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
搜索文档
博士眼镜(300622)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7:06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为“一老一少”视力问题人口增长,视光市场持续扩容 [2] - 我国老龄化加深,中老年网民增多使眼健康问题凸显,重视中老年眼镜消费需求可助力业绩增长 [2] - 2023 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2.7%,其中小学生 35.6%,初中生 71.1%,高中生 80.5%,近视防控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激发视力矫正镜片需求,公司需优化业务模式 [2][3] 智能眼镜业务情况 - 公司构建专业选品团队,强化与科创企业合作,在 100 余家零售门店铺设智能眼镜专柜,首创“智能眼镜销售能力认证”证书 [4] - 2024 年 8 月与雷鸟创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雷鸟 V3 AI 拍摄眼镜于 2025 年 1 月 7 日上市 [4] - 已与星纪魅族、雷鸟创新、XREAL、界环、李未可等品牌开展合作,智能眼镜镜片验配服务营收规模和占比极小,短期内对经营活动无重大影响 [4] 财务盈利表现 - 2024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20,281.61 万元,同比增长 2.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362.84 万元,同比减少 19.08% [5] 行业发展前景与业绩表现 - 全球至少 22 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至少 10 亿人视力损伤问题可预防或待解决,未来眼镜市场空间广阔,需求持续稳健扩张 [6] - 2024 年全球眼镜市场规模达 1,040.82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增至 1,313.4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4.8% [6] - 2024 年我国眼镜零售市场规模约 978.61 亿元,预计到 2029 年扩张至 1,162.8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 3.5% [6] 开店情况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有门店 557 家,其中直营门店 510 家,传统加盟店 47 家 [6] - 2024 年新开门店 78 家,其中直营门店 48 家,传统加盟店 30 家;关店 36 家,其中直营门店关店 33 家,传统加盟店关店 3 家 [6][7] - 公司经营网点遍布 2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7] 自有品牌销售情况 - 公司拥有 13 个镜架自有品牌、4 个镜片自有品牌 [7] - 2024 年自有品牌镜片销量占总体镜片销量的 58.65%,自有品牌镜架销量占总体镜架销量的 65.40% [7] - 2024 年 10 月推出“全能花镜”配镜方案,2024 年功能性镜片销量占总体镜片销量的 35.32%,同比增长 33.87%,其中成人渐进镜片销量同比增长 7.28%,离焦镜片销量同比增长 19.05%,缓解疲劳镜片销量同比增长 66.72% [7]
AI 眼镜行业
2025-04-14 09: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智能眼镜行业、眼镜行业 - **公司**:博士眼镜、明月镜片、康耐特光学、谷歌、苹果、Meta、Ray - Ban、小米、雷鸟、三星、华为、字节、歌尔光学、魅族、李维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智能眼镜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 - **现状**:行业正积极变化,加速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国内市场竞争格局百花齐放,技术创新推动市场规模增长 [3] - **未来趋势**:受AI大模型、光学和显示方案迭代及解决近视问题等因素推动,2025 - 2026年及之后出货量和渗透率将每年翻倍增长,有望高比例替代传统眼镜 [3][4][15] - **论据**:Meta与Ray - Ban合作的Ray - Ban Stories解决诸多问题成划时代产品;全球近视率预计20年后达50%左右,功能性镜片需求增加 [3][11] 相关公司发展情况 - **博士眼镜**:2019年起与多品牌合作,2024年半年度有530家门店,计划扩至700家以上,布局华南和江西,以直营为主,毛利率超60%,净利率约10% [3][5] - **明月镜片**:国产镜片龙头,国内市场份额第三,销售量占比12.4%,销售额占比8.9%,过去五年收入CAGR为7.9%,规模净利CAGR为22.5%,毛利率从50%升至60%,净利率从15%升至25%,关注智能眼镜前沿技术 [3][6] - **康耐特光学**:主要面向海外,海外收入占比约70%,高折射率产品占比提升,净利率从10%升至22%,毛利率上升,收入与利润接近明月和博士总和;通过跨境电商输出产品收入快速增长,股权激励计划预计2025 - 2027年同比增长分别不低于21%、17%和15%;与海外大厂合作推进智能眼镜项目,歌尔光学持股20%,2025年有望受益 [3][7][8][9] 行业催化剂 - 2025年二季度小米RocketDNA、雷鸟等将推出带显示版本智能眼镜,三季度Meta、三星、华为等可能推新品,推动板块繁荣 [3][10] 近视率对行业影响 - 全球近视率目前约27% - 28%,20年后预计达50%左右,佩戴眼镜人群增加,功能性镜片需求提升,老年人市场和青少年离焦镜需求积极变化,推动行业发展 [11] 国内外眼镜行业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 **市场规模**:全球约1400 - 1500亿美元,中国约800 - 900亿元人民币,未来几年将提升至1000亿元左右,增速5% - 8% CAGR [12] - **竞争格局**:产业链由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生产企业及下游零售商构成,国内零售商分散,美国CR10市场份额达35%,生产端集中度较高,C20销售量份额超50%,销售额份额超60% [12] 智能眼镜技术发展 - 经历早期音频与无线通讯功能到2025年二季度更多带显示功能阶段,解决视觉输入问题并调用AI模型功能,推动行业发展 [13] 智能眼镜市场产品 - 分为四个层次,有摄像头但无显示功能、有摄像头且有光波导显示功能、无摄像头也无显示功能、有显示但无摄像头,价格299美元到1700元不等 [16] 智能眼镜产业链 - 包括上游光学设计、芯片交互等技术,中游代工、集成及AI模型和系统开发,下游消费公司如品牌厂商和视光学企业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智能眼镜行业面临发展不及预期、技术迭代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因素 [18] - 2025年二季度将发布rocket glasses,重49克,有光波导显示功能,性价比高 [19]
号称中国版的雷朋AI眼镜,差评压顶不敢发货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06 18:56
国产智能眼镜市场现状 - 2023年9月Meta与雷朋合作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以48g重量和极简造型成为史上销量最高的智能眼镜产品,一年出货量突破百万台[2] - 2024年国内开启"百镜大战",手机大厂、传统AR龙头和新生AI硬件团队纷纷布局智能眼镜产品线[2] - 闪极在2023年5月31日预告国内首款对标Ray-Ban Meta的产品,2023年12月以999元首发价推出集AI、拍摄、记忆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眼镜[2][7] 闪极智能眼镜产品问题 - 硬件问题频发:包括镜腿不对称、掉漆、装配不齐、扬声器设计缺陷导致摘眼镜时拔头发[5][6] - 核心功能缺陷:开机流程异常需等待50秒以上、无法正常关机、拍照画质模糊(被比作千禧年复古画风)、视频回溯功能未上线[9][10] - 连接性能问题:蓝牙5.0技术下仍存在易断联、AI搜索唤起成功率低、不支持蓝牙接听通话[10] 供应链与工程化挑战 - 芯片选型问题:采用紫光展锐W517芯片(原为智能手表设计),导致蓝牙连接和功耗表现不佳,调教难度大[14] - 生产交付延迟:5月预定用户延迟至次年1月收货,12月预定用户延迟超过2个月,截至3月4日最新固件才刚推送[11][12][13] - 初期预估过于乐观:团队对AI应用理解不足(仅考虑API接入),低估从模型到眼镜应用的工程化难度[13]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竞品快速涌现:雷鸟V3(1799元/39g/30小时续航)、Rokid Glasses(2499元/49g)等产品在2024年1-2月密集发布[16] - 低价方案冲击:深圳OEM厂商计划以150元出货价提供"摄像头+AI+翻译"智能眼镜解决方案[16] - 巨头布局加速:XREAL宣布2027年L4级AI眼镜计划,小米与歌尔合作开发支持大模型技术的智能眼镜[17] 闪极商业表现与目标差距 - 实际出货量低迷:2月数据显示发货量不足1000台(用户序号300-400,打卡用户仅40余人),与Ray-Ban Meta的200万台销量形成巨大差距[18][19] - 目标达成压力:CEO张波曾提出年出货50万台(对应6亿元营收)的目标,但当前进度严重滞后[18] - 后续规划调整:公司表示将推出不同产品线并全力追赶目标,但未给出具体时间表[19]
2024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同比增长 210% ,主要受到 Ray-Ban Meta 智能眼镜的推动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3-05 17:45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增长 - 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210%,首次突破200万台大关[1][3] - 2023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56%,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60%[3][9] - 2025年至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年均增长率预计超过60%[3][9] Ray-Ban Meta智能眼镜的市场影响 - Ray-Ban Meta智能眼镜推动2024年市场增长,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3][8] - 该产品通过集成AI技术、时尚设计和增强功能重新定义智能眼镜体验[3][6] - 配备集成NPU的SoC、先进摄像头和音频组件,支持设备端AI算法和Llama AI模型[6][7] AI智能眼镜的定义与技术标准 - AI智能眼镜需满足四大标准:集成AI处理器、语音交互、视觉AI辅助、快速无线连接[7] - 设备端AI主要处理降噪、语音助手激活等基础任务,复杂AI工作负载依赖云端或合作设备[4][7] - Ray-Ban Meta是首款符合AI智能眼镜定义的产品,推动行业技术升级[6][8] 市场竞争格局与新进入者 - 小米、三星、百度、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计划进入智能眼镜市场[3][9] - 2024年底至2025年1月已有超过9款新AI智能眼镜型号上市,主要来自中国公司[9] - 供应链预计2025年将出现“数百款智能眼镜的竞争战”,差异化成为关键挑战[9][11] 产品功能演变与未来趋势 - 智能眼镜从基础硬件升级转向AI驱动的交互体验,应用场景持续扩展[5][8] - 新进入者通过改进电池续航、拍照/视频能力、重量等参数与Ray-Ban Meta竞争[9] - Meta计划2025年采取更积极的产品组合扩张策略以应对市场竞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