国家 2024年营收2.49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23.9%[15] - 两家企业均呈现增长态势 麦科田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4%[14][15] 纳斯达克规则变更 - 纳斯达克拟提高最低公众持股市值要求从500万美元至1500万美元 加强持续上市监管[16] - 新规针对主要在中国运营的公司设置最低首发募资规模2500万美元要求[16]
10 Best IPO Tech Stocks to Buy Now
Insider Monkey· 2025-09-13 22:19
IPO市场趋势 - 软件公司此前对上市持犹豫态度 尽管市场处于创纪录水平 但公司认为上市不值得[1] - 市场情绪转变源于年初成功IPO案例显示投资者对快速增长创新型科技公司的强烈兴趣[1] - 许多公司保持私有状态10至20年 普通投资者长期无法参与投资[1] - 被压抑的需求成为推动IPO成功的关键因素[1] 零售投资者行为 - 零售投资者持续逢低买入 显示对市场的强烈信心[2] - 近期IPO案例中 路演未能充分反映零售需求 导致股票上市后涨幅达100%甚至200%[2] - 零售投资者对创新型科技公司的投资兴趣达到历史新高 正在改变市场格局[2] IPO后表现评估 - 初始大幅上涨的股票会出现自然回调与价格正常化过程[2] - IPO首日表现不应作为判断公司未来潜力的唯一依据 后续仍存在多个发展里程碑[2] - 投资者应关注长期增长潜力 基于公司长期发展前景进行投资决策[2] 研究方法论 - 通过Finviz股票筛选器筛选过去两年上市科技公司[5] - 选择对冲基金持仓集中且分析师看好的10支股票[5] - 按2025年第二季度对冲基金持仓数量升序排列[5] Silvaco集团(SVCO) - 9家对冲基金持有该公司头寸[7] - 9月4日任命Chris Zegarelli为新任首席财务官 9月15日正式生效[7] - Zegarelli拥有20年以上半导体行业领导经验 曾任英飞凌科技财务高级副总裁 主导8.3亿美元收购GaN Systems的整合与战略规划[8] - 曾担任GaN Systems、Therm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和Indie Semiconductor首席财务官[9] - 早期在博通(Broadcom Ltd)和高通(Qualcomm Inc)担任高级财务职位[9] - 公司提供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及半导体知识产权解决方案[9] Global Mofy AI(GMM) - 10家对冲基金持有该公司头寸[10] - 9月11日启用新企业网站globalmofy.ai 替代原globalmofy.cn域名 作为全球扩张战略组成部分[10] - 新域名强化技术优先品牌形象 突出作为AI驱动虚拟内容解决方案国际提供商的定位[11] - 投资者关系网站保持ir.globalmofy.cn不变[12] - 公司运营中国领先数字资产库 拥有超过10万个高精度3D数字资产[12] - 提供虚拟内容制作和数字资产开发服务 专注于生成式AI技术解决方案[13]
西贝客流断崖式减少,日损二三百万
搜狐财经· 2025-09-13 17:36
核心争议事件 - 罗永浩在直播中指控西贝使用预制菜但未向消费者披露 称西贝没有预制菜是100%撒谎 因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标准[2] - 西贝召开全员大会回应争议 强调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公司创始人表示生意宁可不做是非必须得辩[4] - 争议导致西贝门店客流断崖式下滑 9月10日营业额减少100万元 9月11日减少100万元 9月12日预计损失200万至300万元[6] 公司经营状况 - 西贝莜面村为核心品牌 在全国62个城市运营370余家直营门店 员工约18000人[6] - 2023年接待顾客超3766万人次 营收超62亿元创历史峰值[6] - 外卖业务2023年实现销售净额20亿元 零售业务通过西贝功夫菜品牌收入超3.4亿元[9] - 儿童餐业务2019-2022年营收增长415% 成为重要增长点[9] 业务多元化布局 - 通过副牌矩阵拓展快餐业态 包括贾国龙小锅牛肉 贾国龙中国堡 西贝海鲜 九十九顶毡房等品牌[7] - 贾国龙小锅牛肉从计划开百店收缩至北京市场仅存12家门店 不足巅峰时期一半[7] - 贾国龙中国堡2023年在北京开出53家直营店 2024年全部关闭并升级为龙堡品牌探索下沉市场[7] 资本运作计划 - 公司计划2023-2025年持续高质量发展 目标2026年完成高质量IPO[6] - 目标成为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 2023年9月1日再次确认2026年上市计划[6] - 当前预制菜风波可能影响短期业绩 为IPO计划蒙上阴影[6]
IPO Weekly Recap: Klarna Leads Busiest Week For IPOs Since 2021; More Names Join Pipeline
Seeking Alpha· 2025-09-13 13:10
Renaissance Capital provides pre-IPO research t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investment banks. The Firm manages two IPO-focused funds: The Renaissance IPO ETF (NYSE: IPO) and the Renaissance International IPO ETF (NYSE: IPOS). Individual investors can get a free overview of the IPO market on www.renaissancecapital.com, and try a free trial of our premium platform, IPO Pro (ipopro.renaissancecapital.com). Through Renaissance Capital’s pre-IPO research servic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get an independent opini ...
U.S. IPO Weekly Recap: Klarna Leads Busiest Week For IPOs Since 2021, As More Names Join The Pipeline
Seeking Alpha· 2025-09-13 13:10
公司业务 - 为机构投资者和投资银行提供IPO前研究服务[1] - 管理两只专注于IPO的基金:Renaissance IPO ETF(NYSE: IPO)和Renaissance International IPO ETF(NYSE: IPOS)[1] - 通过IPO Pro平台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免费市场概览和高级试用服务[1] 服务内容 - 为机构投资者提供独立观点、深入基本面分析和可定制财务模型[1] - 研究覆盖所有IPO项目[1]
It's a great week to IPO: The Winklevoss brothers' Gemini surges 64% in its trading debut
Yahoo Finance· 2025-09-13 11:39
Craig T Fruchtman/Getty Images Gemini Space Station stock soared as much as 42% on Friday. The crypto exchange priced its IPO at $28 a share and raised $425 million. Shares of Klarna also popped earlier this week following its IPO. The move: Gemini Space Station stock soared as much as 64% to a high of $45.89 in its first day as a public company. The crypto exchange founded by Cameron and Tyler Winklevoss priced its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at $28 a share, raising $425 million. The chart: Why: The s ...
一拖再拖,英氏控股仍未公开回复问询
观察者网· 2025-09-13 09:46
(文/解红娟 编辑/张广凯) 截止时间到,英式控股回复监管问询函的公告仍未披露。 9月4日,英氏控股未能如期披露北交所问询函回复,这已是其近期内第二次延迟披露回复了。 此前于7月10日,北交所就英氏控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提出问询,要求英氏控股回复股权清晰及 实际控制权稳定性、"英氏"商标纠纷进展及影响、经销模式内控有效性及终端销售真实性、各类推广活 动费用的真实完整性等13个问题,并让其在20个工作日内回复且上传电子版材料。但在该回复截止时限 到来时,英氏控股申请延期20个交易日,并预计于9月4日前提交相关回复材料。 晶捷品牌咨询创始人、品牌战略专家陈晶晶表示,截至目前,英氏控股及北交所尚未发布新的公告来确 认公司是否已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问询函回复,亦未披露是否再次申请延期。这种信息缺位让市场对其能 否顺利登陆资本市场的猜测进一步升温。 从财务数据上看,销售费用的大幅增长是英氏控股增收不增利主要原因。 招股书显示,2024年,英氏控股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7.21亿元、1.25亿 元、0.17亿元、-0.04亿元,分别占总营业收入的36.53%、6.31%、0.87%和-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