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惠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服务民营企业 信托业当何为?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2
信托业服务民营企业的机遇与方向 - 信托业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新机遇 需在防范风险基础上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1][2] - 行业可挖掘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机会 包括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领域 [2] 科技领域服务模式与成效 - 2023年信托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投融资2236亿元 支持科技创新投融资1207亿元 [2] - 支持科技创新项目规模同比增加359.58亿元 同比增长42.44% [2] - 通过资产管理信托采取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贷联动、双创债投资、供应链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服务科技企业 [2] - 超40家信托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股权投资 出资总额超过320亿元 [3] - 信托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经验协助企业完成核心员工战略配售业务 [3] 资产服务信托工具应用 - 资产服务信托包括财富管理、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 [4] - 家族信托可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等定制化服务 [4] - 万向信托推出"华龙慈善信托" 探索股权、不动产等资产设立慈善信托 [4] - 国民信托通过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帮助7家民营企业实现重整 涉及农牧、制药、有色金属等行业 累计盘活债权近500亿元 [5] 业务转型与发展路径 - 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可帮助企业厘清治理结构 稳定正常化经营 为走出困境奠定基础 [5] - 信托公司需跳出传统融资中介角色 以产业服务集成商定位重构价值 [6] - 短期重点突破数据资产信托、专利许可ABS等创新业务 [6] - 中期形成新能源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覆盖锂矿信托、电池融资租赁到碳资产管理 [6] - 长期构建"产业智库+数字平台+跨境通道"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成为核心金融基础设施 [6]
信托公司发挥专业优势 助力民营企业长足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2
要说春节期间什么最火爆,非《哪吒2》与DeepSeek莫属。 直到现在,《哪吒2》的票房仍在持续攀升,而DeepSeek的算力效率也在不断优化,这便是民企的 力量。当前,民营企业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大显身手,呈现出新的特点。 据了解,我国民营企业中有九成以上为中小企业。今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从宏观政策、金融支 持到产业扶持,一系列利好举措密集落地,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2月17日,民营企 业座谈会召开,体现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给民营企业带来了更大信心和动力。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创新、稳定就业和改善民生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仍面临一些困难,比如融资难等。这些问题,可 以用信托的方式解决吗? 加大创新解决民营企业难题 华润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中小民营企业通常通过股东个人担保、物业抵押等方式获得授信 支持。现在通过担保品服务信托,可以为企业获得授信提供助力,帮助企业快速回笼资金,投入到产能 的扩大及创新研发之中。 当下,信托公司在服务民营企业的过程中,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开展多元化合作等方式,为民营企 业提供了 ...
合规与展业如何“齐步走”?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2
信托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背景与政策驱动 - 消费金融是金融机构为居民日常消费提供的金融服务,在提振消费的背景下被金融机构积极发展[1] - 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对完善普惠金融体系作出全面部署并提出具体要求[1] 信托公司涉足消费金融业务的优势与模式 - 信托公司凭借灵活制度优势和多元资金渠道,可在普惠金融领域发挥独特作用,覆盖传统银行难以触达的中低收入群体及小微企业[2] - 消费金融信托业务主要模式分为“助贷”模式、“流贷”模式以及资产证券化模式三种[2] - 消费金融基础资产具有小额、分散特性,天然适合资产证券化,例如重庆信托2024年与马上消费金融合作设立两期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规模达30亿元[2] 信托公司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规模与探索 -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有23家信托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存续业务规模为4536.67亿元[3] - 截至2024年底,华鑫信托普惠金融业务累计授信个人客户4.2亿人,累计授信小微企业客户超420万家[3] - 天津信托在2024年推动普惠放款信托新商业模式落地,并扩大客户及资产储备以拓展合作渠道和业务场景[3] 消费金融业务面临的消费者投诉挑战 - 国民信托2024年接到消费者投诉事件共计9897例,主要集中在消费金融业务领域[4] - 中信信托2024年共受理消费投诉668件,实际形成有效投诉290件,其中包括普惠金融业务投诉164件[4] - 厦门信托2024年纳入统计的消费投诉共161件次,投诉业务类别主要为个人消费贷款[4] - 西藏信托2024年被纳入监管通报的投诉33件,主要涉及消费金融业务借款人[4] 行业监管要求与未来展业方向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4月发布通知,旨在强化商业银行对互联网助贷业务的管理责任,相关规则也将适用于信托公司的普惠信托业务[5] - 信托公司应强化科技赋能,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智能化水平,并加强风控系统和数据仓库建设[5] - 信托公司需注重消费金融全流程闭环风险管理,分别对应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的风险管理要素[5]
湖南衡阳: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优势产业链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42
农业银行衡阳分行产业支持举措 - 农业银行衡阳分行为衡阳国际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项目授信3.6亿元 用于原址修缮和厂房新建 [2] - 截至5月末 该行支持全市9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投放贷款近18亿元 [2] - 该行通过项目前期贷 产业园区贷 停车场贷 园区配套设施贷等多种信贷产品满足园区资金需求 [2] 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 农业银行衡阳分行为恒飞电缆提供3000万元股权投资和4亿元银团贷款 [3] - 在中国人民银行设备更新再贷款政策支持下 该行已审批设备更新贷款10.5亿元 [3] - 该行梳理225个核心企业名单 通过股权融资 并购贷款 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等产品提供服务 [3] 贷款余额数据 - 截至5月末 制造业贷款余额达53.6亿元 [3] - 战略新兴贷款余额达48.4亿元 [3]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39.4亿元 [3] 普惠金融支持措施 - 为德邦生物发放"科技e贷"2000万元 支持其扩大生产和研发能力 [4] - 通过微捷贷累计为1913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7.29亿元 [4] - 通过快捷贷累计支持234家小微企业贷款29.62亿元 [4] 产业发展背景 - 衡阳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15条重点优势产业链 [1] - 衡阳国际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被纳入湖南省第13条重点产业链 享受"国九条"和"省十条"政策支持 [2] - 德邦生物有机微量元素产能占中国总产能33% 产品销往15个国家和地区 [4]
合规筑基、普惠为本、绿色引领,中国人寿多元统筹推动ESG实践,实现多目标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6
ESG战略与管治体系建设 - 公司构建涵盖七大利益相关方的ESG战略模型 聚焦国家 社会 行业 客户 企业 员工及环境 [1] - 建立"制度刚性+文化浸润"管治生态 形成由高级管理层组织实施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牵头 各职能部门主责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2] - 2024年召开股东会议2次 董事会会议17次 专门委员会会议32次 监事会会议7次 通过高频决策机制确保战略与监管同频 [3] 普惠金融与社会责任实践 - 推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女性及计生家庭保险 学生群体保险 小微企业保险等多类普惠产品 服务覆盖农民 城镇低收入群体及小微企业 [5] - 2024年向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捐赠2100万元 组织开展志愿服务600余次 投入消费帮扶资金3100万元 派驻帮扶干部1027人 [6] - 通过线上APP 客服专线及线下智慧柜员机等渠道 为2700万人次提供适老化服务 [5] 绿色金融与低碳转型 - 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2023-2025年)》 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营管理全流程 [9] - 在绿色保险领域为生态环境产业 清洁能源企业提供全国范围保险保障 并将绿色保险增速纳入省级分公司绩效考核 [9] - 将ESG因素整合至投资全流程 制定《2025-2027年度资产战略配置规划》 重点关注责任投资 [5] 乡村振兴与实体经济服务 - 2024年在乡村振兴领域投资总额约1037亿元 通过资金支持 人才派驻等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 [6] - 服务西藏 青海等"老少边穷"地区 借助网点服务扩大保险覆盖范围 [5] - 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通过保险资金长期稳定属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5] 科技赋能与人才体系建设 - 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水平 加强数据隐私保护与知识产权维护 优化客户全流程体验 [5] - 构建覆盖管理干部 年轻干部 专业人才与新员工的"四位一体"分级分类人才培训体系 [6] - 通过数字化风控建设实现风险早识别 早预警 早暴露 早处置 健全硬约束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2]
太平人寿推出专属普惠新产品“温暖前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5
产品发布 - 太平人寿推出普惠新产品"太平温暖前行特定行业意外伤害保险",聚焦吸纳新市民较多的5个特定行业 [1] - 该产品是"温暖系列"旗下成员,突破常规承保范围,提供多种灵活投保方案 [1] - 产品首次将高空作业人员等高风险职业人群纳入承保范围 [2] 目标群体 - 主要面向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个特定行业从业人员 [2] - 针对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家政服务人员等新市民群体的职业风险特征 [2] - 新市民群体具有人口数量大、抗风险能力弱、保险保障不健全等特点 [1] 产品特点 - 提供意外身故、意外伤残及意外医疗等保障责任 [2] - 配置三种保障计划,提供最短1个月、最长1年的4个保险期间 [2] - 坚持普惠原则,通过合理保费设置提升可及性 [2] 产品系列 - "温暖系列"产品面向保险保障不足的重点人群,提供医疗、疾病、意外等多层次保障 [3] - 针对老年人推出"太平温暖陪伴意外医疗保险",为老年人群提供更高额度保障 [3] - 针对少儿推出"太平温暖保贝保险产品计划",增加少儿特定重疾和罕见病特殊保障 [3] 公司战略 - 太平人寿积极响应监管要求,践行普惠金融 [1] - 公司以产品创新为核心抓手,持续扩大保障群体覆盖面和保障责任惠及面 [3] - 逐步构建覆盖范围广、保障责任全、服务水平高的普惠产品体系 [4]
“深圳惠民保”重磅升级 国寿寿险连续三年首席承保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5
产品概况与市场表现 -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正式发布 保费维持88元不变且保障全面升级 作为深圳市政府指导的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1] - 该产品自2023年推出以来累计参保超1213万人次 覆盖深圳近半数常住人口 参保量和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1] - 中国人寿寿险深圳市分公司连续三年担任首席承保公司 深度参与产品设计及运营管理全流程[1] 产品普惠特性与承保策略 - 采用"不限年龄 职业 健康状况 户籍"的包容性参保条件 打破传统商业保险门槛限制[2] - 针对特殊群体配合政府为低保 特困 孤儿等困难群体统一投保[2] - 累计赔付近23万人次 最大赔付年龄103岁 最小为1个月婴儿 单人最高赔付金额达180万元[2] 保障范围升级与创新 - 通过"五降三拓一增"策略优化保障:五项待遇免赔额各下调4000元(最高降幅28.6%) 连续参保者再降1000元[4] - 拓宽住院自费保障 罕见病药品年保额提升至60万元 港澳药械通保障扩至17种药械(年报销上限50万元)[4] - 首次将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人员纳入参保范围 允许异地医保报销后继续享受保障[4][5] - 医保目录外赔付支出占比达71.5% 重症患者自费负担平均降低40%[3] 数字化服务与运营效率 - 实现"团体一键参保"和省内96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 同步完成医保与惠民保理赔[6] - "一站式"理赔人次占比99% 理赔金额占比94% 有效解决参保人垫资压力[7] - 通过短信 微信公众号及基层宣传打造"线上+线下"双向宣传模式[6] 行业影响与社会价值 - 产品成为全国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标杆 有效满足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1] - 将创新药械和诊疗项目纳入报销范围 既保障市民用药需求又支持深圳创新医药产业发展[5] - 金融保险机构通过普惠金融实践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7]
当保险邂逅数字中国:解码粤港澳大湾区普惠金融的科技底色
央广网· 2025-08-08 15:25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扎根岭南七十余载 以党建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构建"普惠保险+数字科技+场景生态"三位一体服务体系[1] - 坚持金融为民政治立场 通过党建与经营紧密联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和广东省"1310"部署[2] - 紧扣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以"保障更丰富、服务更普惠"为目标加速产品迭代与服务升级[14] 医疗保障业务成果 - 大病保险覆盖8地市近3200万居民 2024年赔付130多万人次且金额超14亿元[1][3] - 惠民保业务近三年为17地市超3500万人次提供保障 累计赔付超150万人次且金额超15亿元[1][3]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服务650万人 新业态职业伤害保障覆盖约72万从业人员[3] 普惠保险产品覆盖 - 2024年为1388万名老年人、114万名适龄妇女及203万名计生家庭成员提供1.2万亿元风险保障 累计赔付28万人次共5亿元[4] - 商业健康保险为936万名客户提供5.7万亿元风险保障 赔付金额24.5亿元且赔付人次158万[4] - 小微企业保障项目覆盖近4万家企业超400万人 累计赔付超2.5亿元[4] 养老金融服务 - 企业年金累计新增规模48.5亿元 个人养老金业务年度保费达1.5亿元[5] - "银龄安康行动"服务覆盖92%老年群体 累计赔付23亿元惠及190万人次[5] - 组建2600人民生服务专员队伍 2024年服务临柜老年客户超14.4万人次[5][6] 数字化转型成效 - 2024年大病保险及惠民保项目全面实现"一站式"结算 6地市落地DIP大数据分值付费[7] - 个人业务无纸化投保率100% 理赔探视系统2024年服务1664人次[7] - "全流程无人工理赔"试点最快仅38秒完成 惠民保自营平台覆盖2.5万个村居[7] 区域特色项目 - "穗岁康"累计参保超1400万人次 赔付70余万人次且金额超20亿元[9] - 珠海"大爱无疆"构建五重医疗保障体系 创新开展"爱健康"行动[9] - 计生家庭保障累计服务1262万户次 赔付近36万人次且金额超12亿元[10] 专项保障体系 - "她健康 粤幸福"工程2024年惠及60万城乡妇女 总保额达60亿元[11] - 为114万女性提供人均3.5万元的七癌保额 形成三层保障网[11] - 新业态职业伤害保障创建"四个一"服务体系 提供标准化操作手册[11] 乡村振兴举措 - "绿丝带"项目通过"1+5+5"帮扶举措推进乡村振兴 获2024年普惠保险典型案例[13] - 村居网格驻点覆盖率达90% 2600余名专员提供田间地头服务[12] - 对口帮扶七星村入选广东省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典型案例[13]
中国信保举办第三届数字金融服务节暨第六届小微客户服务节主题日活动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5
公司业务发展 - 中国信保发布2025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风险指数及数字普惠金融知识教育产品如信保资讯直通车和信保外贸通识课 [1] - 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运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企业参与全球经贸合作 今年前五个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近4000亿美元 同比增长14.6% [1] - 公司形成3211数字化服务体系 包括信步天下APP 信保通 EDI三大主营平台 单一窗口 微信一堂三号两大数字生态 95387统一客服专线 客户经理APP一站式工作台 研发上线数字化服务应用功能500余项 [2] 数字化服务成效 - 超过99%的小微企业信保易客户通过线上方式获得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保障 超过百万外贸从业者享受数字化便利 [2] - 公司自2020年连续五年举办客户服务节活动 2024年4月至8月实施惠企扩面 兴企提质 助企增效三大数字化专项行动 [2] - 公司开展五送活动 向企业送政策 送专家 送培训 送融资 送服务 为中小微企业出海提供便利充分的金融支持 [2]
中国人寿上半年寿险赔付金额超302亿元
新华网· 2025-08-08 15:24
理赔业务表现 - 上半年寿险赔付件数超1214万件 赔付金额超302亿元[1] - 获赔率达99.6%[1] - 重大疾病"一日赔"案件近11.4万件 赔付金额超51.7亿元[1] - 理赔预付金额超3.9亿元[1] 普惠金融服务 - 服务乡村人口近224万人次 赔付金额超79亿元[1] - 服务老年客户近190万人次 赔付金额超36亿元[1] 数字化运营成效 - 一站式直付案件超200万件 实现"免报案、免资料"[1] - 电子发票理赔超452万人次 赔付金额46亿元[1] - 电子发票理赔整体时效仅0.3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