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重视科技赋能外汇管理,以科技提升外汇管理与服务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21:04
外汇管理局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政策措施 - 国家外汇局着力推动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双向赋能发展,不断完善外汇管理政策框架,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为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1] - 通过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为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便利,开展QFLP外汇管理试点吸引境外长期资本进行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 [1] - 持续扩大贸易便利化政策覆盖面,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1] - 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开展"科汇通"试点,便利外资科研机构使用境外长期资金,优化薪酬、教育等配套外汇服务提升科技人才用汇便利化 [1] 科技赋能外汇管理的具体应用 - 应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在多个机构间建立信息交换和核验机制,截至5月末累计协助10多万家企业获得超过4100亿美元融资,便利企业付汇超过2.1万亿美元 [2] - 运用数字技术优化外汇局与银行间业务流程,增强监管穿透力,为银行减负同时提升监管质量 [2] - 通过数字化手段简化办事流程,推动外汇便利化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2] -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模型加强非现场监测能力,精准识别和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特别是针对加密货币非法跨境资金转移问题 [2] 金融与科技相互促进的发展前景 - 金融发展为科技创新应用提供巨大需求和良好场景,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应用空间和舞台 [3] - 推动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双向赋能发展是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 [3] - 国家外汇局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促进科技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深化"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 [3]
“全球欧元时刻”正在加速到来?
搜狐财经· 2025-06-05 12:14
欧元国际化现状 - 欧元在国际货币使用的主要指标中份额达到19%以上,但与美元的差距依然显著[1] - 近年来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国际存款余额、国际贷款余额及全球外汇结算等指标上处于占比下降趋势[1] - 欧盟经济体量从2008年超过美国降至2023年大幅落后,全球GDP占比从20%降至15%[4] 欧元的历史背景与基础 - 欧元诞生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政治逻辑,放弃货币主权是成员国凝聚整合的关键举措[2] - 欧元区扩员得益于共同货币带来的经济红利及深度绑定欧盟统一市场的前景[2] - 非欧盟成员国如挪威、瑞士在贸易结算、投资、货币储备等方面将欧元作为理性选择[2] 欧元与美元的竞争力对比 - 美元主导地位依靠美国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硬实力,如"石油美元"体系和全球军力部署[3] - 欧盟主要扮演"规范性力量",缺乏资源支撑导致欧元国际化面临"天花板"[3] - 欧元难以复制美元路径,因欧洲军事自强与美国军事霸权存在本质差异[7] 欧元国际化的经济制约 - 欧盟在新兴产业革命中表现不足,传统制造业下行趋势明显[4] - 欧元区经济活力和增速长期落后于美国,缺乏景气度支撑货币国际角色[11] - 欧洲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不足,单一资本市场建设效果未充分显现[11] 欧元国际化的潜在机遇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美元资产抛售潮,欧元成为避险选择[6] - 美元国际信誉受挫,全球对美元不信任感加剧为欧元创造机会[9][10] - 欧盟需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以提升欧元使用频率,祛除经贸领域意识形态干扰[8] 欧元国际化的战略方向 - 欧盟需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持续发力以提升整体实力[8] - 欧元区需鼓励创新,减少福利体系和官僚体制束缚,控制能源成本[11] - 欧洲需达成政治共识,通过国家意志和战略规划提升欧元国际地位[12]
强化技术支撑 发展数字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03
全球数字技术认知与我国发展现状 - 全球86%受访者认为我国数字技术具有先进性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为92.2%和75.2% [1]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取得重大突破 [1] - 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在要素流通机制/新型生产关系/产业集聚模式等领域开展探索 [1] 政策支持体系与区域实践 -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聚焦数字基础设施优化/数据要素作用/产业数字化转型 [2] -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3年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强调数字技术应用与实体经济融合 [2] - 北京出台《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 安徽发布《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形成政策组合拳 [2] 当前发展挑战与应对方向 - 面临核心技术攻关难度大/数据要素流通不畅/产业数字化转型不均衡三大挑战 [2] - 需从体制机制/技术创新/生态构建三方面协同发力破解发展瓶颈 [2] 体制机制创新举措 - 将数字技术纳入国家创新体系核心 建立覆盖研发/应用/转化的全链条政策 [3] - 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 构建兼顾安全与效率的数据治理体系 [3] - 深化"放管服"改革 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完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3] 核心技术攻坚路径 - 瞄准人工智能算法/高端芯片设计/量子信息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攻关工程 [3] -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建设开源社区和共性技术平台培育数字科技领军企业 [3] - 加强数字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提升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构建开放合作生态 [3] 产业融合应用拓展 - 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全链条渗透 加快"智改数转"打造新型工业体系 [4] - 拓展生物制造/智慧能源/数字金融等领域融合型新业态 [4] - 布局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未来产业 构建跨行业协同平台促进要素流通 [4]
2025年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开幕,海内外大咖共议数字城市新图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9:46
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核心观点 - 2025年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在广州开幕 主题聚焦数字技术加速全球议程本地化实施 吸引11国19城及5个国际组织的80多位嘉宾参与 [1] - 会议核心议题包括城市可持续性 数字化转型与包容性发展 [1] 数字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 数字技术是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的核心推动因素 能提升政策精确性 透明度和市民参与度 [2] - 联合国强调数字技术为城市转型巨大推动力 提出智慧城市五大支柱:社区 数字公平 基础设施 安全 能力 [5][6] - 人工智能成为技术变革核心动力 在气候预测领域提升极端天气事件预报准确性 [7] 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特大城市需通过前瞻性与创新应对特有压力 重点关注人口 技术 气候变化及价值观变化四大领域 [3] - 城市创新需多维实践 涵盖政策框架 商业模式 治理方法及技术应用 可持续发展倡议覆盖社会文化 经济 环境等五大领域 [4] 中国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的角色 - 中国作为全球科技新引擎和气候行动领导者 将在全球舞台扮演更重要角色 [7] - 广州通过科技赋能和数字经济等四大优势动能 加速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8] 国际合作与治理经验分享 - 需深化国际城市合作应对复杂挑战 如人口老龄化和气候变化 [3] - 应利用国际平台推动全球数字技术治理经验分享 构建安全可靠且符合伦理的发展环境 [8]
2025年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广州开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6:57
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概况 - 2025年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在广州开幕 主题为"数字技术 加速推动全球议程的本地化实施" [1] - 活动汇聚11个国家19个城市和5个国际组织的80多位嘉宾 聚焦城市可持续性 数字化转型与包容性发展议题 [1] - 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光烈 世界大都市协会秘书长乔尔迪·巴克尔 莫斯科副市长巴格丽娃·玛丽亚出席开幕式 [1][2] 广州城市创新成果 -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 正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1] - 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自2012年创设以来收录101个国家653个城市的1600多个创新案例 持续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1] - 交流坊将实地考察广州智慧城市运行中心 公交集团 亿航智能未来城 佳都科技集团等创新示范项目 [4] 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 - 世界大都市协会与广州自2012年起通过广州奖等平台合作打造城市治理国际舞台 [2] - 莫斯科副市长指出国际协作对应对城市发展挑战至关重要 并分享莫斯科与广州在气候议题的合作成果 [2] - 专家研讨强调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 能源转型 智慧交通与韧性建设的协同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3] 活动机制与后续安排 - 交流坊作为广州奖延伸机制 旨在深度剖析本地优秀案例的创新价值和实践经验 [4] - 为期四天的活动包括实地考察和深度研讨 汇聚全球智慧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4]
“县域经济发展+数字技术迭代+拓展新业态”多维发力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扩大
央视网· 2025-06-04 11:49
平台企业数字技术更新与新就业形态发展 - 2025年以来平台企业加速数字技术迭代并开拓新业态新场景推动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持续扩大[1] - 即时零售等新型消费业态下沉为灵活就业人群创造更多机会如贵州织金县34位宝妈组成"妈妈骑手团"[3] - 耒阳外卖驿站因业务量增长计划将骑手从450人扩招至500人招聘条件宽松吸引大量原外出务工人员[4] 新就业形态市场规模与覆盖范围 - 全国网约配送员已超1200万外卖骑手覆盖2000多个县城成为重要就业渠道[6] - 2025年4月以来滴滴网约车在全国招募新司机超77万其中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重点区域超28万[9] 平台企业权益保障措施 - 多家平台企业试点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国家将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省份增至17个[8] - 滴滴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增加司机补贴优化收入并提升权益保障如发放免佣卡完单奖及订单取消补偿"安心包"[9] 县域经济与配送业务增长 - 耒阳县级市配送业务增速显著推动骑手需求激增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活力[4]
茶香飘出新韵味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5
茶产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茶叶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2024年产量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30年增长 [1] - 预计2024年中国茶园面积突破5300万亩,总产值约3300亿元,全产业链规模达1.13万亿元 [1] - 北京国际茶业展展现新业态、新场景、新应用,推动"三茶"统筹发展 [1] 产品创新与产业链延伸 - 贵州铜仁贵茶公司研发抹茶产品,开发抹茶拿铁、瓶装饮料等,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 [2] - 铜仁市计划2026年抹茶基地达8万亩,引进培育5家企业,综合产值超17亿元 [2] - 张一元开设首家奶茶店,通过直播和线上线下协同拓展新零售网络 [2][3] 茶文化推广与跨界融合 - 泉州展区展示陶瓷茶罐、香器等文创产品,2024年茶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60亿元 [4] - 政和县打造白茶特色小镇,涵盖研发、商贸、文旅康养集群 [5] - 北京西城区举办"茗香花韵"活动,结合非遗市集和国潮文创,推动"茶BA"等跨界项目 [6]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广西横州市搭建茉莉花"产学研用"平台,建设"数字茉莉"种植大棚优化生长环境 [7] - 吴裕泰推出茉莉花茶冰淇淋等衍生品,茶渣资源化利用开发面膜、服装等产品 [8] - 北京西城区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茶叶全流程溯源系统,马连道街区聚集1700余家茶企 [8]
端午假期浙江各地创新推出特色文旅活动
新华网· 2025-06-02 09:42
原标题:端午假期我省各地创新推出特色文旅活动 传统+新潮 假期乐逍遥 夜幕低垂,古韵悠然的游船载着歌者乐师,于碧波之上缓行,丝竹管弦之声乘着水汽氤氲弥漫…… 5月31日,台州路桥十里长街的千年水道化作流动舞台,让过去的记忆随着节拍回溯。"本想打个卡就 走,没想到被留下了。"河岸边,27岁的江西姑娘蒋妍举着手机拍摄,尽管临时改变了行程,但老街的 魅力却让她直呼"值得"。 被留下的不止蒋妍。当前,路桥十里长街正以一场跨越时空的探索,让历史的记忆涌动出现代活 力。推开非遗百工馆的木雕花窗,老师傅正指导年轻人调制糯米灰浆;茶香氤氲的承香堂里,非遗制香 师演示着宋代点茶与合香技艺……"端午假期,我们主打'记忆'文章,推出了长桌福宴、龙舟竞赛、大 宋华裳巡游等活动。"路桥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端午假期,浙江省各地创新推出特色文旅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新潮场景,引得市民和省 内外游客打卡体验。 6月1日,位于青田县船寮镇洪府前村的龙舟元宇宙馆内,小学生吕成泽手持朱砂笔,在龙头上轻 点"龙眼",数字技术带他瞬间"穿越"至南宋,"空降"到了南宋瓯江龙舟赛现场,摇身一变成了一名龙 舟"鼓手"。 6月1日晚, ...
以数字技术强农惠农富农
经济日报· 2025-06-01 06:02
不久前,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 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锚定强农惠农富农目标,部署9个方面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农 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这是一份精准的"施工图纸",每一项任务都直指痛点,为夯实数 字乡村发展基础、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按下"加速键"。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美好生活,过去不敢想象的场景,而今照进现实。广袤田野间,农田装上"智慧脑", 农民动动手指就能远程控制灌溉系统;日常生活中,村村通快递,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买买买";在产业 发展层面,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一批批"新农人"化身"兴农人",借助短视频平台推介家乡特产, 让深山好物走向全国;在文化传播领域,乡土文化搭乘数字快车火爆"出圈",VR农耕生活体验、直播 非遗手工制作,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也能感受乡风乡韵。 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富裕起来,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 字乡村战略",到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目标任务,再到2024年《数字乡村建设指南 2.0》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已逐步搭 ...
开辟中阿友好合作更广阔前景(大使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5-31 05:59
中阿政治关系 - 中阿政治互信达到新高度 两国元首2023年7月会谈达成重要共识 为双边关系发展擘画蓝图 [1] - 双方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加强沟通协调 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1] 中阿经贸合作 - 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24亿美元 中国保持阿尔及利亚最大进口来源国地位 [2] - 中国累计对阿投资总额超过50亿美元 投资领域涵盖人工智能 数字技术 汽车制造等 [2] - 中方承建西部铁路矿业线 东部铁路矿业线 国家数字服务中心等战略性大项目稳步推进 [2] 中阿人文交流 - 阿尔及利亚旅游资源丰富 吸引越来越多中国游客 今年以来多个中国旅游团组访问 [3] - 阿尔及尔第二大学设立该国首个孔子学院 中文系迎来第二批新生 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3] 未来合作方向 - 双方将在中阿合作论坛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拓展合作新领域 探索合作新模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