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同富裕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文 | 新华社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5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68人,候补中央委员147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二十大代表中 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习 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 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 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 ...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
中国基金报· 2025-10-23 17:16
来源:新华社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量办好自己的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 面。 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 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 国际两个大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 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 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 ...
“十四五”期间 厦门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15:25
经济发展成就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6384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8589亿元,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大关 [1] - 人均GDP从12.4万元增加到16万元 [1] - 以全省1.4%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全省14.9%的GDP、26.8%的财政收入和46.9%的外贸进出口 [1] -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3%,收入增速持续超过GDP增速 [3]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0.3:36.6:63.1 [2] - 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0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达30% [2] - 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4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超过2.1万亿元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9.7% [2] - 新培育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3个千亿元产业链群 [2]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6%,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和全省平均水平的3.1倍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5件 [2]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7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13家 [2] - 海辰储能、瑞幸咖啡已成长为全球独角兽企业 [2] - 战略布局嘉庚、翔安、鹭江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实验室 [2] 改革开放与制度创新 - 累计形成60余项全国首创改革成果,29项获国家部委发文推广 [3] - 核心竞争力源自制度创新的“源头活水” [2] - 全力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节点 [3] 民生与社会发展 -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以上用于民生 [3] -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3缩小到2.09 [3] - 新增32.9万个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和13.6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 [3] - 布局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密度全国最高 [3] - 人均预期寿命达83.6岁 [3]
铸牢民族团结之本,共创光明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 2025-10-23 11:28
民族团结政策与立法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旨在通过国家立法将民族工作成果转化为国家意志,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1] - 制定该法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1] 区域发展与经济成就 -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通过菌草种植和产业园建设,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9万元 [3] - 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在2012年至2024年间年均增速达7.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长1.3倍 [6] - 西藏铁路运营里程从701公里增加到1359公里,人均电力消费增长162.89% [6] - 内蒙古特高压绿电进京突破10亿千瓦时 [8] 文化认同与精神建设 - 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7] - 新疆帕米尔高原的布茹玛汗·毛勒朵沿边境线巡边20多万公里,刻下10万多块“中国石” [8] - 京数蒙算交易时间仅需4.2毫秒,内蒙古蔬菜半天可直达北京超市货架 [8] 重大工程与生态建设 - 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全长3046公里,实现锁边合龙,成为人类防沙治沙史上的奇迹 [6] 历史传承与未来目标 - 云南普洱专区各族群众于1951年立下民族团结誓词碑,表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幸福大家庭 [7]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 [9]
滨江盘活安置房商业用房促共富
杭州日报· 2025-10-23 10:42
在滨江区春波西苑的"楼下咖啡",老板汪朝飞与熟客之间有一种不言而喻的默契。微信里收到一 个"1",他便知道该准备哪一杯咖啡,无需多问,一切尽在不言中。 "1,就是'来一杯'的意思,大家的口味我都记得。"汪朝飞笑道。这份五年来的信任,不仅是社区 小店独有的温度,也是滨江区安置房商业生态的生动切片。 滨江打出"安商稳商"组合拳:将租金支付周期从一年一付调整为半年一付,显著减轻商户的现金流 压力;同时依法赋予现有经营户优先承租权,让经营者能安心深耕。 此外,针对一些面积大、总价高导致出租困难的商铺,滨江通过优化格局匹配市场,进行"化整为 零"的适应性改造。江虹小区的一处商场就被分隔为4间大小适中的商铺,得到市场认可。 除了"安商稳商",滨江也在迭代招商思路,破题"空置"与"同质",比如从注重传统买卖业态转向拥 抱新型服务业态。"在冠新佳苑小区,我们成功引进了吉利曹操出行的网约车司机服务网点,单笔成交 商业面积达1000平方米,为社区商业注入了新活力。"建管中心(商资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记者从滨江区建管中心(商资公司)获悉,今年1—9月,全区63个安置房小区的商业用房租 金收入达1.0818亿元,平均出租率 ...
铸牢民族团结之本,共创光明美好未来(人民观点)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02
民族团结与共同体意识建设 - 文章核心观点为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增强民族团结,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1][2][3] -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旨在将民族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转化为国家意志,健全相关制度机制 [1]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定位为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2] 实践案例与经济发展成就 -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通过东西部协作,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9万元 [3] - 新疆地区2012年至2024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7.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长1.3倍 [6] - 西藏铁路运营里程从701公里增加到1359公里,人均电力消费增长162.89% [6] 文化认同与精神力量 - 文化认同被强调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7] - 通过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来凝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7] - 新时代以来,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8] 基础设施与区域协作 - 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绿电进京突破10亿千瓦时,京蒙之间实现绿色能源双向奔赴 [8] - 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全长3046公里,实现锁边合龙,成为防沙治沙史上的奇迹 [6] - 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被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3][4]
21评论|丁爽:释放创新与消费的“双引擎”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19:25
核心观点 - 会议将审议“十五五”规划建议,创新被置于首位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1] - 政府将出台措施激励私营部门扩大研发投入,并充分利用STEM人才库 [1] - 中国将继续投资以巩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1] - 将多措并举拉动国内需求以实现供需平衡,包括收入福利再分配和进一步开放服务业 [1] 创新与科技发展 - 创新在“十五五”期间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房地产市场调整带来的挑战 [1] - 技术进步,包括工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应用,是渣打银行上调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估计值的主要因素之一 [1]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已跃升为全球第十大最具创新能力的经济体 [2] - 政府将利用每年500万名STEM学科高校毕业人才的优势,并出台激励措施,加大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人型机器人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投资 [2] - 将更加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并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空间,《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是一个明确信号 [2] - 将加快新兴技术在重点行业中的应用,培育新经济增长引擎,并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2] 制造业与产业政策 - 为巩固制造业竞争力并增强供应链韧性,将继续强调保持制造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的稳定 [2] -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2] - 未来或将出台更多措施避免地方政府重复投资、削减过剩产能以及治理低价倾销 [5] 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 - 绿色发展议程是产业转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双碳目标”或被细化为年度目标 [3] - 中国或将继续投资以保持在风电、太阳能、氢能、智能电网及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优势 [3] 内需与消费促进 - 在外部环境严峻及外需不稳定的背景下,提振内需已成为实现供需平衡的关键 [3] - 将再度强调有效投资,例如持续加力以稳定房地产市场 [3] - 投资将集中于高端制造业、创新和绿色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用于支持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 [3] - 为促进消费,将采取措施改善居民就业及收入状况,降低预防性储蓄需求,改革资本市场以提高投资者回报,并增加高质量商品和服务的供给 [3] - 将通过降低低收入群体税负、增加福利、推动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和医疗福利水平来努力缩小收入差距,考虑到该群体具有更高消费倾向 [3] - 将提振服务消费,包括教育、医疗、育儿和养老、房地产和财富管理、旅游及娱乐服务等领域,政府强调在服务行业将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 [4]
桐庐旧县街道以农业产业融合撬动共富新支点
杭州日报· 2025-10-22 10:40
科技感通过数字农业控制中心的屏幕体现——高标准农田数据驾驶舱内,气温、湿度等数据实时跳 动;无土栽培架上,紫色生菜、香水薄荷等有序生长;种子科普墙前,常有家长带着孩子驻足观 看。"不仅要让大人小孩'玩得好',更要让'研学'有深度。"负责农事研学基地设计的百倍云科技负责人 高炎介绍,学生在这里既能学中草药碾制、炒茶,体验传统农耕;也能学着制作生态循环瓶、操作无人 机,触摸现代农业科技。值得关注的是,该融合中心由片区强村公司统一运营,依托旧县村闲置用房改 造而成,为当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添彩。"资源互补、流量共享,要让每个村都能从产业融合里分 到'共富红利'。"王国强说。 10月18日,桐庐县旧县街道官路畈千亩稻田边,旧县街道农业产业融合中心(又称旧县街道农博 馆)开馆仪式暨丰收节同步启幕,这个集"农、文、旅、研"于一体的新空间,让市民游客沉浸式触摸现 代农业的"融"活力。 当天,来自县城的叶琳钥在稻田里挽起裤脚,有模有样地学起割水稻,又把新鲜碾好的米装进布 袋。"我刚才在小溪里抓了鱼,这会儿又体验了'粒粒皆辛苦',可比逛公园有意思多啦!"9岁的她边晃 着米袋边笑着说道。"为提升游客体验,我们每天在线上平台对门 ...
一根甘蔗的两条“共富路”
杭州日报· 2025-10-22 10:40
运河街道杭南村"共富甘蔗园" "卖甘蔗咯,正宗'上湖青',好吃得很……"这几天,在临平区运河街道荷禹路与运溪路的交叉口, 杭南村"甘蔗小集市"热闹开张。村民们带着今年收获的第一批甘蔗在这里摆摊吆喝,吸引了不少过往路 人驻足购买。 村民们售卖的"上湖青"并不是普通甘蔗,而是运河特产的青皮果蔗,也叫"上河青",在南宋时曾被 列为贡品,是杭南一带的传统经济作物。很多村民从祖辈就开始种植这种甘蔗,摊主沈凤娣就是其中之 一。 "我自己种甘蔗有40多年了,种子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每年挑最好的甘蔗留种,品质才有保证。"摊 主沈凤娣介绍,相比外地甘蔗,"上湖青"个矮,相貌不太讨人喜欢,但它皮薄肉脆、汁水足、味道鲜 甜。只有吃过它的人,才能体会到它的美味。沈凤娣坦言,目前甘蔗的甜度尚未达到巅峰,等到11月 初,糖分充分积累,那时的"上湖青"将更加清甜可口。 曙光村村民忙着收割甘蔗 秋风渐起,甘蔗的清甜润在舌尖,更沁入村民心间。这份甜蜜,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新时代乡 村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的共富答案。 在杭州的临平运河街道与萧山党湾镇,一根根青皮或紫皮的甘蔗,正从村民的自留地走向更广阔的 市场,从零散种植发展为"甜蜜产业"。它们有的 ...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的中国答卷
经济日报· 2025-10-22 06:01
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居民收入增长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 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95%以上……"十四五"时 期,韧性强、底气稳、动力足的中国经济,有力托举民生改善;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也在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强的韧性、更稳的底气、更足的动力。这是一份"发展向前,民生向 暖"的精彩答卷。 ——扭住突出民生难题,打好政策"组合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 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一体研究部 署、一体督促落实、一体监督考核,是增强政策合力的关键。群众呼声"被听见",百姓企盼有回应,一 系列暖人心、得人心的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锚定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不畏难不避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 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