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货币
icon
搜索文档
和讯投顾王佳楠:放量突破3500,接下来怎么搞?
和讯财经· 2025-07-10 18:46
市场表现分析 - 指数震荡上行过程中权重股加速上涨导致资金虹吸效应 银行板块近期表现强势吸引资金流入 [2] - 数字货币概念板块出现资金集体出逃迹象 恒宝股份盘中触及跌停 尾盘虽翻红但形成吊颈线技术形态 预示下跌趋势 [2] - 创新药板块指数波动较大 上引线频繁出现 显示底部个股轮动补涨特征 CRO概念已进入补涨阶段 [2] 行业配置建议 - 国产算力方向仍具配置价值 半导体行业需等待7月中下旬业绩与消息面催化 [2] - 高位板块如数字货币和创新药需警惕调整风险 建议等待充分调整后再介入 [2] - 当前应重点关注底部未充分上涨的板块 回避获利盘集中的高位品种 [2]
信安世纪(688201)每日收评(07-10)
和讯财经· 2025-07-10 17:24
公司分析 - 综合得分64 02分 趋势方向较强 [1] - 当日主力成本12 54元 5日主力成本11 66元 20日主力成本10 01元 60日主力成本10 01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2次 跌停0次 [1] - 短期压力位12 98元 短期支撑位12 01元 中期压力位13 19元 中期支撑位10 06元 [1][2] - K线形态显示双飞乌鸦 行情将见顶回落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34 02万元 占总成交额-11%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15 57万元 大单净流出2018 45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17 03万元 [2] 行业分析 -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表现:软件开发-0 48% 数字货币-1 16% 网络安全-0 59% 数据安全-0 67% [2]
电子身份证概念下跌1.63%,5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6:59
电子身份证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10日收盘,电子身份证概念下跌1.63%,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11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有天融信(+3.07%)、中科江南(+2.85%)、思特奇(+1.25%)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京北方(-7.11%)、东信和平(-6.95%)、楚天龙(-6.78%)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硅能源(+3.39%)、房屋检测(+2.89%)、有机硅概念(+2.51%)位列涨幅前三 [1] - 兵装重组概念(-3.20%)、电子身份证(-1.63%)、无人零售(-1.34%)位列跌幅前三 [1] 资金流动情况 - 电子身份证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6.42亿元,33只个股呈现净流出 [1] - 京北方主力资金净流出3.44亿元居首,新国都(-2.62亿元)、楚天龙(-1.69亿元)紧随其后 [1] - 中科江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893.98万元,思特奇(+962.73万元)、南天信息(+882.97万元)亦获净流入 [1]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京北方换手率19.07%,主力资金净流出3.44亿元 [1] - 新国都换手率17.28%,主力资金净流出2.62亿元 [1] - 中科江南换手率3.93%,主力资金净流入3893.98万元 [1][2]
数字货币概念下跌1.11%,12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0 16:50
数字货币概念板块表现 - 数字货币概念板块整体下跌1.11%,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32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中科金财(10.00%)、中油资本(6.15%)、翠微股份(4.26%)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中亦科技(-9.23%)、四方精创(-8.46%)、金一文化(-8.16%) [1][3] 资金流动情况 - 数字货币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2.21亿元,69只个股呈现净流出,12只净流出超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的个股:四方精创(-5.73亿元)、金一文化(-3.67亿元)、京北方(-3.44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中油资本(8.59亿元)、中科金财(6.76亿元)、神州信息(1.39亿元) [2] 相关概念板块涨跌幅 - 涨幅居前的概念板块:硅能源(+3.39%)、房屋检测(+2.89%)、有机硅概念(+2.51%) [2] - 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兵装重组概念(-3.20%)、电子身份证(-1.63%)、无人零售(-1.34%) [2] 个股资金流动明细 - 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的个股包括新国都(-2.62亿元)、金证股份(-2.57亿元)、海南华铁(-1.97亿元) [2][3] - 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的个股包括广电运通(1.27亿元)、翠微股份(1.23亿元)、神州信息(1.39亿元) [4] - 中科金财换手率达35.03%,主力资金净流入6.76亿元,股价涨停 [4]
粤开市场日报-20250710
粤开证券· 2025-07-10 16:09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7月10日市场表现进行回顾,展示主要指数、申万一级行业和概念板块涨跌幅情况 [1] 市场回顾 - 主要指数涨跌幅:沪指涨0.48%,深证成指涨0.47%,创业板指涨0.22% [1] - 申万一级行业表现:房地产、石油石化、钢铁涨幅居前;电子、公用事业、计算机涨幅居后 [1] - 概念板块表现:稀土、连板、首板概念表现较好;数字货币、电路板、航母概念表现较差 [1]
数字货币概念股短线跳水,中亦科技跌超10%
快讯· 2025-07-10 14:34
数字货币概念股表现 - 中亦科技(301208)股价跌幅超过10% [1] - 金一文化(002721)股价接近跌停 [1] - 京北方(002987)、雄帝科技(300546)、楚天龙(003040)、四方精创(300468)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挫 [1]
证券ETF(512880)涨超1.5%,交投活跃与政策利好提振行业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36
非银金融行业表现 - 非银金融领域有望受益于较高的市场活跃度 [1] - 券商上半年股权承销规模达7628.36亿元,同比增长402.91% [1] - 债券承销金额7.41万亿元,同比增长29.38% [1] - 头部券商市场份额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1] 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 - 非银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证券结算、保险合约等场景的应用显著提升效率 [1] - 2023年金融科技渗透率达67%,预计2030年将超85% [1] - 央行修订《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为区块链、数字货币等创新技术融合预留空间 [1] - 央行响应国际金融治理新趋势,为未来对接数字人民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奠定制度基础 [1] 金融开放与创新 - 央行高度重视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深化金融开放创新 [1] - 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1] - 推广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 [1] 证券ETF与指数表现 - 证券ETF跟踪的是证券公司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2] - 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业务范围涵盖证券经纪、投资银行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该指数成分股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是衡量证券市场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 [2]
聚焦数字货币,最正宗的8家公司!(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7-10 10:19
在2025年6月,全球对数字货币的关注度迎来了显著增长。 其中,券商研究领域的热度尤为显著,仅在一周的时间内,即6月15日至21日,国内16家极具影响力的机构纷纷发布超过24份关于稳定币的专题研究报 告,内容涵盖了宏观政策、跨境支付、区块链技术等多个维度的深入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公开征求意见通知,其中明确了CIPS参与者的账户管理、注资、资金结算 等具体流程。 随着香港《稳定币条例》预计于8月生效,蚂蚁、京东等科技巨头加快了牌照申请的步伐。在市场表现方面,一些A股稳定币概念股在一个月内的涨幅超 过了60%,而跨境支付通系统的上线更是进一步促进了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美国参议院以68票赞成、3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GENIUS稳定币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经过两院审议通过的针对稳定币的专项监管立法,目前 该法案已进入众议院审议阶段。 在我看来,稳定币的内涵既融合了数字货币的便捷性,又继承了传统货币的稳定性,充当着数字资产与实体资产之间桥梁的角色。 目前,稳定币的产业链已相对完善,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级市场发行层和二级市场流通层。 在一级市场发行 ...
数字货币板块短线拉升,中科金财涨停
快讯· 2025-07-10 09:56
数字货币板块市场表现 - 数字货币板块出现短线拉升行情 [1] - 中科金财(002657)涨停 [1] - 创识科技(300941)、四方精创(300468)、神州信息(000555)、长亮科技(300348)、中油资本(000617)等个股同步走高 [1]
抛抛抛!美债持仓量一降再降,美财长迫不及待喊话中国,好话说尽
搜狐财经· 2025-07-09 21:40
中国减持美债与增持黄金 - 中国连续8个月减持美债,累计减持规模达5577亿美元,3月单月减持189亿美元 [1][5] - 中国美债持仓量从峰值1.3万亿美元降至7654亿美元 [5] - 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连续8个月增持,截至6月底达7390万盎司 [5] 美国财政状况与应对措施 -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财政赤字问题严重 [7] - 美国财长贝森特对中国释放温和信号,呼吁"建设性对话"以稳定美债市场 [3][9] - 美国对日韩等盟友加征25%关税,同时对中国采取缓和态度 [3] 中国战略调整与金融安全 - 中国减持美债是系统性战略调整,旨在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 [5][11] -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货币测试,构建自主金融框架 [11] - 美国频繁使用金融制裁(如冻结伊朗资产、制裁俄罗斯)促使中国加速去美元化 [7][11] 国际市场影响与连锁反应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美债持有国,其抛售行为可能引发其他国家效仿,导致美债价格暴跌 [9] - 中东产油国、拉美国家及欧盟成员国关注中国操作,美元体系根基可能被动摇 [9] - 美联储迟迟不降息加重债务负担,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7] 中美关系与未来谈判 - 美国试图通过高层会谈(涉及贸易、俄乌局势、伊朗核问题等)拉住中国 [13] - 中方要求平等对话,拒绝单方面要求,强调金融自主权 [15] - 美国"举债上瘾"的财政状况面临结构性风险,中国不愿继续充当"输血者"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