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

搜索文档
广州医博会将于8月22日—24日在广交会展馆B区召开
广州日报· 2025-08-12 09:50
展会规模与结构 - 展览面积高达3万平方米 共设置3个展馆和18个展区 [1][2] - 预计吸引超400家参展单位 涵盖医疗机构、生物医药企业、高端医疗设备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 [1][2] - 累计吸引专业观众超10万人次 单届最高参观人次突破5万 [2] 参展单位与技术展示 - 超百家生物医药企业、科研机构与超百家医院集中亮相 [1][4] - 汇聚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类器官、器官芯片、核药、3D打印、生物制造及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成果 [1][4] - 广州海博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已为全国约600家企业和机构提供医学研发专业化服务 [5] 会议与交流活动 - 举办近20场高端会议 包括创新药高质量发展、临床试验、港澳药械通、AI医疗与大数据等专题活动 [1][3][4] - 邀请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院士、顶级专家及知名企业家分享研究成果与产业化实践经验 [1][3][4] - 创新推出"四级巡馆"模式 组织政府负责人、医院院长、顶级专家和企业家巡馆团深入展区交流 [1][7] 政府支持与产业生态 - 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 为全国首个此类医博会 [1][2] - 提供政策解读、申报指导和资源对接 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并解决融资难题 [2] - 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跟踪合作项目 推动临床科研与产业创新结合 [5][6][7] 行业影响与企业参与 - 意润健康产业公司展示白蛋白肽、肠镜检查特膳等医学营养产品 期待与三甲医院及科研机构合作 [4] - 百济神州公司希望通过展会提升影响力并支持研究型医院建设 [6][7] - 参展商认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链条融合度提升 研发效率显著提高 [5][6]
黑龙江省: “三板斧”重构成果转化生态
科技日报· 2025-08-12 09:14
"我省创新底蕴深厚,但经济社会发展却和科研进步不成正比。"在黑龙江省科技厅成果一处处长周昊看 来,黑龙江不是没有好成果,而是尚未形成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生态,没有让高科技扎根并壮大成长 的土壤。 本报记者 朱 虹 7月初,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月系列活动火热收官。其间,全省开展活动116场,促成合作签约53项, 签约金额达1.27亿元,选派科技总师400人……这组数字的背后,是黑龙江省以制度创新撬动科技成果 转化带来的澎湃动能。 长期以来,科研成果"省内开花省外香"、企业需求与科研成果"两张皮"、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断裂等问 题,成为黑龙江从"科教大省"向"产业强省"跨越路上的羁绊。 为此,黑龙江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构建转化生态,以"机制+生态+数智"支点突围,重塑东北老工业 基地的创新基因。 机制改革破解转化难题 要想破解这一困境,黑龙江省必须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打通"从书架到货架"的技术商品化路径。2023年 8月,《新时代龙江创新发展60条》出台,拉开了改革序幕。该政策从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创新 等7个维度精准发力,更借鉴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科研成果在合肥、苏州、深圳产业 化成功的经验, ...
打造全球领先运动医学创新高地
深圳商报· 2025-08-12 07:45
深圳市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成立 - 深圳市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揭牌 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局认定资助 北大深圳医院牵头 联合政府、企业、资本及科研机构共建 [1] - 中心旨在打通运动医学领域"科研-临床-产业"转化全链条 解决技术落地难、医企对接不畅等痛点 助力深圳打造全球领先的运动医学创新高地 [1] 运动医学行业现状与挑战 - 运动医学作为融合临床医学、生物力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科学 近年来在运动损伤修复、康复技术、智能穿戴设备等方面涌现大量创新成果 [1] - 行业普遍面临"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瓶颈 高校研发技术缺乏临床适用性验证导致转化率低 企业因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而望而却步 [1] 概念验证中心的核心任务 - 中心核心任务是通过优化整合技术、人才、资本、场景等要素 打通运动医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 [1] - 中心聚焦三大核心任务:作为"创新试验场"推进技术验证与优化 作为"合作孵化器"促进医企协同创新 作为"资源链接器"推动资本与产业对接 [2] 中心具体职能与规划 - 作为"创新试验场" 为高校、科研机构的早期运动医学技术提供临床前验证平台 降低研发风险 [2] - 作为"合作孵化器" 通过"医企联合实验室"模式匹配医疗机构需求与企业技术能力 推动定制化产品开发 [2] - 作为"资源链接器" 引入投资资金和产业链资源 加速成熟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培育本土运动医学创新企业 [2] 协同发展模式探讨 - 政府、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等代表探讨打造"政府引导、医疗机构牵头、企业参与和资本助力"的协同发展模式 [2] - 该模式为运动医学产业打开广阔发展空间 助力深圳打造运动医学创新高地 [2]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新华日报· 2025-08-12 07:13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需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动能 [1] - 现代科技革命呈现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链环环相扣的特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要多学科、多主体、多区域协同作战 [2] - 江苏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但在一些关键环节仍存在技术短板,根源在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创新资源未形成合力 [2] 集成全省科技力量 - 需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技术 [2] - 破解资源分散问题需构建"全省一盘棋"的创新治理体系,统筹全省科技规划、资源配置、政策制定,打破部门、区域、主体间的行政壁垒 [2] - 江苏已试点"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未来需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10大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需求纳入省级统筹 [2] 打造创新共同体 - 依托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等"国之重器",联合高校、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2] - 紫金山实验室联合东南大学、中兴通讯等单位在6G通信领域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未来可推广至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 [2] - 推进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实施"苏南—苏中—苏北"创新结对计划,鼓励共建"飞地园区",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 [2] 科技成果转化 - 科技成果转化面临"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三大瓶颈,高校院所"重论文、轻转化"的评价机制未根本改变 [3] -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承接能力不足,面对高校专利"看不懂、用不上",中试平台建设滞后导致"死亡之谷"现象突出 [3] - 需构建"激励—承接—服务"的全链条支撑体系,深化评价机制改革,将成果转化纳入教师职称评审、绩效考核核心指标 [3] 建设中试平台 - 按"产业需求+区域布局"原则建设专业中试平台,如在无锡建设传感器中试基地,在泰州建设生物药中试车间,在常州建设电池中试线 [3] - 江苏计划新增一批省级中试平台,形成"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建设模式 [3] - 培育转化生态,发展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技术经纪人,完善金融支持链条,设立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新兴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点,全球产业变革呈现数字技术驱动、绿色低碳转型、跨界融合创新三大趋势 [4] - 江苏新能源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光伏组件产量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但需在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等未来领域提前布局 [4] - 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聚焦"技术—产业—生态"协同升级,实施"揭榜挂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4][5] 产业强链与创新生态 - 推进"产业强链"提升产业链韧性,实施"链长+链主"双长制,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补链强链 [5] - 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但电池回收环节仍需加强,可支持相关企业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基地 [5] - 构建"创新雨林"生态培育未来产业,打造"宽容失败、鼓励试错"的创新生态,深化开放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5]
华中农大团队把实验室‘’搬‘’到草原,为高原畜种资源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食品网· 2025-08-11 15:32
2025年8月5日,西藏畜牧兽医学会2025年学术交流会在拉萨市召开。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拉萨暑期实践团一行参与此次会议, 学习学术前沿知识,了解高原畜牧兽医科技新进展。 本次大会以"生态优先、科技赋能、提质增效、产业融合"为主题,汇聚了国内畜牧兽医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业界人士,旨在搭建交流平 台,分享最新科研成果、技术创新与实践经验。 团队成员与参会专家交流合影 郦雪怡摄 学术交流会开幕 郦雪怡摄 聚焦前沿研究,引领产业方向 会议聚焦高原畜牧业的现实挑战与未来机遇。西南民族大学张斌教授深入剖析了高原动物疾病现场诊断技术的空缺,系统比较了各类诊 断试剂的应用场景与发展潜力,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填补市场空白指明了路径。 宁夏大学张桂杰教授团队聚焦畜禽妊娠后期至哺乳早期的关键营养期,系统阐述了营养调控对后代生长发育、健康及肉质性状的长期效 应,其研究成果为提升羔羊肉品质和养殖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巍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郦雪怡摄 智能科技赋能,扎根雪域高原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李家奎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牦牛重要传染病智能快速定量PCR检测设备" 在此次大会上 正式发布。 该设备成功突破了传统 ...
南京科技镇长团变产业增长团
南京日报· 2025-08-11 10:34
产业强市是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科技镇长团是推动人才科教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 力抓手。两年前的8月,南京积极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创新探索"团组"建在产业链上——将以往按地 域划分的"地方团",转变为更加聚焦专业的"产业团",并首次建立产业指导员、联络员机制。这一举措 使得科技镇长团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 新深度融合。 推动新建各类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102个,签订产学研合同312份,金额超8.3亿元,走访企业2900 余家(次);帮助企业申报省级以上项目409个,申请专利数1287项,融资金额近9亿元;引进区级以 上人才计划入选者117人,推动2000余名高校毕业生留宁创新创业……近日,南京召开全市省第十七批 科技镇长团工作述职会,各产业团纷纷亮出"成绩单"。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明水在成为南京现代农业产业指导员后,第一时间与产业团全体 成员进行交流对接,深入剖析南京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短板弱项。开诚布公的密切交流很快为链 式发展破解堵点找到了路径。"我们推动产业团成立5个产业链提升小组,紧扣南京主导产业进行强链补 链。"他说。 近 ...
【省科协】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8-10 07:43
大赛概况 - 2025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由省科协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部门举办 旨在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 [1] - 大赛报名审核工作已启动 网络报名审核阶段从即日起至9月20日 [2] 参赛领域与对象 - 大赛分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能源化工与地质矿产 土木建筑工程与材料 现代农业 生物医药6个领域 [1] - 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含在读博士研究生)均可参赛 同时鼓励全国其他地区的科技工作者(含在读博士研究生)参赛 [1] 赛制设置 - 大赛设专项赛和挑战赛 专项赛分为线上初赛 专项路演和决赛答辩3个阶段 旨在促进前沿科技成果转化 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1] - 挑战赛聚焦重点产业关键环节 以解决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导向 构建"企业出题 院所解题 市场评题"的创新机制 [1] 奖项与支持政策 - 大赛设一 二 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 其中一等奖25个 [2] - 为参赛选手和队伍提供系列政策支持 包括职称评定 创业辅导 融资对接等 [2]
我省12家中试平台入选
辽宁日报· 2025-08-09 09:28
国家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国家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 共242家中试平台入选 [1] - 辽宁省入选12家中试平台 在全国位列第七位 [1] 中试平台定义与作用 - 中试平台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研发向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过渡过程中提供中间试验的综合性支撑平台 [1] - 中试平台帮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顺利过渡到生产线 确保产品质量和可行性 [1] 辽宁省中试平台技术领域分布 - 12家中试平台涉及原材料工业 消费品工业 装备制造 新兴和未来产业4个技术领域 [1] 辽宁省中试平台地域分布 - 沈阳 大连各4家 鞍山 本溪 盘锦 沈抚示范区各1家 [1] 辽宁省中试平台牵头单位性质 - 11家中试平台由企业牵头 1家由科研单位牵头 [1] 辽宁省后续支持措施 - 省科技厅将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争取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 力争12家中试平台入选国家级中试平台 [1] - 加强省市联动支持12家中试平台建设 提升中试基础条件能力 技术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1] - 结合辽宁产业特点差异化布局建设中试基地 [1] - 通过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发布中试需求和服务事项清单 组织对接活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
长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09 05:54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升级实现生产线自动化,整条生产线仅需1名工人,其集成封装小间距和微小间距LED显示产品市场占有率居世界前列 [1] -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合作,2024年营业额达3.5亿元,同比增长90% [1] - 长春市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重点产业升级 - 吉林省政府和长春市政府联合设立汽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科技专项,集聚97家创新主体和2700余名科研人员联合攻关 [2] - 已在汽车相关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70项,申请专利700余件,制定标准108份,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上车应用 [2] - 长春市组建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建成两大科创平台、28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和16个市级科技产业园区 [2]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珩辉光电测量技术(吉林)有限公司通过"科创专员"和"揭榜挂帅"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全指标低成本替代国外产品 [3] - 长春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2年的2497户增长到2024年的3367户,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从1037户增长到2499户 [3] 创新生态优化 - 长春光客科技有限公司获得长春市未来种子基金500万元资金支持,解决资金难题并快速投产新技术 [4] - 长春市重点建设"1+6+N"基金集群,科创基金规模达240亿元,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4] 科技成果转化 - 长春市组建7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培育1300余名技术经纪人,对接供需并发掘适合本地转化的项目 [5] - 长春市年度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数量从2022年的850项增长至2024年的3517项 [5]
2025楚商聚夏投资促进恳谈会在上海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8-08 18:46
8月7日,"沪动江夏 智链未来"2025楚商聚夏投资促进恳谈会在上海举行。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武汉市江夏区委副书记、区长舒贵传在会上表示,江夏区正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倾力打造降成本、适合创新发展和人才生活、 适合市场主体成长的一流营商环境,努力让所有市场主体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希望楚商楚才回江夏创业、商业精英来江夏投资。江夏区将以雪中送炭 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一诺千金的诚信,当好耐心陪跑者,做大家最温暖的港湾、最坚强的后盾、最信赖的伙伴。 武汉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和武汉同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一衣带水、优势互补、产业联动、生态共建、创新协同,是服务国家区域 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在需求,也是两地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共赢选择。诚邀大家共赴江夏,共谋发展,共筑支点,共同书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江夏答 卷。 在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下,武汉江夏·上海浦东产业人才交流合作工作站正式揭牌。江夏区与上海邦芯、冰晶智能、晨翔电子、华域赛科利等25家企业集中签 约,总金额达82.1亿元。 活动中,江夏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开展江夏区情、产业优势和人才政策主题推介。江夏科投集团、郑店街分别进行产业基金、园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