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再去一次SEMICON,为啥应该去日本?
芯世相· 2025-04-22 14:28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变化 - 特朗普上台后实施高强度关税政策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造成显著冲击[1] - 亚洲半导体产业(中国/日本/韩国)在此环境下获得更多关注[1] 日本半导体产业竞争力分析 - 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光刻胶(东京应化工业22.8%份额+日本企业合计75.9%)/硅晶圆(信越化学24.7%全球第一)/光掩膜基板(3家日企垄断)[2] - 半导体材料设备市场特点:规模小/利润率低/技术门槛高[2] - 日本凭借匠人精神和基础科研投入构建技术壁垒[2] SEMICON Japan行业价值 - 全球最具影响力半导体工业展:2025年展会覆盖35国1107家企业[3] - 日本本土企业参展密度高,展现强烈国际合作意愿[4] 日本商务考察核心内容 - 行程以SEMICON Japan为核心,配套企业高校走访(古河商社/东京大学等)[5][9] - 包含半导体专业活动:展会参观/闭门酒会/企业对接[9] - 融合产业与人文:安排镰仓/富士河口等自然景观考察[9] 主办方专业资质 - 2018年起已组织超100家企业赴越南/印度/德国/日韩等10国考察[6][10] - 往期成果包括促成百万级交易/海外建厂等实质性合作[10] 行程具体安排 - 12月16-21日6天行程:前3天聚焦展会,后3天企业走访+人文考察[9] - 专业活动占比66%,含2天全天展会+2天企业高校访问[9]
华侨城集团“放手”深康佳A?
IPO日报· 2025-04-10 18:30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 - 康佳集团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拟推进央企专业化整合,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变更,但实控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1][2] - 华侨城集团目前直接持股21.75%,是深康佳A发展电子科技业务的重要平台 [7] 公司历史与业务布局 - 公司前身为198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初始投资4300万港元,1992年在深交所上市 [5][6] - 主营业务包括消费类电子(彩电、白电)和半导体业务,2016年布局半导体,2021年切入光伏产业 [6] 财务表现与亏损原因 - 2024年预计营收100-120亿元(同比降33%-44%),归母净亏损26.5-29.5亿元,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60亿元 [10][11] - 营收下降主因主动收缩产业园、工贸等低毛利业务,彩电业务受供应链波动及竞争加剧影响持续亏损 [12] - 半导体业务处于产业化初期,MLED投入加大但未形成规模效益 [12] 战略转型与收购动作 - 拟发行股份收购宏晶微电子78%股权,标的为音视频芯片设计企业,技术覆盖平板、汽车、医疗等领域 [15][19] - 收购旨在完善半导体产业链布局,强化"消费电子+半导体"双主业战略 [20] - 彩电业务正调整产品策略,聚焦提升竞争力,半导体存储芯片被视为未来关键增长点 [12][20]
台积电日本厂生产延迟,招聘人数仍翻倍
国芯网· 2025-04-03 12:40
4月1 日, JASM 在熊本县菊阳町内的总部大楼举行了盛大的入社典礼。据熊本当地电视台报导, JASM 透露,本年度的新进员工数量倍增,达 527 人,其中大约一半的员工来自九州岛,反映出 JASM 在积极扩编之际,也不忘落实在地就业政策。 JASM 社长堀田佑一也在典礼上鼓励新进员工,「去年年底,我们开始迈入量产阶段,今后将与大家携 手,从熊本这里出发,支持全球对半导体的需求」。目前熊本厂的员工总数已达约 2400 人。 ***************END*************** 国芯网[原: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半导体公众号推荐 不拘中国、 放眼世界 ! 关注 世界半导体论坛 ↓ ↓ ↓ 半导体论坛百万微信群 加群步骤: 4 月3 日消息,近日台积电旗下的子公司 JASM, 依照日本企业惯例举行了新进员工的入社典礼。据日 媒报导, 2025 年熊本厂共聘用 527 名新进员工,为去年的 2 倍。 日媒 曾披露,熊本二厂原定 2025 年 1 月至 3 月之间开工兴建,但后来修改成「 2025 年内」,引发外 界质疑台积电扩产计划生变。但台积电随后澄清表示,在日本的第二座晶圆厂计 ...
台积电扩充2纳米厂,大肆招揽人才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9 11:26
台积电高雄设厂与人才招聘 - 台积电在高雄楠梓后劲地区建设5座2纳米先进制程厂房,预计明年量产最先端晶片[1] - 高雄市政府与台积电及供应链厂商联合举办征才活动,提供1200个职缺,主要招聘工程师和管理师,起薪4万至6万元[1] - 台积电2025年计划在台湾招募约8000人,较2024年的6000人增加33%,硕士工程师新鲜人年均整体薪酬220万元起跳,较前一年度增长10%[3] 半导体产业生态与地方发展 - 高雄市长陈其迈表示将联合台南、嘉义、屏东扩大半导体生态系,打造全球最具韧性及价值的半导体产业聚落[1] - 台积电设厂代表中国台湾速度和高雄速度,能够快速落地并立即生产[1] - 台积电强调绿色制造理念,包括节能、节水、减碳、减废,实现土地永续经营[1] 人才吸引力与就业市场 - 台积电被工程师视为梦幻企业,福利好、分红多,但工时长,部分员工因无法承受工作压力选择离职[2] - 应届毕业生第一年年薪约80万,第二或第三年可突破百万[2] - 台积电2025年校园招聘将覆盖台大、台师大、台科大等19所大专院校,举办19场实体活动和5场线上说明会[3] 国际参与与产业影响 - 来自德国、西班牙、巴西等多国的外籍专业人士参与高雄征才活动[2] - 应用材料台湾区总裁余定陆表示台积电将带领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航向世界[2] - 台积电持续投入资源建置及升级先进制程产能,确保技术前瞻性和制造竞争优势[3]
曾毓群,投了一个上海团队
投资界· 2025-03-02 14:53
上海半导体版图浮现。 作者 I 刘博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宁王又出手了。 投资界获悉,思朗科技宣布完成D轮融资交割,由宁德时代旗下产业投资平台溥泉资本 (CATL Ca pti a l)领投,中芯聚源跟投。 宁德时代为何出手?成立于2 016年的思朗科技,脱胎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创始 人王东琳曾任该所所长,带队研发了高性能领域微处理器MaPU,填补了国内空白。一路 走来,思朗科技身后聚集了一支长长的投资人队伍。 众所周知,半导体是一场攸关未来的产业之战。正如思朗科技所在的上海,如今撑起中国 半导体产业的半壁江山。 脱胎于中国科学院 退休博士带队 这是一家从实验室走出的创业公司。 1 9 5 6年出生的王东琳,本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后在中国科学院完成了博士学位,并 留院工作。从工程师做起,王东琳此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国家专用集 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 0 0 9年,王东琳萌发打造一款新国产架构的想法,既保留专用芯片(ASIC芯片)的性能 和低功耗,又能具备可编程性和通用性。2 0 11年,他正式在中国科学院申报此项目,得 到了A类先导科技专项支持。随后,王东琳带 ...
无锡,诞生今年首个超级独角兽
投资界· 2025-01-07 15:33
盛合晶微融资与业务发展 - 公司完成7亿美元(约50亿人民币)定向融资 投资方包括无锡产发科创基金 江阴滨江澄源投资集团 上海国投孚腾资本 上海国际集团 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新芯基金及临港集团数科基金 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基金 国寿股权投资 比亚迪旗下Golden Link等 [3][5] - 融资资金将用于推进超高密度三维多芯片互联集成加工项目建设 该项目于2024年5月在无锡江阴高新区开工 [5] - 公司正加速IPO进程 已于2023年6月签署科创板上市辅导协议 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 [5] 公司历史与技术实力 - 公司前身为2014年由中芯国际和长电科技联合成立的合资企业 是中国大陆第一家致力于12英寸中段凸块和硅片级先进封装的企业 [3][7] - 2016年开始提供28纳米及14纳米智能手机AP芯片配套的高密度凸块加工和测试服务 [8] - 2022年完成C轮3亿美元融资 总融资额达6.3亿美元 投后估值超10亿美元 2023年完成C+轮3.4亿美元融资 估值跃升至近20亿美元 [8] - 公司已推出3倍光罩尺寸TSV硅通孔载板技术 芯片互联先进封装技术进入亚微米时代 [8] 无锡半导体产业生态 - 无锡2023年集成电路规上产业产值达2400亿元 全国城市排名第二 拥有超600家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 覆盖设计 制造 封测 装备 材料等全环节 [11] - 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 诞生中国第一块6英寸集成电路 被誉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黄埔军校" 培育出华晶 华润微 卓胜微 中科芯 长电科技等龙头企业 [11] - 2021年至2024年11月 无锡新增股权投资基金超3500亿元 私募基金管理人140家 注册基金总规模约6000亿元 吸引红杉中国 高瓴 毅达资本等知名机构入驻 [11] - 2024年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总规模500亿元)落地无锡 其中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母基金存续期15年 以耐心资本支持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