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β
icon
搜索文档
嘉实基金张之、李涛:伴成长而舞 与投资者共赢
中国证券报· 2025-06-09 05:29
产品设计 - 嘉实成长共赢为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之一,锚定中证800成长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覆盖科技、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红利等板块,风格均衡偏成长 [1] - 采用"先定基准再定人"模式,确保达成β+α效果,基金经理李涛的科技成长投资能力与基准高度匹配 [1][2] - 费率设计体现"与投资者同甘共苦"理念,根据每笔投资持有收益和超额收益水平实现"千人千面"动态调整 [1][2] 费率机制 - 持有1年以内统一收取1.2%管理费,持有1年及以上分三档:符合基准1.2%、跑输基准3%以上0.6%、跑赢基准6%以上1.5% [2] - 费率浮动不对称,向上触发条件更严苛(需超额6%),向下浮动幅度更大(从1.2%降至0.6%),侧重投资者利益保护 [2] 投资策略 - 基金经理李涛管理的嘉实信息产业A自2022年12月成立至2023年6月总回报35%,年化收益12.91%,显著超越基准和中证800成长指数 [3] - 投资框架注重产业趋势,聚焦高景气赛道成长性显著公司,如重仓海光信息、中科曙光等算力龙头 [3][4] - 全市场布局采用行业分散配置,设置细分板块比例上限,通过低相关性资产平滑组合波动 [3] 市场观点 - 中证800成长指数被选为基准,反映投研团队认为未来两到三年市场或偏成长风格占优 [2] - 该指数覆盖四大板块,均衡性有助于应对全市场波动,避免单一行业风险 [2][3]
北京这个区,正在打造“LGC”特色新模式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05 09:32
政府投资基金模式创新 - 传统政府投资基金存在GP与LP利益不一致问题,尤其在资本市场退出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矛盾凸显[1] - 北京顺义创新推出LGC模式,实现GP和LP统一,并配合国资控股金融牌照的信用融资(Credit),构建投贷联动机制[1] - LGC模式中"L"和"G"指基金LP和GP均由顺义国资体系自主运作,区别于传统政府投资基金的分立模式[1] 顺义区产业投资发展现状 - 顺义区2023年GDP达2203亿元、同比增长7%,工业总产值稳居北京市前三[10] - 重点布局"3+3"产业体系: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主导产业,医药健康/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10]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5.5%,但产投能力相对薄弱,处于学习者状态[10] 顺义政府投资基金运作 - 2017年设立首期引导基金,规模100亿元,招引设立10只子基金,认缴规模24.99亿元,带动管理规模超3500亿元[11] - 2024年设立二期引导基金100亿元,实现当年设立/备案/投资,全部由国资体系团队管理[13] - 2024年12月设立20亿元汽车产业基金,2025年3月新增三只产业子基金[13] LGC模式核心机制 - 组织架构上,顺义国资公司(1400亿元总资产、3A评级)负责产融平台,顺义金控负责产投平台,形成协同效应[15] - 通过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牌照实现投贷联动,典型案例为某半导体企业获得4亿元融资支持[18] - 相比市级基金的Co-GP模式,顺义采用完全自主管理的GP模式,200亿元规模更侧重本地化运作[19][20] 投资策略与收益评价 - 将长期融资成本压降至2%,利用债权融资50倍PE与A股15倍市盈率的价差构建增厚型投资[23] - 子基金不设存续期限,实现长期滚动投资[24] - 建立多元化收益评价体系,涵盖财务收益/区域经济贡献/产业带动等指标,预计企业5年经济贡献可覆盖投资额80%[28] 团队建设与市场化运作 - 投资团队聚焦本地产业认知,通过"填空题"式投资落实区域产业布局[21] - 引入市场化人才机制,加强风控/品宣等专业队伍建设,实施精准绩效考核[21] - 建立容错免责制度激励管理人员主动性,但强调耐心资本不等于躺平资本[22][27] 区域发展战略 - 目标2-3年内推动顺义从"产业大区"升级为"产投大区"[28] - 参考市级基金经验但保持特色创新,8只市级基金总规模达1000亿元,形成耐心资本"北京模式"[14] - 通过内生发展与产业投资双轮驱动,弥补过去侧重内生式发展的短板[11][12]
Actuate Therapeutics Shares Highlights from KOL Event on Positive Topline Elraglusib Phase 2 Data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Globenewswire· 2025-06-02 21:00
文章核心观点 Actuate Therapeutics公司公布其在2025年5月31日举办的关键意见领袖(KOL)活动的主要内容,讨论了elraglusib联合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GnP)治疗未经治疗的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mPDAC)的2期(Actuate - 1801 Part 3B)试验的积极顶线结果,该结果有望改变mPDAC的治疗格局,公司将推进elraglusib的开发并与FDA和EMA进行监管讨论 [1][5] 试验结果 - 试验达到主要终点,elraglusib/GnP组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0.1个月,高于GnP单独治疗组的7.2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7%(HR = 0.63),12个月生存率为44.1%,是GnP单独治疗组22.3%的两倍,且安全性良好 [2] - 18个月和24个月时elraglusib/GnP组仍有持续生存获益,生存率分别为19.7%和13.8%,高于GnP组的4.4%和0% [8] - elraglusib/GnP联合治疗组总体缓解率(ORR)为29.0%,高于GnP组的21.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5.6个月和5.5个月,高于GnP组的5.1个月和4.0个月 [8] - 试验达到主要安全终点,elraglusib/GnP联合治疗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和严重不良事件(SAEs)与GnP组相似,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大多为1 - 2级,最常见的是短暂性视力障碍,3级或更高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虽有观察到,但两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败血症发生率相似 [8] KOL活动情况 - KOL活动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口头报告试验顶线数据后举行,活动中有与参与elraglusib临床试验项目的mPDAC临床医生进行炉边谈话 [3] - 小组成员强调了Actuate 1801 Part 3B 2期试验结果在mPDAC未满足需求的大背景下的意义、elraglusib独特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重塑治疗格局的潜力 [4] 公司表态 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aniel Schmitt表示,ASCO上的反馈证实数据有改变mPDAC治疗轨迹的潜力,目前急需像elraglusib这样有新机制途径且能成功联合使用而无重叠毒性的新药,公司将专注于让患者能够使用该药物,期待推进elraglusib开发并与FDA和EMA进行监管讨论 [5] 试验研究相关 - Actuate - 1801 Part 3B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2期试验,比较elraglusib联合GnP与GnP单独治疗一线mPDAC的效果,共招募286名未接受过转移性疾病全身治疗的mPDAC患者,按2:1随机分配到elraglusib治疗组(elraglusib + GnP)或对照组(GnP单独治疗),elraglusib剂量为9.3 mg/kg,在28天周期的每周第1天静脉输注,主要终点是中位总生存期,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CR)、总体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不良事件(AE) [9] - 抑制GSK - 3β可通过增强化疗活性、激活先天抗肿瘤免疫和调节基因表达等多种互补机制抑制肿瘤生长并提高生存率,导致肿瘤代谢和上皮 - 间质转化(EMT)改变 [10] 公司情况 Actuate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治疗高影响、难以治疗癌症的疗法,其主要研究药物elraglusib是一种新型GSK - 3β抑制剂,可靶向癌症中促进肿瘤生长和对传统抗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分子途径,还可通过调节多个免疫检查点和免疫细胞功能介导抗肿瘤免疫 [11] 探索性结果 - 预给药细胞因子分析表明,关键免疫调节剂(包括CCL3、IL - 1α、IL - 18、TGF - β和TRAIL R3)的基线水平较低与1年生存率提高相关 [13] - 仅在elraglusib治疗患者的肿瘤活检中观察到CD8阳性和颗粒酶B阳性T细胞增加、NK细胞增加以及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减少,证实了elraglusib在mPDAC患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 [13]
Actuate Therapeutics Presents Topline Elraglusib Phase 2 Data at ASCO 2025 Annual Meeting: Trial Meets Primary Endpoint of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and Doubles 1-Year Survival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GlobeNewswire· 2025-06-01 04:30
文章核心观点 - 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Actuate Therapeutics公布elraglusib与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GnP)联用治疗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mPDAC)的2期试验(Actuate - 1801 Part 3B)顶线结果,该试验达到主要终点,显著提高患者中位总生存期,降低死亡风险,公司计划下半年与FDA和EMA沟通产品注册事宜 [1][2][3] 试验基本信息 - Actuate - 1801 Part 3B是一项随机对照2期试验,对比elraglusib与GnP联用和GnP单独使用治疗一线mPDAC的效果,共招募286名未接受过转移性疾病全身治疗的mPDAC患者,按2:1随机分配至elraglusib治疗组(elraglusib + GnP)或对照组(GnP单独使用),elraglusib剂量为9.3 mg/kg,在28天周期的每周第1天静脉输注,主要终点是中位总生存期,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总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和不良事件 [12] 试验结果 疗效 - 试验达到主要终点,中位总生存期(mOS)从7.2个月提高到10.1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7%(HR = 0.63,对数秩检验p = 0.01),接受elraglusib与GnP治疗的患者12个月生存率为44.1%,是GnP单独使用组(22.3%)的两倍 [2][4][5] - 18个月和24个月时也观察到持续生存获益,elraglusib/GnP联合治疗组生存率分别为19.7%和13.8%,GnP组分别为4.4%和0% [10] - elraglusib/GnP联合治疗组总缓解率为29.0%,高于GnP组的21.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6个月和5.1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5.5个月和4.0个月 [10] 安全性和生物标志物发现 - 试验达到主要安全终点,elraglusib/GnP联合治疗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和严重不良事件(SAEs)与GnP组相似,表明联合治疗风险获益比良好 [10] -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大多为1 - 2级,最常见的是短暂性视力障碍,可逆且无进展性 [10] - 虽然观察到3级或更高等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两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败血症发生率相似 [10] - 给药前细胞因子分析显示,关键免疫调节剂(如CCL3、IL - 1α、IL - 18、TGF - β和TRAIL R3)基线水平较低与1年生存率提高相关 [10] - 仅在elraglusib治疗患者的肿瘤活检中观察到CD8阳性和颗粒酶B阳性T细胞增加、NK细胞增加以及髓系来源抑制细胞减少,证实elraglusib在mPDAC患者中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机制 [10] 公司计划 - 基于明确的临床获益和良好的安全性,公司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与FDA和EMA沟通产品注册事宜,以期快速实现商业化并将该疗法带给有迫切未满足需求的患者 [3] 公司信息 - Actuate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治疗高影响、难治性癌症的疗法,其主要研究药物elraglusib是一种新型GSK - 3β抑制剂,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 - kB)和DNA损伤反应(DDR),靶向参与促进肿瘤生长和对传统癌症药物(如化疗)耐药的癌症分子通路,还可通过调节多个免疫检查点和免疫细胞功能介导抗肿瘤免疫 [14] 行业背景 - 胰腺癌仍然是未满足医疗需求最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除了少数患者亚组的一些分子靶点外,没有重大治疗进展,迫切需要新的作用机制 [3] 会议活动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31日下午6:30 CDT为投资界举办一场关键意见领袖(KOL)活动,回顾试验数据,网络研讨会将由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aniel Schmitt主持,并有四位杰出KOL参与 [8]
α+β收益双轮驱动 华商中证500指数增强即将结束募集
新浪基金· 2025-05-29 08:59
指数投资发展趋势 - 指数化投资受到广泛认可,指数基金规模快速发展,增强策略指数基金产品布局火热 [1] - 今年以来已发行和正在发行的股票指数增强策略基金达57只,整体规模超290亿元 [1] - 华商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于5月19日起发行,利用量化选股模型力争超越中证500指数收益 [1] 中证500指数特点 - 中证500指数是A股最具代表性的中盘成长宽基指数,由剔除沪深300及市值前300名后的500只股票组成 [2] - 样本公司市值主要介于100亿至500亿元,其中100-300亿元占比72.8%,市值平均数257亿元,中位数237亿元 [2] - 覆盖11个中证一级行业和33个二级行业,前十大二级行业权重合计61%,行业分布均衡且集中度低 [3] - 兼顾传统行业与高成长性行业如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契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向 [3] - 自基日以来累计收益率470.33%,年化收益率9.19%,优于同期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表现 [3] 指数增强策略表现 - 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近1年、3年、5年回报中位数分别为4.86%、6.80%、24.65%,均实现正超额收益 [4] - 近5年中证500指数上涨3.89%,有9只增强策略产品收益率超40% [4] - 华商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由量化投资团队管理,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方法优化配置 [4][7][10] 华商基金量化团队 - 拟任基金经理邓默为数学博士,拥有13.8年证券从业经历,擅长均衡配置风格和量化模型应用 [7] - 另一位拟任基金经理海洋拥有8年证券从业经历,侧重基本面与量化结合,注重行业轮动和风险收益优化 [10] - 华商基金量化投资部自主研发数量化模型,构建多因子体系并探索大模型技术应用 [10] 市场环境与机遇 - 政策提振和市场情绪升温推动A股交易热度提升,中证500指数活跃度持续向好 [10] - 市场成交额放量为指数增强策略提供更适宜发挥的环境 [10]
研究揭示多不饱和脂肪酸调节神经细胞功能机制
新华社· 2025-05-26 13:09
随后,研究人员利用添加有多不饱和脂肪酸但DHA和ARA含量很少的培养基培养神经细胞,然后再向 培养基中添加DHA和ARA。此次研究人员未发现细胞膜的膜流动性变化,但观察到神经细胞的突触尺 寸变大,轴突变长,轴突分支也变得更多,形成更复杂的形态。研究团队推测,这或许表明添加的 DHA和ARA令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发生变化。 研究人员经测定发现,在上述两种实验条件下,神经细胞活动的同步性都随着培养时间增加而增强。在 培养基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培养得到的神经细胞中,这种同步性更强。 研究成果表明,在用人iPS细胞培养得到的神经细胞中,细胞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及各种多 不饱和脂肪酸的构成比例对神经细胞的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发现有助构建与脂质相关的多种脑部疾 病模型,并研究相关疗法。(完) 新华社东京5月26日电(记者钱铮)日本一个研究团队通过分析由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得 到的神经细胞发现,细胞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及其构成比例变化会对神经细胞功能产生重要影 响。相关论文发表在细胞出版社旗下《交叉科学》杂志上。 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 ...
肠道菌群失调为何会引发骨关节炎?
科技日报· 2025-05-26 09:12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新发现 -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代谢紊乱是骨关节炎主要病因之一,突破了传统"机械磨损"局部因素认知 [1] - 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肠道菌群-胆汁酸代谢-GLP-1通路与骨关节炎的关联机制 [1][4] - 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为骨关节炎治疗开辟了新方向 [1] 骨关节炎疾病现状 - 全球约6.06亿患者,中国患者达1.52亿,患病率10.8% [2] - 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畸形与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2] - 当前治疗仅能缓解症状,无法治愈或延缓病情进展,严重者需关节置换手术 [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研究团队建立4080人自然人群队列,进行10年随访 [3] - 发现骨关节炎患者肠道菌群中鲍氏梭菌丰度显著降低,血液中GUDCA合成减少 [4] - 动物实验证实补充GUDCA、移植鲍氏梭菌或使用GLP-1类似物均可延缓软骨退变 [5] 肠道菌群与疾病关联 - 肠道菌群失调还与抑郁症、糖尿病、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相关 [6] - 肠道菌群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影响全身健康 [6] -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三甲胺氧化物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6] 肠道菌群作用机制 - 肠道菌群通过胆汁酸代谢影响肝脏和脂肪组织的能量代谢平衡 [7] - 肠道聚集人体70%免疫细胞,菌群失衡会导致IgA水平下降 [7] - 肠道病原菌可引发泌尿道感染和阴道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7]
中泰证券:权益市场信心迎来修复窗口 紧握非银板块的β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5-23 07:29
上市险企1Q25业绩分析 整体业绩表现 - 1Q25净利润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4%,非年化ROE由1Q24的4.2%下滑至1Q25的4.0%,略好于预期 [1] - 1Q25末A股上市险企平均归母净资产较年初持平,其中人寿增速最高(4.5%),新华最低(-17.0%) [1] - 1Q25承保利润同比增长27.3%,主要系同期基数较低,寿险业务超赔表现良好叠加财险业务承保利润同比激增 [1] - 投资利差同比回落25.8%,是导致净利润增速分化的核心原因 [1] - 1Q25上市险企简单年化平均净投资收益率3.08%(1Q24:3.19%),简单年化平均总投资收益率4.06%(1Q24:4.08%) [1] 寿险业务表现 - 1Q25上市险企平均NBV增速约两成,价值率改善是核心,NBV同比增速由高至低分别为:新华(67.9%)、平安(34.9%)、人保(31.5%)、太保(11.3%)、国寿(4.8%) [2] - 1Q24季报口径新单同比增长2.9%,个险受开门红拖累,银保新单结构优化 [2] - 价值率改善归因:预定利率下调使新业务利差走阔、产品和期限结构优化、积极降本增效 [2] 财险业务表现 - 1Q25上市险企合计实现财险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496.35亿元,同比增长4.0% [3] - 实现承保综合成本率95.7%,同比大幅下降2.8pct,实现新准则下承保利润106.53亿元,同比接近翻两倍 [3] - 1Q25上市险企合计实现车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2%,良好的费用管控水平助力车险承保利润改善 [3] - 1Q25我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01.6亿元(1Q24:237.6亿元),赔付率明显好转带动非车险承保利润大幅改善 [3] 市场展望 - 权益市场是胜负手,在系列监管政策的推动下,权益市场信心迎来修复窗口 [1]
Actuate Therapeutics Announces Details for 2025 ASCO Annual Meeting Presentation on Topline Elraglusib Phase 2 Data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Globenewswire· 2025-05-23 05:0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公布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进行口头报告的摘要线上发布,展示elraglusib与GnP联用治疗一线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mPDAC)的2期试验(Actuate - 1801 Part 3B)顶线数据,显示出相比单用GnP在主要疗效指标上有临床意义和持续的改善,公司还将举办KOL活动回顾数据 [1][2][6] 公司信息 - 公司是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开发治疗高影响、难治癌症的疗法 [1][11] - 公司主要研究药物elraglusib是新型GSK - 3β抑制剂,可靶向癌症分子通路,还可能调节免疫检查点和免疫细胞功能介导抗肿瘤免疫 [11] 试验信息 - Actuate - 1801 Part 3B研究是随机对照2期试验,招募286名未接受过转移性疾病全身治疗的mPDAC患者,按2:1随机分配至elraglusib治疗组(elraglusib + GnP)或对照组(GnP单独使用),elraglusib剂量为9.3 mg/kg,通过静脉输注给药,主要终点是中位总生存期,次要终点包括DCR、ORR、PFS和AE [9] - 初步结果显示,elraglusib与GnP联用相比单用GnP,1年生存率和中位总生存期有统计学显著提高,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也有所增加 [3] ASCO会议信息 - 摘要标题1为“elraglusib联合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GnP)与单用GnP治疗既往未治疗的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mPDAC)患者的随机2期研究(1801 Part 3B)的初步结果”,摘要编号4006,口头报告时间为2025年5月31日下午4:48 CDT [5] - 摘要标题2为“在GSK - 3抑制剂elraglusib治疗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mPDAC)的随机2期试验(1801 Part 3B)中,基于给药前血浆生物标志物的机器学习和总生存期(OS)的统计预测:用于患者富集”,摘要编号4185,海报展示时间为2025年5月31日上午9:00 - 12:00 CDT [5] KOL活动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31日下午6:30 CDT为投资界举办KOL活动回顾数据,形式为现场和网络直播,活动将有公司首席执行官主持炉边讨论,并有四位杰出KOL参与 [6][7][8] 投资者联系方式 - 投资者联系人为Mike Moyer,是LifeSci Advisors, LLC董事总经理,邮箱为mmoyer@lifesciadvisors.com [14]