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同富裕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到203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
中国新闻网· 2025-10-12 20:44
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 - 到203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到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 [1] - 浙江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5%,人均GDP达13.56万元 [1] - 已建成城乡风貌样板区405个、未来社区1039个,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惠及群众1300万人 [1] 城市发展重点任务与体系优化 -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3] - 系统实施城市体系优化、动能转换等7方面、24项重点任务 [3] - 支持杭甬唱好“双城记”,推动三大都市圈和金(义)衢丽城市群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3] - 目标到2027年各省域中心城市GDP全国排名进一步提升 [3] 城乡融合与基础设施 - 构建以县城、中心镇、重点村为支点的支撑体系,实施城乡供水、污水等六大一体化工程 [3] - 推动城市产业和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3] - 目标到2027年城市周边村基本实现供水、污水处理一体化全覆盖,液化气城乡统一配送入户率达90%以上 [3] 产业动能转换与创新培育 - 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动能转换 [4] - 加强经开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等各类产业平台整合提升,建好用好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 [4] - 培育建设创客社区、城市硅巷和科创街区,目标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5%以上 [4] 住房供应与社区建设 - 目标到2027年全面构建覆盖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好房子”供应体系,累计建成未来社区1600个以上 [4] - 计划建成城镇建设高质量城区样板5个、片区样板160个、社区样板200个、小城镇样板40个 [4]
叶永青:工薪阶层个税税负仍然偏高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17:52
经济观察报:这几年,调整个税起征点、优化税率等改革建议总能引发广泛讨论?这类呼吁背后的 社会诉求是什么? 叶永青: 个税改革成为焦点,背后是经济、社会公平和税制现代化多重因素的深度交织。 这并非 简单的"提高起征点"呼声,更关乎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化。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个税被认为是社会二次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备受关 注。在当前中国的大背景下,基于共同富裕的概念与促进经济发展、提振消费的需求,减轻中低收 入群体税负,能直接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对提振消费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自2018年个税起征点调整以来,居民收入与生活成本(尤其是大城市的住房、教育、医疗支出) 已显著提高。此外,现行的固定扣除标准难以充分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实际负担差异及通胀 效应,因此调整的呼声持续存在。 叶永青认为,当前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力度仍在不断加 强,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历史上,我国税制在资本相关规则与 管理方面相对宽松。 作者: 杜涛 封图:图虫创意 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不少委员代表提出个人所得税(下称"个税")改革的建议,比如提高起征点 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 ...
叶永青:个税税负对工薪阶层仍然偏高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17:45
(原标题:叶永青:个税税负对工薪阶层仍然偏高) 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不少委员代表提出个人所得税(下称"个税")改革的建议,比如提高起征点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 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同时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方面提 出"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 个税如何在筹集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 9月10日,经济观察报就个税改革相关问题专访了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叶永青。他认为,在当前中国 的大背景下,基于共同富裕的概念与促进经济发展、提振消费的需求,个税改革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关 于提高起征点,核心诉求在于:不少人认为目前工薪阶层的个税税负仍偏高,且在通胀持续的背景下, 长期不调整起征点并不合理;从提高个人收入、促进消费的角度出发,通过个税改革刺激消费、扩大内 需,是核心的经济考量。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税负,能直接增加其可支配收入, ...
理论“滴灌”润乡野,“三化”路径育心田丨广东文明乡风建设成效观察①
南方农村报· 2025-10-11 15:06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通过“立体化传播、在地化转化、情感化认同”的“三化”路径,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效融入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支撑 [5][6][7][8][94][95][96] 立体化传播体系 - 构建“党建引领、科技赋能、阵地创新”协同发力的理论传播网络,打破“上热下冷”的传播困境 [12][13] - 茂名市电白区水石村实行“党员联户”制度,119名党员每人定点联系5-10户村民,形成四级传播网络,2023年累计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 [18][19][20] - 借助“粤智助”政务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水石村设2个综合窗口承接53项“办事不出村”服务,提升服务效率 [27][28][29] - 顺德某村通过动画视频《咱村的分红咋来的?》解读共同富裕,单条阅读量超5万,增强互动性 [31] - 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祠堂、榕树下“板凳夜话”等多元阵地,以及“龙舟说唱”、客家山歌等非遗民俗形式进行宣讲,顺德“龙舟说唱”单条阅读量常超10万 [34][35][45][46] 在地化实践转化 - 将理论核心要义嵌入村规民约和积分管理,茂名信宜市双合村将文明行为量化积分并与集体经济分红挂钩,明确将年度集体经济收益的40%作为文明积分奖励基金 [55][56][57][65][66] - 2024年双合村集体分红126万元,积分前20%村民额外获近3000元奖励,一名“电商缺斤短两”村民被取消分红,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比例从2022年的30%升至85%,矛盾纠纷下降60% [66][67][68] - 水石村志愿服务岗2023年调解纠纷15起,结对帮扶12户困难家庭,佛山紫南村通过“村民议事会”完成3条村道“黑底化”改造,新增2处健身广场 [70][71][73][74] 情感化价值认同 - 理论传播带来村民思想观念转变,双合村村民从认为“政策是上面的事”转变为主动参与“清洁家园”志愿活动和“护河队”巡查 [82][83][84] - 村民主体意识觉醒,水石村村民自发成立“文明劝导队”,双合村村民依托三华李产业和农文旅融合开农家乐、做直播,2024年农文旅收入带动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 [89][90][91]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经济日报· 2025-10-11 08:42
坝盘村发展成果 - 贵州省安龙县坝盘村实际常住村民人口由2023年底的109人增长至400余人 [1] - 2024年坝盘村旅游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1] - 村内民宿、桨板俱乐部等业态增至100多家 [1] 乡村产业发展策略 - 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需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的乡村产业 [2] -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2] - 发展乡村旅游,把风景变成产业,让人气汇成财气 [1]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需加快补齐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2] - 健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2] - 坝盘村通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来推进振兴 [1] 乡村发展动力机制 - 乡村发展需要外部帮扶力量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扶上马"后再"送一程" [2] - 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农村地区需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和提高内生韧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 坝盘村的蝶变是外部持续帮扶与自身发挥资源优势、不懈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 乡村全面振兴需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推动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3] -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引导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3] - 目标是实现仓廪实衣食足与知礼节知荣辱,让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同发展 [3]
民政部:“十四五”期间,全国慈善组织每年支出1500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10-10 12:20
慈善组织规模增长 - 全国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从2020年底的940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16000多家,增长70% [1] - 备案的慈善信托从2020年底的530单增加到目前的2570单,增长近4倍 [1] 慈善资金规模与用途 - 福利彩票累计筹集公益金2566亿元,用于补充社保基金、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 [1] - 全国慈善组织每年支出1500亿元,主要用于"一老一小""一残一困"、教育医疗、就业增收等方面 [1] - 社会各界捐赠资金200多亿元,支持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甘肃积石山地震、西藏定日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 [1] 互联网募捐平台发展 - 民政部依法指定的32家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累计募集资金1600多亿元 [1] - 募集资金广泛用于乡村振兴、扶弱济困和大病救助等领域 [1]
精彩茶人之家 龙井茶艺传香
杭州日报· 2025-10-10 10:28
相较于采茶、茶艺等传统个人赛事,此次首次以茶农家庭为对象,以"六会"(会种茶、会采茶、会 炒茶、会评茶、会泡茶和会玩茶)为切入点,聚焦西湖龙井茶从茶园到茶杯的产业全链,旨在实现"村 村都有茶窗口、家家都有茶艺师"的美好愿景,助力西湖风景名胜区"宜居和美乡村"建设。 近日,2025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中国茶人之家大赛迎来第二阶段评比,先后在双峰村茶园和中国 茶叶博物馆完成采茶与茶艺两个赛项。 比赛当天上午,"双手提采"大比武在龙井茶园拉开大幕。 选手们采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采摘手法,只见翻飞的手指在枝头轻盈起舞,鲜叶如雨点般 落入一个个茶篓……他们中有和茶树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茶农,一捏一提间尽显数十年功力;也有接棒 传承的中生代力量,展现出速度与精度的完美平衡。 一台台或精致或巧思的茶席,如一座座细心打理的小院,别有一番韵味;一盏盏自家茶叶冲泡的茶 汤在席间流出,带着馥郁香气,诉说着温馨的农家故事。 "比赛不仅展现出参赛家庭对西湖龙井茶的深厚了解和对非遗的热爱及传承,同时传递出情真意切 的亲子关系。"浙江树人学院国际茶文化学院院长、评委组组长朱红缨说,"让我感受到景区新农人的责 任感和共富精神。" 经 ...
枣庄市峄城区“盆景养老·峄城共富”项目初见成效
大众日报· 2025-10-10 09:29
枣庄市峄城区"盆景养老·峄城共富"项目初见成效 石榴盆景"结"出养老钱 远山含黛,秋雨笼烟。枣庄冠世榴园迎来丰收季,挂满石榴果的枝条在山风中愈显遒劲有力。 中秋节前夕,冠世榴园腹地,万家福石榴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小院里石榴飘香,枣庄市峄城区榴园 镇朱村的老人在石榴树下算起了"过节账"。 挂在石榴树上的条幅格外醒目——"盆景养老·峄城共富"养护费发放仪式,村里的老人们在一旁翘 首以待。 "呦,刘威又黑了!"一进小院,枣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市石榴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首席专家安广池打趣道。 "安教授,辛苦您过会儿再给咱讲讲石榴盆景养护细节。"合作社负责人刘威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 一边招呼着。当天,刘威要给朱村首批参与"盆景养老·峄城共富"项目的10位老人发放养护费。 长条桌上码着一摞摞百元大钞,合作社工作人员正按名单叫号:"五奶奶,养护60盆盆景,全部合 格,3000元!" 随着一声清亮的吆喝,91岁的孙张氏慢悠悠地走到桌前,接过一沓崭新的钞票。她抬头对刘威 说:"威啊,这钱都是给我的?这把老骨头,真能养出石榴盆景?" "咋不能!"刘威帮老人数了数钱,"您养的'童子功'盆景,枝丫盘得巧,明年您可得多养护几 ...
枣庄|枣庄市峄城区“盆景养老·峄城共富”项目初见成效
大众日报· 2025-10-10 09:04
项目模式 - 项目名称为“盆景养老·峄城共富”,由万家福石榴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旨在让老年人通过养护石榴盆景获得收入 [1][2][3] - 项目采用“闭环体系”,合作社提供盆景幼苗、技术指导并负责销售,农户仅负责养护,实现“零门槛”参与 [4] - 农户根据盆景品相可获得每盆50-100元人民币不等的养护费用 [3] 运营成果 - 项目成立一年来,已有57户老人参与,累计养护盆景3000余盆 [5] - 项目销售额突破50万元人民币,累计向农户发放养护费15万余元人民币 [5] - 在首次养护费发放仪式上,朱村10位老人共领取24800元人民币,其中最高单户领取3000元人民币(养护60盆)[2][3] 社会效益 - 项目有效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的收入与自我价值感,特别是为留守老人提供了“家门口挣钱”的机会 [2][3] - 参与者包括高龄老人(如91岁的孙张氏)和行动不便者(如65岁的胡安勇),体现了项目的包容性 [2][3] - 合作社定期邀请农业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将养护技术用通俗语言传授给老人 [4] 行业背景 - 峄城地区拥有超过2000年的石榴栽培历史,但传统种植模式收益较低 [3] - 项目创新性地将石榴种植与盆景艺术结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3] - 该模式被视为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实践 [5]
酒水销售怎么做?破解市场困局用什么方法
搜狐财经· 2025-10-10 07:56
行业历史与文化意义 - 酒类饮品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悠久历史,是文化、社交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 [1] 市场规模与行业韧性 - 2024年全球酒水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美元,中国作为最大消费国市场规模稳定在万亿级别 [3] - 白酒品类中,仅茅台和五粮液两家企业年营收总和就超过2000亿元,啤酒品牌年销量以千万千升计 [3] - 低度酒和果酒等新兴品类在几年内已支撑起数百亿市场,行业消费基本盘稳固,具有抗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 [3] 当前行业困境与矛盾 - 传统线下渠道如烟酒店、商超和批发市场出现客流量减少和销售困难的现象 [5] - 与此同时,新兴渠道如奶茶店的微醺果酒、高端酱酒定制和线上直播专场(单场销售额可达上亿元)需求旺盛,表明问题核心在于销售模式而非需求消失 [5] 传统销售模式痛点 - 传统流通渠道层级过多(厂家-总代-市代-区县代-经销商-终端门店),导致70%的加价消耗在中间环节,终端价格远高于出厂价 [6] - 终端店主面临高资金门槛(启动资金需一两百万)、库存积压风险以及利润微薄的问题 [6] - 进货依赖店主个人经验,缺乏对周边消费者偏好的数据洞察,拓客方式传统且效率低下 [6] 技术赋能与新销售模式 - AI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酒水销售,可分析周边5公里内消费数据,实现精准选品(如根据小区偏好或节日高峰备货)和预测需求 [8] - 系统能根据消费者购买记录进行精准推荐(如从婚宴用酒推送至宝宝宴套餐),并通过跨界合作(联动的餐饮、婚庆商家)实现场景化服务 [8] - 技术应用将销售模式从“等客上门”转变为“精准找客”和“留客锁客” [8] 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分配 - 新商业模式通过砍掉所有中间流通环节,将节省的70%加价空间一部分让利给消费者,另一部分分配给参与者和合伙人 [11] - 该模式降低了创业门槛,为合伙人提供总部技术支持、营销方案和拓客帮助,已有600多位创业者加入,包括原烟酒店主和大学毕业生,部分人月营收翻数番,年收入突破100万元 [11] - 模式将消费者转化为经营者和合伙人,通过分享机制实现收益,符合共同富裕理念,改变了传统渠道垄断的分配格局 [11][1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酒水行业的未来在于采用新技术(AI与大数据)和新商业模式(共享共赢)来解决传统销售痛点,并顺应公平分配的社会需求 [15] - 成功的关键在于既尊重行业的刚性需求本质,又能通过模式创新让更多参与者从万亿级市场中获益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