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薄膜沉积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04:19
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 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明确现场检查要求 [2] - 保荐协议已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报备交易所 [2] - 督导职责涵盖公司治理、财务管理、资金往来、募集资金使用、高管访谈及舆情监控等八项具体工作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04,994.82万元,同比增长33.42%,主因光伏和半导体设备验收数量增长及订单转化 [12] - 光伏设备收入同比增长31.53%,半导体设备收入同比增长27.17% [12] - 归母净利润19,236.06万元,同比上升348.95%,主因收入增长、费用降低及政府补助增加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170.27万元,同比收窄,因原材料备货充足减少现金支出 [13] 核心竞争力 - 技术路线以ALD为核心,具备原子层级薄膜厚度控制能力,应用于半导体、光伏及柔性电子等领域 [14] - 研发团队拥有顶级半导体公司经验,产业化应用中心提供定制化Demo设备线 [14][15] - 掌握十一项核心技术,半导体ALD设备为国产首台量产型High-k设备 [16] - 产品覆盖半导体、光伏及新兴领域,平台化布局平抑市场波动 [17] - 客户包括通威、隆基等光伏企业及多家国内主流半导体厂商 [18] - 提供非标定制化设备及驻厂技术服务 [19] 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因部分项目前期已产业化结项 [20] - 新增专利授权40项,累计218项;新增申请98项,累计710项 [21] 风险因素 - 核心竞争力风险:技术迭代可能使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3] - 经营风险包括新产品验证进度不及预期、季度业绩波动及订单履行风险 [4][5][6] - 财务风险涵盖存货跌价及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7][8] - 行业风险涉及下游半导体/光伏波动及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9][10] - 宏观风险包括供应链中断及贸易摩擦影响零部件供应 [11] - 知识产权争议风险可能引发纠纷 [1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西藏万海盈持股50.43%,实际控制人为王燕清家族 [22] - 董事、监事及高管无质押、冻结或减持情况 [22] 其他事项 - 无重大违规事项及需特别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12][23]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监管规定,保荐人将持续督促规范性 [21][22]
拓荆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6亿元,投资加码高端半导体设备业务
巨潮资讯· 2025-09-13 10:33
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6亿元 其中15亿元用于追加投资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另外的资金用于前沿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1]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拟投入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前沿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1] - 使用本次募集资金15亿元对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进行追加投资 该项目曾使用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2.68亿元[1] - 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新建产业化基地 包括生产洁净间 立体库房 测试实验室等 引入先进生产配套软硬件[1] 产能扩张需求 - 业务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022年 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 27.05亿元 41.0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5.08%[2] - 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 目前产能预计无法满足未来客户的订单需求[2] - 项目实施将大幅提升公司高端半导体设备产能 支撑PECVD SACVD HDPCVD等薄膜沉积设备系列产品的产业化能力[2] 技术实力与产品布局 - 专注于高端半导体设备的研发 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 - 核心技术解决半导体制造中纳米级厚度薄膜均匀一致性 薄膜表面颗粒数量少 快速成膜 设备产能稳定高速等关键问题[1] - 已形成PECVD ALD SACVD HDPCVD Flowable CVD等薄膜设备产品系列[1] 战略意义 - 通过智能化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生产效率 充分满足下游市场及客户需求 扩大业务规模[2] - 对多种新型高端薄膜沉积设备进行研发 产线验证及优化 实现前沿核心技术的逐步突破[3] - 助力半导体产业链生态的整体国产化转型 提升国内半导体供应链的安全自主水平[3]
微导纳米20250910
2025-09-10 22:35
微导纳米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公司为微导纳米 国内光伏ALD设备龙头 市占率达70% 同时布局半导体和锂电池ALD设备市场[2] - 行业涉及光伏设备 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 锂电池设备 以及柔性电子 新型显示 MEMS 催化和光学等新兴领域[2][4][9][21] 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表现与订单** - 光伏ALD设备市占率达70% 2022年光伏订单20亿元 2023年增至56亿元 2024年回落至20亿元 2025年上半年签单数量减少[5] - 半导体设备订单增长迅速 2024年同比增长168% 2022至2025年新签订单分别为2亿元 7亿元 10亿元及上半年10亿元 预计2025年全年订单有望达17亿元 同比增速50%至70%[2][3][12] - 半导体业务营收占比12% 光伏业务占比85% 但半导体业务增速快 未来预计大部分营收将来源于半导体业务[6] **技术突破与应用** - 突破ALD技术镀膜速度慢的瓶颈 实现规模化应用 将HiK ALD规模化应用于中芯国际28nm IC量产线 并拓展至武汉和合肥客户[2][3][12] - 在ALD方面覆盖HAK工艺 柱状电容器 金属化薄膜等 应用于3D NAND和3D DRAM等领域 在CVD方面覆盖PECVD和LPCVD两类设备 PECVD从高端硬掩膜做起并形成批量订单 LPCVD覆盖锗硅 多晶硅等工艺并获批量订单[2][12] - 研发锂电池ALD设备 通过均匀性 保形性及精确厚度控制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问题 具备卷对卷与空间型两种提升产能技术 对镀膜材料如氧化铝与氧化钛有深厚理解[4][13][14][15][16] **市场机遇与驱动因素** - 受益于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 国产替代需求增加 下游晶圆厂积极验证国产设备 在长存等客户处进行硬掩膜工艺验证并获得批量订单[2][10][11] - 国内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竞争激烈 拓荆科技占12%份额 北方华创占10% 微导纳米占2% 中微公司占1%[9] - 面临锂电 半导体和光伏三大下游行业正向催化因素 包括长城三期项目开启新一轮半导体设备招标 光伏领域反内卷现象[18] **合作与股权结构** - 与先导智能同属王燕青家族控制 王燕青家族持股56% 联合创始人李伟明博士持股9%[7][17] - 在光伏领域已有合作经验 共同承接整线TOPCon订单 微导负责镀膜设备 先导负责自动化设备 可借助先导智能客户渠道优势实现客户资源复用[4][17] - 后续在锂电池领域拓展与先导智能密切相关 有望加快锂电池ALD设备市场发展[7][8] **未来发展方向** - 逐步转型为纯粹的半导体设备公司 并计划拓展锂电池ALD设备市场[2][6] - 在XBC和钙钛矿电池技术方面拥有强大技术储备 有望受益于新型电池技术发展[2][5][9] - 长期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薄膜沉积设备公司 将ALD技术拓展至锂电 新型显示 MEMS 催化和光学等不同领域[21] - 采用先攻坚克难再一马平川的策略 先攻克最难的工艺如28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的ALD工艺 HiK 硬掩膜及折硅等高难度工艺 再拓展到市场更大的CVD工艺和通用膜层材料[20] 其他重要内容 - 预计2026年估值约为46倍 2025年新签订单预计超过15亿元 半导体业务估值约200亿元 光伏业务约50亿元 固态电池前景好但收入利润未确定[22] - 创始人黎微明博士曾在荷兰先进半导体AISAM等全球领先公司担任技术骨干 具备深厚半导体技术基础 能够快速转型并在细分领域取得高市场份额[19]
【招商电子】拓荆科技:25Q2利润环比明显改善,多款新品出货顺利
招商电子· 2025-08-26 23: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9.54亿元,同比增长54.3%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943亿元,同比下降27% [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91% [2]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56.6%,环比增长75.7% [2]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38.8%,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9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103.4%,环比增加3.9亿元 [2] - 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240%,环比增加4亿元 [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PECVD先进工艺设备陆续通过客户验收,包括Stack、ACHM和Bianca等型号 [2][3] - PECVD设备在先进存储产线出货多台验证,覆盖OPN、SiB等先进工艺 [3] - 实现对PECVD ACHM、a-Si、SiB、高温SiN等多款硬掩模工艺的全面覆盖 [3] - PE-ALD设备持续获得订单,SiO2和SiCO多台通过客户验证 [3] - 实现PE-ALD介质薄膜材料的全面覆盖 [3] - Thermal-ALD TiN持续获得订单,出货量扩大 [3] - 晶圆对晶圆混合键合设备获得重复订单 [2][3] - 新一代高速高精度晶圆对晶圆混合键合产品已发货至客户端验证 [3] - 产品已出货至先进存储、逻辑、图像传感器等客户 [3] 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工艺覆盖度持续提升 [2][3] - 薄膜沉积产品在先进产线出货顺利 [2][3] - 在手订单饱满 [4]
微导纳米: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04 00:1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147,注册地址为无锡市新吴区长江南路27号 [1] - 主营业务为先进微米级、纳米级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和光伏领域 [5]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5亿元、16.80亿元和26.99亿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4] 行业背景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从2019年4,123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5,200亿美元,预计2024年达5,884亿美元 [22] - 2023年全球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为211亿美元,中国占比约29%达61亿美元 [24] - 薄膜沉积设备在半导体制造中用于逻辑/存储芯片的金属层、介质层等关键工艺,技术壁垒高 [23] 本次可转债发行方案 - 发行总额11.7亿元,期限6年,票面利率0.2%-2.0%逐年递增 [28] - 初始转股价33.57元/股,转股期为发行结束6个月后至到期日 [30] - 设置赎回条款(110%面值到期赎回)和回售条款(最后两年70%转股价触发) [35][36] 募集资金用途 - 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毛利率39.02%) [42] - 研发实验室扩建项目,提升量测技术水平 [27] - 补充流动资金,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当前资产负债率68.58%) [12] 经营风险因素 - 存货账面余额较高,2024年末达33.04亿元,存在跌价风险 [5][6]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50.78%,存在客户依赖风险 [6] - 半导体设备产销率波动较大,2022-2024年分别为20%/16.67%/43.75% [9] 技术竞争力 - 已形成ALD、PEALD、CVD等多元化薄膜沉积技术体系 [21] - 在TOPCon、HJT等光伏电池技术路线均有布局 [22] - 正突破半导体高端设备市场,面临AMAT、LAM等国际巨头竞争 [9]
拓荆科技申请加热盘驱动装置及薄膜沉积设备专利,提高镀膜均匀性
金融界· 2025-08-01 13:43
公司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加热盘驱动装置及薄膜沉积设备专利 公开号CN120400807A 申请日期2025年4月 该技术通过旋驱升降结构实现加热盘旋转升降 提升薄膜受热均匀性和镀膜均匀性 同时具备结构简单和稳定性高的特点 [1] - 专利技术应用于薄膜沉积设备 包含腔体 加热盘及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采用双驱动轴同轴设计 第一驱动轴连接加热盘柄 第二驱动轴连接驱动件输出端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注册地位于上海市 主营业务为零售业 [2] - 企业注册资本达14.33亿元人民币 折合143253.79万人民币 [2] - 公司累计参与招投标项目21次 拥有商标信息1条 专利信息283条 行政许可29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