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湖南力促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5-07 05:59
湖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用现代科技激活文化优秀基因,并赋予 其新的时代内涵,有效提升了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 一档音乐类综艺节目,全网播放量累计达1590亿次。大流量背后,是从舞台到屏幕的全流程技术加持: 首创云导播技术,观众能像导演一样切换镜头;人工智能导演"爱芒",能快速剪辑、生成字幕……"靠 的是内容创意,也是自研技术与内容深度共创的一次实践。"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 视台)党委书记、董事长龚政文说。 文化和科技融合本身就是改革创新。以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破藩篱、激活力、强保障,湖南着力探寻文化 和科技"双向奔赴"新机制。 勾画新蓝图。把文化和科技融合纳入全省重点改革事项;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 组,建立部省联动机制。湖南科学谋划,"挂图作战",专班推进。 96部相机环形拍摄,智能算法建模……走进湖南芒果数智艺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商代豕形铜尊转化 为高精度三维模型,只需10分钟左右。 传统技术下,数字采集时间长、成本高,芒果数智凭借自主研发的算法,将采集效率提高10倍,成本下 降80%。公司打造的数字文博平台"山海"应用程序,上线7 ...
电广传媒文旅板块“五一”揽客52.3万人次 创新战略驱动消费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22:59
文旅板块业绩表现 - 旗下景区及酒店累计接待游客52 3万人次 同比增长83% 收入同比增长63 8% [1] - 长沙世界之窗国际街头艺术节吸引8万人次游客 同比增长60% 收入1200万元 同比增长73% [2] - 芒果文旅三湘星光行动接待游客42 8万人次 同比增幅160% 收入同比增长150% [2] - 湘潭万楼芒果青年码头艺术节接待量20 26万人次 同比增长63% [2] - 安化茶马古道景区接待量1 5万人次 收入155万元 均创历史新高 [3] - 圣爵菲斯大酒店累计接待游客1 5万人次 前三天满房 平均出租率83 3% [4] 新业态与IP开发 - 长沙世界之窗融合敦煌飞天秀 法国木偶秀 AI科技秀等多元文化演艺 每天近百场演出 [2] - 元宇宙展区非遗油纸伞艺术节通过数字科技活化传统技艺 [2] - 安化茶马古道景区创新组合悬崖缆车 茶境山街 篝火晚会等场景内容 [3] - 芒果未来艺术中心双展运用AI动态还原 光影技术等数字手段 展出40套大师真迹 [3] - 衡阳青春东洲岛推出AI数字人王夫之对话 IP主题冒险岛等30余项演艺活动 [4] - 汨罗屈子文化园首创水上市集 郴州711时光小镇复刻年代场景 [4] 战略与市场反馈 - 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新业态与传统IP协同发力 新文旅战略成效显著 [1] - 芒果未来艺术中心双展在抖音平台获4 9高分 带动文创衍生品热销 [3] - 安化茶马古道景区热度外溢 周边客栈收入同比大幅提升 [4] - 公司将持续推进产品创新 业态融合 科技赋能 打造现象级文旅IP [4]
淄博以“新”破局 新场景点燃消费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5-05 07:47
上海消费市场新场景 - 上海"五五购物节"与五一假期叠加 吸引国内外游客体验滨水商业体等新消费场景 [1] - 徐汇滨江11.4公里工业岸线改造 保留水泥厂等工业遗存并转化为商业空间 形成商旅文体展联动模式 [3][4] - 核心商圈36个时尚地标同步推出近百场品牌首秀+11个展会+20余场活动 带动餐饮住宿旅游购物全链条消费 [6] 离境退税与国潮消费 - 上海优化离境退税服务 豫园南京路等老字号店铺受外籍游客青睐 入境外籍游客数量显著增长 [8] - "五五购物节"未来两月将联动超千家企业数千品牌 推出1000余项活动及最低55折优惠 [10] 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 全国"夜游"搜索量同比增超60% 山东淄博红叶柿岩景区360°水上舞台演艺带动前三天10万人次客流 直接消费823万元且营收同比增10% [11][13] - AI机器人+智能光影技术应用广泛 沉浸式体验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20% 山海关长城光影秀等项目成为新亮点 [15] - 洛阳老君山海拔2217米金顶区域引入全息投影+机械舞台+真人演出 每日加演至6场上座率95% 外骨骼机器人等设备提升体验 [17][19] 传统文化跨界融合 - 河南戏剧幻城推出《麦子啊麦子》等4部新剧+三大非遗场馆 近千款文创产品吸引消费 [21] - 佛山南海区首创"醒狮+粤剧+功夫"跨界会演 配合国潮烟花秀及湖畔音乐会 形成多元文化消费场景 [23] - "跟着AI出游""龙舟旅行"等服务消费升温 异地游客贡献景区门票交易额同比增15% [25]
以“新”破局点燃消费新引擎 “传统文化+AI”巧妙组合让消费者耳目一新
央视网· 2025-05-04 17:43
文旅消费新趋势 - "五一"假期期间"夜游"搜索量同比增长超六成 [1] - 国内多个沉浸式体验类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两成以上 [6] - 各景区由异地游客贡献的门票交易额同比增长15%左右 [16] 科技赋能传统景区 - 山东淄博红叶柿岩旅游区新打造360度旋转水上舞台 假期前三天总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带动景区游客及营收同比增长10% 直接拉动消费达823万元 [4] - 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全新打造《观·山海》大型长城情境光影秀 [8] - 河南洛阳老君山首次在海拔2217米金顶区域呈现全息投影演出 每日加演至6场 上座率达95% [8] - 景区引入外骨骼机器人和机器狗等设备为游客提供多元化游览体验 [8] 传统文化创新呈现 - 河南郑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上新4部微剧 同步推出3大非遗场馆和近千款文创产品 [10] - 广东佛山南海区西樵镇首次推出"醒狮+粤剧+功夫"跨界汇演 配合国潮主题创意烟花秀和湖畔音乐会 [12] - 西樵山景区进园人数日均达5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增长200% 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 [14] 新型服务消费崛起 - "跟着AI去出游""跟着龙舟去旅行"等新型服务消费热度攀升 [16]
研判2025!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产业链、出口额、零售总额、竞争格局及未来展望: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加快高质量新质发展,出海拓市场成为行业发展必由之路[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2 10:39
行业概述 - 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是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家庭重托和婴童培育使命,具有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三大特征 [1][3] - 婴童用品涵盖喂养、护理、卫生、文具等细分品类,如奶瓶、纸尿裤、书包等 [3] - 2024年国内市场玩具(不含潮玩)零售总额978.5亿元(+7.9%),潮流玩具及周边零售总额558.3亿元,儿童推车169.8亿元(+17.5%),安全座椅54.7亿元(+13.2%),奶瓶73.6亿元(+8.1%) [1][13] 政策支持 - 2023年1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开发婴童用品等领域新产品 [5][6] - 2025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4项婴童用品国家标准,覆盖标识设计、游泳用品等领域 [5][6] - 政策推动国内外标准接轨,重点提升婴童用品、学生用品等质量安全水平 [6] 产业链与出口 - 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塑料、纺织等)、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零售渠道,终端需求受消费偏好和收入水平影响 [7] - 2024年中国玩具(不含游戏)出口额398.7亿美元,2025年1-2月出口49.94亿美元;儿童推车2024年出口18.1亿美元(+10.2%),2025年1-2月出口2.64亿美元 [9] - 美国为主要出口目的地,2025年1-2月玩具出口美国占比26.39%(13.18亿美元),儿童推车出口美国占比26.52%(0.7亿美元) [10] 质量监管 - 2024年美国通报召回中国大陆产玩具和婴童用品73批次(-6.4%),欧盟通报609批次(+34.1%) [15] - 中国全年通报不合格产品1121批次(+57.4%),监管力度持续强化 [17] 竞争格局 - 全球前五大企业为美泰、孩之宝、多美、万代、乐高,以IP驱动全产业链;国内重点企业包括奥飞娱乐、泡泡玛特、好孩子国际等 [19] - 奥飞娱乐2024年上半年婴童用品收入6.05亿元(+4.85%),玩具收入4.84亿元(-6.56%),双品牌(Babytrend、澳贝)覆盖母婴全场景需求 [21]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38亿元(+106.92%),构建潮玩全产业链运营平台 [23] 发展趋势 - 智能化加速:AI、物联网技术推动早教机器人、AR绘本等产品增长,5G和AI优化用户体验 [25] - 环保升级:可降解塑料、有机棉需求上升,绿色认证成为溢价关键 [26] - IP与个性化驱动:国潮与国际IP联名提升附加值,订阅制租赁和二手平台兴起 [27][28]
厦门国际银行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
快讯· 2025-04-30 22:18
合作签约背景 - 厦门国际银行与华为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上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 [1] - 此次合作是双方在2021年战略合作协议基础上的升级 [1] - 厦门国际银行副行长邹志明提到合作是该行成立40周年推动AI与金融场景融合的重要举措 [1] 合作领域 - 双方将围绕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科技赋能、人才培养共建三方面加深合作 [1] - 共同探索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1] - 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1] 合作意义 - 华为中国地区部副总裁彭雄基表示合作将助力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合作目标包括为实体经济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1]
芒果超媒(300413) - 300413芒果超媒业绩说明会20250430
2025-04-30 18:08
经营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0.80 亿元,营业利润 17.42 亿元,归母净利润 13.64 亿元,会员业务收入首破 50 亿元,同比增速 19.3%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 亿元,归母净利润 3.79 亿元,会员收入良性增长,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因战略收缩传统电视购物业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因战略扩张影视等方面投入 [2] 综艺领域 - 公司探索内容生产组织方式,推出“赛道主理人”制度,已形成多个综艺赛道并不断开发新赛道 [3] - 2024 年芒果 TV 上线 160 档综艺节目,有效播放 TOP 榜单前十占五,前五占三,数据居行业第一 [3] - 2025 年第一季度芒果 TV 综艺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 38%,居行业第一,在云合数据全网网络综艺有效播放霸屏榜中十占其六 [3] 文化科技融合 - 公司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依托场景和生态探索前沿技术应用与业态创新 [4] - 成立“山海研究院”,“芒果大模型”备案,搭建 AI 平台,AI 应用于多种内容创作实现降本增效 [4] - 创新打造用户数智互动生态,升级数智平台,推出互动玩法应用于节目 [5] - 储备头部数智传播平台、芒果出海等重点项目 [5] 现金流与所得税 - 2024 年公司加大影视剧投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经营性净现金流大幅减少,但现金储备充足影响较小 [7] - 2024 - 2027 年公司旗下转制文化企业享受所得税免税政策,2024 年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 6.3 亿元,减少归母净利润 6.3 亿元,后续无需调整,2025 - 2027 年免征利好公司 [8][9] 会员业务 - 会员业务是业绩增长新引擎,公司将推动会员规模和 ARPPU 提升,确保“量价齐升”,并根据阶段和态势动态调整侧重 [10] 微短剧业务 - 微短剧是战略重心,2024 年成立微创新中心,上线 340 部微短剧,多部入选推荐片单和上星播出 [10][11] - 2025 年推行“剧场化 + 精品化”策略,发布分账合作模式,与红果短剧合作推出“果果剧场” [11] 文化出海 - 2024 年公司完成出海“倍增计划”,芒果 TV 国际 App 收入从 6200 万元增至 1.41 亿元,累计下载量从 1.3 亿次增至 2.61 亿次 [12] - 后续将实施“芒果出海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互动平台提升海外影响力、DAU 和创收规模 [12]
“玩”出新花样 让假期焕发消费新活力
证券日报· 2025-04-30 03:22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假期临近各地“上新”文旅消费场景和产品,热度高,应优化政策、创新供给、推动下沉市场提质,让“五一”假期成为促消费引擎,激发“流动的中国”更大生命力 [1] 优化政策措施 - 地方政府发放文旅消费券、推出景区优惠套票助推旅游市场 [2] - 简化审批流程,支持民营资本参与文旅项目开发,鼓励举办活动 [2] - 加强市场监管,保障服务质量,让游客放心消费 [2] 深化“文旅 + 科技”融合 - 利用 5G、AI、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动传统景区转型 [3] - 推广光影秀、数字文旅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3] - 鼓励低空旅游、虚拟景区等新业态发展 [3] 挖掘县域经济潜力 - 结合本地特色发展“非遗 + 旅游”“农业 + 研学”等模式 [4] - 培育精品民宿、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吸引城市游客下沉消费 [4] - 完善交通、住宿等配套设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4]
首开股份:聚焦新质生产力 科技赋能+绿色转型重塑酒店业务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2:13
在优化客户体验方面,随着消费者需求的转变,酒店也需要打破酒店物业空间和业态边界,将管理边界 延伸到与特定消费人群的各种业态。如绵阳喜来登酒店专注"亲子市场",主攻一站式旅游服务,通过开 设萌宠乐园,与周边"李白故居"等景点合作等措施来优化客户体验。北京宝辰饭店凭借优越的位置优 势,专注拓展海外赛道,提前做好为境外客人周到的服务,成为北京吸纳外国宾客量最大的酒店之一。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酒店的市场竞争力,还为客户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服务体验。 首开股份酒店板块主动顺应时代趋势和市场变动,积极响应政府相关政策,不断优化调整经营策略,吸 纳新兴技术、融合绿色管理理念,不断提高酒店的整体竞争力。未来,将继续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 不断探索和实践,为酒店行业的转型升级贡献更多的智慧。(CIS)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对资源的创新性重组和优化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在首开股 份酒店板块,这一理念被具体化为科技融合、绿色环保以及优化客户体验三大方面。 在科技融合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网络热词已逐渐迈入酒店行业的视野,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可 以实现对入住客户的全过程全方位把控,也能透视酒店运营各个环节的资 ...
数智重构文化经纬 融合书写产业新章——江苏有线以“科技+文化”解码未来
新华日报· 2025-04-28 07:19
技术赋能内容生产与传播 - 公司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秒级生成精准匹配的创意方案,大幅提升策划效率,以往需数周的市场调研和头脑风暴流程被压缩至几分钟[2] - AIGC技术与数字人深度融合催生爆款内容,《青花瓷里的十二生肖》网络播放量突破千万并被选为对外文化交流代表作品,内容生产效率提升数倍[3] - 智能化生产体系推动内容生产从"人力密集型"转向"智能高效型",素材剪辑、内容审核等流程实现智能协同[3] -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千人千面"精准推送服务落地南京、苏州等地,语音搜索功能使老年观众戏曲节目获取效率显著提升[3] 文化科技双轮驱动战略 - "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运用5G、4K交互等技术实现总传播量2.3亿,获国际纪录片制片人高度评价[4] - 开发方言保护APP、数字孪生博物馆等项目构建虚实结合文化体验空间,推动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4] - 参与制定元宇宙自然景观开发伦理准则,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生态教育中的应用[4] - 成立头条视听短剧公司布局微短剧市场,"微短剧+AI+文旅"新业态全网播放量超2亿次[5] 创新机制与行业合作 - 试水企业AI应用众创机制,联合高校举办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融创大赛,孵化《傲娇村长来自斯坦福》等爆款内容[5] - 与腾讯、华为等共建AI视觉联合实验室,深耕视觉大模型和智能物联技术[5] - 2024年成为广电网络行业唯一实现经营业绩"双增长"的省网公司[5] 场景化应用拓展 - 开发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实现"一个遥控器看电视"功能,江苏首批试点覆盖1万用户[6] - 苏州"巷红管"数字小区通过AI视觉技术日均捕捉20余起违规事件,社区综合治理效率提升且火灾警情同比下降[6] - "智慧计量"模式在太仓农贸市场落地,AI智能电子秤实现商品全链条溯源,入选省级电子秤监管试点[6] 战略发展方向 - 提出"文化+科技+X"战略,以场景化应用突破进入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6][7] - 目标建设全国标杆性现代文化科技企业集团,持续探索技术应用边界推动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