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优先
icon
搜索文档
加戏9小时难阻法案通过 “大而美”政治马戏再刷荒诞榜
央视新闻· 2025-07-04 07:47
法案通过 -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规模减税及支出法案"大而美"法案在国会众议院以218票支持、214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 [2] - 该法案此前于本月1日获参议院通过 白宫表示特朗普将于4日签署使其生效 [2] - 法案因造成联邦援助削减、长期债务增加和为富人及大企业减税等而备受争议 两名共和党籍众议员投了反对票 [2] 政治博弈 - 民主党为拖延法案刷新演讲时长纪录 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杰弗里斯演讲持续8小时46分钟 [2] - 参议院民主党强制宣读长达940页的法案文本 耗时16小时 [6] - 两党在参议院展开"白板大战"和"马拉松式"修正案表决 最终以50-50平票后由副总统万斯投下关键一票通过 [7] 政商冲突 - 企业家马斯克与特朗普因法案分歧爆发多轮骂战 马斯克批评法案"令人作呕"并威胁组建新政党 [3] - 特朗普威胁停止对马斯克企业的政府补贴与合同 并扬言可能将其驱逐出境 [4] - 路透社称这场纠纷发生在"全世界最有权的人"与"全世界最有钱的人"之间 [5] 经济影响 - 法案大幅削减对富人及企业征税 削减"补充营养援助计划"近3000亿美元资金 [8] - 无党派机构估计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增加约3.3万亿美元赤字 1180万人失去医疗保险 [8] - 德国媒体评论称法案将加剧美国债务上限争议 可能引发美元贬值和全球金融风险 [9] 政治影响 - 法案通过将进一步激化美国两党对立 民主党或将其作为中期选举攻击工具 [10] - 中国人民大学学者指出法案体现"美国优先"思路 削减绿色能源补贴将冲击全球能源转型 [8] - 法案被认为将扩大美国贫富差距 并影响全球经济结构 [8][9]
加拿大服软了,30国瑟瑟发抖,早听了中方的劝,也不会有如今下场
搜狐财经· 2025-07-03 18:46
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 - 加拿大财政部突然取消原定次日生效的数字服务税 以推进对美贸易谈判 [1] - 数字服务税原计划针对全球年收入超11亿加元且在加年收入超2000万加元的跨国科技企业 对其在线广告和用户数据交易征收3%税款 并追溯至2022年应税收入 [1] - 该税种若实施 预计五年内可为加拿大政府带来72亿加元收入 [3] 美加贸易关系 - 加拿大经济高度依赖美国 汽车产业占其出口额18% 其中78%销往美国 软木出口65%依赖美国市场 [1] - 特朗普威胁停止所有美加贸易谈判 并称数字服务税是对美国的"赤裸裸攻击" [1] - 加拿大为换取贸易谈判重启机会 在政策生效前几小时取消税收 被白宫视为"屈服" [1][3] 国际谈判格局 - 日本成为特朗普重点施压对象 被威胁征收25%汽车关税以换取大米贸易让步 [3] - 欧盟坚持数字监管法规不纳入谈判 但可能在其它领域妥协 [3] - 印度虽设"两条红线" 但对美立场软化 红线可能被突破 [3] - 中国在关税谈判中坚持原则立场 强调抵抗才能维护权益 [5] 数字服务税全球趋势 - 全球35国已开征类似税种 包括法国、英国、印度等 [5] - 印度对Netflix等企业征收18%税款 西班牙"谷歌税"已入库5亿欧元 [5] - 美国阻挠盟友征税政策 实质推行"美国优先"原则 [5] 政策影响与争议 - 加拿大国内批评政府违背竞选承诺 在主权问题上向美国低头 [5] - 特朗普"关税威胁"策略再次奏效 强化"美国优先"政策导向 [7] - 美加同意7月21日前达成新贸易协议 但加方弱势地位暴露 [7]
对内“大而美” 对外高关税 美国什么思路?美联储也受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7-03 17:41
税收及支出法案 - 美国参议院通过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大而美"法案 提交众议院审议 [1] - 参议院与众议院版本在债务上限方面相差1万亿美元 比例达25% [2] - 参议院版本对医疗补助削减力度超1.2万亿美元 涵盖医疗保健和食品券 [2] - 法案整体倾向于美国富人群体 对中低收入阶层不利 [3] - 预计法案将大幅推高联邦债务 因减税政策难以抵消国防等支出增加 [3] 美国经济政策思路 - 对内实施减税吸引外资 对外加征关税保护国内市场 [4] - 大幅削减绿色能源补贴 影响全球能源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 [4] - 政策体现"美国优先"原则 不考虑对其他国家的外溢效应 [4]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暂不降息 [5] - 若非关税影响 美联储原计划2025年开始降息 [5] - 关税政策导致美国通胀预测大幅上升 [5] - 鲍威尔态度出现微妙变化 不排除7月降息可能性 [6] - 全球主要经济体宽松政策对美元利率形成压力 [6] - 鲍威尔表态反映其既要控制通胀 又面临多方压力的复杂立场 [7]
“对等关税”大限将至 对美国来说也是个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7-03 14:30
日本的汽车关税成死结。历经七轮磋商,核心的汽车关税问题仍无解。特朗普近日更"敲打"日本说,他 可以对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征收"30%或35%或任何我们确定的数字"的关税,施压意图明显,日本汽车业 面临严峻考验。接下来要看日本汽车产业界是否会"松口"了。 7月9日,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正成为悬在美国对外贸易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一天,是特朗普 政府给予主要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90天缓征期的截止日。当初"90天签90项协议"的豪言犹在耳畔,如 今谈判桌上却仅添英国一笔,谈判僵局如何破解?这不仅关乎全球供应链,更将美国自身置于经济与外 交的双重压力之下。 首先,盟友们纷纷"翻脸",多国民间掀起了"抵制美国货"的运动;其次,累及美国旅游业,《华盛顿邮 报》称,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和好战言论感到担忧的外国游客,纷纷取消赴美旅行计划;再 次,美国国际形象断崖式下滑。世界各地民众对美国形象的评价大幅下滑,特别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和邻 国,对美国的"好感度"骤降,其自私自利、霸道霸凌的行径暴露无遗,正加速西方盟友体系的离心离 德。 另外,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一通操作下,美国自身的经济表现真的变好了吗? 美国贸易逆差的格 ...
乌外长紧急召见美国大使求恢复武器供应,俄罗斯则“大赞”美国
金十数据· 2025-07-03 10:50
美国暂停对乌克兰军事援助 - 美国白宫突然停止向乌克兰运送多种高价值武器,包括数十枚PAC-3拦截弹、数十套"毒刺"防空系统、100多枚"地狱火"和AIM导弹以及250枚GMLRS弹药 [1][2][3] - 乌克兰召见美国大使馆高级外交官,抗议援助延迟,称这会鼓励俄罗斯的侵略行为 [1] - 美国国防部表示正在审查军事援助方式,以维护"美国优先"议程,并确保自身国防优先事项 [1][2] 乌克兰防御态势受冲击 - 乌克兰依赖这些武器进行防空和前线支援,暂停援助将使其民用基础设施暴露于攻击 [2] - 缺少"爱国者"导弹将导致俄罗斯导弹袭击成功率上升,增加平民伤亡 [3] - 缺少GMLRS导弹将限制乌克兰对作战纵深目标的打击能力 [3] 俄罗斯军事行动升级 - 俄罗斯近期发动了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导弹和无人机轰炸 [2] - 俄罗斯现在一天内攻击乌克兰的无人机数量相当于一年前一个月的用量 [3] - 俄罗斯总统普京相信其军队可以继续推进,并以自去年11月以来最快速度进攻 [4] 国际反应与影响 - 克里姆林宫欢迎美国决定,称武器供应越少冲突结束越快 [3] - 欧洲和亚洲来源可能部分弥补武器减少,但短期内乌克兰军队将面临更大困难 [4] - 分析认为扣留援助不太可能促成特朗普期望的停火 [4]
美国正式关闭国际开发署
环球时报· 2025-07-03 06:48
美国政府关闭USAID - 美国政府冻结并削减数十亿美元对外援助 强调"美国优先"战略 重创USAID运作 [1]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7月1日正式停止USAID运营 未来将优先考虑贸易和投资而非援助 [1] - USAID部分符合政策的项目将移交给国务院管理 [3] USAID历史与审查结果 - USAID成立于1961年 由肯尼迪总统设立 初衷是与苏联进行冷战对抗 [4] - 特朗普政府审查发现USAID数十年来执行数千个项目 支出超7150亿美元 [3] - 审查结果显示USAID工作"收效甚微" 受援地区发展目标很少实现 不稳定局势加剧 反美情绪增加 [3] 各方反应与专家分析 - 前总统奥巴马批评解散USAID是"巨大错误" 称"对许多人而言USAID就是美国" [3] - 专家指出美国关闭USAID是对"干涉性外交"的变形延续 从"用援助搞乱世界"转向"用贸易和投资搞乱世界" [1] - 专家认为此举间接承认美国衰落 战略重点转向投资和贸易依然围绕中国展开 [4] 新政策方向 - 新政策将支持有能力自助的国家 资源投入能产生乘数效应并催化私人企业和全球投资的领域 [3] - 鲁比奥声称新模式能让美国更好对抗中国"剥削性援助模式" 促进美国战略利益 [3] - 专家指出美国继续将贸易和投资武器化 服务于地缘政治竞争 [4]
美欧齐砍援助!乌克兰人道救援体系濒临停摆
金十数据· 2025-07-02 16:39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随着依赖美国资金的国际救援委员会(IRC)等组织陷入困境,以及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主要捐助国也 在削减人道援助以节省资金增加国防开支,乌克兰人道救援体系正濒临崩溃。 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乌克兰一直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资金的最大接受者。据 该机构现已关闭的网站显示,此后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26亿美元人道援助、50亿美元发展援助,并直接 向乌预算注资300亿美元,而这一切几乎已停止。特朗普今年1月下令冻结了USAID对外援助计划。 美国的支持曾用于支付教师和急救人员工资、帮助国内外流离失所的乌克兰人、排雷及支持当地媒体。 对乌援助的削减恰逢特朗普在俄乌冲突中越来越偏向支持俄罗斯,这使得乌克兰比冲突初期以来任何时 候都更脆弱。 路透社采访了八家为乌克兰人提供从医疗救助到撤离等人道服务的非政府组织,它们详细描述了美国突 然撤资和其他国家削减资金造成的混乱:两家组织裁员,部分员工降薪,一家关闭基辅办公室,另一家 缩减在乌全境业务,所有组织都因资金放缓大幅缩编。 欧洲未能填补缺口 对这个小村庄的人们来说,失去援助难以想象——最近的医院在20 ...
美国新政策生效,欧盟公布反制手段,彻底撕破脸了,信号强烈
搜狐财经· 2025-07-01 22:23
美国新关税政策 - 美国自6月23日起对八大类钢制家用电器(包括冰箱、烘干机、洗衣机等)加征50%关税 [1][3] - 该政策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举措的延续,从最初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逐步升级至下游产品 [3] - 美国政府试图通过高关税壁垒吸引制造业回流,为本国相关产业营造优势环境 [3] 欧盟反制措施 - 欧盟在政策生效次日公布反制手段,计划对价值95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征收一揽子关税 [3] - 反制清单涵盖民用飞机、汽车、医疗器械、农产品、酒类产品等多个领域 [3] - 欧盟还考虑依据《数字市场法案》强化对美国科技公司监管,包括征收数字服务税、限制数据流动等 [3] 美欧贸易冲突背景 - 欧盟对美出口规模较大,美国新政策严重冲击欧盟相关产业及就业 [5] - 美国贸易政策反复无常,曾要求欧盟承认美国标准、废除部分法律等 [5] - 欧盟意识到一味妥协无法维护自身利益,因此采取坚决反制 [5] 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 - 美欧贸易摩擦导致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与产品销售环节受阻 [5] - 欧盟汽车产业对美国钢铁有依赖,美国提高钢铝关税致使欧盟车企生产成本上升 [5] - 欧盟对美国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将降低美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竞争力 [5]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 - 双方加征关税推高产品价格,抑制消费需求 [5] - 企业因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削减投资、推迟扩张计划 [5]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显示,美欧贸易冲突持续升级将显著拉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5] 美欧关系未来走向 - 短期内美欧关系将愈发紧张,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市场萎缩困境 [8] - 长期来看欧盟或推进战略自主,减少对美国市场与技术依赖 [8] - 欧盟计划拓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贸易合作,提升自身军事能力 [8]
从贸易战到轰炸伊朗:美国声誉加速崩塌
新华社· 2025-06-30 14:54
美国单边主义行为对全球经贸和地缘政治的影响 - 美国发动全球贸易战严重冲击全球经贸秩序,导致全球经济面临严重不确定性 [1] - 美国军事介入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将地区局势推向热战边缘 [1] - 美国关税政策和对伊军事打击双重冲击使面临停滞风险的世界经济威胁加大 [1] 美国国际形象和声誉的恶化 - 全球41国受访者对美国的净好感度从特朗普政府上台时的20多分降至负1.5分 [2] - 美国在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净正面形象值降至负数 [2] - 美国削减对外援助、退出国际组织和协议等行动对其形象造成长期损害 [2] 美国霸权行径的长期影响 - 美国长期倚仗霸权构筑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单极世界,干涉他国内政并发动战争 [3] - 美国在霸权衰落焦虑中采取关税讹诈、吞并他国领土、军事袭击等极端手段 [3] - 国际社会对美国霸权行径的唾弃与抵制日益强烈,多极化进程加速 [3]
“特朗普手机,美国制造”竟是谎言!美国唯一手机制造商“打脸”:其实是一家中国公司生产!分析师也表示“像中国产品”
新浪财经· 2025-06-30 09:02
特朗普T1智能手机事件 - 特朗普集团推出的T1智能手机最初宣传为"美国制造",但近期官网已悄然移除相关表述,改为"美国自豪设计" [5][6] - 定价499美元的土豪金款T1手机被曝实际由中国厂商生产,美国本土手机制造商Purism CEO公开质疑其产地真实性 [6] - 分析师指出T1手机规格与中国厂商产品高度相似,且美国缺乏手机制造供应链,本土组装可能性极低 [6][8] - 特朗普集团未公开供应链细节,采用品牌授权模式运营T1手机,硬件设计与通信服务均由第三方负责 [10] iPhone美国制造计划 - 特朗普威胁对非美国制造的苹果产品加征25%关税,但分析师预测"美国制造"iPhone价格将上涨190%至3500美元 [12] - 韦德布什证券估算iPhone美国生产成本将从1000美元飙升至3000美元以上,且最早2028年才能实现产能转移 [14] - 中国承担苹果90%生产且具备完整供应链,美国面临50万制造业岗位缺口且员工留存率低 [14][15] - 技术洞察公司报告认为苹果"极不可能"将iPhone组装迁回美国,因供应链已在中国深度扎根 [15] 特朗普团队营销策略 - 竞选团队推出售价27美元的"DADDY"主题T恤,利用北约峰会梗进行流量变现 [17][19] - 2023年以来已发送超1000封募捐邮件,采用特朗普口吻制造"私人对话"感并多次将争议事件商品化 [20] - 营销案例包括将特朗普入狱照印在周边产品售卖,形成稳定的"丑闻变现"商业模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