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
搜索文档
I'll Miss EMCOR's Former Obscurity: But This New S&P 500 Member Is Still A 'Buy'
Seeking Alpha· 2025-09-25 22:26
After 43+ years working for one investment research company or another, I finally retired. So now, I’m completely independent. And for the first time on Seeking Alpha, I won’t be working based on anybody else’s product agenda. I have only one goal now… to give you the best actionable investment insights I can.I have long specialized in rules/factor-based equity investing strategies. But I’m different from others who share such backgrounds. I don’t serve the numbers. Instead, the numbers serve me… to inspire ...
路博迈基金韩羽辰:路博迈量化3.5模型善于将长周期有效因子与动态短期信息有效结合
中证网· 2025-09-25 22:07
"最终通过月度更新的动态加权模块合成综合因子,在不失长期稳定性的前提下增强对短期市场变化的 适应能力。该模型的突出优势在于将长周期有效因子与动态短期信息相结合,形成复合AI信号,从而 构建出兼顾稳定性与响应速度的投资组合,进一步提升组合管理的科学性与实战效能。"韩羽辰表示。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魏昭宇)9月25日晚间,路博迈基金基金经理韩羽辰在中国证券报"中证点金汇"直 播间表示,目前市场中的量化团队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传统量化体系和AI驱动的量化投研体系。而路 博迈基金所使用的是AI驱动的量化投研体系,经过不断迭代升级,目前已经发展到路博迈量化3.5模 型。 韩羽辰表示,路博迈量化3.5模型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化升级,其核心区别在于对训练目标的重新 定位与应用场景的针对性优化。"在模型训练目标上,我们的模型将重心置于中低频信号的捕捉与提 取,依托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时序与截面数据,从而识别更具长期稳健性的市场规律。" "数据方面,除了传统量价数据和基本面数据之外,我们还将蕴含丰富日内信息的高频数据、刻画股票 间相互关系的产业链数据、描述分析师预期和舆情信息的文本数据等另类数据都纳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体 系中,为模型 ...
九坤投资:逐理追光——以科学研究的精神打磨投资能力
搜狐财经· 2025-09-25 21:3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量化投资凭借理性、科学、情绪稳定的特质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欢迎 [2] - 九坤投资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一批量化私募之一,在十数年的量化长跑中荣获逾150项行业奖项,持续保持领先规模和业绩竞争力 [2] - 截至8月底,公司旗下有业绩显示的13只产品今年来收益均值为正,且全部产品在8月份创了历史新高 [2][16] 产品业绩与策略表现 - 旗下产品“九坤日享中证1000指数增强1号”今年来收益位居第一,近五年超额收益高达可观水平,运作以来累计收益表现亮眼 [2] - 公司在指增赛道上展现出优秀的长期投资能力 [2] - 公司的策略以高度分散化著称,受单一股票或行业涨跌的影响较小 [16] - 2025年,公司作为头部管理人推出A500指数增强策略,表现值得期待 [16] 技术优势与AI应用 - 公司将自身定位为一家科技公司,较早组建AI团队,并于2020年成立内部实验室 [5] - 过去5年招聘的研究员90%以上都有AI研究背景,目前投研团队实现了全面的AI能力覆盖,将前沿AI技术应用于量化投资各个环节 [5][14] - 公司以AI原生的逻辑结合实盘,提升整体投研效率和执行效率,整个体系已融入AI原生思路,用AI技术栈打造量化研究平台 [7][14] - 公司将金融投资领域视作AI等前沿技术应用的重要试验场景,投入资源进行原创性技术研究并探索其他垂直领域的应用 [7][13] 投资理念与科学内核 - 公司坚守“理性、长期、科学”三大投资原则,用更高的“含科量”赋能量化投资 [6] - 科学投资比拼的不只是一套不断提升认知的系统性方法论,而不仅是算力或模型复杂度 [7][13] - 公司得以穿越周期、持续迭代的内核优势在于坚持科学方法、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锐嗅觉 [7][11] - 量化投资是极具技术探索价值的场景,科学思想是底层,技术是放大器 [12] 人才组织与文化建设 - 人才组织被视为量化领域的核心资产,公司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提升内部研究团队管理,鼓励自由研究的企业文化 [10][15] - 团队成员具有多元化学术背景和技术专长,能够协同洞察,挖掘更多低相关的超额收益来源 [11] - 公司以培养科学家的标准来培养、激励、组织专业人才,高标准选拔并注重考察“洞察力”、“科学素养”以及“问题构建能力” [15] - 公司创新性地设立多项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并连续8年举办Ubiquant Challenge赛事,吸引海内外量化新星,至今共有来自众多知名高校的6000多支队伍参赛 [15] 市场机遇与产品布局 - 中证A500指数聚焦“新质生产力”,覆盖新兴产业,盈利与成长性突出,行业分布均衡,是把握A股未来走向的重要工具 [17] - A500指数交投活跃、流动性好、行业分散、集中度低,有利于量化分散的投资模式,策略容量更具稳定性优势 [17] - 公司今年年初开放了首只A500指增产品的募集,凭借逾13年的深耕,积累了更完整的历史数据和丰富实战经验 [16] - 公司在指增赛道的底层框架完备且成熟,指增策略团队经验丰富,对各类子策略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16]
数据告诉你谁在操控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25 20:55
看着手机里不断弹出的基金限购公告,我不禁想起十年前刚入行时的困惑。那时的我和大多数散户一样,以为这些公告只是例行公事。直到后来通过量化数 据分析,才发现这背后隐藏着机构资金的精妙布局。 格雷厄姆曾说"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这句话在我十年的投资生涯中不断得到验证。牛市中的暴跌往往让散户措手不及,而机构却能精准把握 进出时机。 以2024年9月24日后的行情为例,表面上指数震荡不前,但个股表现却天差地别。亚辉龙和汇金科技就是最好的对比案例。 汇安基金、湘财久盈等机构的限购措施看似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实则暗含更深层的市场逻辑。作为一名量化投资者,我发现这些动作往往与机构资金的 季节性调仓密切相关。 记得2015年那轮牛市后的惨痛教训:大多数散户在牛市中亏损高达60%,而同期机构却赚得盆满钵满。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决定股价走势的不是表面的涨 跌,而是背后资金的真实流向。 通过长期跟踪量化数据,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A股市场早已告别了齐涨共跌的时代。2016年至2019年间,即便在没有牛市的背景下,个人投资者平均收 益仍为负值,而机构投资者却实现了可观的盈利。 | 同版 | 总收益 | 擇时收益 | 造股收 ...
1900倍涨幅神话:99%散户都错过了这个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9-25 17:55
今天创业板指突破3200点,宁德时代市值超越茅台,三只新股首日涨幅超500%,上纬新材年内暴涨1900倍…这一连串令人血脉偾张的数字背后,我看到 的却是散户们正在重蹈覆辙的悲剧。 市场红火得像过年,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警惕。我见过太多人在牛市中亏得比熊市还惨。为什么?因为他们陷入了四大典型陷阱: 第一类人天天盯着涨停板,哪个热追哪个;第二类人抱着"强者恒强"的信念死守高位股;第三类人到处寻找"超跌反弹"机会;最多的是第四类人——觉得 牛市来了就该持股待涨。 就拿今天暴涨的上纬新材来说,要约收购价7.78元,现价110元,14倍的溢价空间看似诱人。但有多少人知道,这种票往往是机构左手倒右手的游戏?等 散户反应过来冲进去时,戏早就唱完了。 去年有只叫海立股份的股票,两个月翻倍。表面看是送钱行情,实则暗藏杀机——每次创新高后必回调。绝大多数散户都会在第三次回调时被洗出去,因 为他们判断高低点全靠感觉。 但用我用了十几年的量化系统看就一目了然:虽然股价起伏不定,但反映机构资金活跃度的橙色柱状图始终坚挺。这意味着什么?机构根本没走!那些看 似吓人的回调,不过是他们在倒车接人。 再看另一个极端案例京源环保,去年连续阴跌。很 ...
AI赋能资产配置(十七):AI盯盘:“9·24”行情案例
国信证券· 2025-09-25 13:11
核心观点 - 构建AI驱动的多因子量化择时框架 通过趋势、动量、资金流向和估值四个维度整合12个核心指标 利用HistGradientBoosting算法生成复合信号 实现系统性风险预警和收益优化[2][4][36] - 策略回测表现优异 年化收益率达36.41% 夏普比率2.30 最大回撤-19.51% 显著优于万得全A指数 尤其在"9·24"行情中展现"追涨不追高、下跌能抗跌"特性[4][41][42] - 模型验证21个因子通过显著性检验 IC值大于0.03且t值显著 测试集准确率54.08% 上涨情形识别率57% 证明多因子体系对市场波动具备稳定解释力[46][51][53] 多维度指标分析 - 趋势维度显示"9·24"行情中均线呈多头排列 MA5>MA10>MA20 10月10日后出现MA10>MA5>MA20的反压结构 布林带宽度收敛预示趋势持续性减弱[6] - 动量维度显示KDJ升至接近90 RSI_6逼近97的超买状态 10月9-11日KDJ从89急降至56 RSI从98跌至58 跌破60阈值 明确释放行情结束预警[8][9] - 资金流向维度显示成交额从9月24日9744亿飙升至10月8日34835亿 10月11日降至15871亿 量能萎缩与价格高位背离预示动能减弱[11][12] - 估值维度显示PE(TTM)从9月24日15.63(5年分位3.6%)升至10月8日19.55(分位74%) 分位数>70%叠加动量超买构成风险提示组合[15] 量化框架构建 - 从12个核心指标衍生28个因子 包括MACD_acc(趋势加速度)、RSI_percentile63(滚动分位)、Break20(突破信号)、Burst10(成交额爆发系数)等 通过Z-score和GaussianRank标准化处理[22][24][26][29] - 因子处理采用去极值、标准化和分位化方法 消除量纲差异 增强稳健性 避免虚假信号 确保因子具备可比性和可聚合性[29][33] - 因子聚类分析显示技术指标与估值因子分属不同类别 验证多维度因子体系的互补性 为机器学习建模提供基础[34] AI模型应用 - 选择HistGradientBoosting模型 参数设定学习率0.1 通过树深度控制和迭代次数优化 平衡拟合度与过拟合风险[36][39] - 模型输出未来5日上涨概率 超过60%触发买入信号 训练集准确率74.78% 测试集54.08% 上涨识别率57% 下跌识别率50%[39][51][53] - 模型预测概率分布集中在0.35-0.65区间 呈正态分布 反映市场对称性 月度信号数量与市场走势正相关 在牛市阶段显著增多[55][56][59] 策略性能验证 - 回测显示策略累计净值曲线稳健上行 在多轮牛市中紧跟上涨趋势 市场大跌时通过减仓控制回撤 如"9·24"行情回调阶段回撤仅-11% 远小于指数12%跌幅[41][42][45] - 最大回撤-19.51% 显著低于基准 在2024年初波动中小幅回撤后快速修复 显示策略具备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和收益稳定性[41][45] - ROC曲线AUC值显示模型区分能力 混淆矩阵验证预测有效性 证明AI辅助框架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具备系统化决策优势[53][54] 市场展望 - 当前万得全A指数6289.68点 PE(TTM)22.32倍 成交额2.35万亿元 未触及历史极端高位 政策环境与流动性提供支撑 美联储降息周期助力估值修复[61] - 量化择时信号显示市场处于右侧运行但未达危险区间 短期谨慎对待波动 中长期维持乐观展望 有望在政策与流动性共振下走出上行通道[61]
茂源量化:近三年百亿量化领先!平台化建设+实业级管理,长跑出复利 | 量化私募风云录
私募排排网· 2025-09-25 12:07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私募排排网"。 (点击↑↑ 上图查看详情 ) 近年来,市场缺乏持续性强的β行情,因此擅长挖掘α收益的量化投资迅速崛起。 量化投资依托数学模型与算法,能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与市场信 息,从而能快速捕捉到市场交易机会,在挖掘α收益方面优势突出;同时,在风险控制方面,通过分散化持仓与 审慎风控 显著降低回撤,实现收 益风险比的优化。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百亿量化私募阵营不断扩容,并涌现了不少优秀的百亿量化私募管理人。 其中,茂源量化作为一家老牌量化私募,在近三 年表现中尤为亮眼。 在9月17日,茂源量化在第十届中国证券私募英华示范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证券私募50强示范机构(量化策略)"奖项,旗下代表产品获 评"三年期量化多头策略产品示范案例"。 至此,公司已连续六年共获得了七座英华奖杯,涵盖多个策略类别与运作期限。 据悉,茂源量化成立于2013年,2018年发行第一只股票产品,2020年启动资管业务,2021年突破百亿规模,目前管理规模超200亿元。公司专 注于量化交易,投资范围涵盖股票、期货、债券等资产,是一家注重技术创新和组织赋能的量化私募。 茂源的创始人、CEO郭学文,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随 ...
全新问界M7上市,仅一小时大定突破3万台|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25 12:02
问界汽车销量表现 - 全新问界M7上市一小时大定突破3万台 提供增程版27.98万元起和纯电版31.98万元起双动力选项 [2] - 问界M9月销量保持在1万台以上 问界M8月销量维持在2万台以上高位 [2] - 品牌通过M7低价策略进一步拉升下半年销量预期 [2] 阿里巴巴AI技术进展 - 阿里团队发布终端AI智能体iFlow CLI 面向个人用户永久免费开放 支持自然语言命令执行终端任务 [3] - 阿里巴巴发布Qwen3-VL视觉模型及Qwen3Guard安全调节模型 同时推出超1万亿参数的闭源权重模型Qwen3-Max [7] - 公司高管提出超级人工智能四阶段论:智能涌现、自主行动、自我迭代和ASI 并预测全球仅存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5] 加密货币监管动态 - 美国SEC计划在12月前为加密货币公司引入创新豁免规则 允许立即推出产品 [4] 科技企业战略布局 - 雷军同时推进造车和造芯业务 称决策押上小米十年积累的全部资源 [8] - 马斯克宣称xAI将率先实现10吉瓦级AI数据中心建设 回应OpenAI与英伟达合作计划 [9] 资本市场动向 - 方舟投资四年来首次购入阿里巴巴ADR 总值1630万美元 推动股价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 年内涨幅近100% [10] - 阿里巴巴美国存托凭证因AI领域进展受投资者追捧 [10] 影视行业动态 - 万达电影确认《浪浪人生》与《志愿军:浴血和平》定档国庆上映 公司表示拥有丰富项目储备 [7] 企业舆情事件 - 腾讯回应台风恶搞图 称企鹅雕塑已加固未被吹走 [9] - 深交所牛雕塑被拴图片经查证为AI伪造 [9] - 上海绿捷实业就相关事件向学生和家长致歉 承诺配合有关部门措施 [11]
益民基金|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助力投研水平提升
新浪基金· 2025-09-25 10:10
文章核心观点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颁布为公募基金行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其中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的举措对行业未来走向影响深远 [1] - 公募基金公司投研平台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数据整合、智能工具应用和人才培养等举措,可提升投研效率与质量,为投资者创造更稳定、可持续的收益 [6] 现有投研体系弊端 - 部分基金公司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导致投研模式单一分散,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 [2] - 过度依赖个人能力导致业绩波动大,基金经理精力有限,难以应对众多上市公司和复杂多变的市场 [2] - 缺乏体系化精细化管理,人才考核激励机制与平台化理念不匹配,加快投研平台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2] 投研体系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 - 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数量金融实验室”,作为投研体系内各部门人员合理调配的机制,通过数学工具开发辅助投资策略 [3] - 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文本自动化分类、摘要提取和情感分析,从海量报告中快速提取关键信息,大幅提升效率 [4] - 加强内部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化投资等课程培训,并引进外部数字化人才,建立数字化人才激励机制 [5] -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的产研融合实践基地,为数字化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5] 转型挑战与应对 - 转型面临技术难题、数据安全风险以及组织架构调整等挑战,需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进行系统研发与维护 [6] - 应对数据安全风险需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 [6] - 需打破部门壁垒促进跨部门协作,建立适应数字化转型的管理机制 [6]
基金经理研究系列报告之八十二:中欧中证500指数增强配置价值分析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4 18: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证 500 指数行业分布与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方向高度契合,未来盈利乐观,估值有望消化 [4][12] - 中证 500 指数增强产品历史悠久、规模大、数量多,能创造明显超额收益 [26][32] - 大部分中证 500 指增产品获取独特 Alpha 能力和市场环境适应性存在问题,中欧中证 500 指数增强表现良好 [41][45] - 中欧中证 500 指数增强持仓偏离度小、业绩领先、选股是超额主要来源,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49][66][8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中证 500 指数配置价值分析 - 战略方向契合: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政策红利 - 新质生产力是国家重点发展方向,《行动方案》明确 10 个重点产业领域 [10] - 中证 500 指数行业分布与之高度契合,科技创新领域占比高,能承接政策红利 [4][12] - 从成分股申万一级行业分布和前十大成分股看,多数符合新质生产力定义 [12][16] - 估值与盈利情况:当前具有良好的配置价值 - 中证 500 当前估值分位数较高,但处于合理区间,未显著高估 [18] - 成分股每股收益预计 2025 年显著回升,2026 年继续提升,净利润也将明显提升 [20] - 基于盈利预测,估值有望随盈利提升得到消化 [25] 2. 中证 500 指数增强基金投资价值与策略分析 - 产品发展情况:较为成熟的品类 - 中证 500 指数增强产品历史悠久,有 14 年公募管理时间,积累大量经验 [26] - 当前是规模较大的指增产品种类,截至 2025Q2 规模超 430 亿元 [26] - 市面上产品数量众多且增长快速,截至 2025Q2 达 71 只,与沪深 300 指增持平 [29] - 历史表现情况:更加明显的超额 - 中证 500 指增产品历史上能持续创造超额收益,多数时间段表现领先 [32] - 与沪深 300 指增相比,能创造更明显的超额收益,各年度超额收益普遍更高 [33] - 产品特征分布:中欧中证 500 指数增强独特性、市场环境适应性均较好 - 独特超额获取能力:多数中证 500 指增产品获取独特 Alpha 能力有限,中欧表现良好 [41] - 市场环境适应性:超 62%产品存在适应性短板,中欧在各类环境表现均处前 40% [45] 3. 中欧中证 500 指数增强产品特征分析 - 持仓特征:成分股、因子、行业暴露均较小 - 个股持仓分散,前十大占比不到 20%,换手率适度下降 [49] - 市值分布以中市值个股为主,市值风格偏离度小 [54] - 因子暴露温和,低于同类均值,成分股占比高,行业偏离度可控 [56][58][64] - 业绩表现:25 年表现在同类中较为领先 - 自管理以来业绩领先基准指数,2025 年收益领先,跟踪误差小 [66] - 收益风险性价比突出,回撤控制和相对收益最大回撤控制表现好 [67][74][78] - 收益拆分:选股收益贡献明显 - 主要通过选股带来显著超额收益,交易也能贡献部分超额 [81] - 板块绝对收益来源广泛,科技创新板块贡献多,多数板块能获取超额 [84] - 产品特征总结 - 各方面偏离度低且 25H1 进一步收紧,表现依然突出 [89] - 获取独特 Alpha 能力和市场环境适应性良好 [90] - 选股是超额主要来源,科技创新板块贡献大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