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区团购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要在此刻关掉美团优选?
虎嗅· 2025-06-24 08:39
美团优选业务调整原因分析 - 美团宣布关闭部分区域美团优选业务,主要由于持续亏损且盈利前景不明朗[1][2] - 2024年财报显示新业务亏损73亿元,较2023年202亿元有所收窄但仍未见盈利希望[3][5] - 该业务对核心本地商业未产生协同效应,反而可能影响核心业务发展[2][12] 美团财务表现 - 2024年核心本地商业收入5242亿元,同比增长35.5%,利润率20.9%[3] - 新业务板块亏损73亿元,亏损率8.3%,较2023年28.9%的亏损率显著改善[3] - 公司整体经营利润368亿元,利润率10.9%[3] 美团战略布局演变 - 新业务布局初衷是为核心业务服务,构建生态体系[7] - 社区团购曾被视作本地商业重要环节,与即时零售形成业务矩阵[8][9] - 当前战略重点转向外卖业务全球化扩张和即时零售非餐场景拓展[13] 即时零售业务发展 - 美团闪购日订单突破1800万,显示非餐即时零售需求激增[11] - 公司计划通过"价格力"战略使即时零售具备"快"和"省"双重优势[16][17] - 即时零售与社区团购业务模式产生内部竞争,后者优势可能转向供应链支持[12][18] 市场竞争态势 - 京东通过价格补贴策略冲击美团外卖市场份额[14] - 阿里被迫重启饿了么市场竞争[14] - 美团计划5年投入10亿美元拓展巴西等海外市场[14]
“美团优选关闭”冲上热搜 公司回应称“局部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7:03
业务调整 - 美团优选自6月23日起暂停部分区域接单 退出亏损地区 广东福建浙江等优势区域保持正常运营 [1] - 公司回应称业务调整属于转型升级 不存在部门解散情况 部分人员转至线下业务N项目或加入其他业务 [1] - 美团优选覆盖全国90%以上市县 数量超过2000个 但调整被员工称为突然 [2] 财务表现 - 2024年新业务经营亏损收窄至73亿元 较上年同期201.66亿元收窄63.9% 经营亏损率由28.9%改善至8.3% [6] - 2024年第三季度新业务首度实现除优选外整体盈利 经营亏损同比收窄79.9%至10亿元 [6] - 亏损收窄主要源于运营效率改善 与优选业务止损式调整直接相关 [7] 战略转型 - 公司将集中资源聚焦优势区域 探索"次日达+自提"模式和社区零售新业态 深耕生鲜食杂供应链 [1] - 美团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 包括扩大美团闪购品牌和小象超市覆盖范围 加强供应链数字化能力 [7] - 小象超市将逐步拓展至所有一二线城市 源头直采项目计划覆盖全国200个县级农产区 [7] 竞争环境 - 美团高管称优选亏损主因是规模增长低于预期导致件均履约成本难降 以及激烈竞争使商品加价和降补贴难度加大 [5] - 社区团购市场被公司评价为"比预期更艰难"且"非有增长潜力的好生意" [5] 海外拓展 - 公司加快出海步伐 小象超市海外版Keemart于6月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两个区域测试上线 后续将向其他地区扩展 [7] - 海外拓展建立在Keeta外卖业务基础之上 形成业务协同效应 [7]
社区超市为何就成了香饽饽?
36氪· 2025-05-26 10:16
社区小店崛起背景 - 消费趋势转变推动"家门口经济"成为刚性需求 消费者对"15分钟生活圈"依赖加深 更倾向就近购物以节省时间 同时"精致穷""性价比优先"理念普及 对价格敏感度提升[4] - 供应链效率提升是核心驱动力 盒马NB的"城市仓+社区店"体系将补货响应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4小时 库存周转率达行业平均1.8倍[5] - 奥乐齐90%自有品牌采用全球直采 压缩中间环节成本 商品价格比传统商超低15%-20%[6] 与传统商超的竞争维度 - 效率碾压:盒马NB精简SKU至约1000个 生鲜占比超60% 单店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 永辉mini店因依赖传统大店思维关停超90%门店[10][11] - 场景重构:奥乐齐针对白领打造"极简SKU+速购"模式 盒马NB构建"商品+服务+社交"复合场景 传统商超仍停留在货架陈列阶段[13] - 成本颠覆:传统商超租金人力成本占比达30% 盒马NB通过社群裂变扩张 奥乐齐优化人员配置 沃尔玛社区小店面积控制在500平米降低库存压力[14] 与即时零售的竞合关系 - 即时零售依赖高成本前置仓与配送体系 美团闪电仓配送成本占单均金额20%-30% 社区小店通过到店自提降低履约成本[17][18] - 头部品牌加速线上布局 盒马NB支持30分钟送达 京东七鲜依托秒送体系实现全城覆盖 奥乐齐商圈选址吸引线上订单[19] - 供应链效率是竞争核心 盒马NB利用阿里全球直采资源 美团小象超市整合本地供应商实施区域化选品[20][21] 与社区团购的差异化竞争 - 运营模式:社区小店构建"体验型信任闭环" 68%消费者将"亲眼看到商品"列为首选原因 社区团购团长流失率超40% 商品品控问题突出[25] - 供应链能力:盒马NB生鲜从采摘到上架压缩至24小时 损耗率低于5% 社区团购三级分拨体系导致叶菜类损耗率超20%[26] - 消费场景:社区小店覆盖即时全时段需求 盒马NB线上订单中应急食品占比超60% 社区团购依赖促销驱动 无优惠券时复购率仅25%[27] 未来发展趋势 - 业态分化:硬折扣店深耕生鲜与自有品牌 服务型超市拓展健康食品与社区活动 即时零售融合店向3C数码等长尾需求延伸[32] - 技术驱动:盒马NB利用ERP系统实时竞品分析 京东七鲜"仓店一体"实现30分钟配送 AI与物联网技术提升智能货架管理[34][35][36] - 生态竞合:沃尔玛接入京东秒送平台 区域品牌开放供应链吸引加盟合作 行业从零和博弈转向互利共赢[37]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6.26%,主力资金净流出1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03 17:40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3日收盘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6.26%居跌幅榜前列,资金净流出51.30亿元 [1][2] 概念板块表现 - 中韩自贸区、动物疫苗、禽流感等概念板块上涨,涨幅分别为5.66%、4.27%、2.62% [2] - 同花顺果指数、同花顺出海50、AI PC等概念板块下跌,跌幅分别为6.26%、3.89%、3.53% [2]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个股表现 - 东山精密、歌尔股份、鹏鼎控股等跌停,蓝特光学、蓝思科技、赛腾股份等跌幅居前 [1] - 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长盈精密等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分别净流出11.09亿元、10.51亿元、4.94亿元 [2] - 中石科技、蓝特光学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5118.40万元、2230.03万元 [2] 相关ETF表现 - A50ETF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近五日涨跌-2.15% [4] - A50ETF最新份额为43.5亿份,增加78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435.9万元 [4]
社区团购真完了?
投中网· 2025-04-01 16:26
社区团购市场发展历程 - 2018年社区团购行业高峰期全国有超过300家平台,包括阿里、拼多多等大厂及兴盛优选等创业公司,当年融资金额达40亿元,平均每家获投1.5亿元 [8] - 2020年大厂加速布局,阿里宣布"投入不设上限",京东设立2000万元奖励抢占市场份额,行业进入"抢城大战"阶段 [9] - 2024年市场仅剩美团优选与多多买菜双雄对峙,阿里旗下淘宝买菜退出赛道 [6][11] 大厂战略动机分析 - 下沉市场用户规模占移动互联网大盘50%以上,但渗透难度大,社区团购成为攻占该市场关键武器 [9] - 阿里2016年起探索线下整合,收购银泰百货;拼多多通过"农地云拼"强化农产品供应链;美团优选聚焦四线以下市场 [9][17] - 社区团购通过"小区场景+团长私域"实现"货找人"模式,挖掘消费需求并为生态业务赋能 [10] 商业模式核心矛盾 - 需同时满足"低价、人效、质量"三角,但生鲜品类高损耗特性导致用户留存率持续走低 [13] - 美团2021-2024年新业务亏损分别为384亿/284亿/202亿/73亿元,京东2021年新业务亏损106亿元 [13] - 团长佣金从15%降至2%,影响服务质量,美团采用"夫妻店+BD"模式,拼多多弱化团长作用 [14][1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2020年起美家买菜、橙心优选等平台陆续退出,2023年美团减少补贴,京喜拼拼大规模裁员 [10][11] - 拼多多凭借农产品直连实现区域毛利转正,阿里因缺乏供应链优势陷入GMV增长缓慢的负面循环 [13] - 淘宝买菜转型动作迟缓被边缘化,京东升级"京喜自营"转向产业带布局 [17] 大厂战略调整方向 - 阿里聚焦"直发到家"快递电商模式,保留流量入口;京东重启京喜作为产业带业务组成部分 [17] - 行业重心从流量内卷转向"数字赋能",拼多多强化农产品供应链,阿里收缩实体零售聚焦电商与AI [17] - 互联网企业进入理性成熟期,更注重技术赋能实体与生态协同,而非颠覆性扩张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